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新年獻詞問題真相:南方週末為何只能成為“背鍋俠”

    文丨將爺
大家好,我是老將!好久不見,今天忙完回來了。
中午,我在主號“人格志”更新的文章,叫《人格志2025新年獻詞: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愛做俠客夢》,在這裡也推薦一下,請大家開啟藍色字型超連線閱讀。

現在再來說說這幾年新年獻詞捱罵的事。

其實,新年獻詞都連續幾年捱罵了,但也沒有罵出結果。由此可見,大量媒體把“改文風”三個字掛在嘴上,新年獻詞證明就是改了個“屁文風”。

連續幾年,被罵最狠的,甚至唯一點名捱罵的,就是南方週末。比如,有人就寫文章叫《被南周的新年獻詞噁心了》
知道點傳媒歷史的都知道,新年獻詞發起和興盛,都來出自南方週末。迄今為止,要說標誌性產品,也沒有任何作品超越這家媒體上世紀末的《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
20多年過去了,南方週末遭遇過各種風雨。南方週末確實早就不是當年的南方週末了,這是客觀存在。不論是人文性、思想性還是批判性,都衰敗得很慘烈,這是客觀事實。
但,如果非要說風骨和氣節,從過去到現在,也沒幾家媒體超越過當年南方週末。現在都是大哥不說二哥,一個暖味(卵味)。
不過,寫新年獻詞的功底,南方週末肯定不差。文化這種東西,講傳統,講源流,講傳承,在思維和技術上,直到今年,南方週末新年獻詞,還是在努力沿襲著固化的修辭方式,以及強行呼應著時代的浪潮。
新年獻詞確實已經成為一種文體,代表著一種思維表達方式,代表著一種與讀者(使用者)互動的載體。從這些角度看,南方週末較之國內大量媒體,特別是某些自以為高高在上,仍然處於遙遙領先狀態。

對此,我只要說一個基本原因,大家就懂了。
寫文章最關鍵的思維是什麼?

顯然是使用者思維,換句話說,就是文章寫給誰來看的!!
站在普通上立場,這是決定文章到底是不是高貴的,是不是有價值的關鍵因素。
那麼,我截圖一下南方週末今年新年獻詞

《用你的活法定義世界的演算法》的首尾片斷。

大家可以看到,這篇文章敘事主體依然是用“我們”,這裡的“我們”,既代表著報社,也是站在社會立場進行公共代言。
真正關鍵的角色是“你”。顯然,這裡的“你”,是讀者,是使用者,是社會每個原子,是一個個獨立存在的個體。
把這篇文章敘事的主客體解釋完,一個基本結論是——這家媒體的使用者還是普通讀者,文章是寫給你我這樣普通人看的
如果你們看看其他新年獻詞,很容易得出一個基本面的判斷——哇,南方週末還是特立獨行呀,不像某某某某媒體只是寫給“領導”看的
如果我能膽子大點,從技術層面再分析一下,你們就會更明白。比如,從文章引入匯入上看,那些引的是哪種“名人名言”,舉的例子是什麼。。
那些媒體也習慣於用“我們”,但這種“我們”代稱,有時候甚至都不是媒體自身,而是代表著領導意志,代表著宏大權力。
使用者思維是不同的,網友罵新年獻詞沒有替他們說話,沒有說人話,說的多是套話空話屁話,首先自己也要搞清楚,你是不是屬於人家的使用者。

從這個角度講,被罵的南方週末,顯然有些冤。不論從寫作技術,還是從思維模式,以及從服務思維,南方週末是在苦苦守護著那點骨血,維護著自己那點基因。

你可以說南方週末也變得“不說人話”,但,不能說他們也“不替人說話”了。
只不過,不像過去那樣扛著公平正義旗幟了,而是更注重科技應用的服務思維了。


當然,網友罵南方週末沒風骨,本身也榨出他們自己人格的小。
不信,你來罵罵其他的試試?我可以肯定地說,隨便挑一家,找出的醜態,都可能比南方週末難看得多!但,你敢嗎?

抱歉,我只是為了說明事實真相不是懷著惡意引導這些人往火坑裡跑。
當然,大家這次批評新年獻詞,還有一個普遍角度,就是說文風太過虛無縹緲,太過炫技,堆著大量華麗詞藻,搞得跟漢賦似的,空洞無物,造著各種生詞。
曹林今天有篇文章標題叫

《過度煽情的媒體獻詞,都屬於語言腐敗》。

曹林在這文章中也說:“新年獻詞文章,很多讀來都不知所云,每一句似乎都“閃閃發光”,每一段好像也很精彩,語詞精緻,情感飽滿,但這些詞句組合在一起,就不知道想表達什麼了。脫離了這種真實、真誠、真話,不問蒼生問玄虛,乘著“煽情的紙飛機”在空中飛來飛去不著地。”

大家請注意,曹林用了一個特別重要的概念,叫“語言腐敗”。
老鐵應該知道,關於“語言腐敗”這個概念,我講過很多次,它原是張維迎發明的,收在那本

《理念的力量

》中。
這篇文章實在太猛太猛了,很值得看。我就不重複了。

我記得張維迎後來還在一次和竇文濤的訪談中專門談過這個詞,總之,就是在說,當一個社會人們說假話說到這個程度,說假話不在臉紅,說假話已經是信誓旦旦的時候,這種語言腐敗就很可怕了。

那些假話套話空話廢話謊話,之所以能夠大行其是,通行無阻,就是因為有各種漂亮的包裝。
這些話語風格形成體系,我個人認為,也就是在充當語言腐敗的保護傘。

曹林把新年獻詞說成是語言腐敗,如果將之與張維迎說的語言腐敗內涵結合起來,這就意味深了。
由此,也不難想象,現在人們對“獻詞體”反感的本質原因是什麼!

語言本身沒有腐敗,但可以成為遮蔽真相維護醜惡的工具。比如,轉移問題的視線,讓人們對現實問題看得不清不明,讓反腐之劍遲疑不落。
回到南方週末的新年獻詞上,我個人認為,縱然你可以一萬個不滿意他們文風存在墮落,不夠實在。但是,這個媒體似乎還扛不起語言腐敗的這個鍋。
這就是由使用者思維決定的。因為南方週末的使用者是“你”。

這不就清楚了——這鍋,你也配扛!
從這個角度講,南方週末當然有點冤,是個背鍋俠!
總結起來,很多新年獻詞的真正問題,是把“不說人話”和“不替人說話”揉合得恰到妙處。

PS全文完。共2018字

。今天跨年了,給老鐵們來拜年,感恩大家長久的等待和陪伴。

不論如何,接下來時間,我會從容些,會在這裡寫些有品質的文章,這是和各位深情相擁的方式。

大家

下面二維碼,

加好友以保能及時找到我,謝謝各位!

請歡迎關注人格志影片號,方便我們在直播間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