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拒絕預測,股價大跌

👆如果您希望可以時常見面,歡迎標星🌟收藏哦~
來源:本文綜合自morethanmoore,謝謝。
晶片供應商 Arm Holdings 股價週三下跌 11%,此前該公司公佈的第一財季業績預測低於華爾街預期,並以全球貿易和經濟不確定性為由拒絕公佈全年業績指引。
Arm第四季度營收略超分析師預期,但其與所有公司一樣,都給出了謹慎的季度預測。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佈的全面全球關稅,以及美國對向關鍵晶片市場中國出口先進半導體的更嚴格限制,給半導體公司的前景蒙上了陰影。
首席財務官傑森·查爾德在電話會議上告訴分析師:“鑑於全球貿易和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我們年初的可預見性低於以往。因此,我們認為釋出全年業績指引並不明智。”
Arm 的評論是在三星和高通等其他晶片製造商發出類似警告之後發表的。
該公司過去幾年都曾給出年度銷售指導,但執行長雷內·哈斯 (Rene Haas) 表示,Arm 從每晶片專利費中獲得的收入份額不斷增加,而這又與智慧手機和筆記型電腦等裝置的銷售掛鉤,這使得其業務更難預測。
該公司預測第一季度營收為10億美元至11億美元,中值低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11億美元。Arm預計第一季度調整後每股收益為30至38美分,而分析師平均預期為42美分。
哈斯告訴路透社,業績指引低於預期,是因為一項大型授權交易可能無法在第一財季完成。他表示,第一財季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增幅將在25%至30%之間,高於上一季度。
“為什麼我們的預期略低於普遍預期——這實際上與授權許可有關,”哈斯表示。“我們只是想對一些我們看好的大型交易保持謹慎。”
哈斯表示,到目前為止,關稅對 Arm 的業務影響不大。
“我們真的不知道今天的情況會怎樣。這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因為我們10%到15%的貨物最終銷往了美國,”哈斯說。
Arm 的晶片技術為全球幾乎所有智慧手機提供支援,這家總部位於英國的公司已試圖進軍資料中心和其他市場。
研究公司 Counterpoint 表示,貿易政策的變化可能會損害消費者需求,導致今年智慧手機市場可能出現下滑。
第一季度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增長 1.5%,其中蘋果(AAPL.O),開啟新標籤頁研究公司國際資料公司的資料顯示,Arm 的主要客戶英特爾正在提前供貨,以規避潛在的關稅。2024 年同期的增長率為 7.8%。
哈斯表示,由於高階智慧手機晶片採用了該公司的最新技術,Arm 第四財季專利使用費部門的收入增長了 30%。
然而,技術諮詢公司 Creative Strategies 負責人本·巴賈林 (Ben Bajarin) 表示,如果消費者今年感到恐慌並轉向入門級智慧手機,那麼這些裝置可能不會使用 Arm 的最新產品。
該公司公佈第四季度銷售額為12.4億美元,略高於預期。當季調整後每股利潤為55美分,高於預期的每股52美分。
該公司的晶片架構在伺服器中央處理器市場與英特爾和 AMD 長期以來的 x86 霸主展開競爭,該市場是人工智慧市場的一個蓬勃發展的領域,在現代資料中心中,中央處理器與先進的圖形處理器一起使用。
Arm財報解讀
2025財年即將結束,Arm的員工今天下午無疑沉浸在慶祝的喜悅之中,因為公司最新財報創下了多項盈利紀錄。Arm 2025財年第四季度營收12.4億美元,全年營收40億美元,在過去幾年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這家晶片IP提供商的季度營收首次突破了10億美元大關,事實上,已經超越了這一紀錄。
