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發現!優步盈利飆升背後,竟是這項定價策略在“操控”司機和乘客?


教育圖片

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優步(Uber)近期財務表現大逆轉的“秘密武器”:其於2022年全面推行的“預先定價”策略。該研究指出,透過這種新模式,優步在為乘客提供固定車費、為司機預估收入的同時,巧妙地提高了乘客支付的費用,並降低了司機實際到手的報酬。研究人員認為,這使得優步在價格歧視方面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引發了對其透明度和公平性的質疑。

全球網約車巨頭優步,近年來實現了股價的驚人飛躍和歷史性的年度盈利。然而,這成功的背後可能隱藏著一項備受爭議的定價策略。

“預先定價”:優步的盈利法寶?

2022年,優步對其定價模式進行了重大調整,從原先主要基於行程時長和距離的計算方式,轉向了所謂的“預先定價”(upfront pricing)。在這種新模式下,乘客在確認行程前就能看到固定車費,司機也能提前獲知預估收入。然而,這份看似透明的定價背後,優步的演算法卻能綜合多種因素,而不僅僅是行程長度和需求,來確定乘客需支付的費用和司機的最終收入。
優步執行長達拉·科斯羅薩西(Dara Khosrowshahi)曾公開表示,預先定價能夠利用公司龐大的資料和人工智慧分析,提供更精準的價格。他在2023年末的一次財報電話會議上宣稱:“任何人都可以根據時間和距離定價。但我們將能夠基於全球無人能及的龐大資料集,對行程進行定價,並將其匹配給特定司機。”
這項策略如今已在美國大部分地區和許多國際市場成為標準。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預先定價可能是優步過去三年股價飆升近300%的“秘密配方”。

研究揭秘:司機收入下降,公司抽成更高

哥倫比亞商學院客座教授倫·舍曼(Len Sherman)在週一釋出的一份報告中指出,預先定價“使公司能夠系統地、有選擇地、不透明地提高乘客車費,並削減數十億次網約車行程的司機報酬。”
這項研究基於一位司機的近七年(2018年至2025年2月)的約2.5萬次行程資料。研究發現,自2022年9月優步推出預先定價以來,該司機的實際收入開始下降,即便在此期間,網約車司機的工作成本,如燃油和車輛維護費用,卻在不斷上漲。
舍曼的報告認為,優步已經接近成為“價格歧視”的大師。經濟學中的價格歧視,並非基於種族、性別等個人特徵,而是根據個人在特定情況下的需求和意願,來確定乘客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或司機願意接受的最低報酬。舍曼表示,這種經濟學概念在過去幾十年中多停留在理論層面,而優步憑藉其資料、演算法和機器學習,已經接近實現它。

優步回應:否認操縱,強調透明公平

自實施預先定價以來,優步的股價已從其首次公開募股(IPO)價格的低谷(約40%以下)上漲了近四倍。2023年,優步更是首次實現了年度盈利。
然而,對於這份研究報告,優步的回應則顯得強硬。在一份宣告中,優步表示其預先定價策略“旨在對乘客和司機都是透明和公平的”。公司還強調,其定價演算法“不使用有關個人乘客或司機個人特徵的資訊”。一位優步發言人更是直言舍曼的研究結果是“一個老套的、具有誤導性的故事”。
但舍曼認為,如果優步能將這些方法應用於一位司機,那麼它就有動機對所有承包商採取同樣的策略。他反問道:“既然我們的分析顯示優步的利潤有了大幅提升,為什麼優步不尋求在超過一百萬的美國司機中利用同樣的槓桿呢?”
一位紐約州的優步司機也證實了研究中的部分發現。他表示,過去自己能拿到車費的50%以上,但自優步在該地區引入預先定價後,他的抽成通常降至總車費的30%以下,甚至更低。這位司機透過截圖和記錄展示了近期行程的收入情況。他指出,當他與乘客聊天時,乘客會告訴他支付了優步60美元,而他自己能拿到20美元就“很幸運了”。

公司“抽成”更高,短途價格上漲

研究中最明顯的證據之一,是舍曼比較了該司機2019年和2024年的行程資料。在2019年,該司機幾乎所有(98%)行程的報酬都基於距離、行程時間和當時的溢價定價。然而到2024年,這個比例下降到了77%,這表明優步在“最大化利潤方面擁有了相當大的迴旋餘地,可以調整每次行程的價格和報酬。”
此外,研究還發現,預先定價實施後,短途行程的乘客支付費用有所上漲。與此同時,長途行程對乘客而言變得相對划算,這可能促使乘客更多地選擇優步進行長距離出行,而不僅僅是短途接駁。
報告總結道:“優步的預先定價策略因此開啟了利潤提升的三重奏:更高的利潤率應用於更高價格的行程,加上向更長、更盈利的行程轉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