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為什麼中烏簽署《農產品輸華議定書》?

作者:牲產隊長
來源:牲產隊
全文1671字,預計閱讀需2分鐘。
中烏突然簽署《農產品輸華議定書》!
很多人一看,懵了。美國剛剛背叛了烏克蘭,把烏克蘭給賣了,還準備掏空烏克蘭。在烏克蘭這個內憂外患的關鍵時刻,中國跟烏克蘭簽署《農產品輸華議定書》,這不是親自給烏克蘭送溫暖嗎?為什麼中國會在這個時候,選擇與烏克蘭簽署《農產品輸華議定書》呢?
這裡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對沖中美關稅戰。烏克蘭是一個農業大國,它與美國是一對天然的競爭對手。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主要集中在工業製成品。而中國對美國加徵關稅呢?主要集中在礦產和農產品。
那這些關稅加上去以後,進口美國糧食成本就高了,總不能讓中國人來承擔這個關稅成本吧?怎麼做,才能一邊打痛美國農民,一邊讓中國人繼續享受廉價的進口糧食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尋找廉價替代。咱不買美國糧了,改買烏克蘭糧食。
雖然烏克蘭正在打仗,但戰火主要集中在烏東地區。烏克蘭糧食年產量超過5000萬噸,其中烏克蘭人只需要一半就夠了,另外一半都得出口。由於烏克蘭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就跟咱東北大糧倉一樣,屬於是種啥有啥。只要沒有人為干預,沒有極端天氣,幾乎是年年大豐收。
在中美關稅戰的關鍵時期,烏克蘭擴大對中國的農業出口,本身也是對美國的一種背刺。它強化了中國的糧食安全,增強了中國對美關稅戰的籌碼,還幫中國人穩定了物價。
那烏克蘭呢?純屬於是缺錢缺瘋了。澤連斯基滿世界找援助,卻與特朗普鬧翻了。美國一切斷對烏援助,烏克蘭財政就出現了一個上千億美元的缺口。要填補這個缺口,要麼,歐洲人出錢,要麼,烏克蘭人自己擴大對華貿易,拼命賺錢。
二是,牽制俄羅斯。當美俄越走越近時,中烏也會修復靠攏。中俄是一種“背靠背”的友誼。什麼叫“背靠背”的友誼?就是我們並不信任彼此,甚至在地緣上,中俄才是潛在的重大對手。但是,為了共同對抗美國,我們被迫把自己的後背,交給對方。啥意思呢?遇上啥事了,自己去幹,中俄相互之間,不要在背後捅刀子。我們要建立一種“背靠背的友誼”,要值得把自己的後背,交給對方。
可是,“背靠背”的情況下,如何才能確保自己的安全呢?對方不講信用怎麼辦?因此,這就需要互相牽制了。比如,俄羅斯大力扶持印度、緬甸、越南,中國呢?也擴大中烏合作,進入中亞,拉攏白俄。甚至,中國與波蘭的關係也很不錯。
雖然在網上,很多網友經常喜歡嘲弄波蘭,但在官方,中波關係一直都還行。東歐那一片,除了波羅的海三國以外,像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烏克蘭、塞爾維亞等,都與中國關係相當密切。
但反過來,你也會發現,俄羅斯與中國周邊的蒙古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印度、緬甸、越南等,合作也十分緊密。因此,大國友誼,既需要利益捆綁,也需要政治互信,更需要地緣牽制。
你不牽制它,它就會狂傲。你越牽制它,彼此就越尊重。
對特朗普一邊倒地出賣烏克蘭,中國也是不滿意的。因為中國自始至終,都支援烏克蘭的領土和主權完整。若是出賣烏克蘭主權為代價,結束這場戰爭,導致俄羅斯過於強大。那它回過頭來,又會漫天要價,反而覺得自己有了叫板東方的資本。
為什麼遲遲不願意修的中俄油氣管道突然就加速了?為什麼中吉烏鐵路被拖了27年,突然就動工了?為什麼黑龍江跨境大橋突然就通車了?為什麼德國寶馬、奧迪,鉅額投資中國東北?為什麼中國汽車能佔領俄羅斯市場?為什麼人民幣能在俄取代美元?這都間接源自於烏軍打得還不賴,把俄羅斯拖入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我們無意於在俄烏之間選邊站隊,但烏克蘭不能一敗塗地,俄羅斯也不能大獲全勝。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相互牽制,相互平衡的東歐戰略格局。只有平衡,才能實現持久的和平。也只有平衡,才能確保中俄友誼不褪色。
仔細來看,你就會發現,烏克蘭在無形中,既幫中國對沖了中美關稅戰壓力,穩定物價,保障糧食安全,又幫中國牽制了俄羅斯,還促進了中歐關係的改善。再加上烏克蘭對中國低價甩賣的頂尖軍工技術,烏克蘭人很慘,但對中國確實還挺好。
為了防止讀者朋友們走丟,
請大家關注我們的矩陣號“經濟生活雜談”
經濟學人小助手為好友,
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閱讀連線。
▼ 經濟學人小助手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