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韓國、日本、印尼、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主流支付方式現狀

點選藍字 關注我們
Enjoy Global
本文將主要分享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以及東南亞五國——印尼、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這些熱門市場的支付環境和電子錢包現狀,在提高利潤、降低綜合渠道成本越來越重要的今天,為出海企業提供參考。
WorldPay最近釋出了一份報告,指出電子錢包目前已經是全球範圍內最有影響力的支付方式之一,線上份額首次超過了50%。所以關於出海支付方面,電子錢包也成為了越來越多從業者選擇的物件。
首先看一下亞洲市場的情況,下方的圖表是展示了目前的一個宏觀發展態勢。
這裡主要是分為這五種支付方式,包括電子錢包、卡支付、現金、銀行轉賬還有其他支付方式。亞洲市場和全球市場的區別主要在於電子錢包和卡支付這兩類,透過對比發現在電子錢包在亞洲市場的佔比是已經來到了60%,而全球市場的平均值是44%,說明亞洲市場的電子錢包非常的受使用者青睞,或者說使用場景非常的廣泛。卡支付亞洲市場相對有一些回落,相比全球平均值有一些下滑,但是也有25%,全球平均值是39%。在其他三類上,現金、銀行轉賬以及其他型別差距都不大。
韓國數字支付介紹
從每個國家來深入展開,首先是韓國市場,韓國是亞洲的第四大經濟體,人口是已經超過五千萬,  GDP是有1.63萬億美元之多。同時韓國也是全球第十大經濟體,比較鮮明的特點就網際網路普及率很高,而且80%多的人口都集中在城市,差不多1/4的人都住在首都首爾。
韓國擁有世界上最快的5G下載速度,人均GDP超過了30000美元,。但韓國也存在著一些輕微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年齡中位數達到了43.7歲,不過由於經濟水平較高,韓國中老年人口對數字媒體的瞭解程度也很高。
韓國的數字支付現狀,首先是卡支付使用率非常高,佔比72%;第二名是電子錢包,佔比17%。可以看到韓國的線上支付市場的結構是非常的簡單明瞭的,卡支付和數字錢包合計佔到了電子商務交易額的90%。
另外一組資料,韓國信用卡使用者佔比有64%,差不多2/3的人都有信用卡的使用經歷。相比之下,整個亞洲的平均值是13%,全球的平均值是19%,可以看到韓國的對信用卡的依賴程度是非常的突出的。
Toss
下面列舉一下韓國市場的主要適用的電子錢包,首先是Toss,這是韓國本地非常流行的一款電子錢包,它是當地最大的金融科技初創公司的一家獨角獸,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首爾,創始人是一位牙醫,非常的有意思。Toss支援visa、Master等各種卡公司以及海外的主要卡公司,同時也支援幾乎韓國所有銀行卡,覆蓋了98%的銀行客戶。Toss還聚合了Toss  Pay、Samsung Pay、Payco等各種支付方式。截止到2021年的9月,Toss累計下載超過了6900萬次,被韓國1/3的人口所使用。
值得一提的就是,去年9月螞蟻集團也是和Toss Payments達成了戰略合作,透過支付合作來幫助國際商家在韓國市場拓展業務。
Kakaopay
下一個是Kakaopay,素有“韓國支付寶”之稱。Kakaopay成立於2014年的9月,是韓國最大的社交軟體Kakao  Talk旗下的一款電子支付錢包。在2021到2023年間,它的註冊使用者持續上升,分別是3660萬、3940萬和4200萬,這表明Kakaopay在韓國是有廣泛的使用者基礎的。
2017年,Kakaopay獲得了螞蟻金服2億美元的戰略投資,在支付寶技術的助力下,透過韓國最大的聊天軟體Kakao  Talk,讓二維碼支付在韓國迅速落地。Kakaopay支援韓元美元兩種貨幣,支援拒付,並且支援退款,退款手續費是每筆一美元。
Naver Pay
下面是Kakaopay在韓國的首要競爭對手Naver  Pay,這是韓國頂級網際網路公司Naver旗下的移動支付服務,2015年推出以來便迅速的成為了韓國移動支付的重要力量。截止到2022年4月,超過2900萬韓國人使用過Naver  pay。
