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天書
距離日本義士山上徹也擊那舉世震驚的兩槍,已經過去三年了。以當下氾濫的贏學視角回頭審視,山上徹也擊倒的不僅是安倍及其背後牽涉的統一教,更是日本式贏學徹底被擊碎的一個開端。

與我們已經多次討論的日耳曼小乘贏學和印度大乘贏學相比,日本式贏學在世界各種族的贏學之林中也可謂獨樹一幟。表面上,它曾經看起來比中國人更講績效贏學;內在裡,所謂的“菊與刀”民族性,“工匠精神”,“XX仙人”,造假鞠躬等等,一方面是在屈居西方白人之下的秩序裡,另闢蹊徑的找到一條獨屬日本的“種族優越論”,另一方面又為了維護表面的績效贏學而走火入魔,總歸就是各種擰巴。
但再仔細觀察深究日本社會,我們又會發現日本人實際上並不真正具有“贏”的自信,反而有濃厚的失敗主義和自毀傾向,只是誰都不願捅破,大家還要默契的讓日子照常過下去,並且自發的竭力要表現出一切如舊的樣子。基於這些特點,我們可以將日本式贏學稱為“曖昧贏學”。
曖昧,是日本民族和文化性中的一個重要特點。今天無需再討論這種從歷史中產生的族群特質的好與壞,僅從現實主義的角度來說,在今天這個舊秩序迅速變動的大爭之世中,對主要國家們來說,要麼大搞贏學,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人相信能贏;要麼當個徹底的失敗主義謀士,趕緊認清現實扔掉包袱找到自己的新位置;就算是想左右橫跳,那也要有清晰的目標訴求和堅定的執行能力。當下一日如千年的動盪環境中已經沒有空間去容納日本這種曖昧不清。
舉個新鮮例子,這幾天日本參政黨代表神谷宗幣發表了“美軍應該逐步撤出日本,並重新審查日美地位協定”的言論。本來作為這兩年迅速崛起的,主張“日本優先”的右翼政黨,參政黨無非是歐美這幾年愈發流行的本土保守民粹右翼同類,各種主張在民粹政治流行的當下平平無奇。但日本人就很奇葩了,這番主張美軍撤出的言論被日本人認為是“日奸”、“親中”。


邏輯很簡單,如果美軍撤出了,中國人來打日本了怎麼辦?你讓美軍撤出,你不是日奸是什麼?今天的日本人,就算還不相信中國在技術和軍事力量上已經甩開了日本,大部分也會覺得中國可以憑體量和核武器之類的壓死日本。
從日本社會心理中廣泛存在的“我其實知道我以前幹了什麼而且沒真正道過歉,所以未來中國人有機會一定會報復”的思維出發,日本人明白自己離不開美軍。(中國人是否真的會報復是另一回事,日本人基於自己角度出發,很多人在潛意識願意相信中國會報復)
但日本社會實際上又已經進入了一種“政治冷感”的狀態,不再相信現狀會徹底改變,也厭倦了政客們的表演。這導致不管是什麼路線,真正有雄心改變現狀的政客都難以再長期討好選民。所以,像神谷宗幣這種政客,儘管在此前憑藉“MJGA言論”(讓日本再次偉大)收穫不少人氣,但一旦被察覺真想改變現狀,就馬上被厭嫌了。
而且,日本人實際上也並不喜歡美國秩序以及美軍的存在,這從日本網路中經常對美國和中國兩個“爸爸”同等的陰陽怪氣中可以窺見。所以也不想為了迎合特朗普而做出太多改變,所以對自己的動機和真實需求,總是選擇曖昧不清的表達,還幻想著靠這種曖昧不清,許願能維持以前的“歲月靜好”。
這種最後的歲月靜好是拜登任期。特朗普第一次上臺之後,日本人在幾十年來第一次感受到了被過往秩序拋棄的可能,但當時特朗普破壞力還沒現在這麼大,中國當時也是處在徹底爆發前夕,現實還沒徹底崩壞。新冠疫情突然將日本社會衝擊得暈頭轉向,但隨著拜登上臺和全球疫情徹底放開,日本又暫時回到了以往的秩序當中。
這就是“曖昧贏學”的舒適環境版本——
在拜登“基於實際的規則”治下,我和美國還是好盟友,美軍還在保護我,又不像討厭的特朗普那樣索要那麼多;
在西方和日本國內媒體的瘋狂洗腦宣傳下,想必中國一定已經因為疫情衝擊導致社會大亂遍地饑荒產業流失了吧;
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但只要今天這樣一直持續下去,臺灣哪有什麼事呢?
假如……相信……他們一定會這樣,一定能理解我們吧?總之,一直這樣下去就好了。
對了, 看一看三峽什麼時候塌?

