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怕錯過好文章?快把我們設為⭐星標👆

長衝村鄉村旅遊服務聚落與長衝親子谷夜景鳥瞰 ©CreatAR Images

長衝村鄉村旅遊服務聚落區域性鳥瞰 ©CreatAR Images

觀察
雄心勃勃的鄉村振興與冷靜思考

從X070縣道由東向西看向長衝村鄉村旅遊服務聚落內部 ©CreatAR Images

聚落內部從西向東看 ©CreatAR Images
長衝村鄉村旅遊服務聚落位於安徽省廬江縣長衝親子谷的核心區域,東鄰縣道X070,專案佔地6738㎡、總建築面積3030㎡。專案基地在改造前是一個荒廢的國營茶廠,重建後則是集餐飲、茶咖、文化展示等功能的村落式佈局的鄉村綜合服務設施,並與本地村民的社群服務中心結合建設。在鄉村振興與發展鄉村旅遊的大背景下,從2022年開始,廬江縣在長衝村大力發展鄉村文旅專案的推進。隨著一系列鄉村休閒度假專案的落地建成,到2024年長衝親子谷已經成為安徽省內以親子游樂、休閒度假為特色的鄉村旅遊發展品牌專案,與此同時,也亟需一個旅遊綜合服務設施來完善、提升長衝親子谷的整體接待能力。

聚落內部從東向西看 ©CreatAR Images

多維度保證與周邊山體村落視線與行為關係通暢的聚落設計 ©CreatAR Images
VIA設計團隊於2024年中開始進行現場調研與設計工作。從整體環境看,整個長衝親子谷被茶山環抱、周邊自然環境優越,其特徵是符合城市客群的鄉村旅遊偏好的。就村莊風貌而言,長衝村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中國式鄉村,是基於宅基地形成的小尺度村莊建築零散又集約的在山坳中形成的本地鄉土聚落。在時間的洗禮下,近40年來不同時期的自發建造與修補、改建痕跡的疊合,則讓這個幾乎沒有任何建築元素特色的村落反而呈現出自然、放鬆與親和的宜人感受。再看新形成的文旅專案,則出現了一種趨向兩極化的發展態勢。其中,位於本專案南側一些基於現狀村莊建築改建的民宿、茶咖等專案總體呈現出融入長衝村既有文脈與自然環境的狀態;而在北側的一些親子游樂類專案和小型休閒服務專案,則因為設施裝置的遊樂屬性原因或運營方的“網紅效果”追求,多少呈現出在體量、風貌上與既有環境不完全融合的狀態。這不僅是對本專案設計的挑戰,也是我們設計破題的起點。

聚落西側盡端可眺望遠山的觀景臺 ©CreatAR Images

面向北側停車場的聚落立面形態與空間引導 ©CreatAR Images
在滿足業態佈局的基礎上,為延續本地村民的共同環境記憶、滿足城市客群的鄉村風貌完整性體驗需求,我們確定瞭如下的設計策略:①以小尺度形體為基礎做“街區/村落式”組合設計,消解3030㎡建築總量在視覺感受上對現狀鄉村環境的衝擊與“侵入性”;②以當代整體設計邏輯組織空間建構、模擬本地鄉土村落感受為目標,並在風貌上與南北兩側現狀鄉村文旅專案做適度融合;③強化專案內部與周邊山體、村落、停車場的視線通暢與行為的通達。

拼貼
普通鄉村真實性的擬化建構

面向鄉村停車場的聚落北立面 ©CreatAR Images

圍合活動場所的空間聚落 ©CreatAR Images

跨形體的多元鄉土材質拼貼 ©CreatAR Images

平衡空間穩定與流動的整體聚落關係 ©CreatAR Images
長衝村鄉村旅遊服務聚落的具體設計是一個多次複合“拆分-拼貼”的過程。首先,根據業態佈局與功能需求,形成5個相對獨立的建築功能體,實現場地內的功能分割槽。並將5個功能體以圍合院落的方式形成空間組合,這一方面可以形成尺度合宜的場地內開放空間步行體驗,同時也保證專案內外的行為與視線連續關係。其次,透過每個功能體內部的功能細化,進一步拆分形體,使每一個建築功能體變成一組由若干佔地更小的空間形體拼貼成的空間組群。第三,透過更具體的功能研究,明確每個小體塊開門開窗的虛實關係後,進一步將每個小體塊進行視覺感受上的分解,以求每個空間形體在視覺感受上接近本地鄉土村莊建築的體量與尺度。然後,透過對本地村落主要建築材料的調研與歸納,選定小青磚、毛石、淺色塗料(白色、米黃色)、木板等為本專案主要用材,並將以上材料對整個專案所有形體進行復合式的拼貼,以此模擬本地鄉土建築經過歷時建造所具有的自然、豐富與協調的整體效果。最後,在區域性重要位置(視覺焦點、建築主要出入口等)設計彩色金屬構件或植入識別度較高的具象幾何形態。透過這樣的細部拼貼,一方面配合與引導後續的室內陳設設計與室外美陳佈置,另一方面也為擬化的鄉土真實性增加一抹屬於當代消費的色彩。

