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海湖莊園協議打劫全世界

作者:陶冬 
淡水泉(香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
來源: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全文1981字,預計閱讀需3分鐘。
特朗普政府打出了上任以來最猛烈的貿易組合拳,宣佈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執行進口關稅,指示商務部研究對進口銅徵稅,並強烈暗示對歐洲徵稅。

貿易糾紛的迅速升溫,觸發美亞股市大跌。同時,消費者信心明顯下滑,令增長風險重新定價債市,債市大升,兩年期國債利率上週下降16點,破4%大關。



市場避險氣氛升溫,美元指數再次升上107,上週各主要貨幣清一色貶值。德國選舉結果出爐,保守聯盟CDU/CSU獲得最多議席,墨茲籌建聯合政府,但各黨之間分歧甚大。歐洲據報在醞釀“冷戰以來最大的防禦計劃,德法國債跟隨美債上漲。去風險主題下,能源、大宗全軍盡沒,黃金亦難逃厄運。

虛擬貨幣市場出現爆倉,比特幣價格繼續急跌。

一月份美國PCE通脹和核心PCE環比各上漲了0.3%,同比分別為2.5%和2.6%,幾個數字均與分析員預測中位數一致。聯儲最看重的的核心PCE通脹2.6%,是2021年初以來最低的,顯示PCE通脹沒有追隨CPI通脹,消費物價仍在緩步向下。儘管物價回落的速度慢了下來,但起碼沒有發生逆轉,對於決策者這當然是一種欣慰。



PCE資料的意外,發生在消費者實質消費,環比-0.5% vs預期的-0.1%。儘管數字受到洛杉磯山火和其他地區極端天氣的影響,下跌幅度還是相當驚人的。早些時候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出現了較大的下滑,而conference board的消費者長期通脹預期更達到1995年以來最高的水平,凸顯消費者對生活成本上漲的焦慮。



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自3月4日對加拿大、墨西哥進口收取25%關稅,並進一步提高中國進口品關稅10%。這一系列關稅操作,勢必帶來其他國家的反制,帶來物價的上漲和全球貿易的混亂。

本市場對此反應強烈,聚焦點從通脹風險轉向增長風險。兩年期國債收益率上週急挫,聯儲減息的呼聲再起。

華爾街最近冒出來的一個詞,叫Trump Recession。指特朗普肆意妄為,可能製造出經濟衰退。從消費信貸違約率迅速上漲看,美國低收入消費者的確面臨收入增長跟不上消費增長,強勁消費在過去對於美國經濟是一好遮百醜。筆者看來,
美國現在的新增就業人數,仍超過過去四十年的月度平均值,所以消費放緩的可能性大過衰退。

特朗普在裁減政府和教育開支上的操作,正在加大增長放緩的風險,重燃了市場對聯儲早日降息的希望。筆者相信聯儲暫停減息,主要是為了觀察特朗普新政對物價的衝擊。除非就業驟降或金融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FOMC近期出手減息的機會不大。不過由於市場內流動性萎縮,聯儲有機會調整資產負債表收縮(QT)的節奏。



媒體和分析員圈子裡,開始討論特朗普政府會不會發起海湖莊園協議。

40年前美日英法德在紐約的廣場酒店(也是特朗普的物業)簽署了廣場協議,五國聯手促成美元貶值,並改變了日本的國運。這次可能是美國單邊主義式地逼迫它的貿易伙伴,支援美元貶值、債務重組和分攤防務費用,更像是城下之盟。



海湖莊園協議概念是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Stephen Miran首先提出的,他不僅希望推進美元貶值,更打算藉此重整全球金融秩序。

據報特朗普打算要求盟友購買100年期零息債券以換取美國的安全保護,拒絕參與的盟友可能會失去美國所提供的保障。這個想法很瘋狂,但卻符合特朗普一貫的想法和做法。



此想法暫時沒有在任何白宮官方檔案中出現過,特朗普自己也沒有親口或在社交媒體提及。此舉可能顛覆美國自身的價值,並在盟國中造成巨大沖擊。然而,此議的始作俑者Miran正是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他被選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海湖山莊協議。最終是不是叫海湖莊園協議並不重要,出臺時間也難逆料,其背後的邏輯卻十分清楚——打劫土財主。



特朗普眼裡,美國的軍事盟國、貿易伙伴都在佔美國的便宜,使得美國的財富以軍備開支、貿易逆差等形式流出。

他如今要“撥亂反正”,透過極端施壓,迫使其他國家讓步,贊助軍事開支、減少貿易不平衡。所謂長期零息債券,就是逼迫受保護國家出資幫助美國實現債務重組。所謂關稅,就是重塑價格和成本體系,讓產業鏈重回美國。



然而,特朗普忘記了經濟學原理。

美國的貿易赤字,本質上是因為美國消費大過生產,只要美國的儲蓄率不出現大的改變,貿易逆差不會有明顯的改變,這在Trump1.0的關稅戰中已經被證明了的。

特朗普也忘記了地緣政治學,美國二戰後對盟國的軍事保護是其推銷美式價值的手段,是軟實力,並從美元霸權和國際秩序中得到紅利。盟國一旦離心離德,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就會鬆動。



本週焦點有四,1)中國兩會以及政府工作報告。2)美國新一輪關稅措施以及市場反應。3)非農就業資料,預計65K,可能觸發市場對美國增長的擔心。4)歐洲央行開會,大機率降息25點,行長記者會上對四月會議會否繼續動利率才是看點。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和預測,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為了防止讀者朋友們走丟,
請大家關注我們的矩陣號“經濟生活雜談”
經濟學人小助手為好友,
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閱讀連線。
▼ 經濟學人小助手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