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於美國有毒廢物跨境輸出的問題頻頻引發關注。而加拿大作為美國的鄰國,則不幸成為美國的“毒廢垃圾桶”,加拿大國民更是因此遭受了各種健康隱患的困擾。
近日,英國《衛報》聯合墨西哥非營利調查機構“第五元素實驗室”釋出了一份震撼人心的報告:
美國每年向其他國家出口超過100萬噸的有毒廢物,其中大部分都是運往墨西哥和加拿大。



這一現象引發了各界對健康與環境安全的擔憂,甚至有專家直言不諱地將此行為稱為“廢物殖民主義”。
美國有毒廢物激增,大量流入墨西哥和加拿大
根據這份報告,美國有毒廢物出口量自2018年以來增長了17%。這些廢物包括鉛、砷等重金屬,以及電池、汙染土壤等高危材料。
這些毒廢物質通常透過合法貿易形式,從美國流入其鄰國墨西哥和加拿大,但實際處理過程中卻可能帶來嚴重的環境與健康問題。

墨西哥蒙特雷一帶,一家回收美國鋼鐵行業有毒粉塵的工廠,周邊住宅區和學校的鉛、鎘、砷含量顯著升高。
附近處理廢舊電池的工廠,則讓當地土壤的鉛含量超標。長期接觸這些物質,可能導致兒童智力發育受損、成年人患上心臟病和腎病等。

加拿大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在魁北克省,一家處理美國電子垃圾的冶煉廠附近居民的指甲中,被檢測出砷含量超標。
而加拿大當地的研究表明,與其它地區相比,冶煉廠周邊居民的預期壽命更短,癌症和肺病發病率顯著升高。

廢物殖民主義:環境與經濟的不平等
“廢物殖民主義”一詞由墨西哥環保人士首次提出,意指發達國家透過向發展中國家出口危險廢物來轉移風險的行為。這種做法不僅加劇了環境不平等,也使貧窮國家的居民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墨西哥非營利組織負責人瑪麗莎·雅克特表示,美國將危險廢物轉移至墨西哥,是一種剝削行為,也是富裕國家對貧窮國家的不公正對待。

事實上,這種行為在加拿大也並不少見。儘管加拿大的廢物處理能力相對完善,但仍有專家質疑:
為什麼一個環境法規如此嚴謹的國家,仍會成為美國危險廢物的“垃圾桶”?
在魁北克省 ,有兩個區域因危險廢物問題引發高度關注:
魯恩-諾蘭達鎮:電子垃圾處理的陰影
這裡的霍恩銅冶煉廠(Horne smelter)原是北美最大的酸雨製造源之一,後來轉為處理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子垃圾。
根據調查,從2013年起,大量美國電子垃圾被運往此地。居民體內的砷含量遠超安全標準,而長期接觸砷可能導致癌症、神經紊亂、心肺疾病等問題。

蒙特利爾附近的廢物填埋場
在蒙特利爾郊區的布蘭維爾鎮,一個由美國公司運營的工業廢物處理中心,接收了大量來自美國的危險廢物。
填埋場不僅擴大至溼地邊緣,還計劃將處理能力翻倍。這一擴建計劃引發居民恐慌,擔心可能的汙染和健康風險。
儘管運營方宣稱其技術安全,但魁北克環境部門的調查報告對其技術可靠性提出質疑。



專家警告:跨境廢物流動背後的隱患
美國環保局前律師蒂姆·懷特豪斯指出,允許危險廢物跨境流動,意味著這些廢物可能會流向監管最薄弱的地區。
而當廢物離開美國時,美國企業可以擺脫大部分法律責任,這也是它們熱衷於出口廢物的原因。
加拿大環境毒理學家丹尼爾·格林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他指出,危險廢物的跨境運輸常常是以經濟利益為優先,忽視了對環境和居民健康的潛在威脅。

各方呼籲:保護環境,捍衛健康
面對持續增加的危險廢物輸入,加拿大的環保人士和社群居民多次發聲,呼籲政府採取更嚴格的監管措施。
環保組織主張:
-
限制進口來自其他國家的危險廢物。
-
提升廢物處理技術,避免汙染擴散。
-
強化公眾健康研究,保障受影響社群的權益。

與此同時,也有聲音認為,廢物處理問題不僅是輸入國的責任,更需要輸出國在源頭上減少廢物的產生。
參考連結:
1.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5/jan/14/mexico-canada-us-toxic-waste-shipments
2.https://ca.news.yahoo.com/montreal-suburb-axes-agreement-company-123451248.html
多倫多生活,微訊號:itoronto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