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吃小國,小國吃蝦米

點選上方“遠方青木”,關注後瞭解更多精彩內容!!
國家之間,是存在食物鏈的,而且關係很清晰。
美國是公認的世界第一強國,到底有多強不用我說,大家都很清楚。

各國軍費開支
那麼除美國之外,其他國家的實力強弱如何呢?
把各國的實力捋一捋,其實挺有趣的。 
強大的印度
印度是南亞第一強國,非常的強大。
在南亞所有國家中,印度的國土面積佔了2/3,人口比其他所有國家加在一起還多2倍。
而經濟上南亞所有國家加在一起,只有印度一國的1/4。
軍事上就更不用說了,印度佔據絕對霸主地位。
馬爾地夫這種南亞國家,全國人口加在一起,都不如印度軍隊人數的零頭。
印度是南亞的絕對霸主,領土、人口、經濟、軍事全部遙遙領先。
實力強,做事也霸道。
1975年印度以武力強行吞併錫金這個小國,將其劃為印度版圖內的一個行政邦。
而不丹這個國家在印度的淫威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一系列賣國條約,徹底喪失了政治、經濟和軍事的一切權利。
不丹沒有軍事權利,國防由印度士兵負責,沒有外交權利,一切外交事務也由印度負責,沒有政治權利,最高長官由印度指定。
除了名義上還是一個國家之外,已經算是被印度吞併了。
如果五常不加以制衡,那這種蝦米國,印度一口一個。
南亞的尼泊爾、孟加拉等國家,均和印度簽訂了或輕或重的不平等條約,在印度的威脅下瑟瑟發抖。
稍有不從就會被印度野蠻“報復”,輕則經濟制裁,重則軍事幹預。
印度就是南亞的地區警察,橫行霸道,欺凌小國的事可沒少幹。 
強大的英國
印度雖然強,但這麼強大的印度,只是英聯邦的一員而已。
你沒看錯,印度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對外的正式身份只是英聯邦的一個邦國而已,效忠於英國女王陛下。
所以印度大權歸總理,和正常國家不一樣。
直到1950年印度才獨立建國,之前都是英國的殖民地。
獨立70年之後,印度依然遠遠不是英國的對手。
在經濟上,英國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
在科技上,英國創新能力居全球第五,諾貝爾獎獲得者數量為全球第二。
在教育上,全球排名前十的大學數量,英國和美國並列第一。
在實力上,大英帝國雖然已經解體,但餘威猶存。
英聯邦仍然由英國主導,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的法定國家元首,仍然是英國女王。
英聯邦由高達53個主權國家和地區構成,這些都是以前英國的殖民地,其中16個奉英國女王為元首。
英國的所謂衰落,只是相對於日不落帝國的衰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印度面對英國完全沒法比。
雖然英聯邦的組織比較鬆散,但這畢竟代表了影響力,也是實力的一種體現,印度也只是英聯邦的一員而已。
而英國則是英聯邦的核心和領袖,英國女王更是全球16個國家的法定元首。
英國在最衰弱的時候,也能在離本土上萬公里的地方輕鬆擊敗阿根廷,奪取馬島。
所以英國是世界五常,而印度不是,雙方根本不是一個段位的國家。
強大的俄羅斯
俄羅斯的經濟很弱。
2016年俄羅斯的GDP為1.283萬億美元。而同年廣東省的GDP為1.17萬億美元,江蘇省為1.12萬億美元。
整個俄羅斯只相當於一個廣東省。
但國家實力和經濟並不完全掛鉤,綜合國力是由人口數量、國土面積、經濟實力、產業結構、戰爭潛力等一系列引數體現的。
蘇聯的經濟也不咋地,但卻是世界公認的強國。
俄羅斯的軍工實力那真是沒話說,在多個軍工領域都可以說是世界翹楚,這是蘇聯留下的遺產。
在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方面,俄羅斯始終保持和美國同步甚至超越的水平。
俄羅斯的經濟雖弱,但軍事可一點都不弱。
英國以海軍為豪,但僅比海軍這一項,英國都比不過俄羅斯。
世界海軍最強的是美國,屬於“能控制全球的海軍”,第二等的是俄羅斯,屬於“能挑戰全球的海軍”,第三等的是英國,屬於“能到達全球的海軍”。
簡單的說英國的海軍只是能保證達到全球任一個地方而已,而俄羅斯的海軍不僅可以抵達,還能對其他國家造成實際威脅和挑戰。
這就是蘇聯的遺產,超級大國的底蘊。
單獨一個英國,是無論如何也不敢和俄羅斯單挑的。
2013年,俄羅斯肢解烏克蘭。
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
廉頗雖老,尚善飯。
