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斯克戰場:烏軍已撤至俄烏邊境

摘要:烏克蘭媒體承認,過去一個月來,俄軍在庫爾斯克的猛烈攻擊,迫使烏克蘭軍隊從庫爾斯克地區的關鍵陣地撤退,最終在3月中旬,烏克蘭軍隊撤回至俄烏邊界。下面是他們的詳細觀點,特發上來供大家參考借鑑,知己知彼。立場不同,請注意甄別。

庫爾斯克一個月來的戰場變化

3月初,一支烏克蘭偵察部隊按指揮官的命令,從位於俄羅斯蘇賈附近的陣地移動至靠近烏克蘭邊界的位置。當時,烏克蘭軍隊控制了庫爾斯克州大約350平方公里的區域,而當前僅控制約100平方公里。
從出發點到目標地點,他們需要行進15到20公里的距離,整個過程持續了兩天,包括避開FPV無人機和進行休息。
“公交車停運了,只好步行,”小組成員之一、化名為Maiak計程車兵向《烏克蘭真理報》開玩笑說。Maiak在撤退過程中還造成了肌肉挫傷。
另一位士兵,外籍志願軍Gangster,自2022年起為烏克蘭作戰,他用“他媽的庫爾斯克來形容這段路程。
這支偵察小隊大多數時間都在夜間行動,認為俄羅斯的夜間無人機比白天的少。但士兵們也指出,夜間行動有個大問題:看不見敵方FPV無人機時,根本無法開火。
他們並非第一次經歷這樣長途的行進。Maiak、Gangster以及他們的戰友們,都是烏克蘭軍中最強的偵察隊伍之一,過去一個月以來,他們就一直在以這種方式向前推進。
3月初,他們接到命令,要求向邊界靠近,但這並不意味著烏克蘭軍隊開始撤離庫爾斯克州,撤退還要等幾天。
然而,這個命令與撤退的關鍵因素之一有關——俄羅斯突破了烏克蘭南部的防線,正快速接近庫爾斯克州的補給線和撤離路線。
巧合的是,Maiak和Gangster不知情地被命令要堅守這些道路,否則烏克蘭軍隊將面臨被包圍的風險。
“他們不會告訴你‘去守住這條路’。他們說:‘目標在這兒,拿出地圖,按照方向走到那裡’,”Gangster稍後向《烏克蘭真理報》回憶道。
幾天後,我們得知Maiak和Gangster已經回到烏克蘭境內,另外計程車兵接替了他們在關鍵位置的任務。所以他們的任務完成了。截至3月20日,烏克蘭的防線仍然能夠保持通往俄羅斯領土的出入路線。
《烏克蘭真理報》是少數幾家能夠在過去一週進入蘇梅州並在烏俄邊境附近工作、訪問的媒體之一。我們也與大約20名來自四個單位計程車兵和指揮官進行了交談,瞭解了庫爾斯克作戰中的情況。(文中防守人員均為化名)

烏軍在庫爾斯克的防守

烏克蘭駐庫爾斯克州的部隊並非突然面臨艱難的防守局面。從2024年秋季開始,後勤、通訊以及缺乏足夠經驗的步兵,導致了駐防部隊無法守住傘兵所佔領的陣地。《烏克蘭真理報》的訊息源稱,這些問題一直被庫爾斯克軍區指揮部忽視,而自秋季以來,庫爾斯克防線的指揮已交由空降兵指揮部接管。
自2024年9月俄羅斯對庫爾斯克州發起反攻以來,俄羅斯軍隊主要攻擊了兩側陣地。
俄羅斯幾乎立即將烏克蘭部隊推到了通往蘇賈道路的左側,進入了格盧什科沃和科雷涅沃村的區域。接下來,俄羅斯每個月都在蠶食烏克蘭的突出部,將防線推向主要補給路線(蘇梅-尤納基夫卡-蘇賈)。
通往右側的情況稍好些,但烏克蘭部隊在2024年11月和12月還是不得不撤離至蘇賈附近,放棄了博羅克和普列霍沃村附近的陣地。
2024年9月10日到12月31日,烏克蘭軍隊在庫爾斯克的兩個主要方面的防線逐漸收縮
許多來自軍官階層的訊息源認為,作戰指揮部犯了一個錯誤,即將較弱的部隊部署在庫爾斯克突出部的兩側,而將95、80和82空降旅等強大部隊留在烏克蘭突出部的中心,位於前往利戈夫的鐵路和通往庫爾斯克的公路附近。
士兵們對指揮部決定在1月初向“博爾紹耶·索爾達茨科耶”村發起進攻也有不同看法。該村位於從蘇賈到庫爾斯克的道路上。畢竟,這樣做只是將烏克蘭軍隊拖得更深,深入俄羅斯領土,而不是解救不斷收縮的側翼。
最終,烏克蘭軍隊決定擴充套件右側陣地,並將俄羅斯軍隊推離蘇賈3到5公里。然而,這對局勢並沒有帶來顯著改變。
隨著烏克蘭軍隊在側翼的退縮,俄羅斯及其無人機越來越接近烏克蘭軍隊的主要後勤動脈——蘇梅-尤納基夫卡-蘇賈路。
2025年1月初,俄羅斯開始使用無法被電子干擾的光纖技術,投入大量無人機對這條路進行偵察。每一輛前往庫爾斯克州的皮卡車,甚至是每一輛裝甲車,都面臨著被擊中或燒燬的風險。

