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在親密關係中,「對齊顆粒度」對穩定性起著重要作用。
02
納撒尼爾·布蘭登在《浪漫愛情心理學》書中提到:「被看見」是真正友誼的本質,更是浪漫愛情的精髓。
我們在彼此交談互動中體驗自我,在回應中感受「被看見」。我們重視在一個具體的人面前,是否感到自在,有沒有被理解、被感受。
而溝通正是這一切的基石。

營造尊重、接納的溝通氣氛,彼此設定一些交流邊界共識(比如:不下意識批判、不要只給建設性意見、禁止插嘴等)。
自由地分享感受、觀點、情緒和想法,無需害怕譴責、攻擊、訓斥或者無視等消極反應。交流並不是強迫自己讚賞認同對方所有想法,而是保留自主性的同時,給予對方傾聽和積極關注。
當出現分歧或矛盾,消極情緒湧現出來,坦率真誠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用忽視、憤怒、冷漠等次級情緒來掩蓋「脆弱」的真實部分。
亦或者,用刻薄的語言來內耗自己,先給彼此下定義:ta就是沒那麼愛我、和ta說感受也不會理解的、相信ta自己真是愚蠢…..
承認和坦白自己的渴望不是「認輸」的表現,更不是軟弱或低自尊的行為,而是一種勇敢且真誠的自剖,更有可能獲得對方真誠的共情回應,開展平等的對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