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山
山水茶研學之旅
寫在前面
這裡,有巍峨聳立的大王峰,蜿蜒碧綠的九曲溪,“千峰轉不盡,十里萬重山”的山水奇觀和千百年來往聖先賢留下的摩崖石刻,構成了山水與人文交織的立體畫卷;
這裡,是馳名中外的大紅袍、正山小種、金駿眉的發源地,是萬里茶道的起點;奉上一杯上品巖茶,巖谷花香,芬芳馥郁,韻味悠長;
這裡,是宋明理學重鎮,南宋大儒朱熹在這裡傳道講學,寫下了影響無數士子的《四書章句集註》,也寫下了“天光雲影共徘徊”的動人詩篇;
這裡,是聯合國劃定的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區,96.72%的森林覆蓋率,7400 多種動物和2800多種植物在這裡繁衍生息,與人類共享一片樂土;
這裡,是中國首批國家公園;
這裡,是中國四處“雙世遺”之一(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
這裡,是中國福建武夷山。




徜徉於武夷山的山水之間,讓人由衷感嘆,這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就是文化與自然的渾然交融。尤為難得的是,千年的文化沉積並沒有讓他蒼老厚重,而是靈動活潑,生機盎然,這裡譜寫的是山水人文之境的現代詩。
傳說中,武夷山還是道家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十六洞天,是名副其實的人間仙境。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洞天福地,浸潤於風景之美,生態之美,用心品味茶道之美,人文之美,過幾天神仙般的日子吧。


行程亮點
1.山水自然之美
武夷山的自然之美,源於億萬年的地質變遷。作為典型的丹霞地貌,這裡的山體由紅色砂礫岩構成,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了“碧水丹山”的獨特景觀。
蜿蜒的九曲溪如綠色絲帶,纏繞在 36 峰、99 巖之間,乘一葉竹筏順流而下,可見玉女峰亭亭玉立,大王峰巍峨聳立。完好的生態,極高的森林覆蓋率,讓這裡如同森林味兒的天然氧吧,充滿著淨化身心的純淨能量。
行程中,我們將登頂天遊峰,乘竹筏漂流九曲溪,在仙女峰下玩水、餵魚,穿越一線天,全身心體驗武夷山水之美。









2.源頭賞茶品茶
正山小種開啟紅茶紀元,巖茶則代表烏龍茶巔峰,武夷山是兩者共同的起源。茶是一種起源中國,風靡世界的飲品;茶字拆開,即是人在草木間,東方茶道更是將飲茶與人生境界聯絡在一起。
不同的生長環境,不同的製作工藝,不同的茶種,造就了不同的茶,讓我們深入位於大山深處,茶的核心產區,和正山小種的傳人一起,探究茶的秘密,在茶的原鄉,捧一掬山泉,飲一杯好茶。
對於孩子來說,茶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日常的禮與美,淺飲一杯,從這裡進入茶世界的大門吧。




3.沉浸趣味寫作
沉浸式觀察、體驗、記錄不同的景色,所見所感內化成文字,可以是一句話、一首詩、一段文字被我們記錄下來。
每日的詩歌賞析,輔助孩子們去理解作家筆下的文字,讓寫作不再是命題作文,而是觸景生情,是真實情緒的表達,是他們人生旅程的珍貴延伸。


日程安排

D1
抵達武夷,山莊探險
下午|接站集合,抵達武夷山,入住武夷山莊,休息。
晚間|開營儀式,破冰遊戲;初識武夷山。


D2
天遊攬勝,九曲漂流,非遺竹藝
上午丨登頂武夷第一山——天遊峰
沿山徑攀登,青苔覆蓋的石階、潺潺的溪流、清脆的鳥鳴,令人心曠神怡;一路賞奇峰怪石、茂林飛瀑,登頂俯瞰,九曲溪蜿蜒環繞如碧玉帶,群峰拱衛,武夷美景,盡收眼底。


中午丨返回武夷山莊用餐,午休
下午丨乘竹筏漂流,制非遺竹藝
·九曲溪竹筏漂流
乘坐竹筏漂流,順流而下,暢遊山水間,聽艄公講述山水的傳說與故事。
“紅眼魚”和“白條魚”追逐著竹筏,時不時躍出水面,濺起浪花;不遠處,聰明的白鷺也在密切觀察著魚群的動向,等待時機,看看眼尖的你能發現幾隻白鷺吧;
竹筏行至水流平緩處,讓我們在玉女峰下,體驗一下撐竹筏的感覺,做一回小艄公。