儘管 IP 業務受市場短期波動的影響較小,因此比硬體供應商自身所能預見的更具一致性,但 Arm 在過去幾年中一直在努力拓展自身的創收機會。隨著最近一個季度授權和專利費收入創下新高,這些努力正在獲得回報。再加上預組裝計算子系統 (CSS) IP 模組帶來的更高利潤率,以及 Arm v9 架構的專利費收入首次超過了 Arm v7(及更早版本)的專利費收入,而這距離 Arm v9 首次推出僅過去了幾年。
當然,Arm 也是人工智慧熱潮的重要受益者。雖然該公司自身並不提供高階人工智慧加速器,但其提供的架構已被眾多驅動人工智慧系統的 CPU 所採用——其中最著名的當屬 NVIDIA 的 Grace CPU,它與 Grace Blackwell 系統合作(該系統上個季度為 NVIDIA 貢獻了 110 億美元的收入)。因此,Arm 發現自己處於一個利潤豐厚的境地,可以將重要的智慧財產權出售給鎬頭製造商——或者更確切地說,他們在人工智慧領域找到了自己的利基市場——銷售鎬柄。
具體而言,Arm 2025 財年第四季度營收為 12.4 億美元,同比增長 34%,不僅打破了第三季度創下的新紀錄,也標誌著季度營收首次超過 10 億美元。
由於 Arm 的 IP 業務專注於單一業務,公司幾乎所有的總收入都來自利潤,2025 年第四季度也不例外。本季度,Arm 的 GAAP 毛利率為 97.7%,較 2024 年第四季度增長 2.1 個百分點。同時,即使在運營 IP 提供商的鉅額運營費用(包括 5.46 億美元的研發費用)之後,公司在本季度結束時仍然實現了運營利潤率的提升。與去年同期相比,Arm 的運營利潤率增至 33.0%,總運營收入達到 4.1 億美元。
然而,儘管本季度收入強勁,Arm 的淨收入卻表現落後。雖然公司收入增長了 34%,但淨收入實際上同比下降了 6%,為 2.1 億美元。據Morethanmoore的分析師所說,深入研究 Arm 的財務報表會發現,拖累 Arm 盈利能力的最不尋常的成本是一次性 2.9 億美元的股權投資損失。從公司的股東信和準備好的報表中,目前尚不清楚 Arm 究竟在什麼地方損失了這麼多錢。但由於大多數其他季度的股權投資損益只是這個規模的一小部分,因此這筆損失對 Arm 的盈利能力產生了重大影響,吞噬了其一半以上的營業收入。儘管存在投資損失,但 Arm 仍然能夠實現超過 2 億美元的利潤,這也是 Arm 值得驕傲的一點。
總體而言,Arm 第四季度的業績與其之前的預期完全一致。12.4 億美元的營收處於 Arm 預期範圍的上限,非 GAAP 每股收益 0.55 美元也處於預期範圍的上限。
由於Arm財年即將結束,我們也帶來了其全年業績。2025財年全年,Arm營收達40億美元,這是該公司首次實現年度營收達40億美元或以上。全年毛利率與最近一個季度持平,毛利率達97%,淨利潤達7.92億美元。在營收大幅增長的同時,運營支出基本持平,Arm全年淨利潤大幅飆升,同比增長158%,達到7.92億美元。
最後,快速回顧一下 Arm 的員工人數,該公司保持了顯著的同比增長。過去一年,Arm 新增了 1,234 名員工,增幅達 17%,員工總數達到 8,330 人。其中大多數是工程師。
Arm 將其收入分為兩類:授權和專利費,我們將再次從 Arm 兩大業務類別中波動較大的部分開始。由於專利費與硬體出貨量或其他客戶硬體的成功沒有直接關係,因此會根據公司簽署新的或更新的授權協議的時間而有很大差異。
總體而言,Arm 的授權收入同比增長了驚人的 53%,達到 6.34 億美元。這是該公司在最近一個季度創下的多項紀錄之一,也是幾個季度以來授權收入首次超過專利費收入。
Arm 將鉅額授權收入歸因於正常的時間波動以及公司簽署的幾筆備受矚目的交易——本質上是受益於該細分市場的波動性,同時也獲得了一些新客戶。最值得注意的是,Arm 與馬來西亞政府簽署了一項“大型多年期”協議,馬來西亞政府正在開發基於 Arm 的 AI 生態系統。這項即將簽署的授權協議允許本地初創公司使用 Arm v9 IP,馬來西亞政府將承擔這項協議,以幫助加速該地區晶片設計的發展,該地區通常更關注晶片分類和測試。
