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收你們來了,還吃?

最近的集體歡天喜地,除了《哪吒》,就是DeepSeek了。
《哪吒》票房百億,聽說馬上就要踏遍好萊塢;DeepSeek先是幹翻矽谷萬億市值,然後拉起A股和恒生科技萬億市值。
DeepSeek的強大,自有各路專家研究解讀。能夠幾乎在一夜之間,讓大眾大範圍開始使用AI,堪稱奇蹟。因為大模型熱了兩年,個體使用的比例此前依然很低。
我自己的使用體驗是,DeepSeek除了自身的厲害,還很會迎合當下人們對“華麗文風”和“熱門概念”的偏好,有時候像一個過度渲染的美顏相機。
科技實現魔法,和“讓人們感知到魔法”,以及“開始大規模使用魔法”,需要技術、商業和社會傳播的合力。
在2025年的春節,DeepSeek引爆了這個奇蹟。
然而,作為一位AI技術的愛好者,一個大模型的深度使用者,我內心的不安大過興奮。
我期待且深信AI將為人類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人更健康,活得更久,生產效率更高,物資更豐富……
但是,我更擔心,AI將摧毀很多東西。
大多數人還沉浸在短暫的興奮中:原來AI還可以這麼強?
有的人和AI聊人生意義,覺得其回答勝過各種人生導師;
有的博主用AI寫作,寫短影片臺詞,覺得好過請助理;
有的研究者用AI生成深度報告,還有老師、文案、運營、營銷等人士,都覺得自己如虎添翼;
……
然而,作為一個有近百萬優質讀者的“原創者”,一個在得到App開付費專欄的“思考者”,我自己卻經常會深感不安。
AI帶來的不止是智慧助理,有時候更是一種反客為主的威脅,甚至讓我懷疑自己寫東西還有意義嗎?
說好了來當伴娘,結果比新娘還豔驚四座。
AI看起來是替代你的助手、你的秘書的,但有沒有想過,它是來替代你的?甚至是滅掉你所在的整個行業的?
DeepSeek收你們來了,還吃?
一個朋友講,他聽到一個年輕的“AI專家”講,“我可能沒有你跑得快,但是汽車出現後,我一下子就超過你了。AI也是這樣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所以趕緊學AI吧!”
我說:“這就是胡扯了。最大問題在於AI可能並不需要那麼多司機。”
用“工業革命”類比“AI革命”是不對的。
這種類比忽視了AI帶來的最本質的衝擊。
每一次工業革命,都實現了某種自動化,生產自動化,運輸自動化,計算自動化,思考自動化……
有人說,汽車比人跑得快,那有怎樣?計算機比人算得快,那又怎樣?AI比人聰明,那又怎樣?
非常不一樣。就像我們坐在餐桌邊,有機器幫我們炒菜,又有機器人為我們服務……
現在有個機器過來,說:不如我直接替你吃吧!
和以往任何一次技術革命都不太一樣,大模型其實是端到端的,專門消滅中間商的。
DeepSeek這麼火,大家都用得開心,誰能用其創造“增量價值”?~極少。
不用說,AI會讓少數強者更強,但很少……
此前OpenAI也想做類似於蘋果商店的生態平臺,只是稍微熱鬧了一下。
類似於騰訊這類有入口有介面的大平臺,大機率會受益。~與之對應,許多網際網路產品和服務公司,可能被一個簡單的、置頂的微信智慧小助理替代掉。
To B的結合雲服務的一些公司也會受益,但其會令大量公司透過裁員降本增效。
未來十年大學生畢業的高峰可能是一個挑戰。沒準兒也有一些新的機遇,例如靠譜的職業培訓。
假如算力的確大規模增長,算力產業鏈也許受益。
再說AI的盡頭,能源(例如水電、核電)和銅等資源算是“賣水人”的盡頭。
好訊息是,前沿的研發,會在AI的輔助下,實現某些突破,例如醫藥,例如新材料……
但更多的行業、職業、公司,都可能遭遇團滅。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推特少了80%的人照樣轉。
一個老闆知道手下有一半人在摸魚,只是不知道是哪一半,但AI知道。
有個說法,米國就5%的人在思考在創新在真正創造價值,其他95%就是混個飯吃晚上回家喝啤酒看球賽。
先不說那95%,這5%裡,恐怕又有80%是濫竽充數的人,裝腔作勢的人。~這部分人將來也很難混了。
說起來,至少在寫作上,DeepSeek真的很會裝腔作勢。有人對此表示驚歎,而我的感覺是:
AI跟人學壞了。
人們需要DeepSeek,股市需要DeepSeek,世界需要DeepSeek。
只是,在狂歡中,你我土撥鼠們別光只顧吃瓜。
各路DeepSeek培訓班上線了。這個班教啥呢?
教傻瓜如何用傻瓜相機?是說傻瓜相機不夠傻,還是傻瓜太傻?
這個類比還不夠AI。教人如何用DeepSeek,就像教人駕駛自動駕駛汽車。
全自動駕駛汽車還需要人類司機嗎?是坐在副駕駛,感嘆全自動駕駛多麼厲害嗎?
大模型的To C變現一直是個難題。
有個小品類賣得不錯,就是AI學習機。
這是最詭異的事情之一:AI已經令傳統教育像一個笑話了。
一方面,AI的表現勝過99.9%的老師。(這也可以讓老師扮演更有價值的心靈和成長教練的角色)
另一方面,AI令許多過往的教育內容與形式都已經失去了意義。有些崗位都沒了,還給孩子灌輸那些死記硬背的東西?
然而,AI在教育上最好的變現點,居然是AI學習機~用AI提升孩子刷題的效率!
這也不奇怪,畢竟在米國,占星師的數量是天文學家的幾十倍,沒準兒收入還更高呢。
君不見,算命,炒股(也是算命的一種),是DeepSeek上的熱門需求。
總是,在土撥鼠們還懵懵懂懂的時候,有那麼一批鬼精鬼精的碳基生物趕在矽基生物之前,收了自己同類一把。
不過這種小小的被收割,畢竟還參與了前沿的狂歡,讓自己有與時代共舞的歡愉。
難題在於,然後呢?
DeepSeek們到底關我們啥事兒?
除了娛樂一下,能給我帶來什麼價值?
還是說,我們其實早晚都被DeepSeek們收了?
就商業而言,AI可能會是非常殘暴的價值摧毀者。
黃仁勳說:每個人都需要一個AI導師。
這是對當年蓋茨“每個人桌面都應該有一臺電腦”的模仿。
然而,背後的邏輯已經大不相同。
即使有“WinTel”的壟斷聯盟,當年資訊高速公路時代,還是有一個很長的產業鏈,無數公司和個人受益其中。
AI時代不一樣了。
就人類自身而言,AI也有一種與過往任何一次都不一樣的摧毀。
最早感受到這種摧毀的人類是柯潔,看他在賽場躲在角落哭泣就知道了。
不過,也不要太悲觀。
當年深藍戰勝卡斯帕羅夫,有人認為國際象棋這個遊戲會失去魅力。可是事實呢?
第二年據說下國際象棋的人數翻了一番。(細節待考證)
圍棋呢?雖然被摧毀得更慘,但是人類棋手因此有了更大的提升。有些棋手學習AI的招法,勝率大漲。
與AI共存,共同進化,會是未來極為重要的一股力量。(說點兒正確的話總沒錯……)
咋進化呢?
說點兒具體的。機器學習大牛Sebastian Raschka對學子們發出警告:

