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加拿大超市巨頭CEO潑冷水:“買國貨”熱潮未必持久!愛國心敵不過價格差

[溫哥華頭條Vancouverheadline 編輯]
要不要試試降價呢?
本文授權轉載自:超級生活

微訊號:superlifeca

在美加貿易緊張、關稅增加的背景下,加拿大超市龍頭 Loblaw 正加緊將更多本地商品上架,以回應消費者“支援本國貨”的消費熱情。然而,該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Per Bank 也坦言,這股“買加拿大貨”(Buy Canadian)風潮或許不會長久。
“我們知道,加拿大人對他們購買商品的來源非常在意,因此我們一直積極尋找加拿大本地的種植者與製造商,”Bank 在公司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
雖然消費者在實體店的購物偏好難以量化,但 Loblaw 透過線上購物平臺的資料顯示,自美國關稅實施以來,顧客明顯更傾向選擇加拿大本地產品。值得注意的是,Loblaw 旗下的 PC 品牌和 No Name 品牌中,僅有不到 4% 的產品來自美國。
Bank 補充說,Loblaw 的測試廚房近期非常繁忙,不斷嘗試新產品,以儘可能減少對美國進口商品的依賴。“他們一直很努力地在測試新品,就是為了應對目前的關稅問題,讓我們能減少從美國採購。”
雖然 Loblaw 正在全力配合“買本地”趨勢,但 Bank 承認,這種消費者情緒未必能夠持續。“如果價格與質量最優的是加拿大製造,那大家當然會選擇本地商品;但若是進口產品價效比更高,消費者也會毫不猶豫地轉向它們。”
Bank 預測,眼下的“買加拿大貨”風潮,或許最終只能留下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他指出:“如果本地產品與進口產品價格相差在 5% 以內,消費者大多數還是願意選擇加拿大製造。但如果差價拉大,熱情很可能就會降溫。”
為了順應這一趨勢,Loblaw 不僅在門店中更清晰地標示本國產品,還在忠誠度 App 中增加了“換購加拿大貨”的功能,方便顧客快速找到可替代的本地商品。
儘管面臨關稅和供應鏈挑戰,Loblaw 第一季度財報表現依然亮眼:淨利潤達 5.03 億加元,合每股攤薄收益 1.66 加元,較 2024 年同期增長顯著。經調整後每股盈利為 1.88 加元,略高於市場預期的 1.87 加元 。
營收方面,公司本季度總收入達 141 億加元,高於去年的 136 億。食品零售同店銷售增長 2.2%,藥品零售則增長 3.8%,其中藥房與醫療服務部分增幅高達 6.4%。
RBC 分析師 Irene Nattel 評價稱,這是 Loblaw“又一個穩健季度”,關鍵業績指標基本符合市場預期,顯示出公司基本盤依舊穩固。
Bank 還重申,顧客對促銷與積分獎勵的響應依然強勁,尤其是在物價持續高企的背景下,這類刺激消費的策略愈發重要。
為了滿足消費者“希望省錢”的剛性需求,Loblaw 計劃在 2025 年投資 22 億加元,新增 80 家門店和藥房,其中約 50 家將為折扣類超市。自去年首次推出小型 No Frills 門店以來,公司逐步加快了佈局步伐。
2025 年第一季度,Loblaw 已開出 10 家新店,第二季度將再開 10 家,其餘 60 家計劃在下半年完成。
Bank表示,這些新店多數表現良好,符合預期。“如果我們發現新門店的經營效果不好,我們就不會繼續開。但目前看,未來五年這些門店一定會成功,因為消費者真的在追求低價。”
除了擴張超市網路,Loblaw 還將在未來增設 100 家藥房護理診所。2024 年,Loblaw 已新開 52 家門店和 78 家診所。
此外,Loblaw 還宣佈將普通股季度分紅提升至每股 56.4 加分,年增 10%,這是公司連續第 14 年提升股息。
在關稅、通脹、供應鏈波動等多重壓力下,超市如何兼顧“平價”和“本地採購”?Loblaw 的戰略透露出一個現實:理性消費仍是主流,情緒消費終將回歸平衡。消費者對加拿大製造的熱情是否能轉化為持續行動,將取決於一個永恆命題——價效比。
對於普通加拿大人來說,超市裡的“國貨潮”不僅關乎情感歸屬,也關係到荷包的厚度。未來幾年,Loblaw 及其他大型零售商的策略,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每一次的“買什麼”選擇。
新聞來源:
https://www.ctvnews.ca/business/article/loblaw-still-adding-canadian-products-but-ceo-says-buy-canadian-trend-may-not-last/
歡迎關注加國報告影片號
(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
注:為了及時收到我們的推送,請至本號首頁點選右上角,將公眾號加星標,感謝諸位讀者。
本文所有內容未經版權方許可,請勿轉載。
來源:超級生活
責任編輯:林伯儒
平臺:溫哥華頭條
微信ID:

Vancouverheadline


請點“贊”和“在看”,賞小編一朵小黃花~

有話隨便說,長短隨意:[email protected]
↓ 點選“閱讀原文” 更多精彩盡在加拿大樂活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