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露思失語,明德事變,被明星精神狀態改變的娛樂生態

去年年末,95後頂流小花趙露思忽然被曝患抑鬱症。
去年12月17日,網上忽然傳出趙露思在醫院就醫的照片和影片,影片中的趙露思癱坐在輪椅上,蜷縮成一團,看起來病得相當嚴重。

▲ 前往醫院就醫時的趙露思,不僅下車需要靠工作人員攙扶,出行也全程需要靠輪椅,看起來情況非常危。圖源水印

當時在醫院裡,似乎有粉絲現場目擊到趙露思醫院就醫的一幕,直接發微博質問趙露思當前所在劇組和工作室,就這樣,媒體爆料加上粉絲質詢,趙露思患病的新聞一下子出現在熱搜上。
眼看著前幾日還活躍在熒幕前的嬌憨甜美的女明星,一下子變成了連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的患者,這個新聞的衝擊力不可謂不大。
▲ 甚至就在發病的幾天前,趙露思仍然在微博上宣傳新戲,發日常plog,整個人看不出一絲一毫的異常。
以往引爆的娛樂圈新聞多半以明星的情感狀態為主,離婚啊結婚啊出軌啊……但近期的娛樂新聞,卻與明星個人的精神狀態息息相關。
無論是趙露思暴瘦抑鬱、還是李明德手撕劇組、甚至張頌文事件….都與演員們在高壓之下的精神狀態心理狀態密切相關,甚至改變了貴圈的生態。
今天就讓我們順著趙露思的成名之路,看看娛樂圈的生態是如何影響著演員們的人生的。
九五頂流小花趙露思的成名路:成於產值,潰於心理
就算是不追劇的人也聽過趙露思這個名字,近幾年娛樂圈裡,她在各個方面知名度都很高。