Naver  pay同樣支援韓元和美元兩種支付貨幣,最小單筆交易限額是100韓元,最大的單筆交易限額是200萬韓元,支援拒付,並且是支援退款,退款手續費同樣也是每筆一美元。目前Naverpay的支付服務已經不侷限於韓國,逐漸擴充套件到亞洲、歐洲,包括美國、澳大利亞等地區。
Samsung Pay
下一款電子錢包,Samsung  Pay是韓國三星手機預設的支付錢包,支援掃碼支付,提供了比較綜合的支付和管理體驗。支援NFC和MST的電話和電子錢包支付,使用者可以透過手機離線進行支付,這一點還是非常不錯的。
截止到2022年11月,Samsung  Pay的月活躍使用者已經達到了1603萬,最小單筆交易限額是200韓元,最大的單筆交易限額是500萬韓元,支援拒付,同時支援退款,手續費是每筆一美元。
2022年,三星將Pay和Pass應用程式合併到名為三星錢包的同一平臺中,並不斷擴大其在全球的服務範圍。到2022年底,三星錢包應用服務已經擴充套件到了包括巴林、丹麥、芬蘭、哈薩克、科威特、挪威、阿曼、卡達、南非、瑞典、瑞士、越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內的全球其他13個國家/地區。
Payco
下一款支付錢包是Payco,是韓國網際網路巨頭NHN旗下支付平臺,於2015年推出。2017年從NHN戰略拆分成了NHN  Payco,同年吸引了高達1250億韓元的投資。Payco的特點首先是允許使用者繫結信用卡或者簽帳金融卡進行付款,同時也支援Web端的手機掃碼支付,另外它不僅僅是支付平臺,也提供了電子購物、交通充值、金融等豐富的生活服務。
日本數字支付介紹
進入日本市場,先來看一下日本市場的概況。日本目前的人口數量是1.23億,GDP非常高,達到5.05萬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三。人均GDP是40146美元,網際網路使用者1.02億,佔比仍然很高。40%的人口在55歲以上,是全球第三大的移動遊戲市場。
日本同樣經歷著人口老齡化的問題,25~34歲階段的男女未婚率逐年上升。另外一組資料,日本有88%的智慧手機擁有率,82.9%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年收入600萬日元以上的家庭上網率超過了90%。
日本市場數字支付現狀,可以看到卡支付是佔到了62%,電子錢包是佔比11%,現金4%,銀行轉賬是6%,另外有17%的其他類別。其實這個資料大家有比較多的一個不同的意見,因為日本市場相對比較特殊,便利店文化非常的突出。
在日本現金支付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支付方式,但是非現金消費的比例也是逐年穩步上升的,二維碼支付也變得更加流行,可以說線上支付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這一點是不可逆的趨勢。另外日本的信用卡使用者佔比68%和,韓國差不多,也是遠遠的高於亞洲平均水平和全球的平均水平。具體到信用卡的分類上面,超過一半來自於visa卡和Master卡。
PayPay
PayPay是日本最常使用的電子支付方式,成立於2018年,軟銀集團和雅虎日本的合資公司,也是被很多人稱之為日日版的“支付寶”。2018年10月,該公司與印度最大的電子支付公司Paytm合作開發了基於二維碼與條形碼的快捷支付。2021年3月1日,PayPay與LINE  Pay共享二維碼碼結賬支付。
2024年2月日本人消費習慣調查,高達64%的人使用移動支付時都會選PayPay。便利店、藥妝店、電器用品店、居酒屋等場所PayPay的支付二維碼隨處可見。
LINE Pay
LINE Pay是2014年12月推出的一款電子錢包,之前介紹韓國的Naver pay的時候有提到Naver集團是LINE Pay的母公司。LINE  Pay是當地最大的社交應用Line旗下的支付系統,類似於微信和微信錢包支付的關係。
2022年7月1日起,由LINE Pay提供的二維碼掃描、讀取的二維碼支付統一為PayPay二維碼。使用者只需一個二維碼就可以使用PayPay和LINE  Pay進行支付。
Konbini
Konbini是日本最受歡迎的便利店,是日本擁有第二大使用量的線上支付方式,10%的購物由其完成。目前在日本全國範圍內有超過55000家便利店,當地的消費者習慣在便利店內支付電話費、線上訂單、遊戲、電影票等等。
