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丨柴燒裸燒手作烏金泥系列,落灰與火痕交融,珍貴烏金土製成

匠人手作 · 藝術字畫 · 日用生活良品
(烏金釉金彩淨瓶 大清雍正年制,圖片來自網路)
烏金泥是一種用於製作陶瓷器的特殊泥土,其成分為景德鎮一種特殊土壤——烏金土。這種土壤富含鐵質,燒製成器烏黑斑斕,色澤光潤,深受追捧。
但因其少有珍貴,古時,烏金土只作為釉料調配使用。烏金土調製而成的烏金釉在明代成化年間已有發展,但當時燒成不穩定,直到清代康熙時才精製出來,並由督陶官臧應選和唐英參與制作。
(烏金釉金彩淨瓶 大清雍正年制,圖片來自網路)
烏金釉在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非常盛行,當時由景德鎮的藝人發展而來。康熙年間的景德鎮窯,開始巧妙地運用了這種烏金土調配燒製出了光潤透亮、色黑如漆的烏金釉瓷器。
這些瓷器不僅外觀凝重華貴,當時烏金釉系列製品出口歐洲市場,更因其工藝和原料的稀有性,成為了收藏家們爭相追捧的珍品。
柴燒裸燒手作烏金泥系列▼

限時特惠時間截止至:2025年3月8日23:59

烏金泥制胎,柴燒裸燒成器
烏金泥因其少有珍貴,古時,只作為釉料調配使用。烏金泥被譽為柴燒泥料中的“勞斯萊斯”。直至今日,市面上也多為烏金釉陶瓷器物。
此次系列,並非烏金做釉,而是用烏金泥直接作器,這種方式會比烏金釉更能感受到烏金泥自然的質感和獨特魅力,也更能完全激發出茶湯的香氣與回甘。
這種奢侈地使用方式,少之又少,而且加上用柴燒裸燒,這種成品率不高的燒製方式,更是鳳毛麟角,且成品價格高昂。
(杜銘澤老師開窯現場,燒窯松柴料)
燒一次窯要有經驗豐富的班子集體協作,火候與溫度完全依賴人工控制,窯工必須經驗豐富、技術精湛,否則稍有疏忽,就會整窯報廢。
(開窯的烏金泥蓋碗)
柴窯燒製沒有捷徑可走,失敗和成功之間的界限並不清晰,而是與運氣息息相關。
因為超高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這也是這型別產品無法大量產出,且市面價格高昂的原因。
為了讓更多人瞭解、體驗、感受,手作柴燒裸燒烏金泥的器物之美,此次「青山雅季」品牌,特邀13年柴燒裸燒製器經驗的景德鎮杜銘澤老師,將自家窯口珍藏多年的獨家烏金泥老料供出,奢侈地直接用烏金泥手作制胎,柴燒裸燒成器。
以遠低於市場的價格,發起本次眾籌。
本次共有以下幾種規格
柴燒裸燒 烏金泥 沉香杯
(6×4.3cm口徑×高,容量:80ml)
柴燒裸燒 烏金泥 禪定杯
(7.5×5.5cm口徑×高,容量:170ml)
柴燒裸燒 烏金泥 闊臥蓋碗(矮)
(10×6cm口徑×高,容量:120ml)
柴燒裸燒 烏金泥 圓融蓋碗(中)
(9×7cm口徑×高,容量:140ml)
柴燒裸燒 烏金泥 仰鍾蓋碗(高)
(9×8.5cm口徑×高,容量:180ml)
烏金土含鐵量高達13.4%,燒製後胎質堅實,瑩潤烏黑,有玉質感,光澤內斂。
遠看器物烏黑瑩潤,近看則有不同層次的細微變化,不是一色“死黑”,
呈現出如窯變般的絢爛效果。
細觀之,器物表面有蛛絲網般細紋凸起,非常值得慢慢品味、把玩。
天然落灰與火痕的獨特美感
柴窯是最為古老的一種燒造方式,採用松木為柴燒原料,松木富含油脂,在燃燒過程中揮發出來的松脂對器物有一定的滋潤作用,成品器表面油質感強。
柴燒過程中,松柴的灰自然飄落在泥坯表面,與泥料中的礦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形成天然的落灰釉。
這種釉色和紋理是完全自然形成的,每一件作品都具有獨特的紋理和色彩,
無法複製,無法人為控制,自然天成,具有很高的珍藏價值。
烏金泥本身含有較高的鐵元素,在柴燒過程中,鐵元素與松柴灰反應,形成烏黑髮亮的烏金釉,
色澤深邃,曜變彩韻,如同夜空般神秘,給人以沉穩、內斂的絢爛美感。
裸燒,不入匣缽,這是最純正的柴燒方式。
火焰直接接觸泥坯,會在其表面留下獨特的火焰痕跡。
這些火痕如同大自然的雕琢,賦予作品一種質樸和自然生髮的力量與美感。
多種肌理 層次質感豐富
在一款器物上,能看到多重肌理,天然落灰與火痕共創的景色在眼前眼前徐徐展開,輕輕轉動,全方位一步一景。
有深沉似水,凝重華貴的烏彩,柔潤光滑,撫之如觸嬰兒肌膚。
有玻化瑩彩曜變,來自松柴的油脂,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孕育於土,自然生髮,光潤與暗啞交相輝映。
胡麻肌理,促發手部觸感,蛛絲網般細紋凸起。
偶有礦物石爆
內裡細細觀摩,見凜花簇
見綠淵潭底
峽谷河流。一器就是大自然的縮影。
柴燒裸燒手作烏金泥系列▼

