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丨明前鮮採徑山禪茶,1200年曆史名茶,金獎茶王出品,鮮爽甘醇

匠人手作 · 藝術字畫 · 日用生活良品

論綠茶,當以杭州的西湖龍井為世人所熟知。
然而,在杭州餘杭徑山,有一種茶比龍井茶的底蘊還要深厚,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那便是“徑山禪茶”。
徑山茶素以“真味茶”和“原味茶”而著稱,崇尚自然,講究真色、真香、真味。
它的幹茶外形細嫩有毫,色澤綠翠,香氣清馥,湯色嫩綠瑩亮,滋味鮮爽甘醇,是不可多得的佳茗。
1979年,徑山茶被浙江省列為省名茶之一;1985年,被評為全國名茶;1988年,榮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銀獎;1991年,獲“中國文化名茶”稱號。
說起徑山禪茶的歷史,便要追溯到唐太宗貞觀年間了。
據《續餘杭縣誌》記載,“開山祖欽師曾植茶樹數株,採以供佛,逾年蔓延山谷,其味鮮芳特異,即今徑山茶是也。”
唐太宗貞觀年間,僧人法欽偶遇徑山,愛其山巒疊障、古木參天,後來就在這裡建立了“徑山萬壽禪寺”(簡稱“徑山寺”)。
後來唐太宗封他為“國一禪師”,為供奉佛祖,法欽在寺院旁植茶樹數株,不久茶林便蔓延山谷,鮮芳殊異。
徑山寺也由此以“山明、水秀、茶佳”聞名於世。
徑山寺(圖源網路)
晚唐、兩宋以來,直至清代,徑山是吳越之錢鏐、北宋徽宗、南宋高、孝二宗及顯仁皇后、清康熙大帝登臨之地。
徑山寺,不僅成為了“五山十剎之首”,還有著“江南禪林之冠”的譽稱。
徑山茶與山、寺齊名,始於唐、盛於宋,在宋代被列為“貢茶”,元、明、清時仍享譽不衰。
《陸羽烹茶圖》區域性
徑山茶因由禪僧撫養、於禪寺成長,便有了“茶禪一味”之說。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被奉為“茶聖”的陸羽慕名而至,汲泉烹茶,在徑山腳下著就了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

茶因寺而生,寺因茶而生生不息,逐漸形成了“徑山茶宴”,成為了我國禪茶文化的經典樣式。
宋代,茶宴逐漸融入僧堂生活和禪院清規,徑山茶宴的儀式規程被嚴格規範下來,並流傳海外。
2011年,“徑山茶宴”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名錄。
因徑山茶的產量十分有限,尚不能成為大批次商品茶,它也越來越少地出現在世人面前。
目前,大部分的徑山茶主要供應給寺院僧侶、重要機構等,多作為禮品饋贈賓客。
市場上正宗的徑山茶很少見,非常稀有珍貴,能夠喝到更是難得。
時下,正是徑山的採茶季,一條生活館為大家帶來了兩款明前徑山禪茶:由徑山化城禪寺聯名車坑塢茶廠出品“化城真覺明心禪茶”,其中一款茶青原料更為老樹群體種,十分珍貴。
共有兩款可選
2025年明前徑山化城禪茶50g
2025年明前群體種徑山化城禪茶50g
2025明前鮮採徑山茶▼
眾籌價 ¥298 起(日常售價 ¥388 起)
眾籌時間截止至2025年4月6日23:59
化城真覺明心禪茶
2025年 明前徑山禪茶
明前茶,特指在清明前採摘製作的茶葉。
清明前氣溫較低,茶樹發芽少,受蟲害侵擾少,採摘量低。
因此,古語有云,“明前茶,貴如金”。
這是一年中茶樹上的頭茬芽尖,芽頭細嫩,味醇形美,且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等活性物質。
2025年 明前群體種 徑山禪茶
明前徑山禪茶,幹茶條索微卷,葉片細嫩有毫,色澤綠翠,細嗅有清新的野花香。
明前群體種徑山禪茶,芽葉飽滿度更高,葉片也更厚實。
沖泡後,茶葉遇水鮮活,在杯中慢慢舒展開來。
湯色嫩綠,水潤瑩亮,帶著明顯的雨後山林的氣息,茶香沁體。
香氣落在茶湯之中,抿上一口,醇和爽口,帶著類似甘蔗般的甜意。
有著濃郁的板栗、豆類、蘭花的複合香氣,其內質嫩香持久。
尋常的綠茶大多五泡左右就已經寡淡然無甚滋味了,但徑山禪茶連續衝上七八泡後,依舊餘味悠長,耐泡度高。
沖泡後的葉底整齊勻嫩,柔軟有彈性。

