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冰川融化要重新劃分邊界的國家出現了|地球快樂嗎

以下文章來源於GreenLens

本期速覽:
01 在瑞士,只養一隻豚鼠是違法的
02 取消所有「以人名命名」的鳥類名稱計劃,又有爭議了
03 100多年來,鮭魚首次在克拉馬斯河自由游泳
04 10月14日:一個為電子垃圾設立的節日
05 美國首次試圖將螢火蟲列為瀕危物種
06 西班牙建起第一個海洋國家公園
07 玉米熱了也出汗?
08 幫助瀕危小鳥恢復種群,科學家開著飛機教它們遷徙
09 30多年來全球河流最乾旱的一年
10 氣候變化下,滑雪暗淡的未來
11 伴隨冰川融化,義大利、瑞士準備重新劃分邊界
12 年度鳥類攝影師大賽宣佈了2024年比賽的獲獎者

瑞士《動物保護條例》第13條規定:社會性動物必須與同物種的其他動物有充分的社會接觸。
在野外,豚鼠通常以多達10只的群體生活,愛好社會化生活,會定期相互清理身體,透過肢體語言和發聲相互交流。當獨處時,它們在精神上和身體上都會受到影響。因此豚鼠必須和同伴一起長大,因為他們可能會感到孤獨,如果僅飼養一隻豚鼠,就是虐待動物。
除此之外,瑞士的動物主人不僅要保證動物的物質生活,還要滿足它們的精神需求,除了上述提到的喜好群居的動物必須要配對飼養之外,還有諸如小狗在誕生 56 天內,是不允許和狗媽媽分離的等等,法律還規定瑞士養狗者必須要出示專業培訓證,以證明自己上過專門的理論課和實踐課。
瑞士嚴格的動物福利法還規定,用四面透明的魚缸養魚是不合法的,必須保證至少有一面是不透明的,好讓魚兒有安全感。而鸚鵡等鳥類生活的鳥籠也必須保證有一面是不透明的。

美國鳥類學會2023年11月決定,取消所有以人名命名的鳥類名稱,取而代之的是透過鳥類的習性、棲息地與特點等為其命名,以清除鳥類名稱中與種族主義和殖民主義的聯絡,將有100多種鳥類被重新命名。 

學會執行長朱迪思·卡爾稱:“自19世紀以來,人們用代表著種族主義、充斥著厭女色彩、極具排他性的人名來命名鳥類的事情讓人習以為常。但這樣的慣例不再適用於當今時代。

以原產於美國東南部海岸的奧杜邦海鷗為例——他是著名的鳥類插畫家,同時也是堅決反對廢除奴隸制的奴隸主。
但是,該學會是否會繼續這樣做,並且取消所有以人名命名的鳥類名稱,還有待觀察。最近,反對者和支持者將在科羅拉多州舉行的學會年會上發表意見,年會將舉行一個論壇,討論鳥類重新命名計劃。

10月2日,美國加州州長紐森宣佈,克拉馬斯河(Klamath River)的四座水壩拆除工程已全部完成,這是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水壩拆除工程。
克拉馬斯河在鐵門水壩曾經的地方流淌
隨後一天,研究人員證實,帝王鮭(Chinook Salmon)於10月3日開始逆流洄游,抵達鐵門水壩(Iron Gate dam,四座已拆除的大型水壩之一)附近的棲息地。這是鮭魚百年來首次重現於加州克拉馬斯河流域。
加州鱒魚(California Trout)區域主任戴蒙·古德曼(Damon Goodman)表示,已有超過一百年未曾有野生鮭魚遊經這段克拉馬斯河。
鮭魚在鐵門水壩附近
克拉馬斯河分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與俄勒岡州,上游曾是太平洋東海岸第三大鮭魚產卵河流,但大壩對這一魚類的洄游產卵產生阻隔,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FERC)於2022年末投票透過該水壩拆除工程,希望重新開啟數百英里長的鮭魚棲息地。
非營利性保護組織加州鱒魚的區域主任Damon Goodman說:“距離野生鮭魚最後一次遊過克拉馬斯河已經過去100多年了。當鮭魚回家時,我非常謙卑地見證了這一刻”。

每年10月14日是國際電子垃圾日,旨在提高人們對電子廢物(e-waste)日益嚴重問題的認識,並促進電子廢物的安全和負責任管理,由廢棄電氣和電子裝置論壇(WEEE )於2018年提出。
選擇10月14日這一天是因為它是發達國家遵守《巴塞爾公約》關於電子廢物修正案的最後期限。後者是一項規範危險廢物跨境轉移的國際條約,旨在防止發達國家將電子廢物出口到發展中國家,以對環境有害的方式處理電子廢物。
WEEE的資料顯示,2019年,全球產生了5360萬噸電子廢物。其中只有20%的電子廢物以環保的方式回收。剩下的80%被填埋、焚燒或非法傾倒。
如果沒有變化,這個數字到2030年應該會達到約8160萬噸,這意味著電子垃圾每年增長約3%至4%。

