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墨西哥到巴西:滴滴“出行+外賣”模式能否再現?

儘管外賣業務暫停了2年,滴滴在巴西依然有不少活躍使用者,為此次重啟保留了優勢
文 | 施然
網際網路出行平臺滴滴正在加速國際化程序。
2025年4月5日,滴滴宣佈將以“99 Food”的品牌,重啟巴西外賣業務,透過協同巴西本地出行和支付等多元化服務,持續提升使用者“一站式“體驗,為本地使用者提供更多選擇。
滴滴是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出行平臺,成立於2012年。滴滴於2018年啟動國際化戰略。2018年,滴滴透過收購出行平臺99進入巴西市場,為當地使用者提供出行、金融和配送服務。經過7年的發展,滴滴在巴西已擁有5000萬活躍使用者。
目前滴滴在巴西擁有約70萬活躍騎手,主要提供配送和出行服務,覆蓋了巴西3300多個大小城鎮。其中,兩輪出行服務的訂單量在近三年內突破了10億。
巴西是中國公司出海的重要市場之一。巴西擁有2.13億人口,人口數量排名世界第七,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經濟體量世界排名第九。巴西的移動網際網路普及率很高,但外賣的滲透率並不高,主要受金融和配送兩大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的影響。此外,本地外賣平臺iFood長期壟斷巴西外賣市場,對於本地外賣生態來說,新競爭者出現也將利於商家發展和外賣騎手待遇。
滴滴已經在墨西哥、哥倫比亞等拉美國家積累出了相關經驗和能力,能夠幫助巴西使用者更便捷享受外賣+出行+金融服務。同時,99平臺依然保留了出行和送貨服務,儘管外賣業務暫停了2年,依然有不少活躍使用者量,為此次重啟保留了優勢。
出海是中國公司的新主題。據滴滴財報,過去四個季度,滴滴國際化業務交易總額保持30%以上增速,海外市場已經成為滴滴發展的重要引擎。此次重啟不僅是滴滴國際化戰略的深化,更是其構建“出行+外賣+支付”生態閉環的關鍵一步。面對佔據巴西外賣市場80%份額的本土巨頭iFood,滴滴能否復刻墨西哥市場的成功經驗?

複雜的巴西市場

2023年初,滴滴旗下的99Food宣佈關閉巴西外賣業務。
巴西的外賣行業對新入局者並不友好,本地的外賣平臺iFood長期佔據壟斷地位,該平臺成立於2011年,2022年時市場份額約80%。
面對競爭,iFood要求本地商家“二選一”。這也直接導致了99Food和Uber旗下的外賣平臺Uber Eats退出巴西的外賣競爭。
在平臺壟斷和高失業率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巴西的外賣騎手和餐館生存狀況堪憂。據媒體報道,在疫情期間,巴西外賣平臺訂單量大漲,但外賣騎手的收入卻大幅下降。一位騎手說,疫情之前,一個月收入大約6000雷亞爾(約合7200元人民幣),還有休息時間。疫情期間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才能賺到2000雷亞爾(約合2400元人民幣)。
巴西騎手們認為,收入下降的核心原因是平臺降低配送費。並且平臺要求騎手每天必須接單,否則就可能被封號。這些問題導致巴西外賣騎手多次罷工。巴西檢察官辦公廳也對此展開調查並起訴了iFood。
關停外賣業務後,99平臺轉向雜貨配送。儘管受挫,滴滴並未退出巴西市場,而是通過出行、支付和物流網路,積累使用者和運力基礎。截至2025年,滴滴在巴西已擁有5000萬活躍使用者、70萬活躍騎手,覆蓋3300多個城鎮,兩輪出行訂單量突破10億單。
根據第三方資料服務商歐睿國際資料,從2019年到2023年,巴西的外賣市場增長了50.8%,總規模達到1390億雷亞爾(約合1680億元人民幣),年增長率約15%-20%,高於全球平均水平8%—12%,外賣使用者僅佔人口的30%左右,滲透率並不高。對比來看,中國外賣使用者占人口比例約50%。
滴滴在巴西的外賣業務並非從0開始,目前99在巴西擁有5000萬用戶,可利用相當一部分轉化為99 Food首批使用者,此外,99在巴西擁有150萬司機,其中包括70萬名摩托車騎手。
巴西外賣市場增長快,市場潛力大,但實際業務環節複雜。巴西外賣市場中配送成本佔訂單金額比例高達30%,中小城市滲透率不足30%,以及現金支付、分期付款(佔58%訂單)與即時支付(PIX系統佔比55.9%)並存的複雜支付生態。
滴滴的金融業務和配送能力可以彌補巴西外賣市場的薄弱點。透過數字錢包“99Pay”和收購的金融科技公司BePay,滴滴可整合巴西複雜的支付場景(現金、分期付款、即時支付PIX系統),讓使用者更便利,增強使用者粘性。  
與此同時,滴滴允許商家同時接入外賣、配送和金融服務,弱化“二選一”約束,目前已與超3萬家商戶達成合作意向。滴滴平臺的智慧排程演算法,能夠最佳化騎手路徑,動態定價策略平衡供需,預計能降低30%配送成本。
除了自身能力,面對已有的強大對手,滴滴採取了差異化的競爭策略。避開iFood佔據優勢的一線城市,重點拓展中小城市(目前滲透率不足5%)及夜間配送服務。不過,在巴西的中小城市,Magazine Luiza旗下的aiqfome已覆蓋700個城鎮,月訂單量超200萬單,這或將成為滴滴攻佔巴西下沉市場的主要競爭者。  