有一項調查是顯示有1/3的日本人每週至少會去2~3次便利店,2/3的人每天都會去便利店,因為便利店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非常的方便,而且很多東西都可以買到。不過便利店也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點,就是十分的依賴現金,另一個缺點就是不太適合大額的交易。
Pay-easy
最後介紹的支付型別是日本本地非常受歡迎的銀行轉賬方式Pay-easy,這是一種日本廣泛使用的多種支付方式的整合平臺,成立於2001年,至今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為日本消費者提供了線上網銀轉賬以及線下ATM、郵局支付現金兩種選擇。
消費者可以選擇支援的銀行機構,登入對應的網上銀行賬戶,確認訂單資訊並完成支付。與便利店支付相比,Pay-easy的自助支付更方便快捷,消費體驗更好。單筆限額更高,可以滿足消費者多樣的支付需求。
中國臺灣數字支付介紹
中國臺灣市場也是非常熱門,也是近年來大家出海的首選市場。從資料上來看,臺灣有2360萬人口,網際網路使用者的佔非常高,超過90%,GDP是6685億美元,人均的GDP非常高,達到28306美元,手機使用者佔比高達82%,另外臺灣的的電子商務市場規模超過了200億美元,這些資料大家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參考。
臺灣市場近一半的比例是卡支付,另一組資料提到中國臺灣的信用卡使用者佔比高達54%,雖然略低於日韓,但是也遠超過亞洲平均值以及全球平均值。除了卡支付之外,可以看到剩下4個支付方式差距不算大,無論是電子錢包、現金還是銀行轉賬,差距不是特別明顯。
數字錢包在臺灣市場的增長是非常強勁的,二維碼的普及也推動了數字錢包的使用。一項資料預測,2027年的數字錢包會取代信用卡,成為線上線下的主要支付方式,並且數字錢包將以27%的年均增長率持續增長,與之相比現金的使用量就會持續下降。現在來看的話,相比疫情之前,現金的使用量已經下降了近一半之多。
Jkopay
首先介紹的是中國臺灣市場的街口支付,街口支付是當地非常熱門的電子錢包支付方式,覆蓋了絕大多數的生活場景,比如便利店、超市、餐廳、百貨、計程車、夜市等等,使用者可以方便快速的掃碼支付結賬,省去很多麻煩。
2023年街口支付的使用者數年增長7.9%,高達639.7萬人。介面支付和多家大型銀行直接串接賬戶,合作了國泰世華銀行、玉山銀行、臺北富邦銀行等二十多家銀行進行合作。創始人兼執行長Kevin  Hu將街口支付的願景比作“螞蟻集團的臺灣版本”。
LINE Pay
上面在介紹日本市場的時候提到的LINE  Pay,在2015年的時進軍了臺灣市場,目前累計1200多萬用戶,相當於在臺灣每兩個人就有一個人使用。如今的LINE  Pay已經營造了一個涉足支付內容服務店家營銷的生態圈平臺。其實在中國臺灣地區LINE Pay是支援新臺幣作為結算貨幣的,比較符合當地的市場需求。
為了保證交易安全,LINE Pay在臺灣市場設定了最低交易限額30新臺幣。另外LINE  Pay還有幾個特點,擁有超過50萬個支付據點,包含了藥妝店、免稅店、百貨便利商店、停車場等等,擁有的支付據點是臺灣最大收單銀行的三倍之多,創造了1200萬用戶和700萬張信用卡。
印尼數字支付介紹
印尼市場概況,首先是人口數量非常多,有2.74億,中產和富裕階層的消費者是9700萬人,智慧手機的滲透率是超過80%,98%的網民是智慧機使用者。總GDP超過1萬億美元,人均GDP是4788美元。
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人均GDP逐年提高。從數字支付現狀來看,餅狀圖反映的資訊是前三名都比較平均,電子錢包、卡支付和銀行轉賬佔比都超過了20%,排名第一的仍然是電子錢包。
整體來看,印尼的數字金融服務促進無現金交易的情況是正在增加的,尤其是簽帳金融卡、數字貨幣、手機銀行。在這個變化背後,其實是受到了當地政府推動二維碼支付的影響,鼓勵印尼6500萬中小微企業採用無現金支付來達到全國範圍內的普及。
OVO
OVO是印尼當地最流行的電子錢包之一,成立於2017年,是由印尼本地的力寶集團推出。有超過1.1億人使用過OVO,透過OVO軟體交易的電子貨幣,可以用於多種金融交易。OVO在付款方面擁有廣泛的支援,包括信貸,電費,資料包和其他賬單。OVO最大的特點使用者付款時是可以獲得積分,這種積分也可用於付款,積分有效期為18個月,不可轉讓給他人。
