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娃哈哈爭產案第二被告曝光:建浩創投唯一董事系宗馥莉
7月21日,記者從英屬維京群島金融服務委員會查詢得知,娃哈哈爭產案第二被告Jian Hao Ventures Limited(建浩創投有限公司)的唯一董事為宗馥莉。該決議及同意任職書最後存檔的日期為2024年3月7日。
此前,記者從香港高等法院獲得的原訟傳票顯示,英屬維京群島註冊公司 Jian Hao Ventures Limited 為本案第二被告。法院釋出的臨時禁止令所涉滙豐賬戶即登記於該公司名下。
臨時禁止令要求宗馥莉、JIAN HAO Ventures Limited不得自行或透過代理人或其他任何方式處置、處理或減少在滙豐銀行賬戶內任何資產的價值,也不得處置或減少自2024年2月2日以來至禁令送達期間,存於滙豐賬戶內該等資產的替代財產或可追索收益。
評價:建浩創投唯一董事身份確認為宗馥莉的曝光,將娃哈哈百億遺產爭奪案推向更復雜的法律與倫理漩渦。宗慶後生前未公開釐清非婚生子女權益,離岸信託設計又未嚴格隔離資產,最終導致血緣、財富與權力的糾葛在繼承人手中爆發。
2、特朗普開始審查馬斯克
據央視新聞援引美媒20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億萬富翁馬斯克關係破裂後,特朗普政府已開始審查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與多個聯邦政府機構之間的合同。美國總務管理局要求國防部、國家航空航天局等多家政府機構填寫表格,報告其與SpaceX的合作情況,並瞭解同業競爭對手能否更為高效地完成同樣的工作。
初步評估顯示,由於SpaceX在火箭發射和低軌衛星服務方面處於主導地位,大多數政府合同難以取消。此前,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節省聯邦開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終止”與馬斯克公司簽署的政府合同。
評價:特朗普啟動對馬斯克審查,表面高舉國家安全大旗,實則借公權清算昔日盟友,既轉移自身司法困境,又重塑右翼科技敘事;其雙刃劍效應恐動搖市場信心,也預示2024科技資本與民粹政治新一輪博弈的開啟。


1、娃哈哈爭產案第二被告曝光:建浩創投唯一董事系宗馥莉
7月21日,記者從英屬維京群島金融服務委員會查詢得知,娃哈哈爭產案第二被告Jian Hao Ventures Limited(建浩創投有限公司)的唯一董事為宗馥莉。該決議及同意任職書最後存檔的日期為2024年3月7日。
此前,記者從香港高等法院獲得的原訟傳票顯示,英屬維京群島註冊公司 Jian Hao Ventures Limited 為本案第二被告。法院釋出的臨時禁止令所涉滙豐賬戶即登記於該公司名下。
臨時禁止令要求宗馥莉、JIAN HAO Ventures Limited不得自行或透過代理人或其他任何方式處置、處理或減少在滙豐銀行賬戶內任何資產的價值,也不得處置或減少自2024年2月2日以來至禁令送達期間,存於滙豐賬戶內該等資產的替代財產或可追索收益。

評價:建浩創投唯一董事身份確認為宗馥莉的曝光,將娃哈哈百億遺產爭奪案推向更復雜的法律與倫理漩渦。宗慶後生前未公開釐清非婚生子女權益,離岸信託設計又未嚴格隔離資產,最終導致血緣、財富與權力的糾葛在繼承人手中爆發。

3、黃仁勳再談小米華為:中國AI市場無論有沒有英偉達都會進步
7月21日,英偉達CEO黃仁勳在採訪時提到,這次到北京見了雷軍,從小米創立之初就開始與雷軍合作了。黃仁勳說:“我與雷軍合作已經很久了。我們一起做過手機,現在正在共同開發人工智慧、自動駕駛軟體等,還有很多專案正在合作。”
談到華為,黃仁勳表示:“華為不僅極具創新力,更是一家規模和實力非凡的公司。華為比我們大得多,從公司規模、人員規模和技術能力來看,他們既廣又深。”黃仁勳認為,中國的AI市場,無論有沒有英偉達都會進步,如果英偉達不在這裡,華為也一定能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案。
當提及英偉達是將華為當作競爭對手還是合作伙伴的問題時,黃仁勳說:“這家公司依然極具競爭力,他們是我們的競爭對手,但仍然可以欽佩和尊重競爭對手,並與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對手不是敵人。世界很大,我希望未來我們能繼續競爭很多年,但我對他們的感情是欽佩、尊重,並且充滿競爭意識。”

