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三部曲——擺攤、開店、自媒體。
作者 | 豆沙包
報道 | 非凡油條
(ID:ffyoutiao)
18個月,是餐飲行業流傳的餐廳平均生命週期。也就是說,很多餐廳連一年半都熬不下去,就會倒閉,大門上貼著“旺鋪招租”的白紙。
然而18個月這個週期,最近仍然在縮短。
根據久謙中臺的資料,2023年全年全國新開餐飲門店數量為298萬家,開店率為43%,然而2023年全國新關閉餐飲門店數量則達到了354萬家,閉店率則達到了觸目驚心的51%。
也就是說,去年有很多人快速湧入餐飲業,開起了餐廳想做大做強,沒想到一年下來更多人關了店,如潮水般,漲潮快退潮也快。
業內人用“九死一生”來形容餐飲業。這個行業裡,從來就不缺成功者,也更加不缺少失敗者。
這幾年很多原本飛速增長的行業,增長遇到了天花板,於是裁員風潮席捲了這些行業,不少人從這些行業中出來的時候,手裡還有一些積蓄,可一時半會找不到工作了,那還能咋辦?
創業三部曲走起,擺攤、開店、自媒體,有點錢的不想擺攤,那就開店唄。
加上去年起,人員流動逐漸恢復,淄博燒烤爆火也讓美食文旅越來越受青睞,很多人就跟風投入餐飲業。
然而正如我們之前在《第一批網紅餐飲,正在飛速倒閉》所提到的那樣,跟風進入餐飲行業,必然會出問題,店開起來快,倒閉也快。
忙活好些天,煙熏火燎幾個月後,原來坐辦公室的小白領吃不了這苦,也快把錢賠乾淨了,只好含淚閉店,看著當初當寶貝買回來的這些餐飲裝置,越想越鬧心。
這個時候,“餐飲收屍人”,也就是專門回收倒閉餐館二手餐飲裝置的人,出現了。
他們彷彿是餐飲業的禿鷲,盯上死亡的餐飲店爽吃腐肉,他們能把倒閉餐飲店裡的裝置,價格壓到最低10%,收購了之後,又將它們賣給新的餐飲淘金者。
誰叫餐飲行業裡來來去去,總會有新人入場,接盤這些裝置呢?據二手商們統計,從來沒做過餐飲的創業者佔60%以上。
淘金者們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入局,而裝置們也得以重見天日,不至於淪為廢品。
作為近兩年備受熱議的職業,餐飲裝置回收商在餐飲倒閉潮中可謂賺的盆滿缽滿,甚至有人專門來學做回收。有的餐飲收屍人在抖音上火了,甚至還會在全國收徒弟教回收。
有人幹這一行在上海乾出了3間二手餐飲裝置的倉庫,佔地面積足足2000多平米。哪怕這麼大的倉庫,也會有庫存壓力大的時候,到時候還要把餐飲裝置轉賣給其他二手商。
有的二手商能力很強,透過一帶一路上的航運系統,能將二手餐飲裝置拉到非洲大陸。沒過多久,非洲大陸上的某個角落,就會有黑人操著流利的漢語在這些裝置中穿梭幹活。
在大批的創業筆記中,餐飲二手回收被赫然列入“冷門卻很賺錢的行業”清單。
在餐飲裝置回收賽道火熱的背後,是餐飲創業者們升起與墜落的夢想。
按照餐飲品類來看,火鍋店、烤肉店、奶茶店是被公認“死”得最快的。這些店鋪的消費需求大,每個區域的競爭也很大,想要投資開店容易,但開不好倒閉也很容易。
如果自己幹不來還可以加盟餐飲品牌,這條路被餐飲小白視為一筆穩穩的幸福,可以透過十幾二十萬的投入,獲取品牌優勢,理想狀態下就是跟著品牌一起賺錢。
加盟模式下,一個店經營得好,是品牌給加盟商分享利益;經營得不好,就是品牌讓加盟商分擔風險。
在風險投資的熱錢退出之後,不少餐飲品牌也放鬆了加盟的條件。
2023年初,曾長期拒絕開放加盟的喜茶開出了第一批加盟門店;3個月後,樂樂茶也宣佈開放加盟業務;5月,瑞幸咖啡降低加盟門檻,允許“帶店加盟”。
一些加盟網站上甚至掛上了“0門檻創業”“一站式諮詢和服務”的字眼來招攬加盟商——加盟門店儼然成了這些品牌的另一門生意。
