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伯記」
第四十二章

42章1到17節,也是<約伯記>的最後一章經文。在分享整本<約伯記>的過程中,我們得到的最大鼓勵是什麼?對《聖經》的認識又是什麼呢?在<約伯記>所有的內容裡面,約伯的三個朋友,還有以利戶對他都有很多的勸勉。把這些勸勉的所有內容綜合起來看,就是要讓約伯認識自己的罪,不只要讓他承認自己的罪,還要讓他尋求神的赦免。那麼到了第42章的最後,是約伯回答耶和華的話,約伯終於在神的面前懺悔自己,但是約伯的懺悔並不是他朋友說的那一種。他沒有為自己犯了隱秘的罪而求神的赦免,而是為他質問神的態度而尋求神的赦免。
01
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會發問“如果神在掌權的話,祂為什麼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當我們說這樣的話並且有態度的時候,就像<約伯記>裡面記載約伯所犯的罪一樣,這個時候就已經有罪的資訊出來,有罪的態度動機從內心已經生髮出來了。我們有的時候不能夠理解,在環境當中為什麼神讓我們如此經歷,但在我們的環境裡面,雖然我們經歷環境就像約伯一樣,但是在環境中卻不可向神發出質問的話,或者是抱怨的話,因為這些話語從動機上、心態上來看,都是得罪上帝的。所以當我們尋求答案而沒有得到回應的時候,會不會仍然繼續相信神?這是<約伯記>給我們的一個挑戰。
天上開了一個會議,決定了地上所發生的事情。但是地上的人卻不知道天上有這麼一個會,所以他們在那裡用盡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能力來判斷天上所發生的事。而這個判斷其實從天上已經轉向人,轉向於在環境當中受苦難的約伯。人不知道天上的動向,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判斷的話,我們會發現大部分的判斷都是錯誤的,因為我們根本無法瞭解神的想法。那麼在經文當中,我們看到的是約伯的迴轉,他認為自己面對神時,甚至質問神的主權、公義的不正確態度,還有說話的動機,都是有問題的。
那麼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是不是很關注我們和神的關係?對於基督徒來講非常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活在上帝的面前。更重要的不是在順境中,而是在逆境中。當我們面臨逆境的時候,如何活在神的面前,這是我們必須要問的一個問題。而我們活在上帝面前的狀態如何,可能有的時候我們滿不在意,可是當我們學習完<約伯記>之後,就要關注我們裡面的心態。
02
在第2節到4節裡面說,“我知道你萬事都能作,你的旨意不能攔阻。誰用無知的言語使你的旨意隱藏呢?我所說的是我不明白的,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求你聽我,我要說話;我問你,求你指示我”。約伯引述了神先前向他提出的問題,他坦然誠實地敬畏神,並且承認自己的愚濁。那麼在這裡我們會發現,當約伯面對上帝的時候,他承認自己的卑微,承認自己的無用。
那麼當我們來到上帝的面前,如何對神解釋我們缺乏信心的生活狀態?我們應該承認自己對祂的信心不足,而承認自己的信心不足,其實就是用心靈誠實敬拜,而且是表達自己身份卑微的一種態度。我們常常在環境來臨的時候,我們的指向都是指向別人,推卸責任,逃避問題。基督徒應當正視自己的生命,正視自己的軟弱,正視自己裡面的掙扎,正視自己裡面的絕望,正視自己裡面的痛苦,以及自己在環境當中的失敗感。這都是我們要在神面前正面地去面對的,因為這些正是我們卑微地面對上帝的基礎。
第42章的7到8節裡面說,“耶和華對約伯說話以後,就對提幔人以利法說:‘我的怒氣向你和你兩個朋友發作,因為你們議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現在你們要取七隻公牛,七隻公羊,到我僕人約伯那裡去,為自己獻上燔祭,我的僕人約伯就為你們祈禱。我因悅納他,就不按你們的愚妄辦你們。你們議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這裡面神清清楚楚地表明瞭以利法和其他兩個朋友所犯的錯誤。事實上神並沒有提到他們所犯的具體的罪,這表明神肯定了約伯所說的,自己過去是敬虔順服的。約伯的朋友在不清楚神工作的情況下,錯誤地推斷說,他的痛苦是由罪所引起的。所以我們必須小心,避免評判人,因為神可能以我們不知道的方式在工作。
