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天的這一場會議,在斯里蘭卡的他們最關注什麼?

 迎著浩蕩東風,在春天裡再出發。
2025年兩會《錫蘭化音》特稿,採訪:楊詩源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在這個不平凡的歷史節點上開啟“兩會時間”,意義重大而深遠。
2025年3月,備受矚目的全國兩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於3月5日拉開帷幕,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則在3月4日率先開啟。斯里蘭卡華文媒體《錫蘭華音》記者(@斯里蘭卡小妞)已經抵達現場,開始報道工作。準備將兩會的每一個重要聲音,每一項振奮人心的決策,帶回斯里蘭卡,傳遞到每一位關注中斯合作人士。
(圖:3月4日下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
(圖:3月4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釋出會。大會發言人婁勤儉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圖為記者在釋出會後追訪大會發言人婁勤儉)
今年1月,斯里蘭卡總統迪薩納亞克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此次訪問成果豐碩,為中斯關係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兩國元首深入交流,在深化傳統友誼、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和各領域務實合作等方面達成廣泛共識,共同見證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和農產品輸華、社會民生、新聞廣電等多項雙邊合作檔案。在金融領域,中國為斯里蘭卡金融紓困提供關鍵支援,續簽貨幣互換協議;農業方面,中方願助力斯里蘭卡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擴大特色農產品輸華;海洋合作上,雙方同意簽署藍色夥伴關係與海洋合作諒解備忘錄 ,深化多領域合作。
《錫蘭華音》官網:https://www.ceylonese.co/
斯里蘭卡各界聚焦中國兩會
斯里蘭卡華僑華人聯合會會長方加度,多年來一直關注中國的發展。他親眼目睹“一帶一路”倡議給斯里蘭卡帶來的鉅變,那些由中國企業承建的高速公路、鐵路、港口,如同一條條巨龍,橫跨在斯里蘭卡的大地上,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也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發展。
方加度說:“我期待兩會能進一步明確‘一帶一路’未來的發展方向,探索更多在能源、科技、農業等領域的合作可能,為中斯合作注入新的活力,讓更多斯里蘭卡的民眾享受到更多發展紅利”。他也關注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政策,希望能為更多斯里蘭卡企業與中國開展經貿合作牽線搭橋。此外,他滿心期盼兩會能出臺更多惠僑助僑政策,讓海外僑胞回國創業、投資、生活時,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斯里蘭卡華助中心主任蔡志鑫,在斯里蘭卡這片土地上見證了“一帶一路”帶來的諸多變化。他希望兩會能進一步加強中斯在農業、教育等領域的交流,讓更多當地民眾受益。同時,他也期待兩會能出臺更多惠僑政策,助力海外僑胞。
如今,斯里蘭卡經濟穩步復甦,旅遊業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踏上這片美麗的土地。“我們華助中心致力於在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的指導下,更好地服務同胞,促進中斯民間友好往來,攜手共創更美好的未來”,他表示。
在經濟合作領域,斯里蘭卡川渝商會會長楊林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滿懷期待。他希望兩會能在交通互聯互通、產業協同發展、科技創新資源共享等方面出臺針對性政策,為商會企業創造更多機遇,推動區域經濟邁向新高度。斯里蘭卡是“一帶一路”的一個關鍵節點,他還關注惠僑政策和“一帶一路”重點園區專案的發展環境。他說“我期望兩會能在金融支援、稅費優惠、資金流動等方面給予更多政策傾斜,推動'一帶一路'在斯里蘭卡走深走實。”
新希望集團斯里蘭卡公司總經理何兵期待兩會能深化“一帶一路”合作規劃,推動中斯農業發展,以及在科技、貿易、人才培養等方面協同發展,進一步提升合作質量。同時,希望兩會能最佳化營商環境,為企業跨境投資、運營提供金融、法律等支援,讓中斯農業合作的碩果更加豐碩。
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後副研究員,深圳大學斯里蘭卡研究中心副主任付樂最關注“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決策:“譬如在基礎設施維護、產業園區運營等方面的深化合作使科倫坡港口城、漢班託塔綜合開發等專案釋放更大效能。同時,在貿易政策上,希望能出臺更多利好措施,促進中斯貿易平衡與多元化,推動斯里蘭卡特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此外,科技創新合作也是關鍵,期待兩會助力雙方在數字經濟、農業科技等領域攜手,為斯里蘭卡發展注入新動力,推動中斯友好關係邁向新高度”。
斯里蘭卡國際問題專家亞西魯·拉納拉賈期待兩會能明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新方向,加強中斯在科技創新、綠色能源、海洋研究、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助力斯里蘭卡產業升級。他還期望兩會能推動多邊合作機制完善,讓“一帶一路”造福沿線各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添磚加瓦。
文化教育方面,凱拉尼亞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吳洪遠期待兩會能加大對海外中文教育支援,提供優質教材、培訓本土師資,推動更多文化交流專案落地,鼓勵高校、科研機構與斯里蘭卡加強學術合作,促進文化與學術深度融合,讓中斯友好之花在文化的滋養下綻放得更加絢爛。
斯里蘭卡華文學校校長劉娟期待兩會能聚焦國際教育交流,助力華文教育海外發展,為華裔後代提供優質中文學習資源與交流平臺。同時,希望兩會能推動中斯教育領域合作,增進兩國人民友誼。
(圖:春節期間多場中國文化活動在斯上演,當地民眾好評如潮
斯里蘭卡遼寧商會會長彭振江希望兩會能為“一帶一路”合作釋放新訊號,最佳化貿易政策,減少貿易壁壘。他希望推動遼寧高新技術企業“走出去”,與斯里蘭卡開展技術合作,助力當地產業升級,也期望兩會能關注海外僑胞在國際合作中的作用,提供更多支援與便利。
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與斯里蘭卡南南合作專案中國專家組組長孫德權見證了先進農業技術給當地帶來的顯著變化。他所在專案,採用中國種植管理技術的芒果園產量提升50%,菠蘿增產3倍以上,香蕉的品質和產量也明顯改善。“當地農戶從懷疑到信服,越來越多的人主動邀請我們去指導。這不僅是農業技術的勝利,更是中斯友誼的生動體現”。
“此次兩會,我期望能進一步加大對國際農業合作的支援,尤其是在技術推廣、人才培養和農業貿易方面。希望能出臺更多政策鼓勵農業企業‘走出去’,與斯里蘭卡開展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打造農業產業鏈,提升當地農業的綜合競爭力”。
他還期待能加強對農業科研的投入,研發更多適應斯里蘭卡環境的農業技術和品種,讓斯里蘭卡的農技人員有更多機會到中國學習先進經驗,也讓中國專家能更深入地瞭解當地需求,提供更精準的技術支援。
在這個春天裡,中國兩會就像一盞明燈,將為世界經濟注入動力,增加世界不確定因素中的確定性,並照亮中斯合作前行的道路,照亮每一個你和我的路。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選文末右下角的“好看”哦。如需定製旅行服務,請給我們留言或者發訊息。
歡 迎 探 討 合 作
聯絡微信:srilanka-nanggii1
斯里蘭卡小妞:資深島民,寫蘭卡最多的中國人。
長居科倫坡的中國記者,出版7本書,斯里蘭卡國營報紙《星期日觀察》專欄作者。曾獨家專訪時任總統、總理、外長、國防部高官,商界人士和藝術家,同時也是旅行者和徒步愛好者,住遍島上酒店,足跡慢行4大洲30多國。
出版作品包括:指南《中國國家地理.斯里蘭卡旅行指南》、旅行筆記《印度,不可思議》, 譯作《勇者征途:攀登七大高峰》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