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 黃仔 | 撰稿: 浮游炮 | 責編: 木頭羊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Hi,大家好,今天又是辛苦打工的浮游炮鴨~
你是從什麼時候感覺到自己老了的?熬不動的夜,蹦不動的迪,還是冬天不敢脫掉的棉褲?
浮游炮就是在脆弱的膝蓋上,明顯地感受到自己不再年輕。著涼了,疼;久坐了,疼;間歇性跑跑步,還是疼……
並且不止我一個人有脆弱的膝蓋,資料顯示:中國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患病率為8.1%,且女性的患病率約為男性的兩倍!女性患病率為10.3%,而男性為5.7%。另外,女性骨關節炎發病時間比男性早10年,通常從40歲開始發病,男性則是50歲。
那麼,女性的膝蓋為什麼更脆弱?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膝蓋呢?
《當代女性不為人知的脆弱之膝蓋》,正式開始!

▲圖片來源:Giphy

為什麼女性的膝蓋更脆弱?
女性膝蓋更脆弱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後天因素,在這裡浮游炮給大家簡單介紹下:
-
雌激素
雌激素不僅對女性各項生理功能有很大的影響,還在女性骨代謝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研究發現,女性在整個月經週期中,雌激素水平較低的排卵期,更容易發生膝蓋損傷。
也因此女性在絕經期後雌激素水平下降時,患膝關節炎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
生理構造
女性的骨盆更寬,骨盆和大腿之間的角度(也叫Q角)更大,所以膝蓋在受力時,不是垂直狀態,更容易向內塌陷,造成膝蓋外翻。

▲圖片來源:網路
因此,女性的膝關節磨損會更加嚴重,導致膝蓋脆弱。

▲圖片來源:網路
-
肌肉和軟骨更薄弱
膝關節的周圍,有肌肉和韌帶在負責固定和支撐,當肌肉較為薄弱時,膝關節自己就不得不支撐起更多的重量。

▲圖片來源:Giphy
和男性相比,很多女性的肌肉較為薄弱,所以平時膝關節的負擔也相對重一些。
另外,還有研究顯示,女性的膝關節軟骨和男性相比,並不是等比例縮小,兩者膝軟骨體積和表面積有顯著差異。
-
更容易骨質疏鬆
女性由於絕經期激素紊亂,老年後更易患骨質疏鬆,導致了膝關節的脆弱。
據《中國居民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顯示,50歲以上女性骨質疏鬆患病率為32.1%,65歲以上女性患者達到51.6%!在我國有高達60%的中年女性有缺鈣現象。
-
生活習慣
除了以上種種,生活中還有很多女性特有的習慣和活動在影響膝蓋的健康。
比如女性如廁時常常需要蹲下,而蹲下時膝蓋受力是我們體重的8倍,且女性的如廁時間約是男性的2.3倍。這麼看來,光上廁所這一項活動,女性的膝蓋就要比男性承受更多。

▲圖片來源:Giphy
同時,女性在懷孕期間體重增長較多,此時膝關節的壓力也會大大增加。
另外,女性還會穿高跟鞋,並擔負了更多的家務勞動,比如彎腰打掃衛生、蹲下哄孩子、以及買菜上下樓梯時,都會使膝蓋的負重增加。
這麼看來,女性的膝蓋確實好難啊!那麼,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脆弱的膝蓋呢?

如何保護我們的膝蓋?
既然先天因素咱改變不了,那就從後天改善,增強身體素質,注意防護,少做損害膝蓋的事。
-
適度體育鍛煉
加強膝蓋附近的肌肉,可以讓肌肉幫助膝蓋分擔重量,從而減少磨損。尤其是臀腿部位的肌肉,比如大腿的外展肌、臀中肌等,都可以幫助穩固膝蓋。
關於運動型別,我們可以選擇游泳、騎車、俯臥撐等非站立運動,對膝蓋負荷也相對較小。另外還可以做些有針對性的抗阻訓練,比如用彈力繩綁在踝關節上方做外展運動,以增加關節周圍肌肉力量。
但是爬山、跳舞以及打拳這三項運動要慎選,因為這些運動往往經常需要膝關節處於半屈曲的狀態,對關節磨損較大,很容易出現軟骨損傷。