《烏克蘭真理報》在3月初發布了烏克蘭部隊面臨的情況,照片顯示,在邊境附近的車輛起火。
在與我們交談計程車兵中,最後一次有部隊開著皮卡進入庫爾斯克州的時間是1月底或2月初。那時,即使是最北端的烏克蘭突出部區域,包括馬拉亞·洛克尼亞和魯斯科耶·波列奇諾耶村附近的區域,也仍然可以開車進入。
之後的情況是:駕駛皮卡到前線村莊,然後繼續步行,越過邊境,走到位置,這時的距離可能是10-15公里。這個過程通常需要一到兩天。
“一路上我們帶著彈藥、手榴彈、水、三天的食物、保暖衣物和備用襪子走了12公里。艱難當然是肯定的。每30到40分鐘就得藏起來,躲避無人機,找個地方遮蔽下來等。”一位士兵告訴我們,他已經在這種條件下走了一個月。
他說完這話的第二天,他又回到庫爾斯克前線,繼續在邊境附近堅守陣地。兩天後,他在炮火中受傷,遭遇了嚴重的截肢傷。
“庫爾斯克地區的後勤困難”這句話應當這樣理解:從2月初到2月中旬,烏克蘭駐俄領土的駐軍就無法透過車輛將人員運輸到陣地,也無法操作裝備,甚至不能及時調遣增援部隊進行反擊。
所有的行動變得非常緩慢,執行起來也非常困難。如此條件下的有效防守幾乎不可能實現。
“如果你有六個人,而其中兩三個人受傷了,那誰去反擊敵人?如果我們無法將士兵帶進來,我們怎麼能留在那裡?蘇賈的連長說,‘我甚至不能出去小便,因為外面到處是無人機。’你明白嗎?”一位空降兵計程車兵向我們解釋道。
一位在空降旅服役的通訊員告訴我們,為了減少俄羅斯FPV無人機的傷害——特別是那些透過光纖電纜操作的無人機——防守部隊應該更有效地消除俄羅斯在側翼的無人機發射點,正如2月中旬時,空軍精準打擊摧毀了俄羅斯第60摩托化步兵旅的一個連陣地,該陣地被用於無人機發射。
所有與我們交談的人,無論是士兵還是軍官,都強調了庫爾斯克州大多數地區的撤退延遲。他們還指出,最近幾周,軍隊在無法忍受的惡劣條件下被迫堅守陣地。
對庫爾斯克作戰的評論中,最直言不諱但仍基本支援的聲音認為,從嚴格的軍事角度來看,烏克蘭軍隊應該在2024年秋季俄羅斯反攻後撤出俄方領土。然而,如果那時真的撤退,那麼防守部隊顯然不會成功消滅約2萬名俄羅斯軍隊。
其他人堅持認為,撤退的關鍵時刻應當是2025年1月,當時俄羅斯開始切斷後勤補給路線。到2月和3月初時,烏克蘭防守部隊的戰鬥力已經大幅下降。
六個月到十二個月前,曾有類似的評估,來自參與過另一次行動的人員——那就是在赫爾松州左岸的海軍陸戰隊登陸,尤其是克林基地區。克林基行動比庫爾斯克行動持續的時間長兩倍,近11個月,大部分時間也起到了類似的作用:分散俄羅斯對頓涅茨克和哈爾科夫地區的注意力。
烏克蘭防守部隊經常進行大膽且出人意料的機動,使俄羅斯措手不及,在瓦列裡·扎盧日尼和奧列克桑德·西爾斯基的指揮下。但每次這樣的機動之後,烏軍都未能保持長時間的防禦,原因在於戰鬥操作的規劃和組織不善,尤其是在後勤和應對俄羅斯無人機方面。缺乏經驗豐富的人員和充足的兵力,也使得防守部隊的處境更加困難。