認真研究起來,她的成名始於她符合男女通殺超高顏值,也因此她的走紅非常具有網路時代的特性:景觀社會中對於美貌少女的追捧。
▲ 法國思想家‌居伊·德波1967年發表《景觀社會》一書,德波認為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景觀社會階段,景觀社會是高度視覺化,公共表演化的社會,是匯聚了人的注視和意識的載體,而景觀社會的明星與網紅則是集中了社會底層期待的一種角色和人設,他們是景觀社會(The society of Spectacle)的活人表現,而趙露思的走紅集中地顯示了東亞社會對於女性審美取向,白、幼、瘦、嬌憨、可愛。
1998年11月,趙露思出生於四川成都,是家中的獨生女。
▲ 從趙露思童年照可以看出,趙露思家庭條件不錯,童年生活幸福愉快,從小就是備受父母寵愛的獨生女兒。
▲ 哪怕長大成人之後父母也會經常陪在趙露思身邊。一家人關係非常緊密融洽。“爸媽很寵她,是有100塊會給女兒花99塊的那種父母。”“爸爸媽媽只希望你開開心心地成長,其他都不是最重要的。”
和大部分美貌少女一樣,趙露思的成名絕非經營之功,就是老天爺追著給飯吃。
早在2013年左右,趙露思在西南交大附中讀初二的時候,她就已經是學校裡小有名氣的小網紅,而彼時正是智慧手機大範圍普及、網際網路產業方興未艾的年代,如此說來,趙露思也算是第一批吃到網際網路發展紅利的人(雖然是被迫的)。
趙露思出名的起點,是她的一組私人照片在QQ空間廣泛流傳,照片中的趙露思皮膚白皙、面貌清麗,氣質清新,是標準的校園女神長相,這組照片讓趙露思很快火遍全網。
▲ 一組在QQ空間迅速流傳的照片,讓趙露思成為備受矚目的校園女神,不得不說,趙露思從小就有“明星體質”。
大部分人的煩惱是想讓人看到自己,而美貌少女,最大的煩惱是無時不刻被人關注,年輕女孩很小就感受到了當明星的代價,一舉一動都會受到注意、都會被點評被放大,其實從那時就能看出,對於趙露思來說,被過分關注的煩惱似乎遠大過備受矚目的快樂。
▲ 照片在QQ空間紅了之後,有段時間趙露思備受困擾,“不喜歡被當作網紅,好討厭這個稱呼”。
煩惱歸煩惱,但清純美貌的少女是景觀社會如飢似渴需要的人物。
娛樂圈飛速向她遞上了橄欖枝,2016年9月,還不滿18歲的趙露思與銀河酷娛簽約。
▲ 銀河酷娛成立於2015年,由當時剛剛從湖南臺辭職的著名電視製作人李煒創立。2016年,趙露思是毫無經驗的娛樂圈新人,銀河酷娛也處於草創階段。
趙露思不是表演系科班出身,最初也沒想過做演員。初出道時的趙露思,嘗試過各種工作,比如平面模特。
▲ 2016年,趙露思給雜誌《青春美文》拍過封面寫真。
2016年9月,在娛樂圈還沒闖出名堂的趙露思,短暫地在臺灣明道大學(2024年停辦)學過一年的服裝設計。
▲ 當年去臺灣讀大學,趙露思基本就是玩票性質的,選擇服裝設計,純粹是因為覺得輕鬆,“不用動腦子”。
▲ 不得不說,擁有無法忽視的美貌讓在臺灣讀大學時的趙露思也成為各種鏡頭追遂的焦點。
2016年11月,在李煒的安排下,趙露思接到了她入行以來的第一個工作,湖南臺綜藝《火星情報局》第二季。
▲ 綜藝節目具有破圈的影響力,《火星情報局》讓趙露思得到一些露臉的機會,可愛的長相讓趙露思獲得不少觀眾的注目。
趙露思真正大火還是在2018年接演網劇之後,網劇市場也正是從彼時迎來高速發展,網劇的繁榮,算是趙露思吃到的第二波網際網路發展紅利。
特別是從2020年起,從《傳聞中的陳芊芊》,到2022年的《且試天下》、《星漢燦爛》,2023年的《偷偷藏不住》,趙露思幾乎每年都有一部大爆的網劇,就這樣,幾年下來,趙露思一步步地穩穩坐上了95後頂流小花的位置。
▲ 《傳聞中的陳芊芊》是2020年初夏的爆劇,也是趙露思的第一部爆款網路劇。而《傳聞中的陳芊芊》的爆火,離不開短影片營銷的加持,“《傳聞中的陳芊芊》請資料公司做過調研,根據使用者行為軌跡,使用者在抖音看完短影片之後跳轉到騰訊影片觀看劇集的行為是其他劇的300%”。
▲ 2022年,趙露思與楊洋共同主演的《且試天下》,雖然播出後評價褒貶不一,但仍在開播後4小時就登頂全網熱度第一,累計播放量破31億,也是從《且試天下》起,趙露思開始搭檔一線小生,走上內娛頂流小花之路。
其實火歸火,眼看著趙露思的名聲隨著網劇的接連大爆越衝越高,但是她的核心業務能力似乎始終停留在原地,拍戲數年,接到的戲大都是千篇一律的甜水網劇,同質化越來越嚴重,而趙露思的演技,也看不到明顯進步。
▲ 於正也曾當面點出過趙露思的問題,“看了你三個戲,人物完全是一樣的。”
爆紅後的趙露思試著逐漸走出甜水網劇的窠臼,開始接正劇,離開了網劇的舒適圈,演一部爆一部的趙露思,忽然就沒那麼靈了。
這也是情理之中,劇本風格變了,演技卻沒有相應的進步和調整,趙露思年輕稚嫩的演技一旦放在正劇中,就顯得非常突兀了。

▲ 趙露思在《後浪》和《衚衕》中的演技,簡直稱得上災難現場……
在競爭異常激烈的娛樂圈,又擁有如此強大的影響力,當然更加被人關注和議論,而人氣最旺、站位最高的趙露思,或許更有登高跌重的危機感吧。