縱觀 Arm 的整體許可證銷售情況,Arm 報告稱,他們本季度已售出 4 個新的 Arm Total Access 許可證,使其全覆蓋許可證計劃的活躍客戶總數達到 44 個。同時,該公司還售出了 19 個專注於研發的 Arm flexible Access 許可證,使許可證總數達到 314 個。
除此之外,縱觀 Arm 全年的授權收入(從而平均化了相當大的波動性),Arm 報告稱,全年授權收入仍同比增長 29%,達到 18.4 億美元。除了現有授權商之外,這還包括 13 家新的 Arm Total Access 授權商和 92 家新的 Arm flexible Access 授權商的收入。
Arm 的第二大收入來源——在大多數季度中,也是兩者中較大的——是 Arm 的專利費收入。Arm 的商業模式與客戶晶片的成功及其出貨量直接相關,其蓬勃發展依賴於專利費,尤其是這些協議的長期性意味著 Arm 仍然可以從 10 年以上的 IP 設計中獲得可觀的收入。
在 Arm 2025 財年的最後一個季度,Arm 的專利費收入為 6.07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 5.8 億美元的收入增長了 18%。因此,這也再次創下了 Arm 專利費收入的新紀錄,因為第三季度創下了之前的季度專利費收入紀錄。
與過去幾個季度的情況一樣,Arm 將專利費收入的增長主要歸因於四個主要領域。首先是 Arm v9 的採用率不斷提高,其單位專利費比舊架構更高。
事實上,Arm v9 的專利費收入首次超過了 Arm v7 及更早版本架構的收入。第四季度,Arm v9 的專利費收入佔 Arm 專利費總額的 31%,而 Arm v7 的專利費收入則下降至 25%,僅為所有專利費的四分之一。隨著 Arm v7 專利費收入的下降,Arm 的大部分專利費收入現在主要來自 Arm v8 及更高版本。雖然 Arm v9 距離超越 Armv8 尚需時日,但其收入正在持續蠶食 Arm v8 的收入。Arm 此前曾表示,他們預計 Arm v9 的專利費收入最終將達到 67% 至 70% 左右的峰值。
Arm 專利費增長的第二大貢獻者是其計算子系統 (CSS) 的銷售。CSS 是一種預組裝的 IP 模組,不僅包含 Arm CPU 核心,還包含其他 IP 部分,使企業能夠跳過整合環節,更快地將產品推向市場。CSS 設計採用了更多 Arm IP,並且由於 Arm 在組裝過程中投入了更多工作,因此其單晶片利潤率高於僅獲得 Arm CPU 核心或其他 IP 授權。Arm 迄今為止已獲得 13 家 CSS 授權,其中 6 家為客戶端晶片授權,6 家為基礎設施/伺服器晶片授權,還有 1 家未具名的電動汽車製造商——Arm 首個汽車 CSS 客戶,已於第四季度簽約。
Arm 強調 CSS 授權帶來的收入遠超預期,並指出儘管智慧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不到 2%,但 Arm 來自智慧手機的專利費收入同比增長約 30%。因此,即使在一個基本成熟的市場中,Arm 也能夠憑藉 CSS 以及提供更大份額的晶片 IP 獲得更大的收入份額。事實上,Arm 特別指出,智慧手機是最近一個季度專利費收入增長的最大驅動力。
第三個主要貢獻者一如既往地是 Arm CPU 在資料中心領域的持續增長。這既適用於通用伺服器,也適用於人工智慧系統。就後者而言,Arm 自身並沒有高效能加速器 IP;但由於仍然需要 CPU 來驅動以人工智慧為中心的系統(例如 Grace + Blackwell),人工智慧系統的銷售仍然推動著基於 Arm 的晶片的銷售,所有這些銷售都以 Arm 的專利費形式支付。總而言之,Arm 預計今年向頂級超大規模廠商交付的所有新伺服器晶片中,高達 50% 將基於 Arm。
最後,對於其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貢獻者,Arm 將其部分專利費收入歸功於物聯網。該公司並未透露太多細節,但最近推出了全新的 v9 CPU 設計 (Cortex-A320) 和全新的 NPU 設計 (Ethos-U85),以服務於物聯網和邊緣 AI 市場。Arm 強調,A320 是首款專為物聯網設計的 A 系列核心,而過去市場通常會將智慧手機核心重新用於物聯網。
