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9日政府採購網釋出了一則公告。
說的是,重慶三峽學院的防火牆及DNS裝置採購中標(成交)結果。

公告一發,大家察覺到了不對勁,都在問買一堆什麼路由器要85萬。
是3000臺給師生用,還是300臺呢?
都不是,就是1臺。

這一臺“普聯TL-R473G出口防火牆”的投標報價是75萬元,還有10萬元是安裝除錯等附加費用,最後構成了85萬。
就是這個數字帶來了整場爭議,也製造了漏洞百出的各種質疑。
首先是參與競標的三家企業。
一家給出高價也就算了,結果三家都給出了85萬以上的價格,最後價低者得。
也讓中國移動重慶公司成了手下敗將。

其次,中標的產品不是定製款。
重慶三峽學院自己通報就說,實際產品就是普通的千兆有線路由器,與學校的要求嚴重不符。
有多不符呢?
網友轉頭在電商平臺上一查,發現普聯官方旗艦店售價是兩三百。

這就傷感情了,溢價足足達到299900%。幾乎是近年來校園採購風波里溢價率最高的了。
學校或許是無辜的,要怪就怪中標公司,畢竟為了這場中標,中標公司佈局了差不多十年。
成立的頭三年是做農副產品的加工的。第三年開始搖身一變,就做電子產品、機電裝置的了。

後來演變為幾乎什麼都幹,還做綠化養護、貨運代理、裝潢設計,反正什麼行業朝陽,它就做什麼朝陽。
但去愛企查上一看,它的參保人數又是0,股東是附近一個村的村民。
偏偏村裡也不知道它存在,因為股東常年不在村裡。

而且,這家公司自2019年就被掛上經營異常名錄,五六年都待著出不來,結果今年1月突然成功摘帽,然後就在5月拿下大單。

你可能覺得村裡的公司怎麼能中標這麼大的路由器採購,但偉大企業不就是如此開頭的嗎?
當年喬布斯就是從自家車庫賣起蘋果電腦的,谷歌的佩奇和布林也是在車庫研究出早期搜尋引擎原型,那現在有一個企業從村裡賣出路由器,有什麼問題?
要說就說:資本你贏了。

但這依然不是今年爭議最大的學校採購風波。
兩個月前四川省石棉縣希望小學給出了一份採購清單。
裡面有相機、除顫儀、餐盤這些,理論上都是學校教學和管理所用,但大家很快發現了問題。
“松典相機”中標單價14050元,網路售價僅631元;“麥邦除顫儀”中標單價29500元,官網價9000元;該校師生1800人,卻採購了8400個餐盤;還有室內會議室系統要19萬元……

事發後,松典相機不得不出來闢謠說,不關我事,我一直賣600塊,價格透明,全網可查。

這時候學校就說是小小的工作失誤,實際上買的是“尼康D90”。

尼康D90是一個17年前釋出的相機,如今全新帶套頭不超過3000塊,二手更是不到千元。
你為了學生教學質量更高,花14000買一個17年前釋出的相機,那是想讓學生也跟著憶苦思甜嗎?
網友越看越生氣,就接著找茬,找著找著他們發現隔壁的中學也有問題。
同樣品牌型號的麥克風比南方和北方某省的採購價貴了三倍;錄播主機少則貴三倍,多則貴了7倍。
採購價比網購價格貴可以理解,但比其他地方的採購價還貴三倍以上就讓人疑惑了。

但在招標聯絡人看來,他們只是老師,沒那個精力瞭解市場價。而且一切本身合規合法。

你說沒問題,那就沒問題吧。
只是這時候再窮不能窮教育的名言變了味,變成了:
教育工作可以賺大錢,大賺錢。

不經意間,學校裡的高價採購案例多了起來,但仔細去看,也是八仙過海,各憑本事。
比如安一個科技感十足的學名。
這是一塊插線板,插線板已經被小米和公牛做到了白菜價。

但你猜這市場價200塊的傢伙需要多少錢?
360元一塊?差不多,只是後面再加個零就更好了。因為它現在叫智慧用電管理裝置。

同樣,普通燈控器被叫做單燈控制器,那它就能在市場價200塊的基礎上搖身一變賣4000元。
問題來了,3600元的插線板、4000元的燈控器,輸出來的電和光,能讓學生考試成績更高嗎?
反正單子總額更高了,這兩項一下子採購了19萬元。
有媒體調查發現,中標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是當時校長的親戚,而校長本人也是該公司的股東之一。

這就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再比如報價沒問題,但採購需求不存在。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的一篇文章裡就給出了三個案例。
其中一個說,當時正常市場價採購,但單位沒有實際需求,最後這臺1000萬元的儀器一點也沒用上,等於白花了1000萬元。

這次採購是在偽造論證報告、違法校內採購流程制度的情況下進行的,是副校長和他表弟乾的,手法也不怎麼複雜。
還有更簡單的:
比如打聲招呼。
400萬的一批電腦最後採購價600萬,送出去的好處費是50萬;

一個熟人之間的招呼就做成了。
現在再看這些案例,你會發現招標流程基本存在硬傷,沒什麼科學論證,事前完全有發現和阻止的可能,但最後還是被他們幹成了。
可見賺黑心錢,不需要什麼高超的技巧。

看到這裡,你可能想吐槽了,手法都這麼粗糙,好像我幹我也行。
其實也不盡然。
在學校裡撈錢這事,有時候手法可以很巧妙。
今年1月的反腐紀錄片裡講了這麼一個案例。
長春某小學原後勤主任等人從學生餐費中撈取好處,做法是積小成大。
一開始,執行的校園餐費標準是每人每餐8元,餐飲公司就給時任校長、後勤主任達成約定,每餐8元錢裡給兩人各0.1元回扣。
後來校園餐費漲到了每人每餐12元,回扣增加到了每人每餐0.3元。

物價在漲的同時,回扣也要漲,這就叫與時俱進。
最後9年裡,餐飲公司剋扣了70多萬的學生餐費。
電視教育片的最後,原後勤主任也痛心疾首地悔恨,對不起學生,對不起家長,不應該去收它一分一釐。

我們常說學校最好是純粹一點,這樣教育出來的學生能保持善良的本性。
但是現實常常不是這樣。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人性的暗黑一面,古今中外莫如此。
你看,美國有美國的史密斯專員,印度有印度的附惡校長。

太陽底下沒新鮮事。
在他們眼裡,世人面前的兩根金條,沒法區分出哪根是高尚的,哪根是齷齪的。

當然,採購到高質量的東西,配上售後保修等服務,所以比市場價高一點可以理解。
但動不動十倍百倍地往上整,真不拿錢當錢啊。
學校的錢也是錢。
所以答應我,實在要高價採購,起碼採購的東西,學生們用得上,用得好。
-END-
搞了個知識星球,名字叫【雷叔講世界】。

最近主要在分享一些投資的思考。
還會有房產投資、旅遊攻略、一些不太方便發的文章,或者怎麼做自媒體等等。
現在發了一些專欄文章,都是公眾號不會發的,現在進去都能看:

總之大家有興趣的可以過來玩。
群裡現在已經有1800個小夥伴了,大家沒事可以當成個論壇扯扯淡也不錯。
我們已經拉了很多微信群了,還會線下組織吃飯、打網球等活動。
歡迎加入來扯淡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