▲ 名氣太大,非議增多,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是趙露思內耗的根源。而每部劇的KPI,表演能力都是巨大的壓力,需要一顆強大心臟,所以事業越紅,對趙露思的消耗越大。
超高強度的工作量,並不允許趙露思停下來、慢下來,好好打磨、沉澱自己的演技,而且趙露思作為如今的內娛頂流,她自己也深知,停下來的後果,就是很快被新人頂替,被市場淘汰,被觀眾忘記。
想停卻停不下來,人又處在高度的神經緊張之中,於是抑鬱症趁虛而入。
有關趙露思抑鬱的傳聞因為那些坐在輪椅上的照片而在全網鋪天蓋地地流傳起來。
面對如此洶湧的輿情熱搜,作為在各大網路平臺粉絲量級都在千萬以上的頂流女明星,估計趙露思本人一時不願面對也不知道如何面對(也有說是她公司的操作),於是她選擇逃避,12月27日,趙露思直接關閉了自己的微博頁面。
趙露思一關微博,讓本就洶湧的輿情更加一發不可收拾,似乎更加坐實了趙露思重病的傳聞,於是在趙露思關停微博之後,趙露思個人工作室緊接著發表宣告,坦言趙露思在12月18日突發身體不適,目前正在就醫靜養中。
12月28日,關於自己的病情種種,趙露思依舊未正面表態,而是選擇透過朋友向粉絲及外界彙報近況,朋友表示,趙露思12月18日爆發失語症等諸多病症,患病後整個人無法站立,目前正在醫院接受康復訓練,一切都在好轉中。
文章最後口氣一轉,“關於病情,關於真相……希望會有人來負責和解釋。
於是,這就不僅僅是一段病情宣告,更是趙露思透過朋友發出的一段控訴,她的病,冤有頭債有主。
▲ 所謂“失語症”,根據維基百科,是一種大腦皮層語言功能區受損所致,患者在罹患失語症後,會喪失語言表達能力,不過發音器官並不會受損。趙露思的失語症,大概是她的抑鬱症的軀體化表現。
▲ 不過無論是粉絲還是路人,大家對於趙露思團隊在事發後一系列語焉不詳的宣告和做法,顯然並不買賬,既沒有把病情交代清楚,明星本人的態度訴求呢?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12月29日,趙露思另一位朋友又發了一條長朋友圈,文章中講了2019年4月,趙露思在北京試戲後捱打的經歷,“我們回憶起了那件事情,其實她一直都無法做到真正所謂的‘算了’”。
這大致就是趙露思自己這一方歸結的病因,是她曾經遭受過的職場霸凌。
▲ 趙露思朋友的詳細講述,下滑檢視原文。
怎麼說呢,這條朋友圈與前面所有宣告一樣,趙露思方的態度和訴求都是模糊不清的,整片小作文,看似是對打人事件言之鑿鑿的控訴,但關於趙露思被打的相關人物以及劇組細節,一概沒有透露。
結果就變成了傷害性極強的大面積掃射,被懷疑的相關人物一個個親自下場闢謠。
比如文章中提到“把趙露思弄到廁所說了兩個小時,說她沒用,說她為啥試戲試不上,說她胖說她沒有別人好,要想想自己的原因為啥之前演不上女一號……““那個人追出來想抓住她……總之她(趙露思)就是被打了,她也嚇慘了。“
根據時間推算,那部趙露思“沒演上女一號”的戲,大機率就是2018年於正的《鳳囚凰》。
▲ 《鳳囚凰》是趙露思2017年簽約銀河酷娛出道以來,參演的第一部電視劇。出道第一部劇就能在於正的劇中演女配,趙露思的資源可說相當不錯。
於正當然不是好惹的,他不會吃這種啞巴虧,而且於正一向喜歡衝在熱搜現場第一線,趙露思朋友的小作文一齣,於正立馬站出來炮轟趙露思以及趙的前經紀人徐以若,“怎麼這會兒髒水潑我身上了?”“你們的破事能不能別扯上我。”
▲ 於正第一時間表示自己跟前文說的“趙露思捱打事件”毫無關係,並自詡趙露思入行時的恩人,“連試戲都沒試就給了她《鳳囚凰》的重要角色,這難道不是知遇之恩?”
▲ 評論區裡,於正再次表示“徐以若打她我完全不知情”,明示了打人的正是當時趙的經紀人徐以若,且和自己毫無關係,以及“我倆昨兒聊半天,她好多了”,暗示趙露思已經和於正道歉,兩人握手言歡。
▲ 不出意外,於正憑藉一己之力再次喜提了幾個熱搜。
文章中的還提到,“(被打)第二天,露思被叫到公司去了,一句‘不好意思我喝多了’,結束。”“這個人從始至終,從來沒有給露思說過一聲對不起,沒有任何的悔意……就因為你是老闆,露思是沒有背景的小孩兒、你就可以這樣對待她嗎?!
於是,針對這篇小作文的控訴,銀河酷娛的前老闆李煒也親自下場闢謠。
