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燕公子
網傳36年前,有位美國青年就加入了克格勃,臥薪嚐膽數十年,竟當上了美國總統。
不僅如此,他還當著全世界的面,由內而外肢解了美國——這劇情,連《紙牌屋》編劇看了都得直呼內行!
英國《鏡報》2月21日甩出驚天大瓜:哈薩克前情報局長穆薩耶夫聲稱,特朗普在1987年就被克格勃招募,代號"克拉斯諾夫"(俄語意為"美麗的新人")。
穆薩耶夫還說,檔案顯示特朗普"對吹捧的抵抗力比海綿吸水還弱",當年蘇聯官員一頓彩虹屁輸出,誇他"有總統相",這位地產大亨就樂呵呵簽了"賣身契"。
更戲劇化的是,穆薩耶夫自稱曾在克格勃第六局(主管經濟反間諜)工作,而特朗普當時只是一名紐約地產商,兩人看似八竿子打不著,卻因蘇聯“拉攏西方資本家”的戰略產生交集。
穆薩耶夫還透露,特朗普的檔案現由普京親信保管,還爆料“克拉斯諾夫”的名字已被從俄羅斯聯邦安全域性系統中抹去。
而在2月21日鳳凰網引述《莫斯科共青團報》的報道中,也有一段這樣的內容:
哈薩克前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穆薩耶夫在社交媒體上稱,“1987年,我在克格勃第六局工作。第六局最重要的工作方向是從資本主義國家的商人中招募特工和情報來源。”
“就在那一年,我們招募了來自美國的40歲商人特朗普,代號為‘克拉斯諾夫’。”
其實,在穆薩耶夫之前,早已有不少聲音認為特朗普可能“通俄”。比如早前英國《衛報》就曾釋出報道稱:
“特朗普在1977年同第一任妻子伊凡娜結婚後,就成為捷克斯洛伐克國家安全域性(StB)跟蹤蒐集情報的目標。”

說到特朗普的首任妻子伊萬娜,那又是一段特工傳奇。伊萬娜是捷克裔,而捷克作為華約成員國,情報機構與克格勃合作密切。
坊間一直傳言,兩人婚後,蘇聯特工偽裝成電器商,用200臺電視機訂單接近特朗普,這操作,連《潛伏》餘則成都得誇句“講究”。

特朗普在1987年與當時的妻子伊萬娜在冬宮廣場合影留念
撇去第三方爆料不談,特朗普的實際操作也確實讓人迷惑。
1987年,特朗普以建酒店名義訪蘇,結果享受克格勃VIP接待,不僅見了戈爾巴喬夫,還被評估為“虛榮心強、易受奉承”的潛力股。
回國後他立刻在《紐約時報》刊登整版廣告,呼籲“美國別管歐洲盟友”,完美契合蘇聯瓦解北約的戰略。
2007年,他寫信給普京,自稱是普京的“超級粉絲”,還在信末畫了個愛心符號1。2016年競選期間,他公開稱讚普京的“領導力遠超奧巴馬”。
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俄羅斯寡頭德米特里·雷博洛夫列夫以9500萬美元高價買下特朗普一處負債房產,助其渡過破產危機。
2016年大選期間,特朗普團隊被曝與俄羅斯有272次“秘密接觸”,比他打高爾夫揮杆次數還多。FBI為此傳喚150人、起訴38項重罪,可惜最終因證據不足收場。
2018年赫爾辛基會晤中,他與普京密談兩小時,甚至當著媒體的面否認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
上任後,只要普京誇他“天才”,特朗普就送上軍控大禮包,氣得五角大樓連夜改PPT。某次北約會議,他甚至拿著機密檔案對記者說:“這玩意給俄羅斯看看也沒啥”。
任內,他還突然提議美俄共建“太空軍”,還公開表示“信任普京勝過自家情報局”,惹得前國務卿蓬佩奧吐槽連連。
2025年連任後,特朗普大面積清洗美國情報機構,CIA幾乎被“清零”,這波操作被外媒調侃為“克拉斯諾夫同志開始收網”。
他還強行推進俄烏和談,不僅逼澤連斯基簽下“5000億美元還債協議”,還拉著普京跑到沙特密談,北約被迫修改“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官方表述。
更搞笑的是,有一次特朗普在採訪中狂誇:“克拉斯諾夫這代號真酷!”一副恨不得把接頭暗號寫在臉上的嘚瑟樣兒。
特朗普對普京的順從,不僅讓外界起疑,連他的幕僚們也感到困惑。
前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前國防部長馬蒂斯、前白宮辦公廳主任約翰·凱利都曾吐槽:“他看普京的眼神,就像高中生見到搖滾巨星。”
2017年曾短暫擔任特朗普白宮通訊主任的安東尼·斯卡拉穆奇更是直言不諱:“我認為總統受到了神秘的‘控制’。”
而隨著穆薩耶夫的爆料受到關注,網友們也開始致力於尋找特朗普可能“通俄”的種種細節證據,以及造段子。比如以下這段——
某日克里姆林宮專線鈴聲大作:
"克拉斯諾夫同志,請彙報任務進展!"
"你好,這裡是美利堅合眾國總統辦公室。"
"叫克拉斯諾夫接電話!"
"同志!請叫我特朗普!"
這荒誕對話若成真,倒是解釋了為何特朗普任內總對普京"網開一面",畢竟誰能想到,當年蘇聯解體時埋下的暗樁,竟在三十多年後讓美國國會飄起了伏特加味的政治風暴?
當然,以上情節純屬虛構(除非穆薩耶夫真能掏出那份泛黃的克格勃檔案)。不過現實往往比劇本更魔幻,特朗普是不是克格勃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達成了克格勃的KPI。
就像網友們調侃的那樣:"當特朗普在莫斯科酒店簽下合同那刻,蘇聯雖亡,但克格勃的終極任務——讓美國總統變成自家同志——終究是完成了。"

– End –
位卑未敢忘憂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