特朗普加大政治壓力只會促使美聯儲更刻意展示獨立性。最理想的情況是不受影響,但這反而可能令美聯儲推遲減息。
英為財情Investing.com —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再度成為特朗普攻擊目標,後者公開揚言若央行不減息便要炒掉他。
特朗普透過 Truth Social 發帖並重申有關言論,引起市場關注美聯儲的獨立性,以及事件對市場和貨幣政策可能造成的影響。特朗普不滿鮑威爾遲遲不肯減息,以抵銷其關稅政策對經濟造成的拖累。
儘管鮑威爾任期至明年才屆滿,但特朗普的言論重新引發爭議:總統是否有權在任期中撤換美聯儲主席?此舉又將如何影響美國貨幣政策的公信力?
Tanglewood Total Wealth Management 宏觀投資策略師湯姆·布魯斯(Tom Bruce)向 英為財情Investing.com 表示:「這種做法將嚴重損害美國公信力。」
特朗普再度威脅撤換鮑威爾
特朗普本週加強了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抨擊,再次要求撤換他,並批評美聯儲的利率政策。
特朗普在 Truth Social 發帖指:「美聯儲的鮑威爾總是後知後覺且判斷錯誤,他昨天發表的報告又是一團亂!油價下跌,連雞蛋等食品價格都降了,美國更透過徵收關稅賺取鉅額收入。」
他補充說:「這個反應遲鈍的人早該跟隨歐洲央行減息,現在更應該立即減息。愈快解僱鮑威爾愈好!」
次日,特朗普進一步表示:「相信我,若我想讓他走人,他早就被趕走了。」
此輪言論正值特朗普的貿易政策為經濟帶來衝擊之際,他正試圖透過減息來緩解影響。
Facet Wealth 首席投資官湯姆·格拉夫(Tom Graff)認為,美聯儲已陷入兩難。
他向 英為財情Investing.com 表示:「無論採取甚麼行動都難免被視為政治決定。特朗普加大政治壓力只會促使他們更刻意展示獨立性。最理想的情況是不受影響,但這反而可能令美聯儲推遲減息。」
特朗普有權撤換美聯儲主席?
要合法罷免美聯儲主席並非易事,更可能是史無前例。現任主席鮑威爾的任期至 2026 年 5 月,雖然總統有權任命美聯儲主席,但法律並未明文授權可無故將其革職。
布魯斯指出:「總統應該不會貿然撤換鮑威爾。這樣做是否合法本身就很可疑,即使合法,他的顧問團隊也很可能會勸阻他採取這種破壞穩定的舉動。」
法律界普遍認為,單純因政策分歧,尤其是利率決策的分歧,並不足以構成罷免美聯儲主席的理據。鮑威爾本人亦多次強調,美聯儲的獨立性受法律保障。他近期在演說中重申:「我們的獨立性建基於法律。」
據報道,任何試圖罷免鮑威爾的行動都可能引發重大法律爭議,而鮑威爾已表明願意自掏腰包打官司。不過,白宮似乎愈來愈傾向挑戰既有制度。
美國司法部正設法推翻一項沿用 90 年的判例,該判例保障監管機構官員(包括美聯儲官員)不會因政策爭議而被撤職。若司法部成功,或會削弱鮑威爾職位的法律保障。
由於歷來從未有在任美聯儲主席被革職,歷史先例幾乎無從參考。
格拉夫補充說:「我認為特朗普不會真的試圖撤換鮑威爾,但遺憾的是,這種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
對市場與經濟的衝擊
美聯儲承受政治壓力並非新事,但若公然嘗試罷免主席,可能會引發市場大幅波動,並損害環球投資者對美國貨幣穩定性的信心。
BCA Research 跨資產及環球宏觀策略師菲利克斯·韋齊納-普瓦里埃(Felix Vezina-Poirier)在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撤換鮑威爾可能會適得其反,推高長期國債收益率,這與美國政府希望壓低收益率的意圖背道而馳。」
布魯斯補充說,此舉「將嚴重打擊市場信心」。
「美元料將承受巨大壓力,而黃金則會因市場信心動搖和可能出現的寬鬆貨幣政策而受惠。美股初期或會下跌,但若投資者預期政策轉趨寬鬆,或把股票視為對沖通脹工具,部分板塊可能會反彈。
債市同樣會因信心受挫和通脹預期上升而受壓,但若市場預期推出量化寬鬆,或可帶來一定支援。」布魯斯向英為財情Investing.com解釋。
格拉夫亦認為,特朗普的主要經濟顧問可能「正提醒他此舉可能引發市場混亂,建議最好等到 2026 年鮑威爾任期屆滿。
我預料美元會大幅下挫,長期債息會急升。最終,這對特朗普百害而無一利。」格拉夫補充道。
與此同時,美聯儲面臨艱難的政策抉擇。特朗普這次提出的全面關稅比首任期更廣泛,短期內或推高物價。這令美聯儲面臨兩難,因為通脹率已超出 2% 的目標。
貿易摩擦引發的供應衝擊或迫使美聯儲在遏抑通脹和保就業之間二選其一,這兩個目標可能愈趨矛盾。
減息或可紓緩經濟壓力,但若通脹居高不下,此舉可能弄巧成拙。相反,收緊政策控制物價又可能加劇就業流失。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利率決定都難免帶來經濟陣痛。
美聯儲與鮑威爾何去何從?
就算特朗普與鮑威爾之間的法律或政治衝突暫時平息,特朗普仍可在 2026 年鮑威爾任期屆滿時重組美聯儲。無論鮑威爾去留如何,這次任命都可能讓特朗普對美國貨幣政策產生長遠影響。
歸根究底,政策問題不是美聯儲能夠解決的。若特朗普希望經濟更強勁、市場更穩定,停止加徵關稅,推動有利經濟增長的財政及監管改革,都比向央行施壓來得有效。
布魯斯表示:「鮑威爾卸任後的情況較難預料,很大程度要視乎下任主席人選。」
特朗普與鮑威爾的對峙帶來一個清晰教訓:貨幣政策無法完全彌補激進經濟戰略所造成的影響。
本文由人工智慧協助翻譯。
InvestingPro能做什麼?
-
查估值:避雷泡沫股,發現造低估的股票;
-
查財報預測:最長十年的業績預測;
-
基本面圖表:直觀檢視營收、盈利增長趨勢。
-
查巴菲特持倉:各大投資人持倉資料。
-
選股器:根據海量指標資料篩選股票
欲瞭解InvestingPro請點選下方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