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白||理想人生不是養尊處優,而是永遠處於“初始狀態”

最近我在巴黎,採訪了伊莎貝拉·多納諾伯爵夫人,這是一位隨便拎出一個title都能讓人“哇”一聲的女性:波蘭王室的後裔,丈夫多納諾伯爵先生出身軍戎世家,家族中出過三位元帥……
當然,她諸多頭銜裡,我們最熟悉的,還是她是Sisley希思黎這一品牌的創始人。
採訪這樣一位女性,無疑令人興奮,但也有壓力。標籤太多,會不會覆蓋掉本人的底色?那種“功成名就”的緊繃感,會不會演變成得心應手的各種套路?成功的另一面是異化,走的路過的橋多了,見的人經的事多了,就很難時刻拿真心去磕了。
我做好了入寶山而空手歸的準備。
事實再次證明,有很多刻板印象是庸人自擾。但反過來說,也因此會有新奇的汲取。
和多納諾伯爵夫人談話的過程,我一直暗暗驚奇,啊,她竟然是這樣的,她竟然會這麼想,直接、坦白,富有熱情……
▲多納諾夫人與家族成員們。自1976年Sisley品牌創立,直至今日,多納諾夫人依舊是公司裡的靈魂人物,負責監督產品的創作,與子女們保持緊密合作。
這麼說吧,世俗的成功,並不妨礙她依然用初始狀態的眼光看世界。這才是真正的朝氣蓬勃。

我們的話題由家居開始。
去年多納諾伯爵夫人出了一本書叫做《美麗新世界》,大量圖片展示她私藏多年的藝術擺件及室內家居設計,從私宅府邸到工作環境等等,精美絕倫又氣勢恢宏,同時富有現代感。
▲這一個個由她構建出來的豐富程度堪比博物館的大大小小空間,每寸地方都沉澱時間的質感,每件事物都存留她的審美與思考,並且至今還在隨著家族事業的點滴成功,越來越豐富,越來越迷人。
我尤其喜歡她親手繡的那些靠墊,明媚的配色,“happy”、“hope”這一類的詞巧稚地飛舞,可以想象她繡下這些時的好心情,她很懂得用最貼己的方式創造美感。
我樂於看到更多,就問她有沒有想過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和大家分享這些,私心裡想,她一齣山豈不秒殺那些家裝kol。沒想到她委婉但直接地表達出:不會。
她說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審美。更重要的是,家是一個非常私人的地方,你自己覺得舒服漂亮,就是最好的家裝風格。別人怎麼說,或者現在流行什麼不重要。在自己的家裡,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無須她來指點。
她的回答有兩點讓我驚奇,第一點是,她居然是脫口而出而不是字斟句酌。按說她可以很官方地說“我很高興中國朋友喜歡我的家,有機會一定會和大家分享”之類。雖不特別真誠,但是非常友好,省力不出錯。
都說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為了不以身犯險,許多時候我們會備下一些四平八穩但是沒有資訊量的模板應付過去。
多納諾伯爵夫人回答方式,卻像一個小女孩,很直球,一句是一句,不願意浪費時間在套路上,這何嘗不是對於生命的一種珍重。
這也體現在她回答的內容上。我總結一下她的意思就是——“不要被別人拖著走”。
就算你很厲害,很有心得,也沒必要強行輸出你所認為的“最好的”一切。
反過來,即使你自認為平平無奇,但你的人生是你獨有的,也只有一次,你就應該按照自己喜好來,在私人之地安放完整的自我,而不是向那些所謂閃閃發光的人看齊。
我覺得這個意見,包括但不限於家裝。
想起另外一位我熟悉的理想女性,《紅樓夢》裡的賈母。有許多年我都想,能活成她那樣就好了,福壽雙全,審美線上,各種技能點拉滿,跟年輕人打成一片。但她養尊處優的人生裡似乎缺了塊拼圖,坐在多納諾伯爵夫人面前,我感覺,我把那塊拼圖找到了。
那就是初心的缺失。
比如她對寶釵簡約風家居大為不滿,嘆道:“這孩子太老實了!你沒有陳設,何妨和你姨娘要些?”不由分說叫鴛鴦拿了一大堆東西過來,說:“如今等我替你收拾,包管又大方,又素淨。” 