▲圖片來源:Giphy
另外,一定要注意用正確的姿勢運動!在充分了解發力部位,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再去訓練。
-
補充營養
想要養成強健的膝蓋,除了鍛鍊,營養也必須跟上。
預防骨質疏鬆,最好平時就從膳食中補充足夠的鈣,多吃點奶製品、瘦肉、大豆和堅果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吃各種各樣的奶製品,攝入量相當於每天300mL~500mL液態奶。」
當飲食攝入的鈣不足時,可以補充點鈣片和維生素D。平時也別忘了多曬曬太陽,有利於鈣的吸收。
同時,對膝軟骨來說,還有三大重要營養素:氨基葡萄糖、硫痠軟骨素和透明質酸,它們是軟骨代謝所需原材料,當原材料充足時,軟骨的代謝合成以及修復速度才會較快。
因此,當你的膝關節感到不適時,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必要的時候可以諮詢醫生服用相關補劑。
-
控制體重
體重過高會給膝蓋帶來較大的負擔,我們站起來或是走路時,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1~2倍;上下坡或上下樓梯時,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3~4倍;跑步時,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4倍;而蹲或跪,膝蓋的負重到達了8倍!

▲圖片來源:網路
哎,膝蓋都已經這麼難了,想必你也不忍心再繼續炸雞和奶茶,給它增加負擔了叭……


小心這些壞習慣!
除了在運動和飲食方面強健膝蓋,我們還要少做那些損傷膝蓋的事,生活中有很多不起眼的小習慣會暗暗「虐待」我們的膝蓋,下面浮游炮就帶你把它們一一揪出來!
-
錯誤坐姿
由於女性身體更柔軟,所以盤腿坐、鴨子坐、跪坐、蹺二郎腿等常用的坐姿五花八門,但長時間維持這些坐姿,都會對關節有一定的損害。
尤其是盤腿坐,作為瑜伽以及武術的常用姿勢,不少人認為經常盤腿坐可以強健心肺。但研究發現,盤腿坐對於人的膝關節、踝關節是很大的考驗,蓮花坐更是最容易讓人受傷的瑜伽動作之一。因此如果你做不到盤腿坐,或是膝關節和踝關節本身就有問題,請儘量遠離這種坐姿。
還有可愛的鴨子坐,由於骨盆比較寬,女性被認為更加適合「鴨子坐」,兒童挑戰這個坐姿也是輕而易舉。但是「鴨子坐」不適用於任何人群,這種坐姿會對髖關節和膝關節造成壓力,導致關節疼痛。

▲圖片來源:網路
另外,跪坐對膝蓋壓力很大,蹺二郎腿也是我們之前說過很多次的錯誤坐姿。
對了,就算你沒用這些錯誤坐姿,也不能久坐不動,還是會對膝蓋不好哦~
-
穿高跟鞋
無論是工作需要,還是變美需求,很多姐妹還是得每天穿著高跟鞋奔波。
其實高跟鞋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高我們身體的重心,並且能夠減小腰椎彎曲的角度,這就導致了腰椎下段壓力增加,我們為了維持身體平衡和姿態,不得不被迫調動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這可能就是穿高跟鞋時間久了不光腳疼,腿、腰和後背也疼的原因。
穿高跟鞋不僅會增加膝蓋的負荷,還容易摔倒,造成膝蓋和腳踝的直接損傷。

▲圖片來源:Giphy
-
長時間蹲便
有多少人為了偷偷摸魚、帶薪拉屎,而無限延長自己的蹲坑時間?刷刷小影片,逛逛淘寶,不知不覺半個小時就過去了,再起來時,腿已經麻到沒有知覺……
前面我們說過很多次,蹲下時膝蓋受力是我們體重的8倍,尤其女性在小便時也需要蹲下,所以一天中蹲便的時間會更長。
為了保護我們的膝蓋,請姐妹們儘量選擇坐便,不得不選擇蹲便的話,就請「認真排便」,小便或大便完即時起身。摸魚雖好,但損害自己的健康可就不值當了~
-
久坐不動或過度運動
對於膝蓋來說,「久坐不動」和「過度運動」兩個極端都不好。久坐不動的人,肌肉無力,不能有效幫助膝關節承重。
但運動過度也會對關節造成磨損,還容易誘發骨性關節炎。還記得之前的劉畊宏熱潮,不少姐妹為了減肥塑形,不顧自己的身體情況強行跟練。浮游炮之前時不時就能在微博上看到過度運動造成損傷的熱點:

