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2》裡,範思轍和範建父子,像極了現實中的郭麒麟與郭德綱…

點選👆王耳朵先生👇關注我,加星標★
“你沒讓我失望。”
就父親的這麼一句話,讓範思轍委屈到落淚。
默默跪下,深深一拜。
多少年了,被打壓的小兒子終於得到了父親的一句肯定。
這是熱播劇《慶餘年2》中的一幕。
那一刻,我眼前有些恍惚。
電視劇裡的範思轍和演員郭麒麟的身影,重疊在了一起。
2019年年底,郭麒麟主演的話劇《牛天賜》全國巡演。
一次,表演結束,觀眾席中的老郭突然走上舞臺,給了兒子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開口道:
“演得不錯,演得比我好。”
郭麒麟先是一愣,然後一把抱住父親,痛哭流涕。
而就在此前的一個月,《慶餘年》第一季剛剛播出,記者追問郭麒麟“父親有沒有誇你”時,郭麒麟有一句玩笑似的回答:
“他都不知道我在幹嘛。”
01
老郭對郭麒麟進行“挫折教育”已經不是啥新聞了。
很多家長還曾將他那段話奉為圭臬:
“這麼大的孩子,把他所有的自尊全部打掉,他就明白了,我把他欺負夠了,遠比他出去之後,讓外人欺負他我心裡好受。”
自從跟著父親學相聲以後,郭麒麟在大庭廣眾下挨訓是家常便飯。
有一次,因為演出效果不好,老郭甚至在微博上,公開批評道:
“蠢子無知,糊塗至極。只此一次,下不為例。”
理智上說,這當然是一個父親對孩子的嚴格要求,可所有的“愛之深,責之切”並非都是一劑良藥。
在《我就是演員》的舞臺,張國立曾經問郭麒麟:“你爸知道你來我們這個節目的事情嗎?”
郭麒麟的回答讓人心頭一顫:
“我沒有告訴他,我瞞著他來的。因為我和我父親是一個非常傳統的中國父子的這麼一個關係,我父親說什麼就是什麼,直到我成年的時候,我父親跟我說,打今天起你再有什麼想法,想幹什麼事就大膽地去做,但是後果要自己承擔。”
張國立又問,那你爸都是怎樣評價你的呢?
郭麒麟說:“這22年,沒聽過一兩次,所以我覺得是不是我爸對我不是那麼的認可,我努力吧,努力有一天得到他的認可。”
郭麒麟如此,範思轍亦是如此。
作為範府的正牌公子,範思轍除了有點“貪財”,喜歡“做買賣”,既不放鷹逐犬,又不吃喝嫖賭,算得上公子哥中的一股清流。
可在父親範建的口中,卻被批得體無完膚:“文也不行,武也不就,成天遊手好閒,簡直是一無是處”。
但凡範思轍有點差池,就要家法伺候。
所以,這才有了那個見了父親猶如老鼠見了貓,被傳喚二話不說就給跪一個的“慫二公子”。
其實,看過電視劇的觀眾都知道,範思轍才不是父親口中那個沒出息的孩子。
他為啥貪財?
他為啥心心念念要從商?
劇中藉由範閒之口說了兩段特別扎心的話。
一段是範閒對範建提醒:
“他痴迷於斂財,是因為什麼?因為您是戶部侍郎,掌管天下錢財,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下意識裡希望能夠幫到您。”
一段是範閒對範思轍的反問:
“你是不是想過對某人證明,證明自己不再是一個孩子了。你並非做每件事情都是錯的,證明你自己也可以被期待。”
多少人終其一生,只想得到父母認可啊?
幸運的,可能會在人生中的某一刻得到彌補;
不幸的,或許會成為此生再也無法癒合的傷
02
網上有一個熱門話題:
從小一直被父母否定的孩子,長大以後會怎麼樣?
看到很多令人窒息的分享。
網友一:
敏感,總是看到自己缺點和不足。
多年以前,他和母親一起去博物館參觀,碰到一個講解員帶著一群小朋友。
期間講解員提了個問題,讓大家一起回答。
他勇敢地舉手回答。
本來就是重在參與,正確與否無可厚非。
但是母親看到他答錯了,覺得非常丟人。
而且就是這樣一件小事,母親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還不止一次地反問他:
你當時沒覺得尷尬麼,不覺得其他人把你當傻子看嗎?
多年以後,他已經從當初那個求知若渴,無所畏懼的孩子,慢慢變成了畏畏縮縮,敏感他人目光的大人。
網友二:
那天,女生學會了一道菜:新疆炒米粉。
發到家庭群裡,想和父母分享。
沒想到父親突然來了句:你除了吃,還是吃。