那些所謂“0門檻”,加盟商們後來看來,代價也最高。
在品牌力本身不足,產品、管理都尚未被市場驗證的情況下,風險顯然被放大了,而這些風險將會落在一個個具體的加盟商頭上。
而對於一些頭部品牌來說,向加盟商兜售原材料是盈利的方式之一。
2024年1月2日,蜜雪冰城和古茗兩大茶飲品牌在同一天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根據招股書顯示,以2023年前9個月為例,蜜雪冰城的商品銷售收入是145億元,佔比94.3%;古茗的商品收入是42億元,佔比75%。也就是說,兩家公司主要透過向加盟商銷售原材料賺錢。
對於加盟商這一端,只有把採購來的原材料變成一杯杯奶茶售出,去掉各種成本,才算掙到錢。
然而,餐飲品牌的日新月異,甚至降價搶市場,都讓加盟商難以穩定的賺錢,甚至要貼錢賺吆喝。
2023年2月,成立不久的庫迪推出“百城千店咖啡狂歡節”活動,新人全場8.8元,70多款熱銷產品9.9元起。
兩週之內,庫迪的總銷量超過了153萬元。很快,4月,瑞幸開啟了9.9元優惠券發放活動。
這不僅給庫迪咖啡的加盟商帶來了成本壓力,也擠佔了其他咖啡乃至茶飲品牌的市場空間。
中小品牌以低門檻吸引加盟商,大品牌雖門檻很高,但一筆一筆賺著原材料的錢。
加盟商一算賬,品牌有錢賺,員工有錢賺,唯獨老闆沒有錢賺,索性就把門店給關了。
根據“2023品牌餐飲復甦白皮書”的統計資料,疫情3年期間,整個餐飲行業累計損失3.5萬億。
餐飲裝置的購買損失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就是餐飲收屍人壯大的原因。
然而到了這個時候,餐飲收屍人都在教別人了,說明這一行業被很多人看見了,許多人看到這一行有賺頭,也紛紛加入回收行列。
人多起來,餐飲裝置回收的風險也顯現了。
因為囤貨太多賣不出去,有些二手商直接被庫存壓垮。一些外地過來的二手商,因為缺少本地客源,“什麼貨都進但是賣不掉”,最後也只能離開。
競爭之下,二手餐飲裝置的價格也被逐漸壓低。例如,有的新空調的價格低於二手商轉賣的價格。此外,二手商開始提供專門的服務來吸引客戶,例如廚房設計、售後維修等。
總的來說,餐飲行業的火熱,帶動了二手商的興起,但對於開餐飲門店或者做二手回收,都需要慎重考慮,目前的市場競爭都非常殘酷。
連給餐飲收屍都捲起來了。
參考資料
給餐飲店“收屍”的人
https://mp.weixin.qq.com/s/f4hNYWVp2cURec8msjNfGA
繁榮背後,栽在加盟之路上的人
https://mp.weixin.qq.com/s/MSP12x_HAaDpBgaRXTd3kg
四成餐飲企業活不過一年,“餐飲收屍人”日賺2萬元開班授徒
https://mp.weixin.qq.com/s/q6pb5TGTs5-iiz8NZfDBNA
餐飲越艱難,“收屍人”越富!揭秘二手裝置回收生意的賺錢邏輯
https://www.canyin88.com/zhuanlan/jiangyi/2023/1129/93086.html
餐飲“收屍人”出沒:2023全年閉店354萬家,閉店率高達51%
https://www.36kr.com/p/2665011479301637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非凡油條授權野性消費吧轉載,轉載請聯絡原出處。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野性消費吧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