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這麼小,抵抗有什麼用?擋得住嗎?

▲ 新加坡眼,點選卡片關注,加星標,以防失聯
看到這些著名企業家父子兵、姐妹兵,令我想起了小時候。
當時,新加坡人國防意識不強,經常有人自嘲,“新加坡這麼小,抵抗有什麼用?擋得住嗎?”
這幾年,說這種話的本地人少了,但外國人倒還不少。
對這種話,其實,一句話懟過去就行了:“你家這麼小,防盜門有什麼用?擋得住嗎?”
遙想當年,日寇侵華,半壁江山淪陷,國民政府開闢滇緬公路,從印度、緬甸輸入彈藥、藥品等戰略物資。為了支援滇緬公路,3200多名南僑機工從新加坡出發,北上支援抗戰。抗戰結束之時,三分之一犧牲,三分之一留在中國,只有三分之一回到了南洋。
  • 這些勇士代表了中華民族正氣,決不做亡國賤奴
這些熱血先輩,上前線之前,可曾問過“抵抗有什麼用?”
沒有。家國有難,什麼都不必問,上,就對了。
因為他們身體裡流的是熱血,不是功利。
有沒有發現?昨天上午新加坡一些機構出現了好多“阿兵哥”,有些甚至還是“阿兵叔”。
真是老兵滿街跑。像這樣:

(在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圖源:國防部)

(在中華總商會。圖源:國防部)

(在製造商協會。圖源:國防部)

(在中小企業協會。圖源:國防部)

(在新科工程。圖源:國防部)

(以上圖源:新加坡陸軍)
還有這樣的:

(以上圖源:新加坡眼)

(以上圖源:新加坡中華總商會)
在場的軍人,除了少數如武裝部隊總長孟耀誠海軍中將、空軍總長範瑞祥少將、陸軍總長蔡德賢少將是全職軍人之外,絕大多數都是戰備軍人。
新加坡男性公民和第二代永久居民都要服兵役。兩年的全職國民服役之後,編入戰備役,成為新加坡國防的主力。
1967年推行國民服役制度之前,當時的國防部長吳慶瑞博士說,“重要的不是軍隊規模大小,而是軍隊的戰鬥力…..推行國民服役五年之後,透過動員戰備軍人,我們可以派出一支15萬人的部隊,並使用上年紀的人和婦女負起非戰鬥任務,最終可以派出25萬人的軍隊,由具備戰鬥力的18至35歲人員組成。人數雖不多,他們朝氣蓬勃,受過良好教育,準備保家衛國,作戰能力是不容忽視的。”
(當年的國防部長吳慶瑞。圖源:NAS)
在那個左鄰右舍不友好的年代,時任總理李光耀說:“應付馬來西亞要重新控制新加坡的任何計劃,最佳的威懾力量就是讓它知道,哪怕它能打敗新加坡軍隊,它也得考慮是否有能力鎮壓善於使用武器和炸藥的全體人民。”
這些年來,新加坡靠著國民服役和科技,建立起可靠的國防遏制力量。很多人或許不知道,小小一個新加坡,投在國防上的絕對金額不但是東南亞之冠,而且幾乎是第二名印尼、第三名越南的國防開支之和。
新加坡經濟靠貿易和海運,必須確保海上通道暢通,那麼就必須確保有制海權和制空權。在全球範圍,新加坡空軍實力排第35,在東南亞排名第2,僅次於印尼。
這一切努力和代價,都是為了保證我們能夠維持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不受外力侵犯。早在1984年,新加坡推出“全面防衛”概念時,就講得很清楚:“整整一代人的努力,幾天內可能化為烏有。“

昨天(7月1日)是軍人節,中華總商會等機構舉行軍人節集體宣誓儀式,讓戰備軍人透過宣讀武裝部隊誓約、唱國歌,再次重申對國防的奉獻和國家的效忠。

(中華總商會舉行軍人節宣誓儀式。圖源:中華總商會)
中華總商會會長高泉慶說,在新加坡60年的發展歷程當中,“唯有我們不分種族、言語、宗教,團結一致,共同努力,才實現了今天的繁榮、安全與幸福的家園。我們得時刻謹記國防不僅僅是軍人的責任,也是國家各政府部門、經濟體系的各大小企業和社會廣大人民的共同義務。我們必須團結一心,才能強而有力地捍衛國家主權,維繫和平穩定。”
早在1967年,新加坡剛推出國民服役制度時,華商先賢們本著“先有國,才有家”的信念,為國防基金籌款、鼓勵成年男性參與國民服役,而且特別訂製限量版的紀念章,送給入伍青年。

在昨天的儀式上,中華總商會特別復刻了這枚紀念章,頒贈給出席典禮的企業代表。這些都是積極支援戰備軍人回營受訓,履行國民服役責任的企業。

(左起:主禮嘉賓外長維文、中華總商會會長高泉慶。圖源:中華總商會)
其中,就有大家熟悉的海底撈、珍寶海鮮、梁苑、聯發集團等等。

國民服役是新加坡軍事防衛的基石。對國民服役做出大貢獻的,有兩個群體,一個是國民服役人員及他們的家庭,犧牲了兩年的工資收入和青春,奉獻給國防與安全;另一個是廣大的企業和僱主,每年戰備軍人回營訓練,沒有企業和僱主的支援是無法做到的。
與往年一樣,新加坡武裝部隊昨天舉行了軍人節閱兵,由總統尚達曼主禮。

(以下圖源:國防部)

本屆榮獲“最佳作戰單位”的是第一突擊營。這是特種兵,已經連續22年蟬聯這個殊榮,總共39次獲獎。

(第一突擊營)
獲得“最佳戰鬥機中隊”獎的是空軍第142中隊。該中隊連續兩年獲得這個獎項。

(第142中隊配備的是美製F-15SG戰機)
海軍的“最佳海事安全單位獎”由舷號19的巡海防衛艦“堅定號”取得。這個獎項之前稱為“最佳船艦獎”。

(“堅定號”)
陸軍第773、第794、第780和第909步兵營,以及第756精衛營共五個單位,獲頒最佳戰備步兵和精衛單位。
僅以此文,向所有戰備軍人及其家人,以及廣大企業與僱主致敬!
相關閱讀
  • 新加坡男子深夜被陸軍子彈擊中
ABC丨編輯
HQ丨編審
免責宣告:
1.凡本公眾號註明文章型別為“原創”的所有作品,版權屬於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註明:“文章來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眾號註明文章型別為“轉載”、“編譯”的所有作品,均轉載或編譯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傳遞更多有價值資訊,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想第一時間瞭解新加坡的熱點/突發新聞,可關注新加坡眼旗下“看南洋”微信公眾號,同步下載新加坡眼APP,不失聯。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Read more
新加坡眼官網看新聞更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