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 多歲的人,總能做出讓年輕人追逐的科技潮牌,靠的是什麼?
作者|蘇子華
曾德鈞今年 69 歲。這是他創辦「貓王品牌」的第十年。
從 2015 年發售至今,他們打造的外觀復古的音響產品,成了慰藉近千萬「弄潮兒」的科技潮牌,年銷售額一度接近 5 億元。
十年來,這位 60 多歲的創業者,總是能做出讓年輕人追逐的新潮物件——一系列產品成為了電商平臺、線下美學店鋪裡的爆款,其團隊也成為了硬體江湖裡的獨特存在。
深圳的硬體從業者們提到曾德鈞滿是敬佩,他是行業人口中的「曾老師」。
「曾老師」到底有何魔力?
在 3 月 16 日的一場直播裡,主持人丟擲一個聽起來有些冒犯的問題:未來十年,你對「貓王」和自己有什麼規劃?
曾德鈞毫不避諱,憨憨地笑著說,先不說十年,那個時候我在不在還不好說,至少未來五年,我在一天,就努力一天。
他看著直播間的彈幕,發現有同行業的競爭對手進入了直播間,先是和對方打了聲招呼,接著「語重心長」地向他們囑託,收音機的未來要靠你們年輕人了,你們做得好,我就不做了,我就買你們的。
兩天之後,我出現在貓王品牌的深圳辦公室。當天是貓王品牌成立十週年,品牌升級並更名為「貓王妙播」,接著他們釋出了四款接入了 DeepSeek、火山等大模型的智慧音響,其中兩款是收音機。

現場釋出四款 AI 智慧音響產品,分別有面向年輕人的小王子 OTR-AI 智慧音箱、小島 AI 數字人音箱,以及面向樂活中青年的 SR1Pro ·AI 智慧收音機、SR2 MKII· AI 智慧收音機。|圖片來源:貓王妙播
如今的貓王妙播品牌涵蓋耳機、復古收音機、時尚潮玩藍牙音箱、AI 智慧音箱、AI 智慧收音機等多條產品線。我總有一種錯覺,「曾老師」一直想復活收音機這個「過時」的產品。
貓王的「AI 智慧收音機」可以透過語音對話來識別使用者的情緒,根據情緒給使用者推薦內容,甚至還在探索根據使用者習慣和喜好,由 AI 生成專屬電臺內容。
一個「過時」的品類為什麼還要堅持,而且還要融入 AI 大模型、在「AI 應用」的方向上探索呢?
「曾老師」告訴我,在他們看來,收音機只是個載體,背後的需求是人對於獲取有價值、有趣的資訊的渴求,這個需求是一直存在的。
他們調研發現,中青年人其實是一群接受度很高的使用者群體,對收音機有情懷,對聲音陪伴生活的需求也很旺盛。
於是,他們做了一個選擇:收音機系列產品,就要做給那些熱愛它的人。利用 AI 去升級,讓原本就熱愛收音機的人,能夠繼續透過這一載體獲得更好的服務。
然後,一個反常識的商業敘事誕生了。
價格不低,1000 元左右的「AI 智慧收音機」,首批一上線就斬獲品類銷量第一。購買使用者以年齡在 35-45 歲左右的城市老師、創業者等高知群體為主。

貓王妙播推出的 SR2 MKII· AI 智慧收音機|圖片來源:貓王妙播
「在直播間賣貨的時候,成交率非常高。」業務負責人透露。——這是讓如今無數的 AI 硬體創業者們羨慕的故事。一個過時的、快被時代拋棄的品類,在 AI 的重塑下,再次煥發生機。「這件事情也讓我深受鼓舞。」
這不是貓王音響做成功的第一個「非共識」的事情。或者說,貓王這家公司的存在就是一種強烈的「非共識」。
那是 10 年前,行業最熱鬧的時候,曾經有投資人評價貓王走的路線天花板低,在激烈的網際網路智慧音箱大戰中,會被顛覆掉。
曾德鈞當時被邀請進入了一個音訊創業社群,裡面 100 多個創業團隊在做智慧音箱,現在回過頭看,「最後剩下來的只有我了,其他不是死掉了,就是轉方向了。」
如今,從爆發到歸於平靜,這個賽道只剩下了兩種團隊:
一種是網際網路大廠,一種叫貓王。
實際上,曾德鈞是中國最早涉足智慧音箱領域的人,「我們 2010 年成立公司的時候,就是做智慧音箱的作業系統,那時亞馬遜的 Echo 還沒有釋出。」
後來,曾德鈞陸續為多家網際網路大廠打造智慧音箱。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他意識到,「創業團隊做智慧音箱是死路一條。」
「大廠做智慧音箱主要是為了爭奪智慧家居的入口,是服務於電器裝置的,背後需要龐大的生態資源,創業公司不具備。」
於是,他果斷放棄傳統的智慧音箱路線,認定貓王不能服務於 IOT 裝置,要服務於人,將為使用者創造情緒價值作為核心。用現在比較火熱的概念來講,相當於要打造「AI 情緒陪伴」。
避開網際網路入口的邏輯,他覺得音響這種非剛需的硬體產品,核心在於情緒價值的傳遞。
「創業團隊一定要知道,自己存在的邏輯是什麼。」
貓王最終脫穎而出。
「社會上不缺藍牙音箱、收音機,但是他們都是功能性的、傳統的、前一個時代的,它的設計普遍是性冷淡的。而貓王的音響很好看,好看就是一種最簡單的情緒價值。」
在有關情緒價值的生意上,曾德鈞表達過一個觀點:「我們首先要做自己認為好玩的東西,能夠打動自己才能打動更多的人。產品要去滿足人的想象,而不是去盲目地解決痛點。當人們對這種深層次的潛意識產生共鳴時,最終會選擇購買。」
貓王妙播的案例證明了一個道理:關於情緒價值、審美的生意,大廠無法壟斷,也很難做到極致。創業公司總有立足之地。
AI、智慧、AI 原生等網際網路概念或許能唬人,但一個實實在在的硬體產品騙不了人。「是否用心使用者是很容易感受到的。」
「大模型出來之前,所謂的智慧都不算智慧,只是噱頭。大模型真正兌現了過去的承諾、過去吹過的牛。」曾德鈞說。
AI 大模型對硬體產品情感陪伴能力的增強,讓曾德鈞感到亢奮,他覺得對於貓王妙播的產品是重大拐點。他急迫地期待與行業造出「下一代音響」產品。
「已經快 70 歲的年紀,趕上大模型浪潮這麼大的機遇,我感到特別幸運,激動。」無論在什麼場合,曾德鈞聊起「妙播的技術+AI」可能對音響帶來的改變,眼裡總是閃著光,總是興高采烈。
他永遠穿著一件工裝馬甲,「因為兜子多」。我問他兜子裡都裝了什麼,他從不同兜子裡掏出了 7 副 AI 耳機,3 個手機、兩隻手表、錢包、U 盤、以及兩幅眼鏡。這是當天的「隨身攜帶」。

「百寶箱」就在曾德鈞的馬甲兜子裡|圖片來源:貓王妙播
「最近正在探索新的 AI 耳機嘛,一定要多體驗才會找到感覺。」
見過曾德鈞的人,總是能在他身上看到一股澎湃的生命力。
他總是慈祥地、高興地和年輕人待在一起,「多虧了團隊裡的年輕人,我向他們學習,他們推著我往前走,才有了貓王妙播的今天。」
「前衛」這個形容詞在他身上有了具像化的體現,前衛指的永遠不是年齡,是思維。
不要小瞧了這個酷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