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問界M8的一夜爆發,
都是深厚的儲備和支撐。


使用者幾乎沒有看到實車,更來不及試駕的情況下,為問界M8上市當日砸下了3.2萬的大定訂單。
什麼是大定訂單?就是具備合約效力,在生產線上可以排產交付的訂單。3.2萬的大定訂單,一些車企通常需要數十天甚至個把月才能獲得,而在問界M8只用了24小時。而且,隨著後續使用者陸續到店看車、試駕,問界M8這個訂單數字無疑還會飆漲。
問界M9樹立起中國新能源車的豪華旗艦標杆後,鴻蒙智行又在家庭旗艦市場,派出另一支奇兵,就是問界M8。這是一款定位家庭智慧旗艦SUV車型,售價35.98萬-44.98萬元,提供6座版和5座版供使用者選擇。配備新一代增程系統,三元鋰電池下,CLTC純電續航達到310公里,綜合續航1526公里。
高階家庭用車向來因其需求剛性、工具綜合性,而成為容量巨大,但供給稀缺的細分品類,也成為眾多車企競相角逐的市場。鴻蒙智行出牌一向拳拳到肉,這次的問界M8更是做足了準備。
問界M8首先集成了鴻蒙智行的豪華和科技前衛的設計,整車姿態剛健大氣,沿襲了家族化的智慧科技靈魂,又提供了超大空間,同時給足了安全配置。
近5.2米的車身,給這款車提供了超過3.5米的車內超大空間。

問界M8還搭載了全新一代的智慧增程系統,配置53.4度三元鋰電池包和21寸低風阻輪轂,CLTC純電續航達到310公里,幾乎接近小型純電車的續航能力,滿油滿電狀態下綜合續航更是高達1526公里,可實現一次補能、超遠出行。
智慧方面,毋庸多言,搭載HUAWEI ADS 3.3智駕系統,突破“車位到車位”全場景覆蓋。
安全方面,問界M8從主動安全到被動安全,更是進行了全方位塑造,直擊家庭用車的歷來盲區。
可以說,不管從國產豪華新能源車,還是家用高階旗艦車的定位來看,問界M8都已經是一款幾乎不留死角之作。
其註定在家用高階車市場,摧城拔寨,摘取碩果,也將在2025年車市,帶領國產新能源豪華汽車,掀起颶風。

面向家用旗艦市場
問界M8上市即顛覆
鴻蒙智行在豪華車市場,2024年超40餘萬輛的銷量,已經幫助華為在科技豪華領域,建立起牢固能力。例如品牌的號召力、智慧科技的研發能力,以及來自華為終端體系,百鍊成鋼的產品定義、營銷和質量體系能力。
這對於問界M8的一夜爆發,都是深厚的儲備和支撐。
從行業資料來看,每年40萬元以上的乘用車銷量,不足百萬量,問界M8已經拿下15萬小訂單,從24小時轉化3.2萬大定資料看,問界M8可以說一齣時,就將啃下一大塊蛋糕。
藉助鴻蒙智行已有的豪華體系能力,問界M8是站在“巨人肩膀”上,針對家用高階車使用者,進行更具體的產品打磨。
眾所周知,中國是14億的人口大國,家庭又是經濟的基礎單元,因此,家庭消費一向是汽車的主要市場群體之一。過去幾年,新造車公司中,凡是瞄準這個市場的車企,如今都建立了穩健根基。
但這個消費市場的挑戰也顯而易見。因為家庭成員多,要求空間大而且平權,也就是每個乘員都要被照顧,同時要求經濟性、駕乘舒適性和用車穩定性,就需要增程系統具備越高越好的純電續航能力,此外還要繼承家的便捷性,例如冰箱、沙發和彩電。

都知道,在工業製造領域,始終存在效能、成本和質量的不可能平衡三角。
一款產品能做到上述能力,已經相當難得,因為在成本和利潤上,往往走到極限的邊緣。
而如果還要在極限成本上,提供家庭購車人群更為關注,卻常被車企忽略的主被動安全能力,在市面上則幾乎難以找到這樣的供給。
而問界M8正是這樣一款產品,其從產品的頂層設計上,將消費者的需求“一網打盡”。

打滿子彈,全能車王
作為家庭定位用車,首要任務就是大空間。這對於問界M8不算挑戰,問界M8擁有接近5.2米的車身和超過3.1米的軸距。
從產品實車看,問界M8採用了全平地板設計,車內有效空間長達3510mm,據瞭解,得房率高達67.6%。全車配備多處儲物空間。六座版二排座椅還標配雙隱藏式滑軌,老人、小孩乘坐更便捷、安全。
除了空間,問界M8搭載的全新一代增程平臺,也幾乎直接行業幾大痛點,在2025年實現了代際領先。
過往,行業受制於電池成本和電池技術,增程車的純電續航往往徘徊在200公里上下。如果加上20%的鎖電預留,可使用續航難免進一步縮水。想要電車體驗的舒適和經濟性,卻又要花費大量時間去頻繁充電,這已經成為增程車主的頭號用車煩惱。
而問界M8則對增程系統進行了重新設計,加大電池包容量至53.4度,搭配21寸低風阻輪轂,可實現CLTC純電續航310km。
此外,問界M8將家庭用車的經濟性理念貫徹到底,其搭載全新一代增程系統,量產熱效率44.8%,即便是虧電油耗,也降低至6.6L/100km。
城市用電,長途不捨得用油的增程車主,也可以一掃能耗顧慮。
而在家庭用車,乃至聒噪的行業競爭下,向來被忽視的安全和質量保障方面。問界M8也進行了全方位設計。
首先是典型的“華為式”安全:做多冗餘。