那一刻她的淚水奪眶而出,喜悅的心情一掃而空,那碗剛出鍋的米粉也被她倒進了垃圾桶。
一瞬間,她彷彿又回到了高三的那個晚上。
女孩學習特別努力,每天晚自習都是最後一個走。
有時候母親不能準時過來接她,她還會在學校的路燈下看書。
可當母親把這一幕告訴父親的時候,父親居然說了句:裝給誰看啊。
自此,女孩非常痛苦,她說:原生家庭帶給她的,不是一時的暴雨,而是一生的潮溼。
網友三:
“你不配,你是窮人的孩子,人家是有錢的孩子。”
“你父母都不是重點大學畢業的,你憑什麼考上。”
“你活該不行哈哈哈哈,我都趕不上人家爹你憑什麼趕上。”
你能想象這是一個父親對自己女兒說出來的話嗎?
父親的否定、貶低,像一把把利劍刺穿了一個孩子的心。
在她十分相信父母依賴父母的年紀,受到了嚴重的內傷,幾近抑鬱。
此後,很多年,她都感覺身空力竭,無法喘息。
想起三毛寫給父親的那封信:
“這一生,丈夫欣賞我,朋友欣賞我,手足欣賞我,都解不開我心裡那個死結,因為我的父親……對我沒有信心……爸爸,對我來說,一生的悲哀,並不是要賺得全世界,而是要請你欣賞我。”
我不知道年少時的經歷,在三毛人生悲劇裡起到了多大的影響。
但是有一點值得所有家長深省:
那些不被父母認可的孩子,一生都活在泥土裡,哪怕努力鑽出,開出花來,也帶著一身的卑微。
03
《弗洛伊德的使命》裡有一句話:
“一個無可置疑地深受父母寵愛的人,會終生保持勝利者的感覺。”
深以為然,
看過一個火爆全網的影片。
那是一個4歲小男孩和母親的對話。
兒子:如果我考上清華呢?
媽媽:那媽媽就很為你驕傲呀。
兒子:如果我考上北大呢?
媽媽:也會很驕傲的。
兒子:那我烤上地瓜呢?
媽媽:如果你把地瓜烤得又香又甜又軟又美味的話,我覺得也是可以的,也會為你驕傲的。
兒子:以後我就當個烤地瓜老闆。
媽媽:哈哈哈哈那恭喜許果果有了新的願望。
那一刻,無數網友被這對母子治癒了,紛紛表示這一代孩子終於擺脫了父母的陰影。
最近,這對母子又有了新的動態。
小男孩到了上學的年紀,有一道題怎麼做都不會。
男孩的媽媽沒有放棄,在一旁耐心地鼓勵著。
終於,做到第14遍的時候,男孩把題解開了。
剎那間,他開懷大笑。
那樣的快樂,終將伴隨他一生,給他帶來無限的力量和底氣吧?
因為類似的故事,我們曾經遇見過。
一個前途遠大的年輕人,跑去鄉下種地。
創新農產品,屢屢失敗。
他給母親寫信訴苦,母親告訴他:彆著急,你會成功的。
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叫袁隆平
一個身材矮小的女孩,喜歡上了乒乓球,所有人都不看好她。
她的父親堅持對她說:“你很優秀,真的。”
這個女孩的名字,叫鄧亞萍
一個小男孩沉默寡言,親朋好友認為他精神不正常。
母親告訴每一個人:
“我的孩子沒有任何毛病,你們不瞭解,他不是發呆,而是在沉思。”
這個男孩的名字,叫愛因斯坦
04
《慶餘年2》裡,自從被父親讚許過一次,範思轍就變得越來越自信。
他想外出闖蕩,獨當一面。
範父表示擔心,他卻給出了一個擲地有聲的回答:
“我之前掙錢呢,是為了給您看的,我就是怕您覺得我是一個不中用的兒子,我就想著能讓您驕傲一把。
但這次和以往不一樣,這次其實我是為了自己,我想追逐我自己的夢想。”
最終,範父不再掃興。
父母的肯定可能會遲到,但再遲也別缺席。
就像心理學家張怡筠說的那樣:
“父母親存在的最大意義,不是給予孩子舒適和富裕的生活,而是,當你想到你的父母時,你的內心會充滿力量,會感受到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以此獲得人生真正的樂趣和自由。
希望我們都能成為這樣的父母。
希望所有的童年陰影都在我們自己手中終結。
-END-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往期好文 
點選藍字即可跳轉

|知名童星長大後沒有成器,反而為了11萬殺人焚屍,原來人生真的有伏筆…

|北京閨女怒砸公職父母長安街房產,我算搞懂了為啥有些人註定吃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