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成這樣,歷史罕見了

圖:simonbailly

黃金一直持續漲,沒完沒了地漲。

後臺留言問到的人特別多:

黃金還能買嗎?
這問題前幾天都上了熱搜,我之前在留言區簡短回覆了一下,想想還是專門寫一篇吧。
先說我自己操作是:
沒有繼續買了。
我有少量黃金ETF——也把它們給清倉了。
當然,對於家裡實物黃金,就不太用管了。
它們就是拿著壓箱底的,講究一個情緒價值,沒必要賣了變現。

大多數人的實物金也都是金戒指金項鍊金手鐲啥的,如非極端情況,也沒有必要拿出去賣,而且這種金首飾或許要拿很多年才能回本。

我賣投資黃金,不是因為我篤定會跌。
相反——
正是我是沒法預測未來,所以會忐忑

我喜歡統計歷史資料。
統計了1980年到現在,這40多年裡國際金價每年的漲跌情況——

倫敦金現貨價格

過去這40多年裡,黃金只有兩次年度漲幅超過30%的。
一次是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一次就是今年——如果接下來倆跌的話。
今年應該是疊加了美元升值,國際戰亂,還有美國選舉的因素。
雖然國際金價屢創新高,也曾創下連漲12年的輝煌紀錄。
但分割到每一年——
漲30%很少發生。
所以今年已經漲這麼多了,接下來的金價——
要麼繼續連連大漲;
要麼震盪,可能小漲,但也可能下跌;
從歷史的後視鏡看,第二種機率更大些。
歷史不代表未來。
它能說明一個事——
在目前這個漲幅下繼續追買黃金,短期內看,價效比不高了。
是博一把,是押注在一個繼續漲的機率又小,潛在漲幅也不高的品種上呢。

還是止盈/不加倉了,去尋找勝率更大的品種?

我這人膽子小,就不去博它了。
錢給別人賺。

借金價多說幾句。
一切投資都是機率的遊戲。
有人只買存款,不碰股市。
因為這樣成功機率接近100%。

為此,他願意忍受只有2%、3%的收益。利息不斷降低,也可以忍受。
比如年初時我樂觀了一把,說——

今年A股上漲的機率挺大。
值得買、有得賺。
很大程度也是基於機率在做推測。
因為滬深300此前連跌三年了,而它在歷史上從來沒有過連跌四年的時候。
當時我還特意研究了日本股票歷史。
日本當初經歷了那麼可怕的泡沫破裂,但日經225自1989年以來從來沒有連跌4年的時候。
最慘就是連跌三年。
美股也是,近些年來最慘也就是連跌三年。

現在回頭看,滬深300今年果然飄紅了,只要接下來兩個月沒太大妖蛾子,今年就止跌了。

維持住了面子。

沒發生小機率的極端情況。
如果今年敢買敢投,敢在低谷忍著噁心買買買,也能賺到不少了。
。。。
用一個公式來說:
投資的價效比=勝率*潛在的收益空間。
我們就是在兩者之間求一個平衡。
最不划算的就是:
做一件事,勝率又小,潛在的獲益空間也不大。
就沒必要去做。
儘量——
讓自己的投資勝率偏大,潛在的獲益空間也大。
比如說超低位置撿一些又便宜、業績又好的股票之類。
只不過說起來簡單,實操也不容易。
哪怕你料到一件事去做它收益很高,勝率高、潛在上漲空間大,是難得一遇的好機會了。
還有一個最核心問題無法解答——
何時兌現?
期間可能意外重重,戲劇性不斷,一大批人等不到結局。
這才是最煎熬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