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蟲鳴叫,奏響夏的旋律;蚯蚓掘土,天氣已然暑熱。
北宋書法家蔡襄曾寫《暑熱帖》:“暑熱不及通謁,所苦想已平復。日夕風日酷煩,無處可避。人生韁鎖如此,可嘆可嘆。精茶數片,不一一。”

《暑熱帖》
直到今日,夏日飲茶,依然是我們排解酷煩的一大方式。
在嶺南很多地方,立夏一過,家家拿出雪片、鴨屎香等烏龍茶,泡上一天;網友們用烏龍茶自制冰涼夏飲的帖子,更是層出不窮……

大家對烏龍茶的熱愛,不僅因為它清熱去火、潤喉生津,而且其香韻,是在紅綠黑黃青白六大茶類中至為動人的。
等了一年,總算盼來了——經過中溫慢焙,氤氳出的蜜甜香、焙火香、乳香、焦糖香的「濃香型」臺式烏龍。
喝上一壺或一杯,從內而外的身心暢快。

實拍:濃香型臺式烏龍,開啟、泡開都香氣動人
我們從前年就開始帶來了它,不止我饞,喝過的客人都說:
“焙火香濃郁,回甘有奶甜香”
“喝過後,口頰生津、喉韻幽長,一個字‘妙’”
“焙得很好,是標誌性的炭火味,濃郁但是不搶味”
“溫和的炭火味跟豐盈的茶香融得很妙,喝下去整個人都舒服了”
……

我們連續兩年推了這款茶,想復購的客人很多
(使用者評價,僅供參考;具體以實物為準)
因為口碑很好,今年我們還找來了「清香型」臺式烏龍——
輕發 酵輕烘焙,葉片青綠細嫩,泡在水裡宛如花蕾,花果香清高,入口甘醇清爽。

實拍:清香型,香氣清高
這兩款茶,都來自福建長汀鐵長鄉的泳綠茶園。
曾經荒蕪的茶園,幸好有臺 灣青年、國家二級品茶師張元豪跨越山海而來,重整旗鼓。
所制之茶,先後獲得福建省名茶、天福杯海峽兩岸名茶邀請賽優/質獎、龍巖市2024年“紅古田”杯春季茶王賽金獎等獎項。

實拍:泳綠茶園
5月初,我們已趕赴茶場,看採茶製茶拉開帷幕,訂下今年的新茶。
清香型、濃香型都有100g禮袋裝和5罐禮盒裝,精心包裝,自飲、送禮、待客皆可。

只等你一起,淺斟慢酌,講古話仙,吃到“茶醉”。

焙火香濃郁,香醇可口
風日酷煩無處避,精茶數片可堪飲
百齡雲朵&元道山 臺式烏龍茶
清香型/濃香型
100g禮袋裝(大約16泡)
官方指導價 198元
福利價 99元
/
5罐禮盒裝(50g/罐*5罐)
官方指導價 499元
福利價 279元
點選下圖,立即選購
01
臺 灣製茶師
回到福建一探烏龍茶的高香
900多年前,北宋名臣、書法大家、福建人蔡襄,將北苑的“研膏茶”,改製為小型的龍團鳳餅茶,取名“上品龍茶”,進貢給宋仁宗。
這款外觀精緻、內質優異的茶,深得皇上的喜愛,北苑茶也因此更加廣為傳開,享有“建安茶品甲天下”之譽。
後來,蔡襄又寫了本《茶錄》,從“上品龍茶” 的製法、飲藝等來看,它便是半發 酵的烏龍茶*。

《茶錄》
200多年前,嘉慶時,“有柯朝者,歸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於魚桀魚坑,發育甚佳。既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豐,遂相傳植。”
(出自清末民初連橫所著《臺 灣通史》)
魚桀魚坑,今臺北縣瑞芳地區。可見,臺 灣的茶樹品種和製茶技術是從福建傳來的。漸漸的,形成閩北、閩南、廣東、臺 灣四大烏龍茶產區。

四大烏龍茶產區
而今,臺 灣青年張元豪,來到福建長汀鐵長鄉洋坊村,建立了泳綠茶園。
高海拔、高溼度、低氣溫的環境,
有.機質含量很高的土壤,這裡本就是茶樹黃金生長地。
但是在張元豪到來以前,這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曾開闢過的茶區,早已荒廢,只剩雜草中隱隱綽綽的茶樹。

實拍:泳綠茶園
張元豪是國家二級品茶師,也是這片茶園的伯樂。
他敏銳地意識到這個“荒蕪茶園”的價值,先是以原有資源為基礎開發出一款新茶,引起市場轟動。
而後,研究生畢業的他,去到當時的漳州天福茶學院拜師求教,深入學習種茶、製茶。

多年如一日,心繫好品質。
他帶領開發的臺式青心烏龍、高山烏龍等品種,先後被評為“鐵長紅‘福建好禮’百佳旅遊商品”,榮獲“天福杯海峽兩岸名茶邀請賽優/質獎”等獎項。

這次的高山烏龍茶,均由張元豪親制。
我們迫不及待得試了樣,果然是在高山雲霧間氤氳而生的一道好茶!
依然氣味氛香,茶湯入口的一瞬,彷彿夏天所有的風拂過,風骨已成。

02
高山上的雲霧茶
清香型、濃香型,皆有無法言說的甜
我們跟隨張元豪,找尋這茶的“風骨”由來。
遠在深山的泳綠茶園,地處亞 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帶,溫和多雨,山巒巍峨,雲霧繚繞,是典型的“高山雲霧出好茶”的地方。
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利於內含物質的積累;雲霧繚繞,形成豐富的散射光,使得內含物的比例較為平衡。

