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門閥世家爆雷事件(附醫學生內耗文學)

【素材來源於網際網路 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Hi,這裡是Cici,趁著蛇姐沒更新。今天來推一篇國內爆瓜。
素材資訊結合多方整理,關注我們,留學圈和國內網紅瓜都有推送~
前有學術妲己,今有學術門閥,廣大學術裁縫(bushi)真的要鬧了。
普適觀點裡,我們都對協和醫院這一中國醫學聖殿肅然起敬。
協和精神嚴謹、求精、勤奮奉獻,那麼九號院(協和4+4學校名稱)裡出來的到底是天才醫師?還是學術門閥家的二代們?
今天的主角家族陣容:
整個瓜的起因,由一封感情不忠而引出的舉報信開始。
PART01.肖醫生原配谷女士訴肖醫生
咱們先按時間線捋一捋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肖醫生的人物關係:
有原配,及小三小四小五等人(照片就不放了)
2016
①人事處女員工一同進出醫院附近的酒店
②和胸外科護士徐女士的關係是“公開的秘密”
20192月與③胸外科護士長石女士(有夫之婦)開始不正當關係
20193月、6月石女士各流產一次
20246月與④醫科院腫瘤醫院泌尿外科規培住院醫師董小姐開始不正當關係
20249月董小姐懷孕
202411月與董小姐同居
20241020向原配谷女士提出離婚
至此,谷女士驚怒之餘爆發了。
肖醫生跟前幾位女士有不正當關係時立馬向原配谷女士下跪認錯寫保證書,到董小姐這裡直接起訴離婚,並要求將房產和孩子撫養權判給他。
整個事件中牽扯出來的最火的,居然是為愛當第三者的D小姐
董小姐究竟何許人也?
PART02.董小姐就讀的協和4+4
先來捋捋董小姐履歷
美國高中曼荷蓮學院(文理學院,七姐妹學院中的大姐)轉學至巴納私立女子本科文理學院,七姐妹學院之一,哥倫比亞大學的正式學院之一哥倫比亞大學名義畢業國內認證時按哥大算,合理合法)協和4+4專案→正常3年規培免去2
網上很多人噴學校,但是個人行為不要上升學校啊
巴納德學院的學生也是很苦了
PS.巴納德學院起源於哥倫比亞大學第十任校長弗雷德里克·巴納德首先提出的讓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建議,該學院成立後以巴納德的名字命名。巴納德學院從成立至今一直秉持Bold/Unafraid(大膽/無畏)的理念,在美國高等學府(包括哥倫比亞大學)普遍拒絕女性入學的時代開闢了一片天地。康有為之女、社會活動家康同璧是巴納德學院第一位中國籍女畢業生。

本科經濟,博士內科,導師骨科,論文婦科,規培胸外科,就職泌尿外科。
媽媽,人生真的不是軌道,是可以旋轉大漂移的曠野。
再說說協和4+4
協和醫院是百姓心目中“疑難症的最後一道希望協和4+4專案全稱“北京協和醫學院4+4集結計劃”,官網簡介如下:
美國也有4+4專案,但申請條件極為嚴苛,GPA3.7MCAT510等是硬性要求。
基於前文總結一下 學術門閥belike
在學校時,學的是內科,骨科大佬指導寫影像學+宮頸癌的畢業論文,正文部分不到30頁,且內容與北科大一專利有多處雷同,可能涉嫌抄襲。
在醫院輪崗時,不想轉科怎麼辦?
先讓肖醫生和骨科教學秘書麻大夫講,麻大夫不同意,未果。
那就自己找北京協和醫院骨科主任並跟中日醫院脊柱外科主任幫忙,成了。
上手術被護士斥責了怎麼辦?
肖醫生出馬,先對護士大吼大叫,後丟下已經麻醉的病人,兩人一起離開手術室,長達40分鐘。
無獨有偶。
董小姐的同學韓小姐,23歲博士畢業,堅持在某社媒上寫日記,只是內容經常提及咖啡點心摸魚,或是跟家人談論病情。
日記確實是日記,學術門閥的日常就是如此平平無奇地令人豔羨。
PART03.不同路徑的醫學生如何成為醫生
最後科普一下,在國內如何成為醫生?
正規軍是5+3+3+2不出差錯和意外(比如考研未上岸、博士延畢等),13年才能全流程走完,成為一名普通醫生
不正規軍直接0+4+15讀完13年的書,往後再走7年,飛昇式晉升到何種程度全憑各位想象。
Anyway,醫生還是應該有溫良仁愛之心,擔得住家國百姓之責。
最近有個“準備跳了”的AI熱梗
雖然是不同行業的學生和打工人的“爽文重生”:原來在我兢兢業業的時候,有人替我享受人生
準備跳了,希望下輩子一出生,家裡就堆滿《柳葉刀》合訂本和人體解剖圖譜。老爸是協和醫院科室主任,媽媽的藥企剛砸三十億研發出阿爾茨海默靶向藥。爺爺的院士證書裱在玄關,奶奶主編的《基礎護理學》教材摞起來比我人還高。
希望下輩子不用為規培基地搶破頭,不用在值班室啃冷包子寫病例,不用因為患者家屬舉著手機錄影就手抖,不用在論文致謝里給導師侄女掛共同一作。
希望下輩子不用因為同學已經發五篇SCI而焦慮到心律不齊。查房時不會被主任問倒,而是指著監護儀提醒:“您去年在我家書房不還和我爸爭論過房顫轉復的新指南嗎?”
(完)
請多關注,來稿 / 情感樹洞後臺
留學圈爆料內容 謹慎接受中(暫不接扒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