這一系列操作,看得我一腦門子問號,老太太的審美自然是好的,但是不是有點越俎代庖了。人上了年紀,或者到了一定位置上,就會覺得自己是模板。
雖然沒必要把隔了幾百年的兩個人物做對比,但現在很多kol都有一種“我的眼光就是尺”的獨斷,沒有邊界感還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失了初心,缺乏對多元審美的尊重。
多納諾伯爵夫人用初心去打量世界,也會用初心解決問題。
有人問多納諾伯爵夫人對創業女性有什麼建議。
她說她的建議就是你得享受這個事情,享受的話,就可以不畏險阻去實現,如果沒那麼喜歡,那可能就是一個錯誤的創業方向。
還有人問她那個家庭和事業如何平衡,她笑了,說發現大家特別愛問這個問題。
“家庭和事業不是對立的,你要看到底哪一方給你更多的power,如果家庭給你更多的power,那你就用心經營家庭。如果工作讓你有更多的power,那你就去工作,忠於內心的選擇,才能把日子過好。”
是不是一下子就清楚了?這兩個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問題,問的是我們應該怎樣選擇和取捨,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但誰也不能說哪條路就是捷徑,人類一思索,上帝就發笑,陷阱總是給聰明人挖的。另外,到底什麼最重要,可能也是一個很久之後才能想明白的事。
多納諾伯爵夫人的意見就是,用不著想那麼多,聽從你的感覺,你覺得高興,覺得做這件事讓你更有力量,你就去做好了。“體感”是最重要的。
說實話,我一直模模糊糊地這麼想過,忘了在哪裡看到過一句話,小事聽從理性,大事聽從心靈。當你覺得千頭萬緒舉棋不定患得患失無所適從時,不妨問問你的心,到底想要什麼,它脫口而出的回答,就是最佳答案。
但我下一秒鐘就會改了主意,其他的聲音湧過來,淹沒我和自己的對話。多納諾伯爵夫人堅持用初始心想問題,才能從諸多線頭裡找出核心,穩準狠地正中靶心。
“初始化”思考是她的日常。
今年奧運會在巴黎舉辦,巴黎的鬆弛感和精彩比賽都同樣讓人上頭,後勁至今未消。Sisley希思黎和奧運會也有合作,談起這個話題,多納諾伯爵夫人又是一句:“我覺得殘奧會上的運動員更讓人敬佩,也更有魅力。”
她說奧運會上的運動員確實很強,競技體育都很有魅力。但是殘奧會運動員展示了人類突破自身侷限,自強不息的精神,我們的媒體對他們關注太少了,這真的非常可惜。
不得不說,我的刻板印象又碎了一次。說時尚界都是名利場這話有點過激,但時尚界關注的,常常都是在世俗標準中更美更華麗的一切。按說,時尚人士會喜歡的,也應該是更卓越的體能,更“完美”的身體,更厲害的數字,相形之下,殘奧會的觀賞性就沒那麼強。
厭弱慕強是人的本能,但自我超越才是真正的強大。這道理很簡單,只是被慾望拖拽著的人,往往會忘記最簡單的道理。多納諾伯爵夫人會這麼想,還是她“回到本初”的思考習慣,她丟開自己已經得到的一切,用天地之初般的眼光看世界,就能看到些別的。
這些年我採訪過很多人,我喜歡和別人談話。我發現,有些談話會告訴你很多東西,對方像是一個琳琅滿目的博物館,讓你大開眼界。
而有的談話物件拿給你的,只是一個工具箱,裡面的工具可能並不多,但會讓你學會一點面對世界的辦法。我本來以為多納諾伯爵夫人是前者,卻發現她是後者。
多納諾伯爵夫人的工具,就是回到初始狀態看問題。
這大概是她作為貴族女子,也能夠不被身份羈絆,開創出一片天地的原因,也是她始終保持著昂揚的狀態,不知老之將至的由來——親眼看著她哐哐灌下三大杯咖啡又來一塊巧克力時,我把她的這種狀態,作為給未來的自己定下的小目標。
▲Sisley釋出過一支記錄多納諾伯爵夫人早起去公司上班的特別可愛的短片,她每天早上醒來,在她美麗的家中享用完早餐,便穿著彩虹一樣的外套,先去一趟Sisley的沙龍用自己品牌的產品打理好髮型,再精神十足地跟團隊孩子們開早會,比很多年輕人都有活力啊!
