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洞讀 · 主播 | 雲灣

來源 | 洞讀(ID:dongdu2019)

莫言說:
“我不夠成熟,不夠圓滑,不夠老練。 沒關係,我只不過是一個晚熟的人。”
其實,一個人走向開竅的過程,就是成熟的過程。
有的人晚熟,說白了,就是晚了些才開竅。
這樣的人,或許一開始並不會給人一種老練、圓滑的印象。
但是,卻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目標追尋,也沒有停止自己的奮鬥和努力。
如此,越是積極陽光去做好自己,不斷在現實生活當中,積累資源,強化實力。
最後,就能夠透過個人的覺醒,靠自己的雙手,改變自己的命運。
如同《平凡的世界》裡有這樣一句話: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覺醒期,但覺醒的早晚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所謂的開竅,所謂的覺醒,其實有的時候,並不是一次性的。
甚至可以這麼說,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就是一種覺醒,就是一種開竅。
當你積累了越來越多的經驗和教訓之後,稍微反思和深度思考一下,就能開竅。
然後,就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一旦被自己摸透了某種規律,摸通了一些技巧之後。
就會發現,一旦掌握開竅技能,一切的一切,都會開始變得順遂起來。


不高估關係
一個人很重要的開竅就是,不要過度高估自己跟別人的關係。
人活著,不光要早一點搞清楚自己跟自己的關係,也要明白自己跟別人的關係。
說到底,如果一個人無法權衡好,無法平衡好自己和他人的關係的話。
那麼,就會有很多麻煩,有很多矛盾,會不停內耗自己,影響到自己。
其實,就像茅盾說的那樣: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大部分來源,都是因為高估了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地位。”
當一個人在人際關係上開竅了,就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關係,都不可能是單方面的。
這就好比說,沒有永遠的一廂情願,只有永遠的利益維繫。
如果在人際關係當中,不知道人性的複雜和善變,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好自己跟別人的關係的話。
那麼,過度高估,或者說難以開竅的話,你的生活,就會陷入迷茫和混亂當中。
《百年孤獨》中說:
“人生的實質,就是一個人活著,不要對他人心存太多期待。”
任何關係,其實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你執著得越厲害,最終失望就越大。
很多人總是以為人脈是可以追求來的,可事實上,這些東西是靠吸引過來的。
如果你沒有開竅,而是一廂情願,甚至是自以為是的話,就很容易讓自己吃閉門羹,也容易過得越來越失望。
甚至,當自己越來越容易把期待 放在別人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的話,期望越大,失望就會越大。
作家鄭淵潔說:
“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意味著把失望留給自己,人生就會陷入被動。”
真正的強大,就在於對人際關係,看得足夠通透。
在這一方面開竅了,你會發現自己會過得更輕鬆,活得更自在。
另外就是,自己也能夠擁有良好的狀態,飽滿的精神,讓自己在成長的過程當中,爬得更高,活得更好。
🗝️如果你此時希望開竅、覺醒、走向成熟
1️⃣想要修煉強大的內心,提升人生境界
2️⃣想在探索實踐中尋找自己的人生方向
3️⃣對國學感興趣,希望瞭解陽明心學智慧
👇點下面圖片立即免費學習
價值99元《王陽明傳習錄》
✅學習即可得
21節《撥開迷霧學國學》影片

所謂開竅,是認知覺醒
當一個人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之後,或者說有了一定的思考,就會知道,或者能夠慢慢體會到認知的重要性。
說白了,當一個人的認知在不斷蛻變,在不斷得到加強的時候,其實就是在發生開竅。
開竅的人,喜歡獨處,因為在獨處的過程當中,能夠更平心靜氣地觀察,總結,以及反思。
然後,無論在現實生活當中怎麼樣,自己都會慢慢變得更加冷靜,清醒。
於是,在獨處的時候,也就可以給到自己更多的能量,並且不斷發展成長和壯大。
周國平曾在《當你學會獨處》一書裡寫道:
“清醒時做事,獨處時思考。”
當一個人變得足夠獨立和足夠喜歡獨處的時候,就會讓自己跟外界的一切,保持一定的距離。
這種距離,其實就是一邊避免過多的能量浪費,一邊也能夠讓自己學會向內回收,找到屬於自己世界的支撐點。
當你有了這麼一種考慮和思維的時候,就能夠在認知上不斷得到拓展,甚至是走向開竅。
《一百歲感言》中有句話: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所以說,一個人最可貴的地方就在於,人生只有一次,一輩子很短,生命很寶貴。
只有學會珍惜當下的時光,讓自己做出更加理性而正確的選擇。
然後不斷地透過提升認知力,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強大競爭力,最終自然能夠收穫到經驗上的總結、反思和昇華。
這樣的你,認知邊界會越來越大,認知眼界會越來越遼闊,最後撐起自己的人生格局,開創屬於自己的新輝煌。


開竅之後,一切都是規律
當一個人真正有了開竅的能力之後,或者說有那麼一次兩次的開竅經驗之後,就會有一種一通百通的感受。
這種感受,會讓自己更加清醒地知道,也更加自信地明白,按照自己的思路。
透過自己的想法,慢慢走下去的時候,就會看到更多的新希望,新光明。
心理學家榮格說:
“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給別人看,第二次是為自己活。而第二次的生命,常常是從開悟以後開始的。”
所以,要想好好活著,就需要讓自己經常去開悟,做到開竅,得到生活的訣竅。
這樣的你,才能夠更加平心靜氣,從容淡定地活下去。
也只有在高處的時候,讓自己保持平和,不必過分歡喜,在低谷的時候,也要保證低調,千萬不要自暴自棄。
最後,才能夠真正靠自己,一步一步成長,一次一次壯大。
如此,靠自己,開竅下去,強大起來,那麼面對餘生的困難和無常,我們也能夠更加淡然,勇敢地面對和接納。
然後找到規律,讓自己更加從容自得,自在愉悅地走好餘生。
作者:洞讀。來源:洞讀(ID:dongdu2019)。有書經授權釋出,轉載請聯絡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