▲ 李煒先是詳細回憶了自己和趙露思的過往,“簽約露思,這是我從事文娛行業,做過的最正確的決定”,然後表示自己第一時間對趙露思的健康狀況表示了關心,也是間接說明卸任後,他仍和趙露思保持著不錯的關係“第一時間送出了關心,得到露思的回覆”,最後宣告,“我不可能在女廁所毆打她,不是我!
▲ 李煒在宣告中曬出幾張個人朋友圈,以示自己在任職老闆期間,一直和趙露思關係良好,並不存在所謂的職場霸凌。
整個打人事件中嫌疑最大的趙露思前經紀人徐以若,也在幾天以後委託律師發表宣告。
就這樣,針對趙露思朋友這篇小作文中的指控,所有相關人物一一下場自證清白,1月1日,趙露思開啟微博,“對最近所有發生的事情,第一次回應也是最後一次(回應)。”
▲ 趙露思個人回應,下滑檢視原文。
趙露思的這篇小作文裡,重新提到了“被打事件”,“我當時認為沒試上戲的確是自己的錯……到最後的最後,她拿走鉅額‘分手費’才只願意停止‘一哭二鬧三上吊’”。文中仍舊沒有明確提出,這個拿走鉅額分手費的“她”到底是誰?
後面一句“不能要求朋友父母公司等等一切都要做到完美,沒有傷害過我,也盡全力地保護我……“又好像排除了這個“她”是銀河酷娛的人。
總之,又是一通不提名的掃射。
除了“被打事件”,趙露思還在文中準確描述了與自己抑鬱症有關的一些資訊。
▲ 根據文中描述,趙露思的抑鬱情緒從2019年持續至今,症狀逐步嚴重。
▲ 趙露思被醫院確診“分離(轉換)性障礙”。根據維基百科,所謂“分離障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癔症”,是一種精神類疾病,簡單來說,患者在受到情緒壓力或重大情感打擊時,大腦應激反應機制失調,從而導致各種身體出現各種功能的障礙。
▲ 因為生病,如今的趙露思體重不到80斤。
可能因為病情的緣故,也缺乏經紀團隊的支援,這篇小作文既沒有指向性明確的個人訴求,對於“被打事件”的主謀人描述仍然是含糊不清,基本是大篇幅的自我情緒剖白,實在是讓網友摸不著頭腦。
1月1日,趙露思同時在抖音上曬出自己的近況。
▲ 影片中的趙露思骨瘦如柴,連正常走路都困難。
▲ 坐在輪椅上,面色浮腫蒼白,看得出瘦得非常厲害。
▲ 行動不便到連自己上床都做不到,需要被朋友抱到床上。
▲ 甚至連吃飯都成問題。
同樣也是在1月1日當天,趙露思經紀公司銀河酷娛發文回應。
比起趙露思接連數篇態度模糊、訴求不清的發言,銀河酷娛的官方發言非常簡短且官方,一是對於雙方之間矛盾的否認,“露思和我們對於工作的規劃並無分歧”,二是交代關於趙露思之後的規劃,先養病、後復出,“誠摯希望大家能給予露思一些休養的時間和空間,靜候歸來。
對於銀河酷娛的發言,趙露思粉絲並不買賬,紛紛在評論區喊話,“解約放人”。
如今趙露思仍在康復階段, 根據目前發出的宣告來看,關於趙露思的未來發展,趙露思本人和銀河酷娛似乎並未達成一致。
▲ 發聲第二天,趙露思在小紅書分享近況,照片中的她看上去仍是一副病容,骨瘦如柴,四肢扭曲。
此時的趙露思,或許仍想為自己尋求正義,給自己的抑鬱症一個交代,“骨子裡的自己其實不是寬宏大量的人”,但不得不說,她的每一次出手,都指向不明……公司方面呢,大概只想等趙露思恢復健康後,讓趙露思的工作趕快走上正軌。
▲ 銀河酷娛轉發趙露思回應,並沒有共情更多,只表示“一切有期,靜待歸來。”
▲ 12月中旬趙露思生病之後,新戲《戀人》停擺,之後不得不緊急殺青。在各行業都不景氣的當下,女主角的生病,肯定會給劇組和經紀公司帶來巨大的損失……
娛樂業的背後各種利益交錯,目前看得出趙露思的生病不是短期能解決的問題,她需要一段長時間的休養,而經紀公司又強調一切有期,這肯定是一個矛盾。
有人說趙露思本人一篇又一篇小作文、一條又一條熱搜背後的真正訴求是和經紀公司解約,畢竟作為頂流女明星,沒有人希望自己以一副無比憔悴的病容、以抑鬱症患者的身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在熱搜頭條上,除非能夠以此輿論為後盾由此獲得和經紀公司解約談判的籌碼,能夠儘可能地無痛解約,畢竟生病這事兒,也確實是屬於不可抗力。
如果真是如此,那這一切不過才剛剛開始,趙露思真正要經歷的血雨腥風,才剛剛拉開帷幕……
明星們為何是心理問題的高發人群:高壓,高期待,高回報,高危,低可控性