貝薩尼海灘螢火蟲(The Bethany Beach firefly)以獨特的“綠色雙閃”而聞名,也稱為綠色閃光螢火蟲。
它在20世紀50年代首次在特拉華州貝薩尼海灘被發現,通常在6月和7月出現,但自1968年以來一直沒有再被發現。
詹姆斯·E·勞埃德(James E. Lloyd)是佛羅里達大學的一位教授,被稱為“螢火蟲博士”,他是最後一位見到這種螢火蟲的人。
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表示,依據《瀕危物種法案》,他們正在考慮將貝薩尼海灘螢火蟲列入保護名單,這會是首個獲此考慮的螢火蟲物種。如果被列入名單,聯邦機構將必須確保其行動不會傷害到它。
目前,美國約 10% 的螢火蟲物種狀況不佳,貝瑟尼海灘螢火蟲有特定的棲息地需求。它生活在沿海沙丘附近的窪地,但到2100 年,氣候變化可能導致 76%~95% 的這些區域因洪水而消失。
此外,它還面臨著來自開發、光汙染、娛樂活動、小馬放牧、農藥使用和入侵植物的威脅。光汙染也在阻礙它們的交配,使得雄性和雌性螢火蟲難以找到彼此。

西班牙在加那利群島的埃爾耶羅島(El Hierro)建立了其首個專門針對海洋的國家公園,覆蓋了該島周圍超過24,000公頃的海域,將成為豐富海洋生物的避難所,同時也為科學研究和可持續經濟發展提供可能。
埃爾耶羅島周圍的馬雷·德拉斯·卡爾馬斯(Mar de las Calmas)水域是眾多海洋物種的家園,其中一些物種在地球上其他地方都找不到。公園的邊界有多樣的棲息地,包括珊瑚礁、海草床和深海火山形態。
公園未受破壞的水域為科學家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在自然狀態下研究海洋生物以及適應加那利群島海洋環境獨特條件的物種。在這裡收集的資料可以幫助科學家瞭解海平面上升和酸化是如何影響海洋生物的。
此外,公園的水下火山形態也為地質學家提供了機會,可以研究塑造海底的地質過程。

你知道玉米也會“出汗”嗎?意思是夏天的時候,玉米為了給自己降溫,會蒸發更多水分。這一現象在美國中西部尤其明顯,因為那裡種植了大量的玉米,而且它們都在大約同一時間達到蒸騰作用的階段。
而當下的氣候變化加劇了“玉米出汗”的效應,一方面氣候變暖會使大氣能夠容納更多的水分,另一方面它也允許農民在更北的地方種植玉米,這意味著更多的植物在努力保持涼爽——釋放出增加溼度,從而加重了人們在夏季的高溫悶熱痛苦
對於研究氣候變化對作物影響的哥倫比亞大學環境健康科學副教授Lew Ziska來說,更溫暖的條件意味著更多的蒸騰作用。當被問及更多的玉米出汗是否是氣候變化的一個效應時,他簡單地說,“是的。”
“天氣越來越熱,這不應該讓任何人感到驚訝。隨著天氣變熱,植物會失去更多的水分。”

隱䴉(Geronticus eremita)又名“北方禿頭䴉”,和朱䴉是同一個科的親戚,曾廣泛分佈在中東、北非及南歐,但由於過度放牧和捕獵,野外個體數量的急劇減少,使其在1990年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
為了恢復野外隱䴉種群,動物行為學家約翰內斯·弗裡茨(Johannes Fritz)成立了一個名為隱䴉遷徙團隊(Waldrappteam)的組織,試圖開著飛機幫助從各個動物園收集的小隱䴉遷徙到野外越冬。

而為了讓小隱䴉加入並跟隨飛行,團隊還為它們準備了人類養母——負責在繁殖地照顧隱䴉雛鳥,並陪伴它們長大,幫助雛鳥形成一種“父母印記”。在接觸飛機之前,定期向它們播放發動機的聲音,並陪伴它們整個旅程。
2023年以前,它們每年都從阿爾卑斯山北部的春季繁殖地出發,向南飛往位於意大利托斯卡納南部的奧爾貝泰洛湖保護區過冬。但由於氣候變化的影響,遷徙的時間變晚,隱䴉很難在阿爾卑斯山脈上升暖氣流太弱的情況下飛越山脈。
所以,2023年團隊試行了一條新路線,從巴伐利亞到西班牙南部的安達盧西亞。
今年8月13日早上,團隊開著一架超輕型飛機,帶領36只鳥開啟了這場距離2600公里的漫長旅程。10月1日,它們到達了目的地。在鳥舍中住幾周後,它們會開始適應新的環境,並融入當地野生同種群體。
團隊也會在釋放鳥兒之前,為它們配備定位裝置,便於在未來跟蹤監測它們的遷徙狀態。
世界氣象組織近日釋出的《全球水資源狀況》報告指出,2023年是30多年來全球河流最乾旱的一年,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全球水資源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其中,美國南部、中美洲、南美洲大部地區等都遭受了嚴重的乾旱,導致河流流量大幅減少,亞馬遜河和的的喀喀湖水位更是創歷史新低。亞洲的恆河、雅魯藏布江和湄公河等大河的水位也遠低於正常水平。
此外,2023年是連續第二年全球所有有冰川地區都報告冰量損失的一年,冰川質量損失創下過去50年來的最高水平。北美和歐洲部分地區的地下水位明顯下降,長期乾旱導致地下水資源枯竭。全球有36億人每年至少一個月面臨水資源短缺,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進一步增加。

