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億,雷軍又起飛了!為什麼有人天生就是創業高手?

雷軍又贏麻了,交出了小米史上單季最強業績。
小米釋出2024Q3財報,總收入925億元,同比增長30.5%,經調整淨利潤63億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小米現金儲備達1516億元,再創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車11月18日提前完成10萬臺新車交付目標。2024全年將衝刺13萬臺交付目標。
大家知道這個成績的含金量嗎?對比其他新勢力品牌,第一個10萬輛的用時時長,特斯拉用了12年,蔚來是1046天,小鵬是1034天,理想是708天,問界是449天……
而小米僅僅用了230天!真是一個夢幻般的開局。
爽文男主一樣的雷軍,帶給我們大大的問號,為什麼他做什麼都能成?為什麼有的人天生就是創業高手?
作者 /張星

顛覆者雷軍
2020年,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曾問雷軍:如果站在今天,你作為投資人,會不會投資十年前的自己?雷軍的回答是,不會,成功機率太小。
雷軍在《小米創業思考》中說, “有時候我覺得,如果讓我重來一次,我未必有勇氣選這麼難的路。”
雷軍,總是以顛覆者的姿態入局,不管是造手機、造汽車、造家電,還是做軟體、做生態,每個業務都是地獄級別的難度,在高手如林,競爭格局大體已定的情況下,闖入新的領域。
拿造車來說,特斯拉先發優勢地位明顯,理想是中大和大型SUV,鎖定了奶爸群體,蔚來用獨特的電池路線、極致的使用者服務鎖定了一波較為高階的忠實使用者,比亞迪在中低端有很高的市場滲透率,還有不少新能源汽車品牌在搶佔市場,比如各老牌汽車廠商,利用已有的市場知名度,在奮力開拓新局面。
我們都知道,創業是講究時機的,小米入局比同行晚了六七年,市場已經一片紅海,還有機會嗎?看起來是沒有的。
結果,小米汽車亮相的第一款車型小米SU7,定位為一款媲美保時捷Taycan Turbo與特斯拉Model S的“C級高效能生態科技轎車”,演講中雷軍給出的定位是,年輕人的第一臺車。
高顏值、高效能,還擁有“人車家合一”生態這把殺手鐧的車,市面上是沒有的。大家寧願等幾個月的時間,也要下訂單,證明了年輕人的確需要這樣一款與眾不同的純電車。
就這樣,用了230天完成了10 萬臺的目標。
不過,這裡面有一個更厲害的資料,十分值得大家關注。
資料顯示,小米汽車成了“女性殺手”,“今天所有SU7的訂單(截至7月23日),購買的女車主已經超過了40%,我相信實際用的女車主可能接近50%。”很多下單的人是男性,但實際是給家中的女性購買,因此小米汽車女性使用者預計已達到50%。
這個比例是所有國產電動汽車中最高的,前所未有。
雷軍在採訪中透露,正是女性使用者的增加,導致小米汽車的銷量比一般汽車的銷量要好,很顯然,女性使用者多,銷量直接加倍了。
為什麼小米會吸引到女性使用者?這是車企普遍不太關注的一群人,“玩車=直男”的思維模式早已經深入人心。
那麼女性不需要一款好車嗎?
這背後的是雷軍的一大洞察,在購買車輛的決策中——男性負責選車,女性有否決權。他認為,一款效能車只要你做得好,女車主也會非常喜歡。
“我們在設計這輛車的時候,花了很大的心思考慮,第一個好看是王道,一定要做女性特別喜歡看的外觀,特別喜歡的顏色;第二個讓女性車主覺得她可以操控車,不至於特別大。在夏天太曬是巨大的痛點,這一次我們 360度去拆解防紫外線、隔熱、遮陽傘遮、陽簾燈,整車能夠收納四把太陽傘,這些都下了很大功夫,正是因為我們做了這麼多東西,終於說服了女性車主,滿足了女性的使用需求。”
可以說,小米靠征服女人征服車市。
小米汽車瞄準了一群有夢想又追求高品質生活的消費人群,其中包括了女性消費人群,用極具未來科技感的設計,契合當代年輕人審美的高顏值產品,讓有科技有品味的小米汽車成為大眾討論的焦點。
回顧小米創業至今,從小米手機開始,用極致價效比打開了市場,打破了“便宜無好貨,好貨不便宜”的定律。在小米之前,手機對主流人群來說,價格不菲。而憑藉極致價效比,小米後來者居上,成功打入主流市場。
接著是一款又一款的極致產品,雷軍曾在書中說過,在追求極致產品的過程中,他自己的秘訣。
“當你擼起袖子準備大幹一場時,我建議你反覆問自己三個問題:
我們追求的極致是不是使用者真正需要的?
我們追求的極致是不是能成為產品/服務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追求的極致是不是能形成長期可持續的競爭壁壘?
所以,把釘子往哪兒釘,決定了“極致”的價值。”
請記住這句話,把釘子往哪兒釘,決定了“極致”的價值。
別怕紅海
小米殺入紅海造車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
我們太容易被紅海嚇到了。市場有沒有需求?也許有需求,也沒需求,但是你不去做,就永遠沒有需求。
只要你專注使用者需求,在供給側找到獨特的核心能力供給,沒有打不贏的仗。這就是雷軍為什麼總是創業能成功的原因,他總能給出一個解法,這個解法是一部分人群所需要的,但市面上沒有的。
什麼是創業高手?市場再卷,能看見邊緣市場和潛在使用者需求。
這就是錯位競爭,用差異化的產品,開啟市場新局面。
需求紅利:挖掘新興邊緣市場,持續帶動盈利增長。
創新策略:差異化定位,高效資源配置,聚焦高潛力增長。
錯位競爭:抓住巨頭忽視的市場空白,轉化為增長引擎。
為什麼差異化的錯位競爭能帶來新的機會?
“率先採用破壞性創新,能將增長業務的成功機率從6%提升到37%。”
@克里斯坦森《創新者的窘境》
因為已經存在的企業們往往佔據了最好的技術、最好的客戶,站在最耀眼的價值網裡——這是主流市場。邊緣市場和邊緣技術所組成的邊緣價值網,則往往被大家忽略。