·和非遺傳人學做竹扇
武夷山是竹的海洋,無論是竹筏漂流,還是山間漫步,隨處可見竹的身影。竹子在人們的生活中也無處不在,用竹子製成的生活用品美觀耐用,經匠人巧手,更是有著獨特的自然天趣。在"武夷竹編制作技藝"文化傳承人謝宏星大師工作室,感受傳統竹編工藝的巧妙,親手製作竹編扇子,體驗"竹扇手中搖,竹林蔭下坐"的夏日清涼。


晚上丨觀看《印象大紅袍》
以大王峰為背景的360山水環境劇場,聆聽武夷“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的故事。



D3
朱熹故居,朱子家宴,荷塘採蓮
上午丨探訪朱熹故居,遊覽興賢古街
站在五夫鎮朱子故居前,石碑上刻著的“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詩中的意境就在眼前;讓我們在朱子家的學堂裡上一堂趣味詩文課,從詩的角度理解朱子;
興賢古街完整保留了南宋時期街巷規制與民居建築特徵,興賢書院、朱子巷、紫陽樓古色古香,參觀的同時,可以來一根當地特色的蓮子冰棒,品嚐五夫蓮子的獨特口感和味道。


中午丨品嚐朱子家宴(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好吃有講究。

下午丨採蓮、品蓮、觀白鷺
五夫鎮是中國白蓮之鄉,這裡的白蓮“香““甘”“糯”“清”,久煮不爛,入口即化;扒蓮蓬,取蓮心,品嚐新鮮五夫蓮子;親手製作當地名吃五夫白蓮燉蛋,白蓮軟糯,蛋羹嫩滑,清甜味美,將這份獨特味覺記憶帶回家;
萬畝荷塘觀荷,乘蓮舟體驗採蓮;
走訪漢代閩越古城,看白鷺齊飛的美好畫面。


晚間丨手冊記錄當日體驗

D4
訪古窯,入茶山,品茶香
上午丨早餐後乘車前往桐木關
途中參觀遇林亭古窯遺址博物館,觸控千年古窯壁,感受歷史餘溫,辨識古瓷碎片。
遇林亭古窯為中國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宋代古窯址之一。遇林亭窯址在宋代燒製當時風行全國的鬥茶用具——黑釉盞(碗),同時也兼燒一些日用青釉瓷器。宋代飲茶習俗鬥茶,因茶色白,故以黑盞鬥試最佳,形成了全國上下對黑盞的青睬。




中午丨九曲溪畔農家菜
下午丨桐木訪茶、品茶
萬里茶道到第一關,桐木關,深藏於武夷山脈黃崗山深處,周邊群山環繞、雲霧繚繞、森林茂密,特殊的地形和氣候條件為這裡的茶樹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此地茶樹製作出的紅茶香氣、口感俱佳。
“靠山吃山”,當地人世代以種茶、製茶、販茶為業,對製茶工藝極其講究,業內流傳著“桐木關製作出來的紅茶才稱正山小種,其他只稱外山小種”的說法。

跟隨正山小種第25代傳承人,探訪正山堂(正山小種發源地),瞭解製茶工藝;步入茶東坑野生奇種核心區,一方水土一方茶,瞭解是什麼樣的環境因素,孕育了“正山、荒野、老樅”的獨特內涵。溪邊戲水,山泉取水、泡茶,品一杯“原汁原味”的"正山小種"。




晚上丨武夷山莊晚餐,寫作晚課

D5
拜訪大紅袍母樹,穿越一線天
上午丨參觀百年大紅袍母樹
觀察不同茶樹品種,學習茶的分類,瞭解茶的繁衍生息;


中午丨賓館午餐午休
下午|穿越地質奇觀一線天;仙女峰下親水戲水;




晚間丨結營專案展示準備

D6
參觀茶廠,學習茶禮,結營返程
上午
本地茶園、茶廠參觀,瞭解紅茶/巖茶的製茶工藝;茶會,學習茶禮和基本的泡茶方法,泡茶、品茶。




中午丨午餐
下午丨結營儀式
自由活動,送機/送站。



營地資訊
營地日期:6天5晚
第一期:7月14日-19日
第二期:7月20日-25日
招募年齡:6-12歲·親子家庭
營地價格:13800元/1大1小,7800元/兒童(單飛)
點選下方圖片即可報名

特色食宿






謝宏星
1983年生於福建武夷山,高階工藝美術師,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MW非遺文化之旅大賽執行教師,武夷學院特聘教授。作品先後榮獲過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全國最佳技藝獎、全國最佳傳承獎、聯合國創新創意入圍獎、國際竹設計大賽銀獎、福建省文化創意獎等國際、國內60多個獎項。

更多課程、營地詳情
請諮詢一土營地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