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術愈發成熟的今天,試管生子已經成了許多有條件的家庭克服生育難題的選擇。
但是在澳洲,卻發生了一起讓人無語的烏龍事件:
一位女士在接受試管嬰兒治療的過程中,竟然被錯誤地植入了他人的胚胎,
導致她最終誕下一名與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嬰兒…

這樣的錯誤讓人難以接受,不僅是當事人,恐怕連有意向透過試管嬰兒技術生孩子的其他夫婦在看到這樣的新聞後,也會心有不安。
不僅如此,嬰兒的親權歸屬也容易引起法律上的爭議。
澳女試管生子
親生卻非“親生”
據澳洲媒體近日報道,一名布里斯班女性在接受試管嬰兒治療(IVF,體外受精聯合胚胎移植技術)後,竟然產生一個與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
機構錯誤地將其他患者的“備胎”進行解凍,植入了這名女性體內。
報道稱,這對夫婦是在Monash IVF機構進行的治療,該機構是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輔助生殖機構之一。
據悉,這起人為造成的錯誤是在孩子出生後才發現的。
當時,生下孩子的夫婦要求將其剩餘胚胎轉移至另一家試管嬰兒機構,卻意外發現儲存中多出一個胚胎。

這名嬰兒已經於2024年出生,但是這家機構是2025年2月才發現了這一錯誤。
此事件為全澳首例,有律師表示,這種情況下,很可能引發關於嬰兒的親權歸屬問題爭議。
這孩子,到底該歸誰?
專注於代孕與捐精法的家庭創設律師Sarah Jefford表示,這起事件可能會成為具有法律先例意義的案件。
“在澳大利亞,生出孩子的父母被法律預設為孩子的合法父母。”
“但如果孩子的基因父母願意站出來爭取撫養權,那就需要再看情況發展了。”
但不論實際情況會如何發展,這起“人為事故”都會對兩個家庭以及這名剛出生的嬰兒造成一些負面影響。

可以說,這種錯誤是當事人難以承受的。
對整個行業,也是一個巨大打擊。
生殖教育專家Lucy Lines稱,這次錯誤將對整個IVF行業產生衝擊。
“這種錯誤極其罕見,流程中有如此多的檢查與確認步驟,幾乎讓人難以置信它會發生。”
情況“極其罕見”
“人總會犯錯”
與Lucy Lines表達的觀點相似,墨爾本大學生育專家Alex Polyakov副教授指出,
這種情況“極其罕見”。

“我們實驗室在處理精子、卵子或胚胎時,有一整套非常嚴格的流程。”
“這次事件可能是多個環節、多個錯誤疊加的結果。”
他表示這種噩夢級別的事故“幾乎不可能發生”,然而就像飛機旅行一樣:
“很安全,但偶爾也會因人為失誤墜機。”
Polyakov強調,其他患者“無需擔心”,“這不是系統性問題……而是一起非常孤立的不幸事件。”

Monash IVF的前任主任、試管嬰兒領域先驅Gab Kovacs教授強調稱:
Monash IVF的操作流程在過去40年裡都非常嚴謹。
“每次處理生殖組織,都要有兩人簽字確認。”
據悉,這家總部位於墨爾本的輔助生殖機構,在澳大利亞和馬來西亞設有多個分支機構和合作診所。
該機構擁有悠久的歷史以及豐富的臨床經驗,屬於全球輔助生殖領域的先鋒。
1973年,Monash大學的研究團隊協助進行了全球首批試管嬰兒專案之一;
1980年,Monash IVF成功幫助誕生了世界首例透過冷凍卵子懷孕出生的嬰兒。
可以說,Monash IVF確實屬於該行業內的領軍機構。

儘管如此,問題還是出現了,而且是這種難以挽救的錯誤。
面對這種情況Gab Kovacs無奈地表示:
“我認為也沒有太多補救措施,只能接受人類會犯錯這個現實。”
“澳大利亞每年進行超過10萬例IVF手術,每家診所都有多個環節涉及精子與卵子的處理,在如此頻繁的操作中,確實存在發生人為錯誤的可能。”
目前,對於造成錯誤的實驗室技術人員,澳洲法律將如何作出裁定還是未知的。

昆州衛生部門已經確認,新設立的輔助生殖監管機構正在與Monash IVF合作,加強昆州相關行業的安全機制。
Monash IVF的執行長Michael Knaap表示,目前相關家庭已獲得支援。
事件曝光後,該公司股價暴跌超過30%。
有律師表示,案件的賠償數額“可能會非常巨大”。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並非Monash IVF第一次被捲入爭議性事件中。
在2023年,該公司因使用不當的基因檢測工具,導致部分患者的胚胎被錯誤標記為“不適合植入”。

最終該公司未承認責任但同意賠償5600萬澳元,達成集體訴訟和解。
這起事故涉及全澳700多名患者。
出現這種錯誤,當事雙方家庭都很難妥善解決。
對一方來說,是自己懷胎生下、已經養育了近一年的嬰兒;
對另一方來說,是有著自己基因的孩子。
面對這樣的情況,“只能接受人會犯錯”的說法顯得有些不疼不癢了。
綜合來源:ABC、SMH等
以上為正文內容
↓關注悉尼見聞,看見不一樣的澳洲↓






↑ 滑 動 查 看 更 多圖 片,掃碼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