OVO目前的支付貨幣支援印尼盾和美元,最小的單筆交易限額是1萬印尼盾,最大單筆交易限額是1000萬印尼盾,值得注意的事,OVO不支援拒付,同時也不支援退款。
DANA
DANA是由螞蟻金服和印尼Emtek集團聯合推出的電子錢包,被稱為印尼版的“支付寶”,可以讓使用者在日常使用中很方便的進行無現金和無卡支付,能夠為客戶提供多種支付服務,包括線上付款、店內付款、移動充值、賬單支付分期,使用場景非常的廣泛。DANA可以提供二維碼付款,使用者既可以使用DANA的APP餘額來付款,也可以把簽帳金融卡或者信用卡繫結到APP內來進行付款。
GoPay
GoPay是GoJek在2016年推出的一款內建支付程式,發展道路類似國內的微信支付。GoPay目前有 90 多萬家印尼商戶接受使用 GoPay  進行支付,保證使用者在日常使用中安全進行無現金和無卡支付–其中包括 Gojek  服務、線上線下購物、手機充值和支付賬單。2023年GoJek的活躍使用者達604萬。
2021年,GoJek與印尼最大電子商務公司Tokopedia將進行合併,合併後公司名稱改為GOTO,這是是印尼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合併。今年4月份在GOTO印尼上市,估值超過280億,成為印尼最大的科技獨角獸公司。
GoPay同樣不支援拒付和退款,最小的單筆交易價格是1印尼盾,最大單筆交易限額是200萬印尼盾。
LinkAja
下一個電子錢包LinkAja,被稱為是印度尼西亞國字號電子錢包。由Telkomsel和印尼國有銀行Mandiri、BRI、BNI以電子貨幣形式提供的金融服務,成立於2019年6月30日。LinkAja整合了印尼國有企業現有的電子支付服務,至少與10家有政府背景的企業有合作關係。LinkAja的目標使用者不僅是中產階層,還包括了尚未享受過數字金融服務的中低收入群體。LinkAja約80%的註冊使用者來自印尼的二三線城市,截止到2021年9月,LinkAja已經擁有超過7500萬的註冊使用者。
因為印尼是伊斯蘭國家,有很多的伊斯蘭教眾,需要經常開展一些日常活動。基於這一點,LinkAja推出了伊斯蘭教教法服務,也是印尼第一家和唯一一家透過認證的伊斯蘭教教法的電子錢包平臺,所以這還是挺特殊的。
DOKU
DOKU是由印尼線上支付公司DOKU和BNI(Bank Negara  Indonesia)銀行於2013年推出的一款線上支付工具。DOKU是獨立運營的,使用者不需要擁有BNI銀行賬戶就能使用DOKU來付款。
DOKU接受23種付款方式,18種來自銀行,其餘為非銀行業務。DOKU可以安全地進行線上和離線支付,支援即時到賬、不支援拒付或退款。DOKU已經擁有2500萬使用者和超過10萬的商戶。
越南數字錢包介紹
首先看一下越南的市場概況,人口總數已經達到一個億,年齡中位數32.9歲, GDP大概4300億美元,人均GDP  4316美元,經濟增速比全球平均水平要快1.7倍,這個是一個亮點。越南市場非常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另外一組資料提到2000年到2023年間,越南的GDP平均增速有6.2%之多,有超過1000萬人實現了脫貧。越南的基礎設施升級也促進了越南數字化普及率的提升,越南網際網路普及率就已經達到73%。
越南的數字支付現狀和印尼市場有一些類似,前四大支付方式都超過了20%。現金支付比例超過了其他所有支付方式排在第一,佔比高達28%。
可以看出當地使用者目前仍然喜歡用現金來支付,但是電子錢包已經是一種不可逆的支付趨勢。越南的數字支付市場由國內金融科技提供商主導。流行的超級應用MoMo引領數字錢包市場,越南錢包  Moca、VNPAY 和 ZaloPay 的份額較小
越南消費者對現金的依賴度相對較高,而越南政府和越南國家銀行正在現金使用率仍然很高的偏遠地區和農村地區推廣數字支付。
另外一組資料還是值得一提的,越南電子錢包支付份額增長了35%,大家可能關注比較多的是越南市場對現金的使用率非常高,但實際上電子錢包是被大家普遍的忽視了。
MoMo
MoMo是從2014年開始運營,目前已經發展成越南市場上提供快捷支付服務的領先平臺,使用者可以透過MoMo進行賬單支付、轉賬手機和遊戲卡充值。MoMo還定期推出各種促銷活動和獎勵,比如電話充值卡、購物折扣卡。和傳統銀行相比,MoMo的特點是提現費用比較高,達到了35000越南盾,相對於銀行的1000~7000越南盾手續費顯得就有點高了。