化城禪寺聯名車坑塢茶廠

徑山金獎茶王出品

化城禪寺,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在杭州徑山寺東北一隅,自古是徑山萬壽禪寺的下院,供奉地藏王菩薩。
“化城”一詞源自佛教《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通俗的理解,就是幻化出來的城池。
中國的名寺大剎,當年在它們的東南西北都設有下院,不少便取名為化城院,供四方信徒暫時駐息。

相傳化城禪寺是古時候皇帝去徑山寺的必經之地。
從皇宮出發,皇帝第一晚會在化城禪寺住下歇息,喝上幾泡徑山禪茶,次日再上山朝拜。
禪,意在明心見性;茶,品於天地之真味。
禪茶,或許便是在茶的清澤中,一品禪意境界。於茶的“一朝風月”裡,悟出禪的“萬古長空”。
茶韻之悠遠,源於世代徑山茶人傳承和發展。

童兆民,生長於餘杭徑山,家中祖輩便開始做茶,他從小就是在茶園、茶爐旁長大的。
他從二十幾歲起便開始做茶,專業做茶已有三十餘年。

童兆民努力鑽研徑山茶“手工理條”工藝的拿手絕活,在他的帶領下,杭州餘杭車坑塢茶廠的優質茶葉曾獲農業部舉辦的“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金獎。
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連續三年榮獲“浙茶杯”金獎,並被授予“浙江名紅茶”稱號。
2025明前鮮採徑山茶▼
眾籌價 ¥298 起(日常售價 ¥388 起)
眾籌時間截止至2025年4月6日23:59

徑山茶核心產區車坑塢茶園

徑山,位於浙江杭州餘杭境內的天目山東北峰。
五峰羅立、峰巒疊嶂、溫溼多雨,特別的氣候環境造就了徑山終年蔥蘢、茶園滿山的迷人景緻。
2025年明前徑山禪茶的的茶青便是來自車坑塢茶園。這裡屬於徑山茶的核心產區,好比龍井的核心獅峰產區。

茶樹多分佈在峰谷的山坡中,這裡群山環抱,雲遮霧罩,參天古樹為徑山茶樹遮擋著陽光,對茶樹的生長十分有利。

群體種,也叫“老茶蓬”,是最古老、土生土長的茶樹種。
因出芽率低,種植範圍非常小,群體種只集中於徑山產區保護區內,品質上是目前出產徑山茶中最好的。
群體種發芽採摘略晚,內含物質更豐富,茶葉沖泡之後的口感會更厚實。
茶韻內裡,在於土地,天然山野,方出滋味。
茶葉採摘標準為一芽一二葉,攤放、殺青、手工理條、揉捻、乾燥,則是徑山茶炒制技藝中主要的5個步驟。
小小一杯茶,凝聚了種茶人和製茶人的心血與期待。
徑山茶沏泡指南

沖泡徑山茶擇器可選玻璃杯、白瓷杯、蓋碗等。
茶水比建議約1∶100,即1g的茶葉100ml的水。(濃淡可以按品飲習慣自行調整)

杯泡建議水溫約80~85℃,採用吊水方式沿杯壁注水,避免直接衝擊茶葉。
出湯時間建議第一泡只需浸泡30~60秒左右,茶湯剩餘三分之一的時候注水。
第二泡浸泡40~90秒,之後可根據個人口味調整坐杯時間。
選用山泉水、純淨水,可獲得更佳口感。
溫馨提示
2025年徑山化城禪茶第一批預計3月底至4月初採製完成。因為天氣不確定因素,發貨時間或有提早、延遲,敬請諒解。
關注我們
本文為廣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