日式“曖昧贏學”之所以能長期成立,靠的就是幾十年來,日本一直在西方秩序中處於一個極特殊的位置。在日本曼基於種姓分配的贏學天梯中,每一個角色都有其自己的位置與作用。我們回到22年,在安倍被槍殺之後不久,戈爾巴喬夫和伊麗莎白二世相繼去世。“正道文明世界”對這三個人的吹捧就很清晰的展示了這種各居其位:
在後冷戰的西方宏大敘事中,女王代表著現代西方文明的尊貴,仁慈,道德,戈氏則用智慧和勇氣終結了蘇聯的極權和專制,日本則是所有非西方國家融入文明世界的終極目標,而安倍的形象,成了為捍衛日本這個西化文明碩果而鞠躬盡瘁。在這種宏大敘事中,只要擁抱文明自由的西方世界,就一定可以把握確實的幸福。如果沒有某些邪惡國家的存在,歷史早就該終結了。

讀者們回想一下就知道,在安倍剛被刺殺那幾天,網路上到處充斥著對安倍的阿諛吹捧,以及對刺殺事件的政治陰謀論解釋。
然而,山上徹也以其無可挑剔的邪教受害者形象,以及讓歎服的為何要選擇安倍而不是統一教首腦的理由,讓一切對於安倍的吹捧和悼念都變成了笑話。
這兩槍,一槍結結實實的把日本從西方秩序中那個特殊位置上打了下來,讓人明白日本並不是那個非西方國家的文明之光,安倍更是一個與邪教苟合的政客。
另一槍則擊碎了日本右翼構築的大日本皇國史敘事,一群右翼政客首腦竟然長期受一個韓國人創立的邪教影響,這足以讓右翼支持者三觀崩塌。
這兩槍是日本“曖昧贏學”徹底瓦解的開端。
之所以說只是開端,一是當時世界局勢仍未明朗;二是,亞空間中的贏學總會滯後於現實的變化,在人們的頭腦中拖出長長的幻影。就像我們都知道,時至今日,中國網路上仍然還有相對比例雖然很少,但絕對數量仍然不少的“精日”群體(能以正常心態看待日本,看待日本文化的各種文化愛好者們當然不在此列)。
最近B站UP“幽默老日”引發的爭論足可以說明問題。這位UP只是把日本網路上不少還沒那麼極端的無腦仇中反中言論搬到國內平臺上,就引發了一幫人的破防。

然而,拜登任期只是短暫的小確幸,八百萬神沒有再保佑日本。還讓日本人破大防的又是美國人,又是特朗普。
春斗的漲幅趕不上物價飛漲;不管是加軍費還是貿易戰,為什麼要衝著我這個最親密的盟友開刀?就連最愛吃的大米漲價到吃不起,本以為都是因為中國人導致的,結果卻發現美國超市的日本米比國內便宜……


如今的日本人,對於“一袋米要扛幾樓”應該有了更痛徹骨髓的體悟。實際上,日本社會早已應該清楚,只是一直在曖昧。如果說,311大地震之前,日本的“曖昧贏學”仍有些為了贏的色彩,那麼在311之後,日本整個社會實際上已經進入了一種不可自拔的失敗主義之中。
就像前段時間日本那個掉進坑裡幾個月都未獲救的大爺一樣,在311之後,這樣性質的事情實際上比比皆是。對於災難和失敗,已經沒有真正的勇氣和能力去正視與解決。只能以曖昧的態度,用“讀空氣”式的集體規則訓和服從去無視,去切割。這之後的“曖昧贏學”,就已經變成了一種滿是墓氣的挽尊,一場超長時間的追悼和安魂。