趙露思是真的拿到醫生的診斷證書,而李明德則顯示出一種更為激烈的精神狀態,疑似被他的同組演員馬先生內涵為“狂躁症患者”。

▲ 事發後,馬天宇回應過一條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抑鬱患者及狂躁症患者,而馬天宇前幾年患抑鬱症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至於誰是狂躁症就明者自明,之後隨著事件不受控制地越炒越熱,馬天宇刪掉了這條微博。

▲ 1月4日,男明星李明德在微博上公開喊話《三人行》劇組,矛頭直指《三人行》男一號馬天宇在片場耍大牌,遲到、不讀劇本。 
▲ 眼看著上一條微博上熱搜了,李明德趁熱打鐵,一口氣發了好幾條微博,情緒也是逐漸失控,表示他會更“瘋”。下滑檢視全部
▲ 之後馬天宇否認了李明德指控的“遲到、耍大牌、不看劇本”,以及再次暗示李明德的一切行為是因為他有抑鬱症,“感同身受,所以我會覺得抑鬱沒什麼”。
很快,李明德接住了2025年第一波潑天流量。
▲ 短短兩天時間,李明德抖音狂漲1000萬粉絲,幾次直播,粉絲刷禮物就沒停過……
流量來了,爭議也就來了,李明德顯然沒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依舊是打雞血的躁狀態,依舊是全場亂殺,孰不知輿論的風向已經在悄悄轉變了……

▲ 李明德的私服被扒出,一身的名牌,根本就不是普通打工人能消費得起的,根本不符合他口中“銀行卡餘額只剩180元的窮小子”的個人人設。

▲ 之後被網友質疑“208強行表演工薪階層”,李明德惱羞成怒,直接丟擲一句“你掙不到錢可以從自身找原因”,不知道在李明德直播間忙著刷禮物的網友們,看到這句又是做何感想。
伴隨著針對李明德的爭議聲越來越大,1月7日,李明德直播間被無限期禁,這場網際網路直播鬧劇,由此算是暫告一段了吧。
非常有意思的是,“瘋”似乎成為當下明星出圈的重要方式。
無論是富家公子向佐最近的穿著狀態和直播狀態,都讓新聞從業者感到驚訝非常,但向佐似乎也因此獲得了超高的關注度。
還是麥琳讓人瞠目結舌的自我坦承:
目前的狀態是,人們已經厭倦死氣沉沉的內娛,偶爾出來一個言行出位不管不顧的“瘋”(有真有假,泛指一種超乎常理不受控的精神狀態)態,流量立即傾斜,這當然有某種娛樂的嗜血性(關於女明星瘋態的追捧,我們之前有說過)。
更重要的還是在經濟下行的時代裡,每一個人都憋壞了,每一個都希望有人能突破這沉悶不堪的環境,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敢於拿石頭砸窗的人(不管對錯)都會成為破圈之人——用通俗一點的話,叫“瘋替”。
無論事情全貌究竟如何,沒名氣的二線小咖李明德一人單挑整個劇組,暗合了當下的某種“想要發瘋、想要創死所有人”的社會情緒,特別是每個為資本賣命,被資本壓榨得喘不過氣的打工人,抖音那幾百萬瘋長的粉絲都活在某種激起的情緒裡,他們似乎都在李明德身上看到了自己,試問誰沒想過被現實狠狠錘打卻無力還擊的許多個當下,不管不顧地原地發瘋呢?