評價:在晶片管制背景下,中國科技企業展現的自主創新韌性正在重塑全球技術生態,英偉達的表態既是對現實的承認,也預示著未來全球AI產業鏈或將形成多元並行的發展態勢。這種理性認知對中國科技企業的國際化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4、鉑爵旅拍被傳“跑路”官方否認
近日,多位網友反映曾是婚紗攝影行業頂流的鉑爵旅拍在預定後相關工作人員集體“失聯”,廈門市市場監管部門明確表示:公司目前已停業,現場查訪“全部業務已停止”。
7月19日,鉑爵旅拍發布宣告稱:公司正縮減婚紗旅拍業務、關停部分虧損門店,並進行組織最佳化,旗下旅拍、跟拍、寫真等業務仍“平穩運營”。不過,多個維權帖顯示,消費者遇到的“承諾未兌現、售後失聯、退款困難”等問題並未解決。與此同時,一名疑似內部員工發文稱,自己被拖欠工資長達4個月,引發“欠薪潮”質疑。
鉑爵旅拍成立於2014年,曾率先佈局O2O婚紗電商賽道,靠“你負責笑就好,其他交給鉑爵旅拍”的洗腦廣告紅遍電梯和綜藝,2019年還請來郭碧婷、向佐代言。巔峰時號稱控制40家企業,但愛企查資訊顯示,如今僅剩24家存續,16家登出。

評價:雖然鉑爵旅拍及時澄清有助於穩定市場信心,但行業整體仍需加強透明度建設,透過更公開的運營資料和客戶溝通機制,從根本上杜絕謠言滋生的土壤,重塑消費者對婚攝服務的信任基礎。
5、LV被爆近42萬其香港使用者資料外洩
7月21日,LV向香港客戶發出通知:公司發生客戶資料外洩事件,波及人數近42萬。被洩露的資訊包括姓名、護照號、出生日期、購物記錄等一整套“精準畫像包”。LV強調未涉及信用卡、銀行等支付資訊,事件已控制。香港隱私專員公署已展開調查。
這已是LV年內第三次“洩密”,此前其韓國、英國子公司和旗下品牌迪奧均爆出使用者資訊被駭客攻破,形成奢侈品界的“資料連環塌”。雖然LV客服連連安撫“付款資訊沒丟”,但港區不少消費者已陷入“奢侈但不安全”的焦慮。安保人士提醒:駭客兜售資料、仿冒簡訊、電詐誘導等都是高機率事件,更有業內擔心,這類“高淨值人群包”將成為地下市場熱門資源。
從韓國、英國到香港,LV及其集團旗下品牌近期資料事故頻發。在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奢侈品巨頭們早已不是傳統零售商,而是全球範圍內收集高階使用者資料的大型平臺。但眼下看來,很多企業的IT系統顯然沒跟上客戶資訊管理的野心。

評價:這一事件不僅威脅消費者個人資訊安全,更損害品牌高階形象與客戶信任。在資料保護日益重要的今天,奢侈品牌需重新審視其資訊安全體系建設,將資料防護提升至與產品質量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否則將面臨客戶流失與聲譽危機的雙重打擊。
6、9月後LABUBU月銷售或近1000萬隻,王寧:正用各種方式讓它不被惡意炒作
近日泡泡瑪特創辦人王寧接受訪問時提到,泡泡瑪特2025年海外銷售大機率會超過國內,增速遠比他們想象的快。今年,泡泡瑪特在北美的銷售大機率會超越東南亞,在海外的市場不斷擴大。
被問及對Labubu的看法時,王寧稱很幸運Labubu已經成為一個現象級IP,它火了以後全世界都知道長這個樣子的叫Labubu。對Labubu的故事和價值的挖掘才剛剛開始,相信未來還會給大家帶來更多驚喜。王寧還預告,今年9月之後,Labubu每個月銷售可能近1000萬隻,全世界範圍內需求量太大了,正用各種方式爭取不要讓它被惡意炒作。

評價:LABUBU的火爆既印證了國內潮玩市場的旺盛需求,也暴露出二級市場炒作對品牌長期發展的威脅。王寧的干預措施體現了企業平衡短期商業利益與長期品牌建設的戰略思考,其成效將直接影響中國潮玩市場的健康發展軌跡。
7、星巴克廣深地區推出自習室
近日,社交媒體上多名使用者反映廣東部分星巴克門店新推“星子自習室”。7月21日,多家廣州、深圳地區星巴克門店店員確認星巴克新推出“自習室”供客戶學習,有深圳店員表示不要求付費入座,不限時和不需要預約,門店提供免費電源插座、免費溫水等,另有廣州員工稱自習室和飲品區沒有分開,大家會在一張長桌上學習。
記者就此事詢問星巴克中國方面,相關人士回應稱,星巴克始終致力於滿足顧客在不同時段、不同場景的多樣化需求,以高品質的創新飲品、優質的門店服務,為顧客創造與眾不同的第三空間體驗。
自習室的推出被視為星巴克“第三空間”概念的延伸,即人們的日常生活空間可被劃分為家庭居住空間、工作場所和介於二者之外的非正式場所,星巴克創始人舒爾茨將之應用於商業實踐,把咖啡館場景定義為供人放鬆、聚焦和社交的空間,成為了行業標杆。這也影響了後來的精品咖啡品牌,他們也透過開設大面積店鋪、打造獨特設計和高階體驗,從而吸引高淨值商務人士。

評價:星巴克在廣深地區推出自習室服務,將咖啡空間延伸為學習場景,這一創新嘗試既順應了都市人群對"第三空間"的複合需求,也折射出咖啡品牌在激烈競爭中的差異化突圍策略。這種場景化運營模式若成功,或將重塑咖啡行業"空間服務"的商業模式,但長期盈利性仍需觀察運營成本與客群消費力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