我也把學會“初始化”當成人生的小目標。
可以用它來處理工作,那些棘手的壓力巨大的工作,你不知道該怎麼入手,也怕做得不夠好,讓別人笑話或是失望。“初始化”狀態有助於我們清理情緒垃圾,問一下自己的第一感覺是什麼,然後就去做好了。直覺加行動,有摧枯拉朽的力量。
也可以用它來面對生活,當你感到茫然,或者慌亂浮躁時,也許就是你這臺電腦過載了,把那些沒用的資料程式刪除,即使到了八十歲,你也可以給自己一個新腦子。
而直接坦然不設防地想問題,應該成為我們的日常習慣。不去看意見領袖怎麼說,也不要想著去做意見領袖,永遠作為一個獨立個體去思考,清晰簡單地給出自己的答案,這是“初始化”最為核心的那部分。
也難怪我在使用Sisley品牌的每一款產品都會有類似的感受。Sisley的每一條產品線似乎都貫穿著這樣巧妙的哲思。
例如我自己很愛的Sisley睿秀,Sisley旗下極具有辨識度的護髮品牌。
那天在Sisley位於巴黎的辦公室裡採訪到睿秀的負責人Florence女士,我問她為什麼我身邊有很多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亞洲的、歐洲的、美洲的,天南地北不同地方的朋友,她們的頭髮形態和頭皮狀況都不一樣,但好像每個人用Sisley睿秀的護髮體驗和效果反饋都蠻好的。
她的回答讓我意外,她說雖然我們可能是不同的國家、不同人種,但其實本質上我們都是“人”,我們的底層基因其實大部分是一致的。
睿秀的產品設計也更基於大家基因裡的原始狀態,去關心每個人頭皮、頭髮最初始的需求,所以產品的設計也不會設限,無論男女、無論年紀,都可以使用Sisley睿秀。
“Hair care is the new skincare”,像護膚一樣去護髮這樣的概念,也是當我接觸到Sisley睿秀的產品後才有了更深的理解。Florence這樣跟咱們說,如果你想要你的頭髮漂亮,就要回歸到它最初始的需求。
要知道頭皮也是面部皮膚的一部分,同樣需要細心地清潔,需要使用乳液,需要保溼,需要緊緻和抗老,這些是最基礎簡單的,卻也是很多人日常護髮時會忽視的。
而當我看向擺放在品牌辦公室裡的睿秀產品,算下來睿秀誕生至今的產品並不算多,但每一款都不分男女,也沒有特別強調人與人的不同,卻精確至深層護髮最核心且必備的部分。
我同她說咱們中國人有句話叫“大道至簡”,就很像 Sisley睿秀給我的印象,法國人Florence一下子就Get到了這個詞,她表示非常贊同。用最簡單的方法去應對各種複雜多樣的問題,其實才真正考驗配方的智慧。
Sisley的護膚線也同樣如此,在同品類的護膚品牌裡,Sisley很少去做特別精細複雜的細分,它希望你每天都能真正用得上它,就像每天穿衣一樣,你知道正在使用的Sisley產品可以一整天保護你的皮膚。

一個典型就是Sisley在全球暢銷多年的經典產品Sisley全能乳液。
這是一款最初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產品,歷經升級迭代,也穿越整個護膚世界各種概念各種衝擊,時至今日,很多人的梳妝檯上都還有它吧!
▲1980年,Sisley的明星產品全能乳液推出市場。
全能乳液就是一款適合全膚質,男女皆宜,簡單且多效全能的產品,它也是多納諾伯爵夫人生活態度與生活方式在護膚世界裡的某種具象,瞭解皮膚的本質需要,並且在不斷的變化中提供精簡且精確的解法。
包括我這一次在巴黎的Sisley之家,在美容師的引領下時間深度體會了一把Sisley的護膚體驗,一個半小時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卻讓我真正懂得Sisley整個品牌想要向我們展開的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當我踏入溫馨潔淨的護膚空間,美容師先是讓我挑選我喜歡的香氛香氣,然後聽從當下的感官直覺,選擇陪伴我度過這一個半小時的樂曲旋律。
我在那個當下或多或少抱著跟美容師探討一下護膚細節的“工作心態”,但不知不覺中,意識和精神就被輕柔的音樂、草本與花朵的自然香氣、Sisley護膚品細膩絲滑的質地,以及美容師柔和的掌心溫度徹底融化了……
整個護膚體驗並沒有很花哨的流程,就是非常簡單,非常舒適,似乎也讓我回歸到護膚的本質,每天留一段小小的時間,與肌膚對話,與自己對話。
當我醒來的時候,好像我眼前的世界都被重啟了一般,我又迴歸到那個“初始化”的自己,一切疲憊與緊繃都被清空,一切都是那麼嶄新、明亮,能量又重新流動起來。
我想,這大概也是整個Sisley品牌在經歷快半個世紀,時至今日,我們依舊還能從它的每一款產品,每一次護膚體驗中感受到它最“初始”狀態的原因吧。
1976年,修伯特·多納諾伯爵與伊莎貝拉·多納諾伯爵夫人正式創辦了Sisley品牌,如今多納諾伯爵夫人與家族裡的成員依舊支撐著Sisley的精神核心,並且發展地越來越好。
▲修伯特·多納諾伯爵與伊莎貝拉·多納諾伯爵夫人
這種歷經歲月的“如一”是那麼迷人,光是優雅地存在著已經令人羨慕與嚮往。
多納諾伯爵夫人說:“隨著年紀增長,人的自我紀律很重要。”
她始終有意識地保持著自己本真狀態,讓自己沉浸在純粹與簡單帶來的能量磁場,堅信自己的力量,並且眼中專注地只看目的地,這樣“兩點一線”的方式,往往是最省力的做事思維,也在不知不覺中,給予自己充足的能量滋養。
作者:藍小姐
責任編輯:阿碗
出品:藍小姐和黃小姐
文字原創,配圖來源於網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