▲ 在抖音火速漲粉幾百萬之後李明德火速被封,但他仍然在微博等平臺為自己維權。

一直以來,明星都是抑鬱症、躁鬱症的高發群體。
這是因為,娛樂圈本身就是一個競爭殘酷、淘汰率高、而且更新換代極快的地方,而且作為明星來說,他們的處境非常被動,能不能紅、能紅多久,都是玄學,都是命運的欽點,幾乎不受自己的掌控,此為高壓。
但當他們紅的時候,他們又擁有呼風喚雨的能力,能夠在一瞬間影響整個事態的發展,比如他們一病倒,整個劇組就會癱瘓,幾千萬幾個億的投資就會打水漂,他們在商業社會,景觀社會,成為一種極高價值的商品,牽一髮而動全域性,這就導致他們的高權力。
但就算這麼紅,他們也時刻擔心,時刻處在聽憑命運擺佈的處境裡,無論當紅還是不紅,都要像個永動機一樣一刻不停地轉動,隨時擔心被淘汰被替換,擔心任何一件小事變成塌房事故,苦心奮鬥多年的一切一切化為烏有。
特別在當下這個明星幾乎24小時被看到被judge、一言一行都會被放大的網際網路時代,一句話一件事,就能輕易斷送他們的前程,於是在工作之外的時間,他們也時刻緊繃,絲毫不敢鬆懈。
▲ 2013年,陳奕迅在香港演唱會上忽然情緒失控,現場訓斥歌迷,情緒平定以後,在臺上自嘲“我有神經病”,之後陳奕迅被曝患有躁鬱症,雖然事後陳奕迅對躁鬱症的說法一一否認了,估計也是怕影響之後的發展,不過還是能看得出,當時的陳奕迅情緒問題確實已經相當嚴重。
▲ 陳奕迅之後在採訪中解釋,21歲入行,將近20年無休無止的工作,讓陳奕迅感到無比疲倦,臨近40歲的那幾年,是自己情緒最不穩定的階段。
▲ 除了高強度的工作,公眾人物的身份也一度讓陳奕迅想躲到無人認識的他的角落,徹底遠離人群。
你看,即便如陳奕迅這樣的頂級明星,娛樂圈殘酷的生存環境也沒有空間供他放置壓力,激烈的行業競爭更不允許他們有停下來的時間,他們幾乎很難有朋友,因為紅的時候周圍都是想要分他們利益一杯羮的人,不紅的時候,因為缺乏價值更沒人搭理。
任何人處在明星這樣一個超高壓的職業裡,內心都很容易扭曲。
於是這些沒能被好好處理、好好安置的壓力,就會變成一股扭曲人性的強力,輕則像趙露思、陳奕迅這樣,被情緒疾病困擾,重則像近些年無數塌房的明星,名聲盡毀,直接斷送前途。
比如最近忽然被爆料演技派明星Z。
▲ 12月30日,一則“女子被家暴16次”的社會新聞,讓女演員姜塵決定自曝自己被男明星家暴的往事,雖然整個影片全程未指名道姓,但由於“講粵語”“住在北京村裡”“從小沒有媽媽”“北漂多年受過很多白眼”等等細節過於詳細,讓人不難猜到,這個家暴男明星就是前幾年剛剛憑藉《狂飆》大火的Z。
▲ 其中比較讓人咋舌的細節,就是Z的家暴以及出軌。
之後事件愈演愈烈,Z參演的《日掛中天》投資人親自打電話與姜塵交涉,姜塵錄音並公開,表示自己此番爆料不圖錢,甚至沒想置Z於死地,只是“希望大家能關注並重視家暴,任何女性都有為自己發聲的權利!”
Z那邊一直沒有任何回應,畢竟姜塵沒有人證物證,對於Z來說,此時保持沉默,不為事件熱度添柴加薪,就是最好的回應。
不過姜塵的講述,似乎讓我們看到了Z更豐滿、或許也更真實的另一面,仔細想想也合常理,一個出身貧寒、在圈中沉寂了幾十年的娛樂圈邊緣人,永遠被拒絕,這種感受確實非常打擊人。
最後的最後,我們來討論一個更為嚴肅的問題,當時代進入更為高速的網路時代,人們普遍把大量的時間沉浸在網上,遊戲也好,接受無止境碎片化資訊也好,網癮也好,超出人處理的資訊過量會讓人的精神狀態處於危機之中。
而作為景觀社會極具商業價值的明星們,在前面提到超高壓超高收入超高關注力的傾軋之下,除了被異化,別無他途,也就是說,你得把自己變成機器人,才能面對如此高頻高壓的工作。
