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全美消費者普遍感受到食品價格上漲的壓力,但令人驚訝的是,不同州之間的食品開銷差異依然顯著。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些物價鴻溝?根據World Population Review釋出的最新報告,從地理位置、物流挑戰到地方政策,諸多因素共同塑造了美國各州迥異的食品消費格局。
這份報告深入分析了美國家庭在雜貨上的每週支出,並揭示了影響這些差異的關鍵因素,包括供應鏈的複雜性、運輸成本的波動,以及各地獨特的經濟環境和政策導向。
美國食品價格最高的10個州:深度剖析
以下是美國食品價格最高的幾個州,及其背後的主要原因:
-
夏威夷:每週平均支出333.88美元。該州長期位居榜首,主要受孤立的地理位置影響。島上85%至90%的食品依賴進口,需長途海運或空運約2500英里,帶來高昂的運輸、冷藏和港口費用。此外,高昂的土地價格也限制了本地農業的發展。
-
阿拉斯加:每週平均支出328.71美元。同樣因地理條件嚴苛,阿拉斯加的社群分佈分散,交通網路複雜,許多地區只能透過飛機或渡輪補給,運輸成本和燃料費用極高,且易受天氣影響。惡劣的氣候也使得本地農業產出極其有限,幾乎完全依賴外部進口。
-
加州:每週平均支出297.72美元。作為農業大州,加州物價高企的原因在於長期乾旱和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導致灌溉成本昂貴。同時,勞動力市場緊張和移民政策收緊推高了農場主的工資支出。向可再生能源的轉型也增加了農業生產和加工的電費及燃料成本。
-
內華達州:每週平均支出294.76美元。內華達州廣袤的沙漠環境和低人口密度,使得食品供應鏈拉長,運輸和配送費用顯著增加,最終轉嫁給消費者。乾旱氣候也嚴重製約了本地農業的發展,使其高度依賴外部進口。
-
密西西比州:每週平均支出290.64美元。儘管是全美最貧困的州之一,密西西比州的食品價格卻居高不下。這部分歸因於其曾高達7%的食品稅(2025年7月降至5%)。此外,農村和低收入地區缺乏大型超市,居民被迫在價格更高的街角小店或加油站購買食品。
-
華盛頓州:每週平均支出287.67美元。華盛頓州食品價格高昂,與當地超市競爭不足有關,大型連鎖企業主導市場,缺乏競爭壓力。同時,該州較高的最低工資(2025年每小時16.66美元)、嚴格的勞動法規以及高昂的燃料和能源成本,共同推高了生產和物流開銷。
-
佛羅里達州:每週平均支出287.27美元。佛州的食品成本受到疫情後供應鏈中斷、勞動力短缺和貨運延誤的影響。**頻繁的自然災害(如颶風伊恩對柑橘產業造成4.16億美元損失)和病害(如柑橘綠化病)**也嚴重衝擊了農業生產,進而推高果汁和蔬果價格。
-
新墨西哥州:每週平均支出286.39美元。該州幅員遼闊、人口密度低,導致食品運輸和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尤其偏遠地區多依賴昂貴的卡車或鐵路貨運。農村地區全方位超市的缺乏,也迫使居民依賴選擇有限且價格較高的小型商店。
-
德州:每週平均支出286.19美元。德州在“食物沙漠”(低收入、低可達性地區)數量上居全美之首。這意味著許多居民難以獲得負擔得起且營養的食品,不得不依賴街邊小店購買高價食品,或長途跋涉前往較遠的超市。
-
路易斯安那州:每週平均支出282.95美元。與德州類似,路易斯安那州的許多地區也缺乏大型超市,居民只能在價格偏高、選擇有限的街角商店或加油站購買基本食品。以新奧爾良為例,當地平均每14000人才有一家超市,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每8500人一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