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研院所助理工程師劉某因間諜罪被判處死刑,間諜罪的判刑,情節嚴重程度不同,量刑也不同,從三年到十年的刑期不等,最嚴重的情況下,可能面臨死刑。
顯然,劉某的罪行堪稱極為嚴重。他洩露了什麼呢?
有外媒推測,劉某所洩露的情報涉及剛剛亮相的殲35A戰鬥機,這一推測使得該案件引發了更大的關注和討論。殲35A的隱身性與F-35戰機不相上下。
如果劉某真的洩露了殲35A的相關資料,無疑會對我國的軍事安全造成嚴重影響。
尤其是殲35A的隱身塗層、氣動外形、機身材料等技術細節,如果落入敵對國家的手中,將對中國空軍的戰略安全構成威脅。
殲35還沒正式服役,如果洩密推測屬實,影響惡劣程度,可以說是空前絕後,判死刑都輕了。
但外媒的猜測並沒有實質性證據。目前推測,他可能只是洩露了一些外圍技術資料,而這些資料的價值並不太大。
如果他真有殲35A的核心技術,外國間諜肯定會給他豐厚的報酬,甚至挖他去更高階的研究崗位,而不是給點小錢打發,還接觸不長時間就斷了聯絡。
還有一種猜測是斜爆震發動機,2月25日,港媒報道我國研製的全球第一臺斜爆震發動機成功點火。
短短21天后,也就是3月18日,美國普惠公司就宣佈其旋轉爆震發動機測試成功,即將邁入“工程化”應用階段。
第二天,也就是3月19日,國安部就釋出了劉某洩密被判死刑的訊息。
時間差不到一個月,這也真是太巧了,中美兩國前後腳,都研發成功了旋轉爆震發動機,幾乎同時摘取了航空發動機領域的“皇冠”,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世界上哪有這麼心有靈犀巧合的事情發生。爆震發動機是為未來的高超聲速飛行器和太空梭量身定做的超級心臟,屬於頂尖科技,技術門檻極高,它涉及到氣動、燃燒、材料、控制等等多個尖端領域,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巨大的技術突破,而且還需要經歷無數次的地面和飛行試驗,研發週期動輒就是十年以上。
我國剛宣佈成功不到一個月,美國就突然宣佈他們也突破了,這到底是老天爺開的玩笑,還是說有沒有什麼見不得光的“家賊”在搗鬼?
但目前,也沒有確鑿證據,證明劉某洩露的機密就和爆震發動機有關,但這個案件給我們所有人敲響了警鐘。
國家安全,人人有責!對潛伏在暗處的境外不法勢力,我們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