在行業都苦於價格戰壓力,而採用更少的感測器、甚至去掉雷射雷達進行降本時,鴻蒙智行的策略是,逆行,即做多感知冗餘,構建主動安全體系。
問界M8搭載全向立體融合感知系統,整合1個192線頂置雷射雷達、1個後向固態雷射雷達、5個4D毫米波雷達(其中包含前3分散式4D毫米波雷達)。
橫向對比,不難發現,行業中採用一顆雷射雷達的車型,已經是豪華配置。而在問界M8上,不僅集成了2顆雷射雷達,還配備5顆4D毫米波雷達,遠超行業平均配置水平。
有了這套硬體支撐,可實現HUAWEI ADS 3.3智駕系統,突破“車位到車位”全場景覆蓋。
同樣得益於硬體支撐,在主動安全上,問界M8搭載了全向防碰撞3.0系統,應對前、側、後向全域風險,甚至可實現對後方懸浮物,如懸掛的燈箱、挖空的溝渠等風險的識別。
冗餘的安全理念貫穿整車,以被廣泛關注的撞車後門鎖開啟為例,問界M8也有針對性設計,其採用了多重電源,主要小電源放在後艙,免於被撞壞,而導致門鎖失靈,同時又在門上配置了冗餘電源,小電源損壞後,依然可以實現車門解鎖。
在被動安全上,問界M8採用了硬核車身結構,如鋁合金+高強度鋼+熱成型鋼達81%,全車12處2000MPa潛艇級鋼,標配9氣囊+主動式安全帶+電池五層安全包覆設計。
在製造方面,賽力斯總裁何利揚表示,已經為問界M8建立了獨立焊裝產線,同時投入了萬噸級的一體大壓鑄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問界M8還具備禦水緩行模式,應急涉水能力700mm,也就是說,問界M8將安全設計從產品本身向出行場景也進行了延伸。
同時,對艙內,問界M8也採用了防誤潑水設計,防止電子零部件因“熊孩子”誤潑水而失效。
整體來看,如果鴻蒙智行已經對豪華車三要素“品牌、設計和用料”,進行了能力塑造,問界M8則是在此之上,又針對家用、智慧和安全等進行了全方位出擊。
這無疑將助力鴻蒙智行在豪華車市場,開闢出新的天地,也將向傳統豪華車市場,發起更猛烈的衝鋒。


乘勝追擊
鴻蒙智行鎖定豪華車市場
持續多年的高強度競爭,已經讓中國智慧電動車的各條產業鏈條高度成熟。以最為核心的動力電池為例,已經突破3毛錢每瓦時,使得電池包成本快速接近燃油車的動力系統。這也是電動車快速在行業普及,滲透率突破50%的原因。
智慧化,同樣如此,高速領航駕駛NCA的一套域控,已經突破5000元,使得2025年一開始,行業就發了“智駕普及”混戰。初步統計,到今年年底,搭載所謂高速NCA及以上能力的汽車產品,也將直逼千萬量級而去,同樣可以一年多時間,實現超50%的滲透率。
高強度競爭,帶來的產業鏈成熟,也讓智慧電動車產品快速走進尋常百姓家,甚至花費不到10萬元,就能買到一輛智慧電動汽車產品。
但不可忽視的事實是,市場混戰,價格貼地飛行,消費者對汽車產品最為看重的安全和可靠性,卻難以兼顧。
不少造車公司,雖然定位高階市場,但在殘酷的市場價格傾軋之下,均價已經一掉再掉,甚至開始依賴低價車型走量,維持規模化運轉。
也就是說,雖然新能源車玩家如雨後春筍,但是在中國品牌的向上之路上,依然阻力重重,急缺有力的旗手,來勇敢逆行,向上突破。
鴻蒙智行幾乎正是這樣的“天選之子”,其背靠華為的科技和技術實力,品牌號召力,來自消費終端業務多年淬鍊的產品定義、營銷和渠道能力,同時,還有華為的供應鏈和嚴苛的質量控制能力。
正是在這樣體系化能力滋養下,鴻蒙智行的旗艦車型問界M9,從上市至今僅13個月,已經完成18萬輛交付,成為50萬元以上當之無愧的冠軍車型。由此,一舉奠定鴻蒙智行的豪華定位。
而問界M8則是乘勝追擊之作,就如餘承東所說,問界M9已經是50萬元以上的銷量冠軍,問界M8將在40萬元以上創造奇蹟。
就產品而言,問界M8顯然已經圍繞家庭智慧旗艦定位,進行了全方位塑造。解決了痛點,也強化了長板。
可以預見,問界M8的推出,不僅將幫助鴻蒙智行自身,豐富產品矩陣,開拓出更大的豪華車市場,也將幫助行業,提升家庭用車的產品能力,例如帶動增程系統產業鏈實現升級,推動新能源車更快普及。
而更重要的是,問界M8還將在魚龍混雜的當下車市,提升行業圍繞安全和質量的展開底線競爭的意識。
這在中國汽車產業摩拳擦掌,向全球市場進發前夜,將難能可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