ZaloPay
ZaloPay是基於越南廣泛使用的聊天應用Zalo推出的支付服務,簡單來講就是微信和微信支付的關係,擁有7000萬用戶。ZaloPay的特點是兩秒內付款,非常的便捷和迅速,支援使用者在聊天介面快速轉賬。轉賬服務也有一定限制,單次轉賬上限1000萬越南盾,每日轉賬上限是2億越南盾,24小時之內最多隻能向銀行轉賬三次。
VNPay
VNPay是越南一家綜合性支付平臺,支援多種支付方式,VNPay在2007年就已經成立,使用者超過了2500萬,並支援在超過10萬個支付點使用VNPAY-QR二維碼進行交易。它提供廣泛的服務,包括匯款和支付各種日常費用。
不過和其他支付平臺相比,  VNPay的現金提取方面可能不是特別突出,最低提現金額和每日最高取款額度是都比較低的。這裡列了兩種支付方式,一個是二維碼支付;一個是電子錢包。
VietQR
二維碼支付電子錢包是成立於2021年,是由越南國家支付公司Napas提供的二維碼通用品牌標識,符合越南央行釋出的二維碼基本標準。消費者只需掃描二維碼就能快速完成付款。特點是支援近40家國內銀行的手機銀行支付,並且支援MoMo等電子錢包的支付。
泰國數字支付介紹
泰國市場是過去10年經濟增長非常迅速的一個新興市場,泰國有超過7000萬的人口,是東南亞的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印尼。首都曼谷的人口占到了10%左右,GDP達到5019億美元,人均GDP是7298美元,網民佔比超過了80%,達到6120萬,手機使用者的佔比高達54%。除了網民佔比非常多,泰國的年齡結構目前也是非常的成熟,年齡中位數是40.9歲,相對比較年輕。
泰國的數字支付現狀,可以看到排名第一的是銀行轉賬。第二的是現金,目前仍然主導泰國市場,但是這種趨勢正在發生改變。排名第三的是電子錢包,佔到19%,佔比是在不斷上升的。泰國政府其實一直在努力,在2026年之前將流通的現金量減少一半,可以看到政府在大力的推廣可互通二維碼的數字錢包,相信在明年或者後年的時候,現金應該會被電子錢包所超越。
TrueMoney
TrueMoney被稱作泰國的“支付寶”,和螞蟻金服有一定的關聯,2016年由螞蟻金服和泰國支付公司共同創立。目前擁有超過5000萬用戶,主要用於網上購物、遊戲充值,還可以支付70多種賬單,水電費、交通費、稅費、保險費都可以透過TrueMoney進行支付。
支援泰銖和美元,最小的單筆交易金限額是1泰銖,最大的單筆交易限額是3萬泰銖,支援即時到賬。
PromptPay
泰國市場另一大比較受歡迎的是PromptPay,是泰國政府力推的一款數字錢包。2017年1月推出,將銀行賬戶和公民的身份證、手機號關聯起來,客戶只需要使用身份證和手機號就能透過網銀、手機銀行、ATM實現支付或轉賬,特點就是支援大多數的泰國銀行。
截止到2021年7月份,  PromptPay的註冊使用者為6220萬,覆蓋了泰國89%左右的人口,同比增長12.6%。PromptPay的特點是比較權威,支援掃碼支付,不支援拒付,尤其適用於出海,跨境電商獨立站等等。
Rabbit LINE Pay
泰國版的LINE Pay,名字叫Rabbit LINE Pay,類似於泰國的微信支付,同樣的也是LINE推出的泰國本地的一款應用。2018年是LINE  Pay和瑞Rabbit Card合作之後,更名成Rabbit LINE  Pay。提供了二維碼付款、線上購物、賬單支付、轉賬等支付服務,消費者使用賬戶餘額或者賬戶繫結的簽帳金融卡信用卡來進行付款。截止到2021年5月,Rabbit  LINE Pay已經擁有超過800萬的註冊使用者和30萬的商戶。
馬來西亞數字支付介紹
馬來西亞人口總數是3270萬,年齡的中位數只有30歲左右,GDP是338億美元,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網民的佔比是84%,手機使用者的佔比是83%。
