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中國撤稿量高居榜首;最高法發文要求嚴懲科技領域腐敗|學界速遞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資訊,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速  覽 
  1. 截至2023年,中國撤稿量高居榜首
  2. 最高法發文要求嚴懲科技領域腐敗
  3. 2024地球升溫1.5℃, 有研究指減排起到反效果
  4. 公元前英國的“女兒國”

  5. 月球首度被列入瀕危遺址保護名單
學界動態

1. 截至2023年,中國撤稿量高居榜首

發表在《醫學網際網路研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利用基於 Scopus 資料的 SCImago 期刊和國家排名 (SJR) 資料,確定了1996年至2023年按論文發表量排名的前100個國家/地區(包括所有領域和醫學領域),然後根據撤稿觀察(RW)的資料庫,確定了1996-2023撤稿次數。結論是,無論是論文總體數量還是醫學論文數量,美國、中國、英國、德國和日本都是產量最高的五個國家。在所分析的100個國家中,在總體 79645579 份論文中,撤回 37858 份(0.048%),在 23175369 份醫學論文中,撤回 10890 份(0.047%)。
圖源:Med Internet Res 2025
doi:10.2196/65775
中國在撤稿數量上領先,遠遠超過美國,總體撤稿數量是美國的五倍多(17541 篇 vs 3006 篇),醫學撤稿數量是美國的三倍(3997 篇 vs 1216 篇)。印度排名第三,總體撤稿數量為 2950 篇,醫學撤稿數量為 769 篇。
參考來源:
https://www.jmir.org/2025/1/e65775/

2.最高法發文要求嚴懲科技領域腐敗

2025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釋出會,釋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以高質量審判服務保障科技創新的意見》及人民法院保護科技創新典型案例,並回答記者提問。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民三庭庭長李劍,智慧財產權法庭副庭長郃中林出席釋出會。
攝影:胥立鑫
陶凱元表示,該指導意見包含98條具體措施,旨在為創新提供更有力的保護,加大打擊科研欺詐的力度,對技術創新領域的腐敗人員嚴厲處罰。意見要求強調科研誠信的重要性,全國各地法院應嚴厲打擊在科技成果檢測、開發、應用或推廣過程中的欺詐行為,包括偽造或篡改實驗資料、偽造專利和聘請他人撰寫論文等。同時要重點打擊科技領域腐敗,對涉及國家重點專案、核心產業、重大科技計劃、創新獎勵等貪汙受賄的,依法從重處罰,呼籲法官重點解決科技活動中濫用職權、瀆職瀆職的案件,為創新者營造規範、廉潔的環境。
參考來源: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5/01/id/8602684.shtml
https://english.court.gov.cn/2025-01/08/c_1062821.htm
前沿研究

3. 2024年地球升溫1.5℃,有研究指減排起到反效果

圖源:SciTechDaily.com

近期多個研究組織釋出報告,確認2024年地球平均氣溫首次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 1.55°C 以上,這一幅度超出了《巴黎協定》制定的控制上限。所謂工業化前是指 1850-1900年,人類從那時起開始大量向空氣中排放溫室氣體。從2015年各國達成《巴黎協定》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試圖延緩全球變暖的趨勢,包括大量推廣清潔能源,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但是事實表明人類的努力並沒有起到預想中的效果。
很多對減排政策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地球平均氣溫上升是一個事實,但這是否與溫室氣體有關,相應的政策是否能減緩升溫速度則遠沒有那麼確定。太陽活動更劇烈,地球自身氣候週期,以及水蒸氣含量等假說都認為升溫與碳排放無關,至少是關係不大。近期一項發表在《地球系統動力學》的研究指出,2023年也很熱,升溫幅度甚至超過2024年,而造成這種升溫的原因則是減排政策。根據康奈爾大學研究團隊的模型,從2014年開始,國際海事組織開始執行更嚴厲的硫酸鹽排放規定,遠洋貨輪使用的燃料含硫量不得超過 0.5%,低於之前的 3.5% 限值。這一削減使船舶總硫氧化物排放量減少了 80% 以上。但是這種變化導致了大氣中氣溶膠顆粒的減少,雲層得厚度和麵積相應減少,大大削弱了雲層對太陽光的反射能力,反而部分造成了地球升溫的效果,加速升溫了0.08℃。這項研究凸顯了問題的複雜性,解決變暖問題不是一項政策就能搞定的。
參考來源: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5-00010-9
https://esd.copernicus.org/articles/15/1527/2024/

4. 公元前英國的“女兒國”

一面裝飾精美的銅鏡凸顯了墓葬主人的尊貴
圖源:Chris Moody/Bournemouth University
根據發表在Nature的一篇文章,考古學家在英國的阿姆斯伯裡(Amesbury)附近發現了多個墓葬,這些墓葬中的遺骸顯示出顯著的性別差異。在公元前100多年甚至更久遠的時代裡,這裡可能由女性主導。這一發現顛覆了傳統的歷史觀念,即在古代社會中,男性通常佔據主導地位。研究人員透過對遺骨的分析,發現女性在這些墓葬中佔有更高的地位。她們被安葬在更顯眼的位置,陪葬品也更為豐富,這通常被認為是社會地位的象徵。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稱為“阿姆斯伯裡女神”的遺骸。這一遺骸被安葬在巨石陣附近,陪葬品包括珍貴的貝殼和儀式性物品,這表明她在生前可能擁有極高的社會地位,可能是某種宗教或政治領袖。
參考來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409-6

5. 月球首度被列入瀕危遺址保護名單

麥積山石窟
圖源:Courtesy World Monuments Fund
近日,美國非營利性民間機構世界歷史遺蹟保護基金會(WMF)推出了一項觀察名單,該名單旨在關切那些因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等原因而面臨損害的世界性名勝古蹟。今年的名單首度收入了月球作為需要保護的“自然名勝”。該組織發言人Bénédicte de Montlaur表示,隨著人類在月球上的加速開拓,這些活動帶來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因此需要為這些活動立下更多的限制規定。她說:“保護月球遺產將限制私人和政府太空活動造成的破壞,確保月球的自然景觀能夠流傳給子孫後代。”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麥積山石窟、雲岡石窟也在名單之列。該組織認為,過度的旅遊業負荷給這些石窟遺址帶來了毀壞危險。
參考來源:
https://www.theartnewspaper.com/2025/01/15/out-of-this-world-the-moon-features-on-world-monuments-funds-2025-watch-list
點選下方知社人才廣場,檢視最新學術招聘

擴充套件閱讀

星艦七飛: 本體化身“流星雨”, 火箭返回“筷子夾”
兩座重要科學設施在洛杉磯大火中倖免
顛覆傳統!美國一學院將完全由AI授課
芬蘭評估機構將271種期刊歸為“0級”刊物 
媒體轉載聯絡授權請看下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