▲圖片來源:網路
因此,別再「持續性混吃等死,間歇性努力跳操」了!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循序漸進加強訓練,才是對膝蓋最好的選擇。
最後,浮游炮還想說一個讓人無奈的因素,那就是家務勞動。
據統計,在業女性工作日平均總勞動時間為649分鐘,其中照料家庭成員和做飯/清潔/日常採購等家務勞動時間為154分鐘,約為男性的2倍。
並且女性承擔家庭照料主要責任。平均每天用於照料/輔導/接送孩子和照料老人/病人等家人的時間為136分鐘。

▲圖片來源:Giphy
在日復一日的操勞中,女性的膝蓋也一直在默默承受著整個家庭的重擔。
因此,感覺自己膝蓋不好的女性,要儘量減少蹲、跪等姿勢,上下樓梯時不要拿太沉的東西,必要時可以用雨傘、柺杖輔助。同時少穿高跟鞋,適度鍛鍊,多補充營養。在出現不適時及時就醫診斷。
另外,也請身邊的家人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家務從來都不是女性的天職,美滿的家庭需要每個人的付出和努力。


如果這篇文章幫助到了你,或者你身邊有膝蓋疼的朋友,歡迎你點個在看或轉發出去,保護更多女性的膝蓋!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參考資料
[1] 曹光磊. 女性骨關節炎發病時間捱比男性早10年[J]. 老年健康, 2021(10):12-13.
[2] 騰訊醫典她知. 女生膝蓋更容易受傷,做好這3件事可避開[EB/OL]. (2022-10-10)[2022-11-04].
https://mp.weixin.qq.com/s/DLgSN9C0wlTJM9QOASLcqA
[3] 戴小宇,王昭明. 雌激素及其受體與骨性關節炎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 中國矯形外科雜誌,2016,24(17):1590-1593.
[4] 崔明星. 女性珍"膝"五字訣[J]. 當代老年, 2020.
[5] 區廣鵬,肖軍,鄭佐勇,李貝,劉偉,李幹. 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病危險因素的調查[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2,16(50):9463-9470.
[6] Wahl CJ, Westermann RW, Blaisdell GY, Cizik AM. An association of lateral knee sagittal anatomic factors with non-contact ACL injury: sex or geometry?[J] J Bone Joint Surg Am. 2012 Feb 1;94(3):217-26.
[7] Faber SC, Eckstein F, Lukasz S, Mühlbauer R, Hohe J, Englmeier KH, Reiser M. Gender differences in knee joint cartilage thickness, volume and articular surface areas: assessment with quantitative three-dimensional MR imaging. Skeletal Radiol[J] . 2001 Mar;30(3):144-50.
[8] 東九. 瞭解你的膝蓋嗎?[J]. 人民交通, 2014(5).
[9] 央視網. 養護骨關節從30歲開始[EB/OL]. (2021-09-03)[2022-11-04].
http://jiankang.cctv.com/2021/09/03/ARTIqRNcJOMIoe8zhRJeDk6t210903.shtml
[10] 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EB/OL]. [2022-11-04]. http://dg.cnsoc.org/article/04/70JvPbFmTlyZbjoO67LeRg.html
[11] UAMS Health. Does Crossing Your Legs Cause Varicose Veins?[EB/OL]. (2019-03-08)[2022-09-23]. https://uamshealth.com/medical-myths/does-crossing-your-legs-cause-varicose-veins/.
[12] 光明網. 我國膝關節炎發病率約為8% 科學防治很重要[EB/OL]. (2022-07-25)[2022-11-04].
https://m.gmw.cn/baijia/2022-07/25/1303060330.html
[13] 第四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主要資料情況[J]. 婦女研究論叢,2022(01):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