無論願意或不願意,日本人都快要從“曖昧贏學”中醒過來了。歲月靜好終究只能是大變革之間的小確幸。真正重要的當然不是日本人願不願意醒,何時醒,而是以中國為代表,曾廣泛被影響的亞洲各國,何時徹底擺脫這種“曖昧贏學”對自身帶來的影響。
在我上大學那會,中國的對日研究學者們很喜歡說“在日本眼中,中國是裸體的巨人”。這種“日本威脅論”看似居安思危,實際上是被日本這種曖昧的偽績效贏學所矇蔽(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渲染的越誇張,自身學科越被重視)。
日本人確實看上去喜歡對中國進行事無鉅細的研究,比如一個很抽象的事情,一些日本人因為喜歡YY三峽什麼時候塌,連帶著對其他大壩也很關注。但這種看似事無鉅細的研究,實際上就像豐田皮尺部一樣,對著車展上的中國車尺寸一頓猛量,卻看不起電動車技術。
日本贏學之所以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各國長期有巨大影響,是因為在德智體美勞中,它首先佔了個早。就因為最早西化,最早把持了東西交流渠道和解釋權定義權,讓很多本來就是正常先來後到的事情,在帝國主義秩序造就的畸形心態中被神化,被種姓化,長期讓人們以為日本人的發達不是因為他們先趕上,反而是因為他們有某種獨特的民族優越性。當年風行一時的雁行模式也是如此,日本是所謂領頭的大雁,這就是一種明白無誤的種群天梯次序。
實際上拉長時間和空間尺度,僅以某一段時期的經濟績效指標為依據的話,這個世界上各種不同種類的政體都可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獲得一時的成功。就像亞洲從日本到所謂幾小龍,經濟高速增長期各個跟西方民主自由神話都沒毛線關係。在日本贏學的全盛時期,從中國到整個亞洲,有太多人對日本的制度有著迷之嚮往。只有日本的經濟神話徹底褪色後,大家才徹底看清它不過就是個寡頭+門閥的政治體系。
日本的佔先當然不只在科技和經濟上,還有文化上,這也讓今天的中國人還在時不時陷入內耗。先不說作為年經貼的“現代漢語有多少日語詞彙”這種沉芝麻爛穀子,比如日本社科界,至今仍經常被拿來當成鄙視鏈來鄙視中國,比如日本二次元產業現在養活了一大堆國內的文化分析社科學術生產。甚至,日本思想界有柄谷行人,有上野千鶴,中國思想界都沒有,這怎麼得了?內耗,都得給我狠狠的內耗。
確實一些領域還有差距,但這神秘嗎?這有根本的重要性嗎?多數時候,這還是一種先來後到。
在失去的三十年開始前,日本作為一個西方挑戰者,贏學中績效的成分更多,曖昧的成分少一些。失去的三十年開始後,贏學的地基就被曖昧徹底佔據。此時日本雖然進入衰退,但對贏還沒完全失去信心。在這個關鍵時期,曖昧式的贏學對日本形象的包裝,對維持神秘感優越感有著巨大作用(外務省大幅增加對外宣傳洗腦經費,觀光立國等重要政策都是在此期間開始)。

這種基於將先來後到的歷史程序進行神秘化的贏學當然很有用,但前提也是你騙騙別人可以,不要騙了自己。靠贏學讓別人內耗,終究只是一種助攻。還是要決心和實力在現實裡贏,不然這種贏學最終就什麼也不是。
或者,你明白自己贏不了,那想想怎麼騎牆,或者體面的認輸實現戰略轉換家?現在畢竟是21世紀了,一些日本人總把自己當年做壞事的邏輯和心態代入到其他國家,從而拒絕接受現實,只想祈禱和幻想,這種心理是非常不健康的。
又或者,這些日本人實際上打從心裡認同藤本樹,認為用炎拳就是對的?

近期文章導讀:
地球和火星都容不下馬斯克的“新和聯勝”
老歐洲會弔死在烏克蘭這棵樹上嗎?
《醬園弄》砸掉了《好東西》們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