由於氣候變化和氣溫升溫,冬季運動和旅遊業面臨黯淡的未來。
國際滑雪和單板滑雪聯合會(FIS)最近與世界氣象組織(WMO)合作,應對冬季運動的長期危機,最初五年的夥伴關係旨在幫助國家滑雪聯合會、場地和比賽組織者更好地瞭解天氣預報,以管理自然和人造雪。
FIS表示,天氣問題迫使上賽季的世界盃取消了包括高山和越野滑雪、滑雪板公園和管道、自由式滑雪和跳臺滑雪在內的6項比賽。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塞萊斯特·索洛表示,氣候變化對冬季運動和旅遊業的影響只是“冰山一角”,“冰川退縮、冰雪覆蓋減少以及永久凍土融化正在對山區生態系統、社群和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並將在未來幾個世紀對地方、國家和全球產生越來越嚴重的影響,”
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國際奧委會表示,到2040年,只有10個國家可以在“氣候可靠”的冬奧會上舉辦雪地活動。

因為冰川融化要重新劃分邊界的國家出現了。

瑞士科學院觀測小組的報告稱,2022年瑞士冰川體積減少6%、2023年減少4%,是至今為止確認的冰川體積減少最多的兩個年份。
今年的高溫加上從撒哈拉沙漠向北吹到瑞士冰川上的塵埃吸熱影響等影響,瑞士冰川又損失了2.5%。截至目前,瑞士已有1000座小冰川因氣候危機而消失。

1919年和2019年阿爾卑斯山冰川對比
而瑞士和義大利邊境的大部分地區,是由冰川山脊線或終年積雪的地區決定。至今,冰川融化已經改變義大利和瑞士之間約100公尺邊境段的地形,主要位於歐洲最受歡迎的滑雪勝地策馬特與馬特洪峰附近。
當冰川從頂部融化時,冰川就會變薄,這會改變山脊線地形在某些情況下改變國際邊界。考慮到此,瑞士和義大利準備重新劃分部分邊界。
瑞士政府表示,目前瑞士已經批准新邊界,細節尚未公開,但強調新設定目的是服務兩國的經濟利益,明確邊界將有助於兩國確定誰負責維護特定的自然區域。義大利尚未批准新邊界。

鳥類攝影師大賽(Bird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BPOTY)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鳥類攝影比賽之一,今年有超過23,000張照片參賽,近日其公佈了獲獎者。
加拿大攝影師帕特里夏·霍莫尼洛(Patricia Homonylo)的作品《當世界碰撞時》(When Worlds Collide)獲得了總冠軍,照片拍攝了4000只死於鳥撞的鳥類屍體,Homonylo稱:“僅在北美,每年就有超過10億隻鳥類因與窗戶碰撞而死亡。
Patricia Homonylo, “When Worlds Collide”
今年的其他頂級照片包括加里·科利爾(Gary Collyer)拍攝的一組可愛的頭盔佛法僧群體肖像,它們在一根線上緊緊地擠在一起準備睡覺;周凱(Kat Zhou)的水下視角拍攝的潛水北方塘鵝;以及赫米斯·哈里達斯(Hermis Haridas)的《黎明的低語》(Dawn’s Whispers),陽光透過精美的羽毛。
Gary Collyer, “Helmetshrikes Preparing to Sleep”
Samual Stone, “Swanception”
Nicolas Groffal, “Heavenly Elegant Flight”
Hermis Haridas, “Dawn’s Whispers”
⚪️
參考資料:
https://www.npr.org/2024/10/03/nx-s1-5137123/birders-argue-plan-change-birds-named-people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4/oct/07/salmon-klamath-river-california-oregon
https://happyeconews.com/international-e-waste-day-october-14/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4/sep/30/firefly-endangered-species-list
https://happyeconews.com/spains-first-marine-national-park/
https://apnews.com/article/corn-sweat-heat-climate-change-humidity-summer-92eb87447761f52c438a9475d604e928
https://www.euronews.com/green/2024/08/26/these-birds-were-getting-lost-trying-to-migrate-so-scientists-now-fly-alongside-them
https://www.waldrapp.eu/en/
https://www.euronews.com/green/2024/10/07/driest-year-for-rivers-globally-since-1990-world-meteorological-organization-calls-for-wat
https://www.euronews.com/green/2024/10/04/only-10-countries-have-a-climate-reliable-outlook-for-snowsport-events-by-2040-wmo-warns
https://www.thisiscolossal.com/2024/09/bpoty-2024-winners/
📧 
更多可持續相關資訊
或市場合作,請聯絡我們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