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關西世博會自4月13日開幕以來,已經過去了一週。截至20日,包括相關工作人員在內的入場人數已超過了70萬人。

雖然很多遊客都讚歎“太好玩了!”“仿生機器人真的很棒!”等等,但卻也一點不妨礙日本世博會接二連三整出么蛾子。

前幾天,一段“世博會保安在大庭廣眾之下對遊客下跪道歉”的影片在網上瘋傳。

本是一場代表未來、科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前沿盛宴,卻讓人看到最真實最不體面打工人下跪的“不文明”衝突。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4月17日下午4點左右,在大阪關西世博會西側入口處,一名中年男子當眾怒吼,情緒激動,甚至對著現場一位身穿制服的保安警衛大喊“跪下!”、“你給我跪下道歉!”。

緊接著,那名保安竟然真的一臉無奈在眾目睽睽之下對中年遊客跪了下去。

據影片拍攝者表示:“我聽到那男的一直在吼,說的是‘你給我跪下道歉’之類的話。當我開始拍的時候,警衛就跪了。”旁邊還有另一名警衛,似乎也被這個氣氛壓得一言不發。只是悄悄嘀咕了一句,“這大概就是カスハラ(客戶騷擾)了吧!”

而事發不久後,這名怒吼男子與他的家人一同離開了現場,據說家屬神情中帶著明顯的“歉意”。

這件事情出來後,日本的律師也發聲說,“如果那名遊客是以侮辱性和強迫性逼至保安下跪,那就是典型的客戶騷擾。但如果是保安為了表達歉意自願下跪,那可能就構不上。”

根據日媒的追蹤報道,這起事件的來龍去脈也終於清晰起來,那名中年男性遊客在準備離開世博會時,向保安詢問透過穿梭巴士往返於場館之間的停車換乘停車場在哪兒?
但該保安無法給出準確指引,於是告知對方可以前往有相關工作人員在場的電子導覽牌處進行確認。得不到答案的男性遊客立馬開始發飆並質問道:“你怎麼會不知道呢?” 安保人員對此表示道歉,並再次指引電子導覽牌的位置。

隨後,該男性朝著所指方向走去。此時保安試圖確認他是否能夠順利抵達,卻被對方大聲呵斥、逼近。保安事後表示,他當時可能被誤以為是在“瞪視”對方,結果感受到人身威脅,於是主動下跪,這就是整起事件的大致經過。
這起突如其來的意外事件,再次將世博會和“客戶騷擾”這個敏感話題推上了風口浪尖。很多日本人認為這是日本之恥。

無論出於什麼理由,下跪(土下座)都是不被允許的。一旦影片被擴散,施害者的說法就已經站不住腳了。我認為今後應該將“顧客騷擾”(カスハラ)作為犯罪來處理,判以監禁刑,各位怎麼看?即使是再正當的意見,只要對方認為那是騷擾,那就已經構成騷擾了。如果有人看到這類討論時經常發出“嗯……”、“唔……”的反應,那隻能說明他們自己多少也心虛、有所體會吧。

雖然不知道他在不滿什麼,但讓別人下跪就能感到滿足嗎?顧客可不是神。報道里寫到,這個擺出一副趾高氣揚態度的男人和家人會合時,他的家人看起來一副很抱歉的樣子,或許這個人在任何地方都擺出一副了不起的樣子吧。雖然是警衛自己決定下跪的,但這種糾紛還是應該由小組或幾個人一起應對會更妥當一些。

讓別人下跪的一方固然很過分,但我覺得選擇下跪的一方也有問題。雖然我們無法判斷到底是誰對誰錯,但這種行為對周圍的人來說只是打擾,令人不快而已。從國際的視角來看,人們可能會認為警衛(也就是主辦方)做了什麼惡劣的事情,才導致對方下跪,這無疑會造成負面印象。不論國內的輿論如何,畢竟世博會是一個國際性的活動,全世界都在關注。無論是志願者還是警衛,都應當有這種意識,保持應有的覺悟和專業素養。

強迫他人下跪的行為,有可能構成《刑法》第223條中的“強迫罪”,可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我認為,如果萬博運營方經過調查確認確實存在強迫行為,就應該向警方報案。騷擾行為已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而要想改善這一現狀,官民必須齊心協力,引導國民意識的轉變。要改變這樣的狀況,行政機關必須採取切實的應對措施。但對於以大阪為根據地、曾因職場霸凌問題而受到質疑的“維新會”或兵庫縣知事齊藤來說,恐怕難以寄予厚望。因此,我認為政府應更加努力地改善勞動環境。

世博會的保安。看到“土下座(跪地謝罪)”新聞嚇了一跳。一開始還以為是中華圈的人,結果讓人下跪的竟然是日本人?(日語裡還有大聲呵斥)聽說中國根本沒有要求別人下跪謝罪的文化。讓人下跪的人當然不對,輕易下跪的保安也讓人懷疑他們的職業操守是怎樣的?難道沒有向上彙報或應對投訴的應急手冊嗎?萬博這個活動只會讓日本出醜罷了。

在日本以外的世博會里,有哪個國家會讓來場者讓保安下跪的?提出投訴並不是壞事,但讓人下跪就不對了吧?!聽說對方是帶著家人來的,但讓孩子看到那樣的父母,真讓人擔心這孩子會被怎麼養大啊。

世博會的保安。看到這張照片時,總覺得有點難過了。在世博會會場,有外國人也在的場合,欺負弱者的日本人…真是丟臉到不行。雖然不知道那名男性是為什麼在生氣、讓保安下跪的,但這也太過分了吧。這就是退步吧!簡直就像這個國家一點都沒變過一樣吧!!
為什麼日本人會對“客戶騷擾”這麼敏感又這麼憤慨呢?眾所周知,日本長期推崇“顧客至上、服務至上”,這樣的文化雖然很吸引外國遊客,但對於日本員工來說,就是預設為“永遠不可以頂嘴、必須道歉”,顧客的地位也被神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某些“顧客式職場霸凌”。
尤其是在酒店、餐飲、零售、交通等第一線服務行業,工作人員往往因為“公司形象”與“顧客至上”的企業文化,被迫忍受顧客的各種不合理言行,甚至有員工因此患上心理疾病或辭職。

牛馬真的何苦為難牛馬。
這個問題在日本職場到底嚴重到什麼程度呢?2020年,日本厚生勞動省都不得不出手,直接釋出《防止顧客騷擾指導方針》,明確指出企業有義務保護員工,制定應對“カスハラ”的規章制度。

就連原寶塚歌劇團出身的女演員毬谷友子也覺得丟人,忍不住發聲,她在自己的X上發文寫道,“雖然我不知道現場到底發生了什麼,但至少這個男性應該被禁止再入場,並且應該為在公共場合引起混亂道歉。”

此次世博會到場人數預期為2820萬人。像這樣的大規模活動,自然會吸引擁有多元價值觀的人們前來,各種感想與評價交織在一起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不過,在眾多褒貶不一的聲音中爭取到多少“褒”的評價,或許才是決定本屆世博會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 4月24日匯率:0.050994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