▲ 趙露思2024年的日程表,滿滿當當。
其實生存在這樣一個高壓力的時代,別說明星,就算是普通人,也都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和心理壓力,而我們的教育過程裡,又太過注重成績與效能,很少關心人的心理健康。
在一刻不停地全力衝刺才能獲得成功的時代裡,一將功成萬骨枯,大部分人都是失敗者,就算僥倖成功,代價也是特別殘酷的,那就是你必須將整個身心獻祭你的工作,於是,種種心理問題也就不可避免地隨之而來。
成為永遠高產的商品,成為毫無瑕疵的景觀,這本身就是對人的異化,在學者韓炳哲的《倦怠社會》中提到,當一個社會處於快速上升期,每個人都往往“心甘情願”去“自我剝削”,他們成為真正的“勞作機器”,人們將自己困在一架不斷加速、圍繞自身旋轉的瘋狂競爭之中,看似擁有極度的自由,但每個人都要獨自為幸福而奮鬥,它成一件私事,受苦也被解讀為自己的失敗,人很難不從中從而產生抑鬱。
▲ 抑鬱症成為21世紀的流行病:“它們都帶有自我攻擊的特徵。病人對自身施加暴力、剝削自我。自我形成的暴力取代了他者的暴力,前者的破壞力更大,由於受害者生活在一種虛假的自由感之中。”
面對異化,惟一的途徑是回到人的本身,像人一樣活著,而不是像機器一樣活著,人是無法承受太長時間太長強度的壓力,這也是很多明星突然會宣佈休息的原因,尤其是少年成名的年輕偶像,他們入世不深,心理承受力也有限,需要專業的介入和時間的安撫。
▲ 馬天宇也放慢腳步在京郊搞了一個農莊,種菜養雞,在心理學上,讓自己沉浸於體力勞動,親近大自然,多與人交往都是緩解焦慮與抑鬱的方法。
▲ 韓國明星林允兒宣佈復出,因為早幾年連拍攝了七八部作品身心俱疲,她休息了一年,這段時間成為了她探索自我、重新審視人生旅程的寶貴時光,她說“我希望透過這段時間,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找到內心深處的聲音。”
當然,除了心理專業的介入,我們還需要面對的是人執著的妄念,至於藉由“發瘋”而獲得流量這件事,除了得到短期的繁榮,其實帶來的是更長期的危害。
遇到問題直接發瘋,不管不顧地撞死所有人,看似是逃脫了這一切,其實是被流量以更殘酷、更血腥的方式獻祭。
畢竟一時的光輝不代表永恆。
潑天的流量會被耗盡,圍觀的群眾也會四散而去,等當下一切虛浮的泡沫都被戳破,等待他們的,又將是怎樣的職業前景呢?

▲ 李明德最新訊息。
——  插播一個南京見面會的預告 ——
新年伊始,我們與APM Monaco的粉絲專場將會來到【南京】喲~
時間與地點先放在下方,有興趣一起來玩的朋友,請掃描下方的小程式碼填寫一下資訊哦!我們將從中邀請20位朋友一起前往!
期待能和大家線上下更親近的距離,聊聊珠寶、穿搭,以及今年的收穫與新生!
  APM Monaco x 藍小姐和黃小姐  
 粉絲專場(南京站) 
時 間
2025年1月19日(週日)
15:00-16:30
地 址
APM Monaco 金鷹新街口店
(南京市漢中路101號金鷹新街口店B座1樓1015)
報 名 方 式
長按掃描下方小程式碼
▽ 參與報名哦 ▽
推薦:扯白||新年伊始文娛榜格外熱鬧,為什麼明星們對“好孕”情有獨鍾?
上文:新年清單||2025,和這些美物一起開個好頭!
作者:Vivian
 責任編輯:Miss H
出品:藍小姐和黃小姐
文字原創,配圖來源於網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