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主說:追根溯源
說起腕錶,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瑞士腕錶,但其實相對小眾的德系表,實力也不容小覷,甚至形成了自成一派的美學。
在範主看來,德系表不僅風格簡約幹練、機芯實力強勁,還有一種讓人著迷的禁慾氣質。懂得欣賞它的人,也是一入坑就無法自拔的節奏。擁有一塊血統純正的德系表,被許多表迷視為進階路上的必修課。
而講到德系表,就不能不提德國的製表聖地格拉蘇蒂。這座位於德累斯頓之南的小鎮,從1845年起就是德國的製表中心,傳承著薩克森悠久的製表底蘊,今天所有我們耳熟能詳的德國腕錶品牌,根源都在這裡。
最近,範主和Boy A就受到德系表代表品牌格拉蘇蒂原創的邀請,又一次來到德國。遊覽“易北河上的明珠”德累斯頓,體驗薩克森王國舊都的底蘊。

歷史上的德累斯頓文化昌盛,薩克森國王也是鐘錶和科學儀器的狂熱收藏家。格拉蘇蒂小鎮作為製表中心的興起,也和薩克森宮廷製表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而深入格拉蘇蒂,更是讓範主收穫滿滿。之前在寫《時間的戰爭》時,這座小鎮歷經興起、毀滅與重生的故事,是最讓我動情的篇章之一,如今“身臨其境”探尋本源,也讓我更直觀地感受到德國製表文化的精髓與魅力。
這次旅程,我還戴了心愛的格拉蘇蒂原創七零年代“薄荷綠”,有種帶它回家的親切感。

和格拉蘇蒂原創CEO Roland von Keith先生
今天,就跟著範主一起走進格拉蘇蒂小鎮與格拉蘇蒂原創制錶廠,探秘德系表的“小眾高階“到底從何而來吧。
01
漫步德累斯頓
感受一座城市的美與堅守
德國的製表業,生於紐倫堡、興於黑森林、集大成於薩克森。
歷史上的德累斯頓,就是薩克森選侯國及王國的首都。著名的“強力王”奧古斯特二世,將這座城打造成了一座“巴洛克城市”,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也有著多舛的命運。1945年的德累斯頓大轟炸,幾乎將老城徹底摧毀。

然而在戰後,當地人竟然從廢墟中重建了一座“老德累斯頓”,以至於今天漫步在街頭,依然可以感受到古色古香的巴洛克藝術,時間彷彿凝固在這裡,也不禁佩服德國人的這份“執拗”的堅守,一如德系表的性格。

德累斯頓王宮曾經被炸得只剩沒有屋頂的外牆,修復後彷彿回到了奧古斯特二世的時代,馬車從宮殿前慢慢駛過,把人帶回舊時光。

1751年建成的宮廷主教座堂氣勢恢宏,顏色深淺不一的石塊,風化出了歷史的斑駁。

聖母教堂有著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大的石制圓頂,從高處遠眺過去,看到的不止是舊日的莊嚴,街邊彩色的房屋和屋頂,也帶著當下的煙火氣,格外美麗。


茨溫格宮可以說是“薩克森的凡爾賽“,這裡有一座樂鍾亭,懸掛著一座藍色鐘面金色指標邁森陶瓷鍾。每天上午10點一刻,都會從這裡傳出華麗美妙的巴洛克音樂。

茨溫格宮的“歷代大師畫廊”更彰顯著德累斯頓的文化底蘊。這裡收藏了薩克森選帝侯從16世紀開始收集的雕塑和繪畫作品,是全球最重要的古典繪畫收藏機構之一,在這裡看到了眾多文藝復興與巴洛克時期的大師名作。

拉斐爾的《西斯廷聖母》堪稱鎮館之寶,創作於16世紀初期,描繪了聖母懷抱聖子從雲端降下的景象,極富神聖感,畫面下方的兩位小天使動作表情又格外可愛。Boy A覺得畫中的聖母特別美,
雖然畫的神像,但是很有人味,也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從神到人的人文主義思想。
雖然畫的神像,但是很有人味,也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從神到人的人文主義思想。

茨溫格宮中還有一個“皇家數學和物理儀器館“,收藏了約500件歷史科學儀器,其中還有一個”時間的程序“展廳,藏有許多文藝復興以來的鐘表,也可見當年薩克森統治者對鐘錶的痴迷,而宮廷中的御用鐘錶匠也對格拉蘇蒂原創產生了關鍵的影響。

德國人在理性嚴謹之外,對於音樂和藝術有著很高的審美和深深的熱愛,畢竟這是盛產音樂巨匠的國家。德累斯頓也是一座文化中心,瓦格納、理查德·施特勞斯都曾在森柏歌劇院演出,整座歌劇院儼然一座藝術聖殿。