另外,仔細研究 Arm 的幻燈片和其他資料,你會發現 Arm 聲稱其晶片收入份額已進一步超越競爭對手,尤其是在 x86 晶片領域。此前,Arm 曾預計早在 2022 財年,其晶片收入份額就已超過 x86 晶片,但到了 2025 財年,這一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達到了迄今為止的最高水平。Arm 估計,Arm 架構晶片的銷售額目前佔所有 CPU 收入的 49%,而 x86 晶片的銷售額僅為 39%。我們推測其中大部分是智慧手機,但 Arm 如何計算這些數字的細節也值得關注。
說到 Arm 的財年,其全年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同樣令人印象深刻。該公司實現了 21.7 億美元的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同比增長 20%,再創紀錄。
在 Arm 2025 財年最終財報釋出後,我們得到了其 2026 財年第一季度的業績指引。值得注意的是,與前幾個季度不同,Arm 此次並未提供任何全年業績指引。由於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例如關稅),該公司僅提供了下一季度的業績指引。
總體而言,雖然 2025 年第四季度對 Arm 來說表現亮眼,但該公司對 2026 年第一季度的預測卻遠遜於預期。儘管 Arm 仍預計營收同比增長 10.5 億美元(上下浮動 5000 萬美元),但該公司的收入增長預測明顯低於 2025 年 20% 以上的增速。按照這個中間值估算,10.5 億美元意味著 Arm 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僅為 12%。
不幸的是,更重要的是,Arm 預計其第一季度的盈利能力將出現倒退。2025 年第一季度,該公司非公認會計准則每股收益為 0.40 美元,而 2026 年第一季度的中值預期僅為每股 0.34 美元。即使他們以 0.38 美元的預期區間上限來計算,非公認會計准則每股收益仍將下降 5%。
據 Arm 稱,其財年第一季度(日曆年第二季度)傳統上是一年中最慢的一個季度。儘管如此,除了宏觀經濟因素之外,該公司並未就其更為保守的第一季度業績預期背後的原因提供太多評論。但無論原因如何,投資者似乎對此感到困惑——截至本文撰寫時,Arm 的股價盤後下跌了 11%。
除此之外,Arm 的業務性質——而且是廣泛的 IP 提供商——意味著沒有任何一款產品或 IP 釋出能夠立即且獨特地推動公司下一季度的銷售增長。這意味著 Arm 的增長將受到許多推動第三季度增長的相同因素的共同推動:資料中心晶片專利費、Arm CSS 的不斷擴充套件,以及其他更高專利費的 Arm IP 用途。

參考連結

https://morethanmoore.substack.com/p/arm-2025-q4-and-fy-financials
END
👇半導體精品公眾號推薦👇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專注半導體領域更多原創內容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關注全球半導體產業動向與趨勢
*免責宣告: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絡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4027期內容,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即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公眾號ID:icbank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夥伴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