打造海外“超級App”

墨西哥市場的成功是滴滴重啟巴西的重要信心來源。自2020年進入墨西哥外賣市場後,滴滴透過“出行+外賣”雙引擎模式,將單均成本降低15%,使用者留存率提升至68%,市場份額超50%,日均訂單量達30萬單。五年時間裡,共完成了超過3.6億次訂單配送。墨西哥的實踐驗證了“複用出行網路降低配送成本”的可行性,也為巴西提供了本地化運營的模板。  
在墨西哥,滴滴實現了出行+外賣+金融的協同效應。網約車及外賣業務共用App,在外賣業務導流、品牌力延伸等方面對外賣業務產生積極的協同影響。此外,滴滴在墨西哥推出信用卡和貸款業務方便使用者支付,其信用卡持卡人可在5分鐘內透過滴滴出行和滴滴送餐程式獲得初始信用額度3000比索(約合1050元人民幣),也能夠與外賣業務形成協同。

(圖說:滴滴外賣進入墨西哥五年,共完成了超過3.6億次訂單配送

在拉美市場,滴滴最大的競爭對手是Uber。滴滴外賣在拉美沿用網約車的開城思路,從低線城市切入,並依靠更低的餐品和配送價格與Uber Eats實現錯位競爭。
滴滴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巴西重啟外賣業務也是滴滴國際化戰略的一個具體體現 —— 聚焦現有市場,持續深耕,做深做透,為當地使用者打造“一站式”的生活服務平臺。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出行與外賣作為兩大高頻剛需場景,天然具備成為超級應用的基因——前者解決人與空間的連線,後者滿足即時消費需求。若將兩者整合至同一平臺,不僅能實現資源複用(如騎手網路兼顧送餐與載客)、資料共享(使用者行為畫像最佳化服務匹配),更能透過生態協同創造多重價值。
對使用者來說,一站式滿足“出行+消費”需求,降低多平臺切換成本。對滴滴來說,能夠提升運力效率和訂單密度,降低邊際成本,構建“即時履約網路”形成競爭壁壘。滴滴在墨西哥的發展路徑和成果已經驗證了這一邏輯的可行性。當技術與場景深度融合,超級應用的真正價值不在於功能疊加,而在於透過生態閉環重新定義“移動生活服務”的邊界。
據滴滴2024年四季度財報顯示,其國際業務在2024年總訂單量達36.13億單,GTV(總交易額)達913億元,同比增長34.8%,連續四個季度交易總額保持30%以上增速。2024年四季度國際業務訂單量達10.16億單,同比增長29.8%,季度日均訂單突破1100萬單。國際業務已成為滴滴重要的增長引擎。
目前,滴滴的國際業務已覆蓋拉美、亞太和非洲14個國家,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埃及以及多個拉美國家。與此同時,滴滴在國內也深挖現有使用者潛力。2025年,滴滴出行App升級,新增“海外出行”服務,支援中文介面、微信支付寶支付,覆蓋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的80多個城市。
滴滴此次重啟巴西外賣業務,若成功復刻墨西哥經驗,滴滴有望在1680億元規模的巴西外賣市場分得一杯羹,甚至改寫iFood的壟斷局面。然而,這場戰役的複雜性很高,不僅考驗滴滴的運營效率與資源整合能力,更是一場關於本土化、政策適應與長期戰略耐力的較量。
責編 | 王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