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倫敦某家軟體公司最近被媒體點了名,這家公司的約會APP裡“洩露”出150萬張私密照片,給使用者們看得渾身發毛。

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小圈子的約會APP,包括但不限於同性/跨性別約會、“se情約會”、“糖爹約會”、“施虐受虐約會”,部分業務遊走在道德邊緣。
能想象到,這種APP裡肯定放了很多使用者上傳的“私密照”。

(APP的下載頁面)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這些照片肯定是不想被任何人看到的,甚至一旦洩露都有被勒索甚至身敗名裂的社死風險。
然而,有研究專案團隊檢查了APP的資料庫,發現該公司根本沒給這些資料加密。研究人員隨便一挖掘,就得到了使用者的150萬張私密照片,其中有很多還是相當露骨的…

(洩露照片之一,釋出時已打碼)
報道提到,這些照片裡還包括一些使用者傳送出去後因尺度過大而被系統刪除的照片。但這些照片並沒有完全消失,而是被留在了公司的資料庫中。

更難繃的是,研究人員在資料庫裡溜達完這一圈,該公司甚至根本沒注意到,直到媒體報道後才後知後覺…

首席研究員表示,希望透過這個專案引起大家對資料安全的重視。受影響的約會APP是以不安全的方式開發的,公司把所有使用者上傳的影像都儲存在公共的雲空間裡,很容易被訪問到。

“如果是別有用心的人拿到這些照片,肯定會用來進行勒索和恐嚇。這會給使用者帶來困擾、信任問題,以及對心理的嚴重傷害。”

使用者對此一直沒有任何注意,所以他們才決定公佈出來提醒大家。
研究專案和媒體的擔心不無道理。類似事件早有先例,前幾年曾有人因為自己在“私密約會APP”上的資訊遭到洩露社死,最終選擇了自殺。
當時資訊遭到洩露的是一個專注於“已婚人士交友”的網站,網站宣傳“生命短暫,來點外遇吧”,吸引了數百萬在有合法婚姻伴侶的男女註冊,想在一成不變的生活裡找些刺激。

網站對女性免費,男性則需要購買積分才能進行互動。他們想聊的女性越多,支付的費用就越高。
APP在宣傳中保證,使用者資訊會受到完全保密,承諾會員可以在不被配偶發現的情況下,為自己的x生活增添一些情趣。

(網站當年的露骨宣傳)
因為網站發展迅速,公司高層也開始頻頻接受採訪,稱大多數有外遇的人並不想結束婚姻,只是對性生活感到失望。網站提供了一種安全的婚外情方式,長期來看是可以挽救感情的。

(公司高層接受電視採訪)
也有使用者真情實感地覺得,外遇網站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我原本以為我的生活會很精彩,但現在卻不再精彩了。生活變得單調乏味。我在電影中看到的、我如此渴望的愛情幻想開始消失了。
我渴望那種熱烈而浪漫的愛情,網站確實滿足了我的願望…”

(示意圖)
但美夢沒做多久,駭客的網路攻擊暴露了300萬用戶的身份。
事情造成的後果難以估量,不管是政界人士、名人還是普通民眾,網站使用者的姓名和地址都被散播到了網上。

(示意圖)
有人因此失業、婚姻破裂,至少2人直接因為這件事自殺…
自殺的其中一人是約翰·吉布森。他是一名牧師、神學院教授,已婚,有兩個孩子。

事件發生後,妻子克里斯蒂發現了丈夫的屍體。接受採訪時她說,這件事並沒有糟糕到不能原諒的程度,但對於約翰來說,自己搞外遇的事兒被曝光是邁不過去的恥辱。
“他在遺書中談到了抑鬱症,他談到了自己的名字會被刻在墓碑上,他說他非常非常抱歉。
我們知道的是,他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其他人,他為其他人提供了恩典、憐憫和寬恕,但不知何故,他卻無法將這些寬恕延伸到自己身上。”

這件事在當時引發了很大爭議,有人覺得,這些都是真實的人,有著真實的家庭,真實的痛苦和真實的損失,資訊洩露造成了最嚴重的後果。
比如當時有人覺得:
“那些仔細研究名單、尋找名字的人發起了這場追捕出軌者行動,他們的做法帶有一種自以為是的正義傾向,覺得自己在生活中沒有過錯,於是可以去審判別人。
傳說中當男人們想用石頭砸死犯錯的女人時,神說沒有罪的人才可以先扔石頭,但我認為,沒有人有資格這麼做。”

當然,考慮到受影響的人都是在“外遇網站”上的活躍使用者,也有人覺得根本不值得同情。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搞外遇被發現了才知道羞恥,很明顯已經晚了。

(示意圖)
不管輿論如何站邊,不可否認的是,在每個人都高強度接觸網際網路的當下,資訊洩露問題造成的影響變得越來越大。
以前是外遇資訊洩露,現在是“小眾圈子交友APP”的150萬照片洩露…說不定哪一天這種事兒會發生在其他圈子裡,發生在更大眾化的軟體裡,發生在咱們身邊。

而且最難受的是,資訊安全的主動權還不在咱們自己手裡,光是想想自己的資訊在網上被完全公佈,都覺得很嚇人了…
聽說
把【報姐】設定為 ☆星標☆
更容易搶到C位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