俄羅斯的霸主之名,可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強大的法國 
由於在二戰中被希特勒閃電擊敗,法國成為了很多人眼中的笑話,對法國的實力非常鄙視。
但你別忘了法國可是出過拿破崙的國家,曾經統一了絕大部分歐洲。
二戰的慘敗不是因為法國不強,而是希特勒太妖孽。
法國名列五常可不是別人施捨來的,而是法國確實有這個實力。
法國是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國土面積相當於英國和德國之和。
法國曾經是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殖民地遍佈非洲。
美國的軍事基地遍佈全球,而法國的軍事基地遍佈非洲,擁有對非洲的絕對話語權。
聯合國軍打利比亞是法國帶頭打的,因為這裡算是法國的勢力地盤。
法國,可不是一個弱國。
法國空客是能和美國波音掰手腕的存在,飛機制造能力異常強大。
飛機、航母、核彈、洲際導彈,法國全都有。
最後帶大家回憶一下歷史。
在歷史上俄羅斯從來沒有主動進攻過德國和法國,都是在防守反擊中獲勝的。
但拿破崙時期的法國,和希特勒時期的德國,都主動進攻過俄羅斯。
孰強孰弱,你自己品品。
強大的中國 
中國很強,非常的強,強到突破很多普通中國人的想象力。
按聯合國的標準,世界上所有的工業總共可分為39個工業大類,191箇中類,525個小類,這些工業分類大部分都是相互聯絡,環環相扣。
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建立起了完整的工業體系,那就是美國和中國。
其他所有的國家或多或少都會缺失一部分工業體系,依賴全球化的貿易進行彌補。
很多人說中國連一個小小的光刻機都造不出來,晶片都要依賴美國。
這話說的其實不公平,因為光刻機這東西,美國也造不出來,只有荷蘭能造。
沒有荷蘭的光刻機,美國自己也造不出晶片,只依賴本國實際能製造出來的晶片高科技程度遠遠不如中國。
但荷蘭只是光刻機等幾個小領域強而已,其他領域都差得遠。
為啥荷蘭願意聽從美國的指令,美國說不讓賣中國光刻機荷蘭就不賣?
看看開篇第一張圖裡美國的軍費就知道了,荷蘭不敢不聽話。
很多國人對中國的要求不僅僅是要擁有全品類工業體系,還要求在525個工業小類中全部處於世界第一,否則就是弱。
美國都不敢這麼狂,這是要以一國之科技壓服全世界。
工業體系全品類世界第一的國家,只存在於網友的嘴炮中。
法國那麼強,連個氫彈都造不出來,很多關鍵技術都是找中國換的。
而中國在1967年那個一窮二白的年份,就獨自研發出了氫彈。
在中國很多普普通通的事情,在很多外國是不可思議的。
隨便舉幾個例子,在全國每個地方都能保證電話暢通,隨時隨地都能打電話。
全球那麼多國家,只有10%能做到這一成就。
全國通電更難,非常的難,國土越大越難。
但是在中國早已實現了村村通電,再偏僻落後的地方都能用上電。
在號稱南亞霸主的印度那裡,至今仍然有3億人用不上電,這是印度政府2017年公開披露的資料。
至於其他小國,那就更不用談了。
中國取得的偉大建設成就讓很多西方人震驚,稱之為中國奇蹟。
但是在很多中國人眼裡這不是奇蹟,而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100年前中國是一個弱國,隨便一個列強軍艦在中國海岸線上架幾門大炮就可以耀武揚威。
但100年後的今天,除了美國,又有哪個國家配成為中國的對手。
就算是那些再看不起中國的人,也不敢否認這一點。
除美國之外,放眼全球中國已無敵手。
難道你不覺得這種實力很不正常麼?
印度也是大國,憑什麼連英國都不如。
英法美德日那麼強,當年來中國搶錢如取錢般輕鬆,如今憑什麼要被中國反超,憑什麼不配成為中國的對手。
國家之間的食物鏈,中國已經爬到了全球第二的位置,這份成就難道不足以震驚世界麼?
而且國與國之間的差距,比你想象的還要大無數倍,可以稱之為一步一登天。
大國吃小國,小國吃蝦米。
而中國用了100年的時間,從大蝦米級別,成長到了天梯第二的位置,堪比鯨魚。
這份成就,殊為不易
不要因為晶片受制於美國就妄自菲薄,中國的科技樹之全是世所罕見的,美國那麼強都沒有獨立製造晶片的能力,何況中國。
美國這種挾天下科技壓迫中國的做法,對中國來說是個磨難,不過也是個機遇。
很多網友期待中國科技樹全滿,525個工業小類全部世界第一。
地球上從未有一個國家做到這種奇蹟,美國也不行。
但100年後的中國,說不定可以挑戰這一成就。
因為我們的發展速度,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長按2秒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