行走在德累斯頓街頭,看著易北河靜靜流淌,你會發現這座城市的風景比想象還要美,夕陽下漫步在石板路,感覺如同走在畫中,濃厚的藝術氛圍,也讓這座城市有著不一樣的氣質。


這裡有著流動的雲朵和熱氣球,藝術學院的穹頂上“法瑪女神”起舞展翅,藍色的屋頂,和我的格拉蘇蒂原創七零年代薄荷綠也是配一臉。

在美的薰陶中,這些地標都成為格拉蘇蒂原創腕錶的靈感之源。這枚偏心機芯倒置手錶限量版,就將這些風景化作錶盤上的雕刻圖案,德式美學簡直不要太迷人。

02
參觀格拉蘇蒂鐘錶博物館
探秘德系表的前世今生
每一個製表業發達的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製表聖地。就像說起瑞士製表,總離不開汝山谷,同樣,德國製表的輝煌,總是與格拉蘇蒂小鎮息息相關。
而想要了解格拉蘇蒂的前世今生,那就必須要參觀格拉蘇蒂德國鐘錶博物館。

☛ 格拉蘇蒂崛起在於天時地利人和
博物館建築所在的地方,前身是1878年成立的德國製表學校。在斯沃琪集團的支援下,格拉蘇蒂市和格拉蘇蒂原創在2006年共同成立了博物館基金會,並修復了這棟建築,2008年正式開放。
大樓保留了古樸的建築風格,藍灰色的屋頂與金色的大鐘格外醒目。

門前的兩座雕像十分可愛,一個“小學究”、一個“小鐘表匠”。


而且這裡不僅是博物館,格拉蘇蒂原創的 “阿爾弗雷德·海威格製表學校”也開設於此,繼續發揮傳承製表匠藝的任務。

走進博物館,就看到格拉蘇蒂鐘錶學校的塔樓鐘的機芯,很是巨大,製造於1923年,一直使用到了1993年,也是格拉蘇蒂歷史的見證者。機芯旁,一條24級的藍色“時間之梯”引領我們走入歷史長河。


範主在《時間的戰爭》中曾經講過,格拉蘇蒂成為製表中心,離不開天時地利與人和。
格拉蘇蒂位於德累斯頓以南大約30公里的地方,靠近德國和捷克的邊境。歷史可以追溯到1445年,早年是一座以銀礦開採和冶煉為主業的小鎮。

博物館中還展出了當地出產的礦物和礦工的工具。後來隨著冶煉業的衰落,格拉蘇蒂一度陷入困境。


不過當時薩克森鐘錶製造業總體呈上升趨勢,對鐘錶和航海鐘的需求量很大,可以說是天時;而小鎮位於厄爾士山區,自然環境與瑞士的汝山谷也有相似之處,同樣是山區,同樣森林茂盛、資源豐富,製表大有可為,可以算地利。
更重要的是人和。1845年格拉蘇蒂第一座製表廠建立,並培養出第一批製表學徒。這些學徒學成後自立門戶,同時很多外地的製表師也慕名前來定居。人才的聚集奠定了格拉蘇蒂製表業的基礎,使這個小鎮在新的賽道實現逆襲。

在鐘錶博物館中,可以看到很多這些初代奠基人們的作品和使用過的儀器。

比如薩克森御用宮廷鐘錶匠弗里德里希·古特凱斯製作的旅行鍾。他還為格拉蘇蒂培養了兩位大師——費迪南德·阿道夫·朗格和阿道夫·施耐德。

這兩位再加上卡爾·莫利茲·葛羅斯曼與朱利葉斯·阿斯曼,並稱為格拉蘇蒂製表業的“四大元勳”。

在他們的帶領下,格拉蘇蒂的製表業也蒸蒸日上,在當時以出產華麗且精準的懷錶和航海鍾聞名。


他們建立的製表學校,吸引了全世界的有志青年慕名前來,日後也走出了阿爾弗雷德·海威格等製表大師。

而由“格拉蘇蒂製表學校最年長學生”Hermann Goertz製作的天文藝術鍾,更是令人震撼的存在。
為了製作它,鐘錶匠前後花了30年時間中間還經歷了戰爭帶來的顛沛流離,但他始終沒有放棄。直到在格拉蘇蒂定居下來才最終完成。
機芯由1756個部件組成,配備了可顯示一千年的萬年曆、星圖、日出日落指示等複雜功能。從1925年到今天,只有三次因修復而中斷運轉。站在這座鐘的旁邊,彷彿在看一個巨人。