03
我們很容易去判斷別人有沒有得救,有沒有信,這個不是我們能判斷的。當我們看到一個肢體軟弱,並且長期活在罪中,我們有兩種選擇。第一:我們為他持續禱告。第二:我們要勸勉他,但如果發現他還是持續地在罪中生活,我們要向教會反映,讓教會的同工、牧師、長老或者執事知道這個人長時間活在罪中,那麼教會會有正確的方式來面對他。如果我們不反映,又不為他禱告,卻私下議論,這個叫論斷。因為我們的論斷對他沒有任何建造,反而摧毀我們自己的生命,讓我們陷入在控告和試探中。所以當我們面對環境的時候,面對別人落入到環境中的時候,要小心,不可以在評判當中犯罪得罪神。
在第10、11節說“約伯為他的朋友禱告,耶和華就使約伯從苦境轉回,並且耶和華賜給他的比他從前所有的加倍。約伯的兄弟姐妹和以先所認識的人都來見他,在他家裡一同吃飯;又論到耶和華所降與他的一切災禍,都為他悲傷安慰他,每人也送他一塊銀子和一個金環”。如果神沒有恢復約伯以前的福氣,那麼<約伯記>的資訊會不會改變呢?如果<約伯記>的內容就從第42章的第6節結束,那麼後面的內容會是怎樣的?即使經文這樣結束,我們也可以看到,無論如何神都是掌權者。耶穌說,誰若是撇下了神的國,那麼神的國就撇下了他;誰如果是為了神的國撇下了什麼,將會得到神國的報償。所以哪怕約伯什麼都沒有,以非常窘迫的環境結尾,我們也相信在神的國中一定為他存留了美好的基業。所以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活,我們的盼望不是在地上,而是在上帝的國度中。
03
那麼苦難到底意味著什麼?在整個的<約伯記>裡面一直在討論這樣一個話題。苦難是我們生命成長的美好機會,當我們面臨環境的時候,這正是我們因著環境更多地認識神、瞭解神的機會。在環境當中看到上帝的眷顧,與祂即時的同在和供應,這是我們應該在苦難當中瞭解的資訊,而不是說我們在苦難當中,就只是承受痛苦,並且在那苦苦哀求,不是這樣的。我們也會發現神是有權柄的神,祂掌管人的生命,並且掌管人的環境。在環境當中,雖然有的時候我們不能夠了解,也沒有任何的回應,我們只管專心仰望依靠神,因為既然環境放在我們面前,這就說明這個擔子是我們可以擔的,神也會給我們力量,並且會開拓一條道路,以至於我們可以順利地經過。所以在<約伯記>所分享的內容裡面,很期待大家關注兩個點。第一:在環境當中,我們的生命遇到了一次成長的機會。第二:關於別人落在環境當中的事實,我們不可以枉加揣測,並且隨意地評判,因為我們不知道上帝究竟要做什麼。
透過<約伯記>,我們看到的是,天上的會議在決定地上的事情,所以我們作為基督徒,更要關注天上所發生的事,我們更要和天上掌管萬有的這位神建立美好的關係,透過耶穌基督天天活出與天父緊密相連的生活。<約伯記>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從明天開始,我們要分享<詩篇>,<詩篇>共有150篇,我們可能要分享半年的時間,也請大家做好準備,好好地把<詩篇>的內容讀完,我們可以在<詩篇>當中感受上帝的偉大。
†
一起來禱告吧
親愛的天父,我們感謝你。謝謝你讓我們用一個半月的時間來分享<約伯記>的經文。我們相信在你裡面有主權,我們也相信你掌管人生,所以當我們落在環境中的時候,雖然沒有回應,但是讓我們還是全然地對你信靠;也祈求你讓我們學習如何去幫助在環境中的肢體,幫助他們能夠剛強地站立。求你勒住我們的舌頭,不要讓我們有任何隨意的評判,使我們的生命能夠完全地歸於你,並且降服於你。天父也祈求你讓我們知道,天下的事,日光之下並無新事,所以我們不應該把焦點放在日光之下,而是應該放在日光之上,我們應該竭力地在耶穌基督裡面與天父保持緊密的關係;也祈求你賜給我們更加渴慕你話語的心,讓我們對<詩篇>有更多的思考;也讓我們用更多的時間來閱讀<詩篇>的經文,盼望藉著下一卷書,能夠更好地整理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求你與我們同在,禱告奉耶穌的名,阿們。願神祝福大家!
往期連結
圖 / Unsplash
文 / 杜老師

主內資訊
zhuneizixun
● 這世代真實的呼聲
點“在看”傳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