不要花時間來學習AI學位,在你畢業之前,課程就會過時!
在他看來,最理想的做法是學習數學、統計學、物理學這樣的基礎學科,然後透過以程式碼為中心的書籍、部落格和論文,來保持對AI的最新瞭解。
文科生的世界崩塌了嗎?
我當然不會承認,因為文理科生的分類本來就是荒唐的。
也許人類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哲學家,來思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的方向。
在我看來,哈薩比斯是最懂AI的人之一。
哈薩比斯最近談到了對AGI(通用人工智慧)的展望。
他將AGI理解為“一個展示人類所擁有的全部認知能力的系統”,稱AI行業“正走在通往AGI的道路上”,“我們離實現這樣一個非同尋常的系統可能只有五年左右的時間”。
關於AGI,他比以前樂觀了。
哈薩比斯補充道:“我覺得社會需要為此做好準備,以及這將產生怎樣的影響。而且,要確保我們從中受益,整個社會都能從中受益,同時也要減輕一些風險。”
嗯,如前所述,我一直認為AI將摧毀很多人類的東西。
而在AI監管方面,哈薩比斯坦言,AI監管“在當前環境下有些棘手”:
“對AI的監管很重要,但我們很難得到正確的監管。AI技術目前還沒有被完全理解,並且其發展速度非常快。同時,這需要國際合作,因為AI將會成為影響全球所有國家的一項技術。”
大企業是受益者。
國外已經有人提出,對AI大企業收稅,養活因AI失業的人。
馬斯克說:將來機器人把活兒都幹了,物質極大豐富,人類待在家裡享受生活就好了。
問題在於,不幹活的人如何獲得分配?七公主的股票漲成這樣,也只是讓有錢人更有錢了啊?
總之,各位土撥鼠兄弟姐妹們,AI的瓜吃起來,未來也要想起來。
另外,也許該買點兒大科技公司的股票,主動參與一下價值分配。
或者,再買點茅臺?這玩意兒AI暫時無法替代吧。

名校生找物件,用理想島VIP!
截至2024年12月1日,碩博相親小程式“理想島VIP”註冊使用者超20萬人!其中,碩博學歷使用者佔比92%,本科學歷使用者佔比8%。
你有多久沒登陸了?
2025年以來平臺新增非常多的使用者!不僅都是高學歷,而且還都高顏值掃碼登陸看看↓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不是智商或財富,而是思考問題的層次。掃碼關注理想島,提升認知維度。
▼長按二維碼 關注理想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