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產業基金出手,廣東高階機床廠商獲5000萬首輪融資|36氪首發

專注於高階複合五軸機床的研發與製造,產品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新能源等領域。
林晴晴
編輯袁斯來
封面來源企業供圖
硬氪獲悉,近期,複合五軸機床廠商「今科機床」已完成A輪融資,金額為5000萬元,本輪投資方為工業母機產業投資基金,沐宸資本擔任本輪及長期獨家財務顧問。工業母機產業投資基金於2022年成立,基金管理規模為150億元,是一支專注支援工業母機全產業鏈發展的國家級產業基金。
「今科機床」創立於2005年,總部位於廣東省江門市,專注於機床智慧製造和定製化行業解決方案,其研發製造的高階五軸機床產品廣泛應用於民用航空航天、汽車、新能源、醫療、珠寶和模具等多個行業。
全球製造業向智慧化、自動化轉型加速。隨著航空航天、汽車等高階製造業對加工精度和效率要求的不斷提高,五軸機床作為一種能夠實現複雜加工任務的高階裝置,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據Straits Research報告統計,全球機床市場在2024年達到約1201.9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增至1292億美元。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機床生產國和消費國,2023年其數控機床市場規模約為2000億元人民幣,其中以五軸聯動數控機床作為代表的高階裝備製造的高階機床數量佔比僅為10-15%左右,整體市場在200~300億人民幣,而其中又以外資品牌居多。
當前,國內機床行業仍面臨穩定性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在多行業應用的普及上。儘管國內機床在效能和功能上與國際品牌差距逐漸縮小,但在穩定性和應用案例的豐富度上仍有提升空間。高階機床市場對穩定性和複合化要求極高,國內企業大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場,高階市場仍依賴進口。
「今科機床」創始人鄺錦富早年曾在學校的校辦工廠擔任技術指導,「當時,國內製造業對高階裝置依賴進口,裝置成本高且維護困難。我們看到了國產裝置與進口裝置之間的差距,以及高階裝置市場的潛力。儘管國內機床行業在手動銑床等傳統領域已佔據主流,但國外裝置已經進入數控化和自動化階段,這種差距為國產機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基於此,「今科機床」創立之初就主要針對高階市場,透過自主研發核心零部件並針對數控系統進行深度的二次開發,致力於解決高階機床的穩定性問題,其主要產品線涵蓋了多個高階數控機床系列,包括複合五軸加工中心、五軸加工中心、臥式五軸加工中心、精密模具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數控雙頭鏜床以及雕刻機床等。
其中,據瞭解,五軸加工中心繫列如JK80五軸銑車複合加工中心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新能源、醫療和珠寶等行業。臥式五軸加工中心如JK80-5AXIS、JKG1600-5AXIS已透過2024年廣東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評選。「今科機床」聯合創始人周淑芬進一步介紹,「公司是國內少數專注於複合化機床的企業之一,透過將多種工藝整合到一臺裝置中,以減少客戶裝置投資和生產成本。」

複合五軸數控機床 JK65(圖源/企業)

其中,uniBLOCK系列和低重心繫列是「今科機床」的特色產品,前者以整體鑄造床身和高剛性搖籃結構為亮點,後者則透過低重心設計和短懸伸Y軸結構,實現高精度和高剛性加工。
從核心技術路線來看,「今科機床」的機床產品主要圍繞多軸化、複合化、智慧化和無人化展開。周淑芬告訴硬氪,公司已自主研發精密複合主軸、高剛度五軸轉檯、內藏式轉檯夾具等核心零部件,並對CNC系統進行二次開發,實現了高度整合的多軸複合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今科機床」已透過自研精密工作母機和超精密導軌磨床,實現了機床零部件的完全互換化和高質高效量產。」
目前,「今科機床」的主要客戶覆蓋精密模具、汽車、新能源汽車、醫療器械等行業。未來,公司將重點佈局航空航天和軍工領域。
此外,「今科機床」計劃在未來幾年內重點發展智慧化機床,打造智慧製造生態系統。周淑芬認為,「國內機床行業目前正處於從多軸化向複合化、智慧化發展的階段。儘管中低端市場已經相對成熟,但高階機床市場仍處於穩定性提升和多行業應用普及的關鍵時期。雖然國內企業在高階機床的效能和功能上與國際品牌差距逐漸縮小,但在穩定性和應用案例的豐富度上仍有提升空間。」
團隊方面,「今科機床」創始人鄺錦富在機床技術研發和企業管理方面擁有二十餘年行業經驗,公司配備有近30人的研發團隊,外聘技術專家,擁有多項核心專利技術。

深度、敏銳、前瞻,為1%的人捕捉商業先機
36氪旗下精選公眾號
👇 真誠推薦你來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