設想你是一個初創企業,進到這樣一個既有的競爭格局裡,會選擇主流價值網,還是邊緣價值網?
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創業者會進入主流價值網市場,因為看上去最肥沃、風險最小。但其實,新興的邊緣價值網,才是創業者最好的機會視窗。
在領先企業已經建立主導性優勢的環境裡邊,任何me too產品都會淪為雞肋。不要去誇張你的執行力,不要誇張你努力程度,不要誇張你的效率。今天巨頭的努力程度和效率比我們大得多,難以想象之大。
所以,創業者要牢牢記住“與其更好,不如不同”的錯位競爭模型。
當下的創業者還有機會嗎?
當下,放眼望去,到處都是紅海廝殺,但是也正是因為紅海,才會湧現出專業化、品牌化、精細化的運營路線。
下一輪賺錢的競爭,一定是在熟悉的紅海中尋找到未知藍海的競爭!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茶飲行業,在奶茶品牌已經如此內卷的情況下,還能玩出些什麼花樣呢,結果霸王茶姬殺出來了。
市場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但也沒你想象得那麼單薄。
紅海,只會嚇跑缺乏認知,對市場需求洞察不足的創業者。
這裡我給大家講幾個故事。
第一個,是輕食賽道的一匹黑馬,頭部玩家——超級碗。
輕食賽道,看起來是個很性感的千億市值賽道。伴隨著健身行業興起、消費者健康飲食觀念明顯提升,輕食開始風靡。而且,輕食製作流程簡單,食材搭配固定,入局門檻很低。
但是,當創業者真正進入後,才會發現裡面的一地雞毛。
首先是,產品同質化嚴重,容易被模仿和複製,導致品牌力不足。
其次是,輕食產品在口味上可能不具備記憶點和成癮性,難以產生良好的復購率和使用者粘性。
還有,供應鏈挑戰,輕食的原料多為新鮮果蔬,對供應鏈的穩定性和效率提出了較高要求。使用者吃完一次拉肚子,就再也不會購買。
一番廝殺過後,能被大眾認可的品牌少之又少。這個賽道水太深了,“十店九死”。
行業迎來大洗牌,創立於2015年的輕食品牌FOODBOWL超級碗卻實現了有效增長,收穫了大批使用者的喜愛,甚至在小紅書上被稱為“碗門”,更是有了“健康版麥當勞”之稱。
創始人高松在解讀超級碗的時候,提出了打破使用者的認知偏差,輕食=沙拉=冷食=不好吃,況且還經常面臨吃不飽的問題。
而超級碗做了產品上的創新,他們的產品,是熱輕食,產品與眾不同,看起來像是“蓋澆飯”一樣有誘惑力,能夠在保證低脂的同時,又照顧到風味的要求。
這一招狠狠拿捏了一部分追求健康的使用者,2024年,超級碗已經在北京、上海、成都擁有近100家,門店數量每年增速100%。
這背後是對使用者需求的敏銳洞察,完全避開了傳統輕食的定義和賽道,獨闢蹊徑,用錯位競爭的路線,獲得了泛健康群體的青睞。
第二個例子是玩具,中國玩具行業第一人——計客(Giiker)蘇梓銘。
提到玩具,大家能想到樂高之類的巨頭,傳統玩具市場要麼已被大型公司主導,要麼被各種中小白牌商家佔據,做代加工,表面上看是一個很難插足的行業,非常之傳統。
然而,有這樣一個玩具品牌,全球銷售超100萬個,多個電商平臺智慧玩具類目名列第一,4年來營收幾乎每年翻一番,還入選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館藏……
2016年,蘇梓銘回到家鄉順德,帶領團隊進行第五次創業。在一次頭腦風暴中,他們設計出全球首款智慧魔方,頂著巨大壓力,用時三年將其做成成熟產品。
這款超級魔方投入市場後,迅速成為暢銷單品,這就是計客(Giiker),他們做的是智慧教育時代的全新玩具系統,6年6款高創新度產品,暢銷歐洲、北美、南美、澳洲和東南亞。
這是如何做到的?