長衝村鄉村旅遊服務聚落最中心處的小廣場 ©CreatAR Image

聚落西側盡端小廣場處豐富又協調的空間體驗 ©CreatAR Images

聚落中心小廣場介面景觀 ©CreatAR Images
為匹配整體小體量形體拼貼組合方案、縮減現場施工週期,我們在方案設計中提出以“3米×3米網格佈局的小截面鋼柱”作為其中4組建築組群的支撐結構,並透過區域性抽稀鋼柱的方式滿足區域性稍大空間的使用需求。同時建議室內裝飾暴露屋架鋼結構,在延續改造前老茶廠的空間感受的同時,也可有效降低整體造價。另一棟以餐飲為主的建築則以鋼砼框架結構來建造,建議以粗糲的混凝土澆築結構完成面作為最終建築完成面,期待與後續精緻的店招做視覺感受上的碰撞。

經過形體與材質“拆分-拼貼”的空間聚落完全融入既有鄉村肌理 ©CreatAR Images

聚落整體夜景鳥瞰 ©CreatAR Images
以上就是以長衝村這個普通中國式鄉村為實驗場,探索如何實現將一個新的設計建造融入既有鄉村景觀、並賦予其真實性的擬化建構基本過程。並透過設計建造,將一個傳統意義上的“遊客服務中心”重定義為“鄉村旅遊服務聚落”。

文化景觀
以當代鄉村景觀的有機拼貼為路徑

長衝村鄉村旅遊服務聚落區域性鳥瞰 ©CreatAR Images

融於周邊鄉村肌理與整體山勢的鄉村旅遊服務聚落 ©CreatAR Images
相對於當下國內一二線城市存量發展背景下、多方關注中的公共專案的設計流程長、決策難的現象,鄉村無疑是當代中國設計最好的“實驗場”、最富活力的社會共創“創意場”。因此在不少鄉村設計實踐中可以看到極富創意的內容,同時因為相對寬鬆的鄉村環境也會包容一部分與基底環境並不協調的新的建造。而自然又富有生氣的鄉村景觀不僅是本地村民的生存環境,也是城市客群開展鄉村旅遊活動最重要的載體。如何以當代的設計方法協調新的建造與既有鄉村環境、形成趨向融合的鄉村新景觀,則是本次設計最重要的破題點。

專案整體俯瞰 ©CreatAR Images

多個鄉土材料在一個空間形體上的複合拼貼 ©CreatAR Images
在本專案的具體設計中,我們以形體、材質多要素複合拼貼的方式,將3000㎡的遊客服務中心設計成服從自然肌理的空間聚落;又在較宏觀層面,將整個專案拼貼進長衝村持續生長演進的鄉村景觀,並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與周邊其他文旅專案的景觀協調。在我們看來,每一次新的設計建造都是對現狀鄉村的一次拼貼,因此鄉村振興與鄉村文旅發展需要負責任的設計拼貼,並由此延續一種基於在地生產生活關係且持續動態演進的文化景觀。

從長衝村鄉村旅遊服務聚落眺望遠山 ©CreatAR Images

位於長衝親子谷中心的鄉村旅遊服務聚落整體鳥瞰 ©CreatAR Images
主要專案資訊
專案名稱:長衝村鄉村旅遊服務聚落(甜野鄉集)
設計單位:VIA維亞景觀
主持設計師:孫軼家
方案設計團隊:孫軼家、周密、吉文山、馬麗、蔡單嬋、顧沁禕、劉聰聰、計雨薇、呂子涵、李嵐、範英英
設計時間:2024年8月
建成時間:2025年5月
建築面積:3030平方米
專案地址:安徽省廬江縣萬山鎮長衝村
業主單位:安徽省廬江縣萬山鎮人民政府
施工單位:中建二局第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運營策劃:上海雍志商務諮詢有限公司
施工圖設計:上海傳承博華建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安徽金江建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室內設計、展陳設計:蘇州中藝合創意設計產業有限公司
攝影師:CreatAR Images
撰文:孫軼家、顧沁禕
發文編輯| Yiyue Dong
稽核編輯|Yibo
主編 | Sherry 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