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離譜!韓國企業為餃子申請專利,美國還真批了,保護期15年!中國網友看傻了…

一向熱衷於“文化輸出”的韓國,這次又整出新活了,而且,又是一波“離大譜”級別的操作。
韓國企業CJ第一製糖,居然在美國申請了中國餃子的外觀設計專利,而且還被正式批准了!
“餃子”被申請了15年專利保護
根據CJ官方表示,他們於2023年2月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了餃子外觀專利申請,並於2025年4月獲得批准。
此次專利的特點是“兩排細條紋重複排列的形狀”,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褶皺水餃造型。專利保護期限為15年。
據瞭解,CJ公司共上傳了14張各個角度的餃子照片。申請中包含精確的3D模型和測量資料,強調了其“獨特”的褶皺圖案和形狀。
具體來說,這是一種新月形的餃子,上面有14到16個順時針方向的褶子,底部平坦,頂部呈圓形。聽起來很熟悉?
因為這種“創新設計”與餃子,基本上就是我們中國人家家戶戶餐桌上的標配餃子。出人意料的是,這項申請在短短21個月內完成了審批流程。
正如一位中國網民調侃的那樣:“我奶奶幾十年來一直在包‘侵權’的餃子,卻渾然不知。”
看起來非常熟悉的“創新設計”
這項專利並非CJ單獨在美國提出。他們還在日本、韓國以及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遞交了相似的申請,並宣稱該設計具有“韓國優先權”
這一連串動作明顯不是偶然,更像是CJ圍繞這款“文化符號”進行的全球智慧財產權佈局。
問題是,這真的是韓國的“原創”嗎?
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批准了這一設計,理由是它顯示了 "顯著特徵",但批評者認為這忽略了餃子的歷史淵源
中國學者指出,早在東漢時期(公元 25-220 年),中國的典籍中就有關於餃子的記載,而韓國的饅頭雖然相似,但起源較晚,受到了中國烹飪習俗的影響。
而且如果這一外觀專利有效,美國的中餐館可能會因為銷售傳統形狀的餃子而面臨訴訟。尤其是中小餐飲品牌,根本無力承擔動輒上萬美元的侵權訴訟費用。
到時候,一隻餃子可能不只是吃進嘴裡那麼簡單,它還關係到文化歸屬和商業生存的問題。
餃子千款萬樣,我們還怕專利那點“褶”?
不過,中國的水餃,從口味到形狀,從北方大褶到南方小巧,樣式千變萬化。
真正走出海的品牌,不論外觀、大小、風味,都各有特色。CJ那套標準化“工業審美”也真難覆蓋中國水餃的多重演變。
所以即使他們註冊了餃子外觀,但我們還是可以放心大膽包餃子。
只是說,那些打算將餃子出口到美國市場的廠商。為了避免“誤傷”,務必要仔細對照專利檔案,避開那種“14至16道螺旋褶皺”“毫米級對稱”之類的精確設計。
瞭解更多美國生活、旅遊、新聞、羊毛福利等資訊?關注我們👇
圖片源於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侵權立刪
訊息來源:
https://medium.com/@nanmoon/is-korea-patenting-chinese-dumplings-the-cultural-ownership-battle-heats-up-80fa9408555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