近期俄軍在庫爾斯克地區透過天然氣管道滲透後方、以及摧毀蘇賈周邊的橋樑

根據新聞報道,很多人可能認為,俄羅斯軍隊透過烏倫戈伊-波馬裡-烏日霍羅德天然氣管道滲透烏克蘭防線,這是對庫爾斯克地區烏克蘭防線的最嚴重、最意外的打擊。但事實並非如此,至少這不是突如其來的攻擊,稍後將詳細解釋。
實際上,俄羅斯對烏克蘭防線造成更大損害的,是兩次猛烈的攻擊,目標是已經遭到顯著削弱的防線兩側。
第一次打擊發生在二月,位於利別季約夫卡和斯維爾季科沃村附近的左翼。俄羅斯的這次進攻極為成功,以至於他們決定將攻擊擴充套件到烏克蘭領土,並對朱拉夫卡、諾文科以及巴西夫卡的郊區發起進攻。
“他們一月進攻過朱拉夫卡,但未能推進——我們只丟失了一個陣地,後來我們重新奪回了它,”67旅的一個士兵告訴《烏克蘭真理報》。 “至於諾文科,是在二月末,當時36旅被迫撤出斯維爾季科沃。現在諾文科完全失守,他們正在進攻巴西夫卡,但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未在巴西夫卡站穩腳跟。”
第二次更加深刻且痛苦的打擊發生在三月初,地點位於蘇賈以南的庫裡洛夫卡和古耶沃村之間的右翼。俄羅斯突破了烏克蘭的封鎖區,向防線深處推進了5公里,距離邊界僅剩數公里。
2025年2月至3月初,俄羅斯同時對庫爾斯克州的烏克蘭軍隊側翼發動襲擊。
當你檢視地圖和這些幾乎同時發生的攻擊位置時,俄羅斯的目標就變得清晰。他們不僅試圖透過空襲切斷該地區,還試圖從陸地兩側發起進攻,目標是蘇梅-尤納基夫卡-蘇賈道路——這一關鍵的供應路線。他們還打算切斷通往庫爾斯克地區的最後一條田間小道,這些道路位於主路的南側。
如果俄羅斯成功到達這些道路,整個烏克蘭在庫爾斯克的防線可能會被包圍——這顯然是他們的目標。但是,特朗普所聲稱的“幾千名部隊被包圍”並沒有發生。
截至3月21日,烏克蘭仍然保持進出庫爾斯克地區的通道。
現在我們回到烏倫戈伊-波馬裡-烏日霍羅德天然氣管道。
實際上,烏克蘭防線已經知道了俄羅斯透過管道推進的計劃,並且已經做好準備迎擊他們。但在最後一刻,指揮部和部隊的注意力轉移了——他們必須迅速阻止蘇賈以南封鎖區的突破。
俄羅斯顯然知道烏克蘭防線的兵力不足,因此決定同時在兩個地點發起攻擊。烏克蘭防線不得不做出選擇。
《烏克蘭真理報》在庫爾斯克地區的訊息來源解釋道:“我們的重點轉向了庫裡洛夫卡,那裡的突破正在發生。”
“他們從管道里出來前五天,我們就知道了。俄羅斯正在用制導空炸彈清除出口區。但我們被迫轉移,趕往蘇賈附近的突破點。”他的戰友補充道。
俄羅斯士兵在3月8日早上5:00至6:00之間從1.5米寬的天然氣管道中出來,地點位於蘇賈和馬爾季諾夫卡之間,當時烏克蘭部隊仍駐紮在那裡。被問及為什麼沒有事先炸燬或封鎖天然氣管道,一名烏克蘭士兵回答說:“在有限的後勤條件下,根本無法做到。”
當晚,空降部隊指揮部發布了一段影片,顯示俄羅斯士兵從天然氣管道中出來時,遭到導彈、炮火和無人機的攻擊。然而,透過這種方式傷亡的俄羅斯士兵確切數量仍然未知。無疑,其中一些人成功抵達了蘇賈。
這對俄羅斯來說是一項體力要求極高且充滿危險的任務。電臺兵告訴《烏克蘭真理報》:“我們透過攔截的通訊聽到,俄羅斯士兵說‘我寧願穿過烏克蘭防線,也不願再爬那個管道了’。”
俄軍分享的管道照片
與此同時,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防線北部,馬爾季諾夫卡和蘇賈之間,透過摧毀蘇賈周圍的橋樑,展開了數日的破壞行動。總共摧毀了四座橋樑——分別位於卡扎奇亞·洛克尼亞、卡扎奇亞·洛克尼亞與扎奧列申卡之間、蘇賈東郊以及蘇賈和扎莫斯捷之間。
幾天前,《烏克蘭真理報》與一名炮兵排長德米特里交談時,他表示幸虧自己的榴彈炮在幾周前發生了故障。因為這意味著他及時把炮撤出了俄羅斯領土。
“我們不得不把一些裝置留在河對岸,因為俄羅斯人正在炸橋,”德米特里告訴《烏克蘭真理報》。“任何超過15到17噸的裝置都無法移動。從2月中旬開始,我們幾乎無法收回受損的裝置,因為沒有辦法叫拖車,且沒有人願意去那兒修理。”
俄軍炸燬了橋樑
同樣同意與《烏克蘭真理報》交談的一名機械化營指揮官表示,由於局勢嚴峻,他只在庫爾斯克地區保留了最基本的裝置,並儘早撤離了受損車輛。
另一名與《烏克蘭真理報》合作的訊息來源,表示庫爾斯克戰役中最強大的炮兵旅之一,在撤退期間沒有失去一門炮兵裝備。
《烏克蘭真理報》還得知,防線部隊在一個最有效的無人機單位的幫助下,不得不摧毀一些無法撤離的裝備。然而,這一情況遠不如俄羅斯所聲稱的那樣嚴重。
最終,由於俄羅斯對烏克蘭防線兩側的攻擊、透過天然氣管道的滲透以及摧毀蘇賈周邊的橋樑,烏克蘭防線確實接近被困的危險。這個情況在3月6日至9日之間變得尤為明顯。
“你們根本不知道局勢有多糟糕……我們實在沒有其他選擇,只能撤退(從庫爾斯克地區),”一位正在庫爾斯克地區作戰的營指揮官告訴《烏克蘭真理報》,語氣中充滿了挫敗和憤怒。
炮兵排長德米特里補充道:“撤退完全是被迫的。我們知道時間已經不多了,剩下的只有幾天甚至幾個小時,但我們在完全混亂中等了一週,等他們至少給我們一些撤退的許可。留在那裡繼續戰鬥已經無法忍受,最終我們決定自己撤離……”
“沒有包圍,就像我們的指揮所說的那樣。但也沒有計劃好的撤退,讓我們能夠保住裝置。許多部隊直接步行離開,行進了15到20公里。”
到3月13日左右,防線部隊已完全撤離蘇賈,並退回到俄烏邊界。