看似穩固、風平浪靜的市場環境下,其實存在著變革的機會,暗流湧動著新時代下的新需求。
中國玩具普遍都是在模仿、做代工,基本沒什麼創新和審美,更提不上品牌,賺的都是加工費。
然而,這些就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嗎?新時代的使用者不想要高品質、益智、有科技感的產品嗎?
只要去做,需求永遠存在。計客用在其他領域創業積累的科技製造能力,降維打擊來到了玩具領域,一舉成功。
這就是供給和需求的完美匹配。這個團隊也許去3C 領域、機械臂製造領域做不好,但是換一個需求去滿足,帶來的是驚人的效果。
非常巧妙的創業路徑。
第三個例子,是抖音短劇天花板——好有本領。
這兩年,情節誇張,極其跌宕,節奏極其快的短劇讓不少人慾罷不能,這些短劇圍繞霸總、重生、穿越等主題,一路狂飆,微短劇市場迎來市場大爆發。
據《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微短劇市場規模達到373.9億,預計2024年將超過500億。
然而,行業的烈火烹油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最典型的就是同質化嚴重,同質到什麼程度呢,一分鐘就知道了劇情的梗概,3 秒的臺詞使用者都能接的上……
想象力匱乏到千篇一律,粗製濫造的短劇如流水一般,帶不來任何效益,更多的短劇被淹沒在了重金投流中。
短劇就一定要充滿套路嗎?流水增長就一定要靠投流嗎?
又是一個亟待創新變革的行業。
2023 年有一部爆火短劇《二十九》,該劇的播放量驚人地突破了8億,平均每集的播放量高達四千萬。在72小時內,吸引了超過100萬的粉絲增長。這部短劇與主流的短劇不同,聚焦女性成長主題,其價值觀非常正向,且這部劇增長不靠投流。
這背後都是頭部影視內容公司檸萌影視旗下短劇廠牌“好有本領”,如今已經成為國內頭部短劇廠牌。
眾所周知,檸檬影視有諸多爆款長劇集,比如《三十而已》《小別離》《小歡喜》等。
長劇內容公司下場做短劇,帶來了顛覆賽道的精品化短劇。
“好有本領”負責人鄭安迪認為,2024年短劇的一大趨勢將是精品化。但要真正理解精品化,需要深入剖析其內涵。
而高質量、精品化的短劇作品,讓這家公司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抖音短劇天花板。
這次,混沌把上述故事的三位主人公——短劇、玩具、快餐行業 top 級的玩家邀請到混沌創新大課的現場,11月23日,在深圳樂薈中心,三位老師將與混沌創新領教一起,探討《顛覆主流,贏在邊緣:如何用錯位競爭找到創業藍海》,讓我們一起期待,行業顛覆者的精彩創業故事和方法論。
老師資訊:
一、莫柔,混沌創新領教
·16年紮根網際網路產業,熟知業務策略到落地執行的全鏈路
·名字裡有柔,但實際很剛的混沌創新領教

二、鄭安迪,好有本領CEO、混沌創新院校友
·檸萌影視旗下短劇TOP廠牌,單集播放超3億,抖音短劇記錄天花板

三、高松,FOODBOWL超級碗創始人
·跪在地上撿鋼鏰的餐飲行業,還有做更好的麥當勞的機會

四、蘇梓銘,計客Giiker創始人&CEO、混沌學園校友
·顛覆市場的智慧玩具,價格是同品類的10倍,銷量也是10倍

大公司掌控市場,中小企業如何找到自己的路?這次的“真問題”:如何發現隱藏的機會,繞開正面競爭,透過“錯位競爭”找到市場空白,在巨頭林立的競爭中找到屬於自己獨特的發展路徑。
現場招募200 人當場生成自己的錯位競爭方案。歡迎掃碼報名,get 限定席位。
與創業高手一起交流切磋的機會,你一定不能錯過!
日程安排: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