從馬來西亞的數字支付現狀來看,卡支付是以31%的份額排名第一,這一點是值得大家注意的,雖然在東南亞可能看上去大家對信用卡的使用率不是那麼高,大家比還是比較依賴現金,但馬來西亞是個例外,信用卡使用者佔比達到了21%,高於亞洲平均值和全球平均值。另外馬來西亞的卡支付也是排在了主要支付方式之一,第二名是銀行轉賬,電子錢包是14%的份額,和現金差距不算特別大。從這方面可以看到,馬來西亞是一個對信用卡比較熱衷的一個市場,電子錢包仍然是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作為2021年馬來西亞數字經濟藍圖的一部分,當地政府計劃到2030年實現無現金社會。馬來西亞是東南亞4個互通即時支付系統的市場之一,印尼、馬來、新加坡、泰國,消費者現在可以在任何東盟國家使用互通的二維碼,以本國貨幣支付,菲律賓也即將加入該組織。
Touch 'n Go eWallet
馬來西亞最熱門的電子錢包,中文名翻譯叫“一觸即通”,是馬來西亞數字錢包和線上支付平臺。在上世紀90年代這是一種實體的公交卡,2017年重新命名成立,並且進軍金融科技領域,是一觸即通卡和螞蟻集團的合資企業,也是有螞蟻的血統。使用者可以透過該應用使用二維碼進行支付,滿足了非常多的日常生活場景的支付。
Boost
當地非常受歡迎的一款電子錢包,2017年以來,Boost在馬來西亞已經被廣泛使用。擁有超過14萬個接觸點,涵蓋了線上商店、實體商店,提供了購物、用餐、旅行等支付服務,隨時隨地充值預付款,支付賬單,還可以透過Boost的數字商店以優惠的價格購買各種數字憑證。
Boost提供了三種付款方式,網上銀行、信用卡、簽帳金融卡。額外要指出的Boost不支援拒付,但支援退款,最小的單筆交易限額是1林吉特。
菲律賓數字支付介紹
菲律賓人口總數1.09億,稍微略高於越南,銀行使用者佔比是35%,GDP是3620億美元,人均的GDP是3330美元,網民佔比2/3左右,手機使用者佔比是69%,從資料上看整體都比較平庸一些,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菲律賓的支付現狀,首先卡支付非常高,現金也是非常高,可以看到,現金依然是菲律賓的一個使用者比較喜歡的一種支付方式。電子錢包還還處於一個持續增長的過程中,其中GCash是菲律賓消費者的首選錢包,89%的受訪者將其選為主要錢包。除了GCash之外,購物平臺巨頭Shopee和Lazada也推出了自己的數字支付解決方案,推動了錢包的普及。
GCash
電子錢包在菲律賓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首先第一個菲律賓GCash,功能和支付寶非常相似,目前使用者已經超過了2600萬,使用者可以透過GCash進行賬戶存款、手機充值、消費轉賬、線上購物、付水電費及買電影票等等。
2017年,螞蟻入股GCash,並在後期協助率先上線了掃碼付款的功能,成為了菲律賓最大的電子錢包。目前已經擁有5500萬的註冊使用者和450萬合作商戶。
GCash支援的交易貨幣是美元和比索,比索是菲律賓當地的貨幣,最小的單筆交易限額是1比索,最大的單筆交易限額是每天10萬比索。
Dragonpay
Dragonpay成立於2010年,也是一個老牌的數字交易平臺了,為沒有銀行賬戶的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方便的交易選擇,允許商家零售商和組織透過安全的數字平臺進行交易。透過Dragonpay,顧客可以透過移動支付、網上銀行、銀行櫃檯、ATM轉賬或任何合作伙伴的分支機構完成付款。
Dragonpay擁有超過2000家的合作商戶,1.3億筆交易,5000多家支付合作夥伴渠道。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手機支付和網銀支付的時候,Dragonpay僅支援退款,但不支援拒付。
PayMaya(Maya)
現已更名為Maya,覆蓋了菲律賓大半數的網民,也是非常流行的一款電子錢包支付方式。使用者可以透過瑪雅進行網上購物、遊戲購買、賬單支付、移動預付費等業務,還可以到遍佈菲律賓的25萬個網點進行支付、充值、提現和匯款等業務,使用場景非常廣泛。截至2022年6月,Maya已經擁有超過5000萬註冊使用者,覆蓋了菲律賓大半網民。另外,Maya有騰訊投資背景。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所覆蓋的亞洲幾個全球主要國家的和地區數字支付的現狀。
出海政策精選文章:
出海支付精選文章:
出海稅收精選文章:

—END—
行業爆料/開白轉載
聯絡微信nowisk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