茶山是用可以直接飲用的高山冷泉灌溉的,茶葉帶有自然的甜。
張元豪摘下一捧茶葉,攤開,清新茶香即刻徐來,真的有一絲無法言說的甜
。

他告訴我們,和其他茶葉採摘講究“一心一葉”“一芽二葉”等不同,臺式烏龍講究的是茶青(即鮮葉)的成熟度,這裡的成熟度,指的是茶菁中糖類、多酚類、香氣物質的適度積累。
這樣的採摘原則,很考驗採茶者的經驗與判斷。

從茶山下來,我們看著鮮葉歷經日光曬青、室內晾青和攪拌,水氣逐漸蒸散,看不見的酶的活.性一點點增加,直到達到做青的標準。

張元豪在製茶
臺式做青較輕,但也關鍵,分為大浪和堆青兩步。
大浪考驗的是製茶師的力度和對時間的把握,由輕至重,每次聞到青草氣露出了,張元豪才進行下一次。
這樣出來的茶葉,香氣、滋味皆濃郁。

大浪後,他把茶青以適當的厚度堆在竹篾裡,並調好室溫,進行堆青。
當葉色由暗綠轉黃綠、淡綠,葉緣及葉尖呈紅色,葉表出現微微紅點,形成烏龍茶的“綠葉紅鑲邊”;

當茶葉的青味褪去,香韻轉甜之時,就到了殺青,遵循“老殺"原則,講究以炒青葉轉暗綠色、手抓稍有刺手感、頂芽和葉尖稍有焦跡為準。
而後進入包球環節,冷包、熱包交接,直到茶葉呈渾 圓球狀。
在這一步,「濃香型」色澤青褐,「清香型」墨綠中帶油光。

實拍:左 清香型;右 濃香型
難的焙火工藝,兩種香型不盡相同,得到的風味亦不同。
「濃香型」臺式烏龍,張元豪採用中溫慢焙,牢牢把控90度-100度-105度三個溫度的烘焙時間。
沖泡開之後,茶葉條索舒筋展骨,茶湯韻顯,剛入口時是濃而不烈、香而不燥的焙火香,而後奶甜香迴轉口舌,香醇可口。

「清香型」則是在80度的溫度下慢慢烘焙,才得清香撲鼻的茶葉。
一沖泡,更是有高揚的新鮮香氣,入口生津,落喉甘滑,湯色澄清透亮。

03
熱泡冷泡皆宜
一盞烏龍茶,雅度炎夏夏天喝烏龍茶,是一種享受。
千變萬化的茶香,層次豐富的湯味,一邊喝一邊等待驚喜,心都靜了下來。

熱泡建議大家用100度的沸水沖泡
,不然湯感、香氣會悶。
為了真的激發茶香,大家沖泡前,可以用沸水燙一遍茶杯、茶壺、公道杯等茶具,即溫杯。

實拍:溫杯示意
都說“紫砂配烏龍”,大家可選用朱泥/紫泥/紅泥紫砂壺。
取6-8g茶葉,提銚高衝,以激茶香,10秒左右出湯。

實拍:提銚高衝
講究的朋友,待客時可以執壺勻速出湯,關公巡城流,韓信點兵滴
。
哪一杯茶湯少了,就以此為轉折點,回過頭來,停留更多時間,把每一杯茶湯補充得一樣均勻。
茶湯色澤金黃,香氣漸漸氤氳,整個人都陶醉了。

或者用十分百搭的瓷質蓋碗來熱泡。

建議大家備上聞香杯,輕輕搖一搖,你會感到,花香、奶甜香、熟果香等香氣,縈繞鼻尖,恬靜而悠然。

也很適合冷泡,有兩種方式。
先熱泡再放進冰箱冷凍;
或者直接把茶葉投置到冷水中,放入冰箱冷凍12小時左右,喝時可以加入少量蜂蜜,鮮爽。

實拍:加入蜂蜜別有風味
自 制果茶、花茶、奶茶
等也不在話下。
和著水果一起泡,回甘清甜,烏龍茶香;

實拍:青提烏龍
泡好的茶湯和奶茶3:2混合,就是一杯清新自然味的奶茶……家中茶飲、辦公室夏飲,有它足矣。

實拍:烏龍奶茶
這次我們也是直接從茶場訂貨,貨真價實,「清香型」和「濃香型」都分別準備了兩種規格——
有方便家裡享用的禮袋裝,牛皮紙袋,100g一袋,只需99元。
也有送人很美好的禮盒裝,5罐一盒,採用鋁箔袋+鐵罐包裝,密封性更好,只需279元。每罐50g,很划算。

左上 100g禮袋裝;右上 禮盒裝中的罐裝;
下 5罐禮盒裝
夏日燥熱,平性的臺式烏龍,喝的不止是香氣,更是一種態度。
焙火香濃郁,香醇可口
風日酷煩無處避,精茶數片可堪飲
百齡雲朵&元道山 臺式烏龍茶
清香型/濃香型
100g禮袋裝(大約16泡)
官方指導價 198元
福利價 99元
/
5罐禮盒裝(50g/罐*5罐)
官方指導價 499元
福利價 279元
點選下圖,立即選購
*參考文獻:
1.莊晚芳.蔡襄對福建烏龍茶的貢獻[J].農業考古,1992年04期

關鍵詞
茶葉
烏龍茶
製茶
福建
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