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時候,你有沒有被語文課本里出現的動物勾走注意力,很多動物作家們寫的很抽象,語文老師和生物老師說的對不上,有的像“斑羚飛渡”“老鷹重生”這類虛構成分較高,有的我們聽著挺對,仔細一想好像不對啊?

雎鳩:誰說猛禽不能談戀愛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關雎》作為詩經的第一篇,也是很多人最早接觸的一篇詩經作品。這首詩歌描繪出了一幅青年男女戀愛的美好畫卷。雎鳩鳥在河中的小洲上發出“關關”的鳴叫聲,君子對那位賢淑的姑娘心生愛慕。人在大自然裡生出曖昧情愫連“小鳥”都要打輔助。
在學習關雎的時候,很多人或許都想過這詩裡的“雎鳩”是什麼動物。課本上的註釋給出的解釋是“魚鷹”,在今天的語境下,魚鷹一般指的是鸕鷀(Phalacrocorax carbo),也就是在灕江上跟老漁翁一起捕魚的那種鳥。但是在詩經裡的“雎鳩”指的並不是它。


灕江上的漁民的“魚鷹”鸕鷀,emm突然有點不浪漫了呢 / 圖源:visitbelek
西晉的時候,名士陸機和郭璞曾對雎鳩的真身進行過考證,陸機認為“雎鳩,大小如鴟。深目,目上骨露。幽州人謂之鷲”,也就是說他認為雎鳩應該是一種猛禽。而郭璞的註解“雎鳩,王雎,雕類。今江東呼之為鶚,好在江渚山邊食魚”則完全定下了它的身份——在郭璞眼中,雎鳩的真身也許是鶚。
鶚,沒錯,就是那個之前很火的“猛禽戰鬥機攜帶飛魚導彈”表情包主角。

更不浪漫了好吧 / 圖源:中國常見鳥類觀察圖鑑
鶚(Pandion haliaetus)是鷹形目的猛禽,是鶚科鶚屬下唯一的物種。就像郭璞描述的那樣,鶚的食譜裡幾乎都是魚。為了捕魚,鶚的腳爪上佈滿倒刺狀鱗片,第四趾可以向後扭轉,這些構造都是為了抓住滑溜溜的魚,如此看來,鶚才是一隻貨真價實的“魚鷹”。

像個夾熱盤子的抓夾 / 圖源:freepik.es

轉發這隻鶚,你空間裡的錦鯉都會被吃完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會問了,這猛禽在文化裡多是孔武有力的象徵,怎麼能拿來形容軟綿綿的愛情呢?這就得提到猛禽的求偶遊戲了。每到繁殖季節,雌、雄猛禽會同時在天空中上下翻飛、互相追逐,從而達到互相吸引的目的。這在生物學上被稱為婚飛。倘若雎鳩真的是鶚的話,也許《關雎》便是一位患了相思病的年青士子看到在空中“纏纏綿綿翩翩飛”後落於河洲的一對鶚時,想到自己暗戀的物件有感而發的吧……


猛禽也有家庭的 / 圖源:monaconatureencyclopedia
不復返的不是黃鶴,而是青春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崔顥的一曲《黃鶴樓》讓位於今天湖北武漢的黃鶴樓名聲大噪,成了四大名樓之一。詩仙李白初登黃鶴樓時看到此詩,也曾感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故而擱筆。

武漢黃鶴樓夜景,現在背下來《黃鶴樓》還免門票呢,好好上語文課

電影《長安三萬裡》中李白見崔顥題詩
詩是好詩,黃鶴樓是好樓,但為啥要叫個“黃鶴”呢?我們印象裡的鶴,不是白的,就是灰的。從來都沒見過黃色的鶴啊。

一種比較常見的鶴——灰鶴(Grus grus) / 圖源:arturrydzewski
這就得涉及到鶴類幼鳥的發育了,在我國有分佈的丹頂鶴,白鶴,灰鶴等鶴類春天的時候會在西伯利亞荒原和我國東北繁殖。剛出生的小鶴渾身長著黃色的絨毛。秋天的時候,已經長大的小鶴會跟著爸爸媽媽前往我國長江中下游(也就是黃鶴樓所在的地方)越冬。這個時候的小鶴的黃色雖然比嬰兒的時候有所暗淡,但是整體上還是個黃毛。因此當長江中下游的人們看到這些半大的小鶴時,自然而然地便把它們叫做“黃鶴”。

白枕鶴的幼鳥 / 圖源:zooinstitutes

白枕鶴的成鳥 / 圖源:zooinstitutes

鄱陽湖的白鶴,黃色的是今年長大的幼鶴
當然,春天的時候鶴們還會飛回北方,來年秋天還會飛回來。但是這時候經過時光的洗禮,曾經的“黃鶴”早就變成了“白鶴”或“灰鶴”,因此這一去不復返的不是黃鶴,而是黃鶴的青春啊。
閏土刺的“猹”到底是什麼
“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看到這張很經典的插畫大家就想起背誦“表現了…體現了…表達了作者…”的痛苦回憶了吧。魯迅先生的散文《故鄉》,文中回憶了他少年時代的好友“閏土”,對閏土有很多描寫。其中最經典的便是這一句,因此,那個在瓜田裡舉著鋼叉的農家少年形象深入人心,同時,一種神奇動物也伴著少年的形象迅速走紅,它就是“猹”。
你翻遍各種版本的動物名錄都找不到“猹”這個字,因為這就是一個被生造出來的字,先生自己也坦白,“猹”這個字是他根據老鄉們的口音生造出來的,後來回想起來,也許是獾。詞典裡面對猹的描述也是毛一般灰色,腹部和四肢黑色,頭部有三條白色縱紋。趾端有長而銳利的爪,善於掘土,穴居在山野,晝伏夜出的小動物。這些特徵都指向了獾。
雖然有了先生的坦白和詞典的“助攻”,但是猹的最終身份還是不能就此下結論,位於中國南方的魯迅故鄉常見且長成詞典裡那樣的獾有兩種,其一是狗獾,其二是豬獾。

狗獾 / 圖源:antropocene.it

豬獾 / 圖源:thainationalparks
至於猹究竟是這兩種獾裡的哪一個,先生在文章裡面也給了我們答案。他寫的清清楚楚“要管的是獾豬,刺蝟,猹”。這個“獾豬”說的就是豬獾,它和“猹”是不同的兩種動物,由此可見猹的身份便是狗獾了。
因為《故鄉》一文的影響,廣大中國讀者一想到猹就想到偷西瓜,儼然把猹和西瓜當成了一對“cp”,實際上,作為雜食動物的狗獾從老鼠,昆蟲,蚯蚓、青蛙、蜥蜴這樣的小動物到植物的果實,根莖來者不拒,當然也包括人類種在田裡的西瓜。不過會吃不代表愛吃只吃。總體上來看,狗獾並不會專門偷西瓜。

撿蘋果吃的狗獾
這篇文章來自「博物」公眾號,《如果語文老師給你講明白這些生物問題,這些課文你就能讀懂了嗎?》,還有高爾基的海燕是什麼燕沒在這裡講完。點選博物公眾號,傳送“語文”檢視全文。
在「博物」公眾號,上有天文,下有地理,中間還有生物和生理。你會看到世界居然如此奇妙,也會發現奇蹟背後的原理是多麼簡單和永恆。
有和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