限時特惠時間截止至:2025年3月8日23:59

透氣性好可養彩 激發茶香
柴燒裸燒的烏金泥器物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能夠吸附茶葉的香氣,使茶香更加濃郁持久。同時,透氣性好的差距也更有利於茶葉的沖泡,去澀回甘,能更好地發揮茶葉的風味。
這種透氣性也使得烏金泥在使用過程中更容易養出光澤,隨著時間的推移,器物表面會逐漸呈現出溫潤彩光,越用越有韻味。
柴燒裸燒 烏金泥 闊臥蓋碗

(10×6cm口徑×高,容量:120ml)
闊口闊身器型,更利於茶湯散熱。
無論用傳統三指持握或上下兩指持握,均舒適趁手,出湯爽利。
輕持於手,光燦奪目。
胎質堅緻細密,光潔瑩潤。
黑耀光亮,也有啞光肌理,如大地之韻。
蓋鈕高度捏握輕鬆,闊面展現豐富肌理。
翻轉蓋面,內裡依然可見火痕窯彩。
內滿乾坤,火彩孕育生機。
搭配沉香杯或禪定杯均適宜。
柴燒裸燒 烏金泥 圓融蓋碗
(9×7cm口徑×高,容量:140ml)
經典圓融器型,撇口沿邊利於拂沫出湯,弧度優雅。
上蓋微微內收,燜香聚氣。
揭下置席,皆為風景。
茶湯注入,生機煥發。
茶湯傾出,端器細細品味,細節豐富,趣藝盎然。
整器靜置茶席,優雅氣度韻味悠長。
搭配沉香杯或禪定杯均適宜。
柴燒裸燒手作烏金泥系列▼

限時特惠時間截止至:2025年3月8日23:59

柴燒裸燒 烏金泥 仰鍾蓋碗
(9×8.5cm口徑×高,容量:180ml)
高身仰鍾器型,更利於悶泡聚香。
上蓋弧度內收,器身微撇口,出湯清爽。
獨特器型,秀麗靜美,線條風韻。
長展身型,肌理層次更為豐富,一次茶飲,也是一次藝術的品鑑。
搭配沉香杯或禪定杯均適宜。
柴燒裸燒 烏金泥 沉香杯
(6×4.3cm口徑×高,容量:80ml)
撇口圓肚,持握舒適,
80ml容量獨用或茶席組杯使用,多種使用方式均適宜。
肚圓落底,將茶香“鎖”於杯內,讓茶湯更具香。
持握優雅,凝香聚氣,四季皆宜。
柴燒裸燒 烏金泥 禪定杯
(7.5×5.5cm口徑×高,容量:170ml)
經典禪定器型,壓手感強,適宜做主人杯。
肚圓收口,持握,杯肚自然合手,更能沉浸感受茶水的溫度與器物的質感。
圓潤器身包含圓融萬物之理,內心與外物合一。
讓心靈迴歸平靜,去感知當下,體驗當下,品悟禪定,修身養性。
注意事項
1.柴燒手作物品,會有手作和柴燒特徵,柴窯燒製過程中,即使再用心縝密,也難以完全避免柴燒裸燒器物表面針孔、斑點和窯縫紋。成功與否,往往與運氣緊密相連。這些也是柴燒的證明,細微的瑕疵並不會影響整體的美感和使用;
2.柴燒裸燒的變化是它的魅力所在,濃淡、深淺的層次感正是其“天成”之美的體現。所以每隻窯變成色和火痕效果會不同,件件獨特,此為其本身特質;
3.每件器物均為手作,細節每件會有細微差異,手作會有手作痕跡,不會似機器模具作品一樣完全一致,此為正常;
4.每批燒製火痕髮色會有差異,這是柴窯特徵,均會擇優出貨。
關注我們
本文為廣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