庫爾斯克前線將變成蘇梅前線嗎?

俄羅斯是否會將作戰行動轉移到蘇梅州?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俄羅斯已經在東部集結軍隊,準備進攻蘇梅州。
在他最近訪問庫爾斯克州時,普京總統向俄羅斯總參謀長瓦列裡·格拉西莫夫指派了三項任務:完全“解放”庫爾斯克州;恢復沿邊界的部隊陣地;以及“特別考慮未來”在邊界沿線建立“安全區”。
這一“任務”可以被解讀為俄羅斯可能試圖佔領烏克蘭邊界沿線2至5公里的領土。俄羅斯軍事博主觀察到烏克蘭村莊諾文科的被佔領,甚至將該地區描述為“為進攻蘇梅州準備的跳板”。
然而,《烏克蘭真理報》採訪的所有訊息源,包括駐紮在朱拉夫卡-巴西夫卡前線的67旅士兵,都堅信俄羅斯的主要目標是進攻蘇梅州,但僅僅是為了接近蘇梅-尤納基夫卡-蘇賈路。
“他們只是需要把我們趕出庫爾斯克州,而要做到這一點,他們必須切斷這條路——因此他們才會進攻諾文科,”一名傘兵對《烏克蘭真理報》解釋道。
“如果俄羅斯決定進攻蘇梅州,那肯定不會是在巴西夫卡,在那裡我們正在等著他們,而他們也知道我們在等著他們,”67旅的一名士兵補充道。
在距離邊界3到10公里的地方,以及蘇梅周邊地區,《烏克蘭真理報》觀察到了防線,這些防線包括防坦克障礙(龍牙)和多處掩體網路。
其中一些陣地,例如指揮所的掩體和為車輛建造的偽裝掩體,目前正在由烏克蘭部隊建設。我們和我們的訊息來源無法完全評估所選陣地的防禦適用性或防禦工事的質量。
蘇梅州的龍牙防線
儘管如此,在討論“庫爾斯克前線是否會變成蘇梅前線”時,必須注意,烏克蘭防線並沒有完全從庫爾斯克州撤出。烏克蘭部隊仍然駐紮在俄羅斯領土上,深度為3-5公里,在戈戈列夫卡和古耶沃等村莊保持陣地。
烏克蘭防線的目標可能是為了在俄羅斯一側的高地上佔據有利位置,以便更好地進行偵察和無人機操作,並將俄羅斯的陣地作為蘇梅州防線的強大後盾。
正如《烏克蘭真理報》在該前線的一位訊息源總結的那樣:“我們的任務現在是穩定局勢。雖然局勢還沒有完全穩定,但我們已經接近。”

語音節目系列
歡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點選二維碼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