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醫美和功效護膚品領域,“關鍵原料”一直是備受矚目的核心議題。
原料的革新,不僅是誕生新一代“爆品”的關鍵,更是破局“內卷”開闢市場新藍海的制勝法寶。
成立於2023年12月的蘇州憑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憑欄生物”),致力於利用高科技生物材料為醫療器械提供創新解決方案。公司自研的動物源膠原蛋白和絲素蛋白原料均已提交Ⅱ類證申請,預計於2025年獲批。

01
採用氯化鈣體系提取絲素蛋白,實現微米級、均勻性好、可量產的絲素蛋白微球製備
絲素蛋白(SF),是從蠶絲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纖維蛋白。憑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相容性、可設計性、機械和加工效能,在醫美、生物醫藥、食品工業領域展現出廣泛的應用潛力。
雖然絲素蛋白和膠原蛋白同為動物源性原料,但絲素蛋白主要從家蠶等昆蟲中提取,對人體沒有免疫原,具有得天獨厚的安全性。同時,絲素蛋白具有高強度和良好的柔韌性,其抗拉強度和韌性都優於膠原蛋白。且絲素蛋白的熱穩定性較高,在高溫環境下能夠保持較長時間的穩定結構,不易發生變性或降解;加之絲素蛋白降解產物主要是氨基酸和肽,在人體內易於被吸收利用,其相較於膠原蛋白更勝一籌。
然而,傳統絲素蛋白製備工藝中,需要用到溴化鋰溶解脫膠蠶絲以獲取再生絲素蛋白,如果溴化鋰去除不乾淨,會導致所製備的絲素蛋白具有細胞毒性[1]。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憑欄生物採用了氯化鈣溶解方案,並攻克了由此帶來的再生效果和產率等技術難題,使得氯化鈣殘留量極低。同時,氯化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釋放鈣離子,鈣離子在傷口癒合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促進細胞遷移、增殖和分化、調節細胞訊號傳導等,因此由氯化鈣溶解再生的絲素蛋白具有更好地促進傷口癒合的能力。

此外,憑欄生物還實現了微米級絲素蛋白微球的製備。
絲素蛋白微球,作為以絲素蛋白為基質製成的球形微粒,展現出與其他分子及生物體的獨特親和性,這一特性使其成為捕捉、純化或分離蛋白質、核酸等特定生物分子的優選材料。其應用領域廣泛,涵蓋生物醫藥(如藥物載體、組織工程支架、免疫佐劑等)、化妝品(保溼、增強產品功效等)、食品工業(作為食品新增劑改善食品質地、口感等)。
憑欄生物告訴動脈網,微球的均勻性對其效能及應用至關重要。均勻的微球尺寸可以確保其在生物實驗或應用中具有一致的行為和效果,從而提高準確性和可靠性。同時,均勻的微球還可提高其在藥物遞送、生物感測等方面的效率和效果。然而其尺寸和均勻性因製備方法和條件而異。當前市面上的絲素微球產品尺寸大多在奈米級別,且分佈不均勻,並非真正的微米級微球。憑欄生物透過全面最佳化製備方法、技術和製備引數,能製備出微米級、均勻性好且適合工業化量產的絲素蛋白微球。

02
從牛跟腱提取活性強、純度高、生物相容性佳的膠原蛋白原料
膠原蛋白原料是憑欄生物的又一拳頭產品。
膠原蛋白的高修復性、高活性、高生物相容性使其成為再生醫學領域的明星材料。雖然動物源膠原本身存在一定的病毒性與免疫性風險,但良好的生物活性優勢使其目前難以被完全取代。為杜絕安全隱患,憑欄生物選擇以牛跟腱作為提取來源,並透過自有工廠的專業裝置進行原料提純和淨化,多維度保障原料活性。
憑欄生物向動脈網介紹道,動物源膠原分子與人類膠原蛋白分子在端肽區域的特徵存在明顯差異,若端肽去除不完全,極易引發人體排異反應。而牛跟腱的優勢在於它是非常乾淨的膠原蛋白來源,主要成分只有膠原蛋白,沒有脂肪、細胞、毛髮和血管等雜質。雖然牛皮、豬皮等來源在溯源性上表現良好,但劣勢也很明顯——皮膚組織中混有毛髮、脂肪、血管和細胞,不僅增加了端肽去除的難度,還可能帶來其他動物本身的免疫原性問題。
憑欄生物透過創新改進牛跟腱提取工藝製備出的膠原蛋白,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活性膠原的三螺旋結構,並去除了免疫原端。產品具有活性強、純度高、生物相容性佳等特點,可用於醫療器械產品、敷料等產品。

03
獨創磷酸鈣奈米簇自組裝仿生礦化技術,實現尺寸、降解速率可控的仿生礦化膠原顆粒
基於該技術的延伸,憑欄生物獨創了磷酸鈣奈米簇自組裝仿生礦化技術,可將膠原蛋白做成尺寸、降解速率可控的礦化膠原顆粒。
礦化膠原顆粒是模擬天然骨無機和有機成分及微觀結構的複合材料,由膠原蛋白與無機礦物成分透過特定技術結合形成,在骨修復、牙科材料、軟組織填充等領域優勢顯著。
憑欄生物團隊告訴動脈網,礦化膠原材料在結構上與天然骨組織相似,具有多孔結構和分層等級結構。多孔結構類似於松質骨,有利於細胞、新生骨組織及微血管的長入,能為骨生長提供最佳環境。並且,鈣磷體系作為人骨組成成分,也可對幹細胞的成骨分化起到調節作用。
憑欄生物獨創的磷酸鈣奈米簇自組裝仿生礦化技術,可將磷酸鈣奈米團簇與膠原蛋白分子自組裝形成礦化膠原三維結構,其製備出的仿生礦化膠原顆粒具有與天然骨組織類似的微結構,可實現“物理支撐+誘導再生”雙重功能,並可通過後期調配實現尺寸和降解速率的控制,支撐性強,維持時間長,效果長效自然。


04
商業化步伐加快,將探索更多再生新材料
雖然憑欄生物還很年輕,但其核心團隊已在生物材料製備領域深耕數十年。正是依託這些技術與生產經驗的積澱,憑欄生物成功攜手化妝品活性物原料供應商,共同解決各種原材料的技術挑戰。
與此同時,其自研的絲素蛋白原料已申報Ⅱ類證,預計於2025年獲批。
不僅如此,憑欄生物還可依據客戶需求,提供配方、流程、技術等全鏈支援。
展望未來,憑欄生物將雙管齊下:一方面,依託現有原料開發多樣化的產品;另一方面,積極開拓糖類材料等新興原料領域,以材料創新為引擎,驅動醫療器械解決方案的持續革新。

參考文獻:
[1]Yesol Yang, et al. Effect of Residual Lithium Ions on the Structure and Cytotoxicity of Silk Fibroin Fil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ntomology and Biomaterials,2013, 27, 265-270. https://koreascience.kr/article/JAKO201304164263246.page

如果您想對接文章中提到的專案,或您的專案想被動脈網報道,或者釋出融資新聞,請與我們聯絡;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