德系表標誌性的美學元素,也誕生於這一時期。比如最初的四分之三夾板,就是當年格拉蘇蒂製表師在車床技術不發達的時代,為了提高效率減少誤差而設計的。


而鵝頸微調經由他們改造後,不僅具有調節走時快慢的實用性,還兼顧了美學價值。

格拉蘇蒂原創後來還首創了雙鵝頸微調,更顯曼妙。

在這裡還見到了製表大師阿爾弗雷德·海威格研發的飛行陀飛輪,也是格拉蘇蒂製表的重要遺產。

他從美學觀賞的角度出發,移除了陀飛輪的上方夾板,使得陀飛輪可以外露,看上去就好像“懸浮”一般。如今也是格拉蘇蒂原創腕錶的標誌性設計,非常漂亮。


逛博物館的過程中,很多的展品都與我在寫《時間的戰爭》時看到的資料相互印證,著實是一場令人流連忘返的旅程。

☛ 經典古董表繼續為今天提供靈感
在全世界的製表中心中,格拉蘇蒂堪稱最命運多舛的一個。二戰結束時的轟炸,幾乎將這裡夷為平地,大量圖紙和裝備也被蘇軍打包運走。民主德國成立後,格拉蘇蒂的製表業又以國有企業的形式復甦。
鐘錶博物館裡的這片“腕錶瀑布”,就懸掛了大量東德時期由格拉蘇蒂製表廠(GUB)生產的古董表,十分壯觀。

冷戰時期,GUB生產的腕錶因為品質較高,大多供應西德市場。博物館裡還擺放了一臺1957年東德產的Rafena Atelier電視機,造型可愛,超級復古。

GUB生產的最著名的自動上鍊腕錶是 "Spezimatic",這個詞是特定型號的縮寫,誕生於1960年代,到1980年為止生產了超過370萬枚,也是格拉蘇蒂原創復古系列的靈感之源。
比如這枚枕形錶殼的Spezichron腕錶,復古的設計今天看依然歷久彌新,一秒鐘就讓我想到手上這枚七零年代大日曆計時腕錶薄荷綠款,彷彿見到了它的“父輩”。

這次同行的小夥伴還戴了藍色盤,復刻度就更高了,“撞表”也讓人很開心。

早在六七十年代,格拉蘇蒂就已經各種玩轉色彩,漸變光影依舊迷人,格拉蘇蒂原創六零年代也曾推出一系列新表致敬過。


而這枚200米防水的潛水錶,是不是能從格拉蘇蒂原創SeaQ系列身上看到它的影子呢?

格拉蘇蒂德國鐘錶博物館不僅僅是文物的寶庫,還收藏了大量的檔案,是歷史研究的重要資料。
裡面還有一個修復部,可以檢修格拉蘇蒂小鎮出產的各種時計,無論鐘錶、懷錶還是腕錶。
我也在現場觀摩了修復師修表的過程,古董三問清脆報時聲響起,彷彿穿越了時光隧道。

這次我們來參觀時,博物館裡還在舉行“時間是女性的”特別展覽,這個標題也是深得我心。欣賞到了形狀多種多樣的女表,很多mini size簡直太可愛了。


除此之外,博物館中也有趣味十足的多媒體互動裝置,在瞭解歷史的同時,還能學到腕錶知識。

對每個德表迷來說,都值得把這座博物館放入此生必來的清單裡。
03
探訪格拉蘇蒂原創制錶廠
德表魅力深入靈魂
探訪格拉蘇蒂原創制錶廠也是這次的重頭戲,之前無數次寫到這裡,終於能來格拉蘇蒂小鎮實地探訪,感覺也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 製表重鎮的核心,兼具專業與社會責任感
格拉蘇蒂原創錶廠位於小鎮十分顯眼的地方,佔地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建築外觀超級現代化。

這裡既是錶廠、製表中心,也是體驗空間,從設計到研發製造,整個腕錶的誕生過程都在這完成,參觀者可以漫步其中,全方位體驗純正德系表的魅力。

走進其中,能看到會客休息區,極簡風陳設和他家的表一樣剋制嚴謹。因為2000年開始品牌歸屬於瑞士斯沃琪集團旗下,所以顯眼的地方還掛著海耶克先生的畫像。


我對錶廠的深刻印象,就是它格外寬敞明亮,整個建築中間是一個巨大的天井,擁有極佳的採光。

因為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光,工廠裡許多地方在白天都不需要人工照明瞭,不僅非常節能環保,也讓我想起過去製表匠們借天光打磨零件的傳統。
錶廠處處窗明几淨、佈局明朗,很有德國人的嚴謹氣質。中間還有一個圓形展示區,像精品店一樣儀式感滿滿。
環保也貫穿了格拉蘇蒂原創制表的各個流程,比如格拉蘇蒂原創經典的電鍍工藝,就配備了一整套裝置來專門控制汙染,能夠大大減少汙水的排放。
你可能很難想象,在這棟現代化的大樓背後,蘊含著格拉蘇蒂製表179年的悠久底蘊。一個個明亮的櫥窗,讓人彷彿穿越時光,從中回顧格拉蘇蒂原創的歷史。
極具德系美學特色的零件、放大的陀飛輪裝置,講述著它的發展故事,能感受到品牌的與時俱進,傳統又摩登。


而製表大師們的代代傳承,同樣很讓我觸動。很多製表師都在這裡工作了二三十年,甚至有40年的老匠人,還有很多當地的年輕人,從十幾歲開始就準備來工廠學習。

製表,可以說是刻在了格拉蘇蒂人的基因裡,而這座錶廠,和整個小鎮的命運緊密相連了一個多世紀,如同瑞士汝山谷一樣,是整個德國製表業的精神源邸。

我還在錶廠感受了他們的自助餐,吃著營養豐富的餐品,望著窗外治癒的風景,感覺在這裡工作應該很有幸福感。


還見到了格拉蘇蒂原創CEO Roland von Keith先生。他是一個特別樂觀的人,尤其擅長鼓舞人,和他聊天總能感受到許多陽光正能量。Roland也去過很多次中國,對中國的各種事物都帶著滿滿的探索欲。

☛ 設計自產一條龍,感受“原創”的力量
整個錶廠最讓我感到震撼的,還是格拉蘇蒂原創在設計生產上的“一條龍”模式。
要知道,許多頂級製表品牌都會設立不同的工廠或與其他工廠合作,不同零件在不同地方製造再進行組裝,但這裡則很不一樣。
近180年來,格拉蘇蒂原創將德國製表引以為傲的手工打磨、裝配傳統發揚光大,始終堅持著原創設計、追求純正自主製造。

無論是複雜的機芯,還是精美的錶盤,高達95%的零部件都是在格拉蘇蒂原創錶廠自主生產的,哪怕一顆微不足道的細小螺絲也是如此。


這裡不僅有各種現代化的製表機器,更重要的是代代傳承的德系製表手工匠心。

這也是格拉蘇蒂原創堅信的理念,為了達到理想中極致的效果,甚至還會專門研發製造最合適的製表工具,真·無愧於“原創”二字。
也正因此,這裡保留了最原汁原味的德系製表靈魂。
可以看到標誌性的四分之三夾板、雙鵝頸微調、螺絲固定的黃金套筒、飛行陀飛輪等等,在錶廠身臨其境,更加體會到手工工藝背後的匠心。


在顯微鏡看各種精細的零件,更加令人讚歎。還見到了一位製表大師,現場演示陀飛輪的組裝,需要極其精湛的技術與高度的專注。
格拉蘇蒂原創特色的珍珠紋飾,也在製表匠人的妙手下熠熠生輝,我也在製表師的指導下,體驗了一把手工在夾板上打磨珍珠紋飾,感覺非常考驗人。
如此用心又有實力,就該有底氣展示出來。在錶廠的展櫃裡,陳列著各種材質的自產錶盤,從招牌漆面盤、計時盤到珍珠母貝盤,傳遞出原創的美學理念。

也讓範主想起當年參加斯沃琪集團的Time to move活動,還嘗試過在格拉蘇蒂原創錶盤上壓印出刻度,每一步都需要耐心,掌握火候和力度。

還有各種形狀材質的錶殼,以及色彩繽紛的錶帶,幾乎你能想到腕錶的所有部分都是在這生產出來的。

目前整個高階製表業能做到這樣從A到Z的品牌,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 店裡種草新表,兼具嚴謹與浪漫
參觀錶廠之餘,我還去到德累斯頓市中心的格拉蘇蒂原創精品店逛了逛。店鋪環境很有格調,也好像一個小博物館。

在店裡見到了新款陀飛輪腕錶,表上面白天顯示太陽,晚上顯示月亮,和這裡日和夜的風景呼應,實在太精美。

還有今年年初上市的女款小夜曲腕錶,金綠色鑲鑽無比溫潤華美,格拉蘇蒂原創的嚴謹高品質當中,還透著藝術和浪漫的基因,很適合當下的高知女性。
這兩枚腕錶配成情侶表也很不錯,浪漫與理性兼具的格拉蘇蒂原創,越是瞭解就越為它的獨特魅力所著迷。

德系表最打動我的,也正是它歷經風雨,依然堅持自我的製表理念與獨特匠心。這場探尋本源的旅程,也讓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歷史的脈絡與現實的魅力,這樣的格拉蘇蒂、這樣的格拉蘇蒂原創腕錶,叫人怎能不愛上?
圖片來自品牌、商務範拍攝,部分來自網路
商務範出品:編輯 Kien Queenie | 運營 Tina

新浪微博:@商務範範主

喜歡就點個在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