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編按:《誰可以這樣愛我》這部影片即將在北美院線上映,有媒體稱這是2021年最受歡迎的電影之一。該片由指導大型舞臺劇《Bible》的羅姆·唐尼和電影《I Can Only Imagine》的辛迪·邦德擔任製片人。影片於2020年3月在南非開普敦完成拍攝。 《誰可以這樣愛我》也是根據作家弗蘭辛•瑞福爾所著的同名暢銷書改編,英文名Redeeming Love,直譯為“救贖之愛”。而這本書的內容絕不僅僅是纏綿的愛情故事,更是藉著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堅貞不渝的愛來表現至高者那超越的、無限的大愛。事實上,本書作者弗蘭辛·瑞福爾正是受到《何西阿書》的啟發,寫下了這部蕩氣迴腸的愛情小說。
電影《誰可以這樣愛我》先導片
▼
影片來源:Redeeming Love Movie
故事簡介

在《何西阿書》中,何西阿受命娶淫婦歌篾為妻,當歌篾背叛何西阿的時候,何西阿再次受命將歌篾贖回。
在《誰可以這樣愛我》這本書中,同樣,男主人公邁克爾受感動和指引娶了當紅的妓女安琪兒為妻,而當安琪兒屢次出逃,甚至和邁克爾的妹夫發生了性關係,甚至又去做妓女的時候,邁克爾在極度的憤怒和挫敗中屢次掙扎著順服了神旨,一次次接納了安琪兒重新做他的妻子。

最終,安琪兒被邁克爾始終不渝的愛意改變,她開始相信這世界上竟有人會真的愛她,並重新相信了那一位始終以慈繩愛索牽引著她的創造者。
這是邁克爾對安琪兒的愛的表達,這也是至高者對每一位兒女的愛。

邁克爾用手指梳理著安琪兒的頭髮,緩緩地說道:
“在照耀我們生命道路的美善之中,不論健康還是疾病,不論貧窮還是富足,不論順境還是逆境,我都保證真心愛你,對你充滿希望,作你的後盾,使你尊榮。我所愛的啊,我保證凡事對你真誠,直到我離開這個世界。如果至高者護佑,我們死後也不分離。”
作者簡介

此書的作者是弗蘭辛•瑞福爾(Francine Rivers), 美國著名歷史愛情小說作家。
弗蘭辛·瑞福爾1976年步入文壇,此後,她的許多作品都登上了暢銷書榜,獲得很多獎項,曾獲得美國愛情小說獎(RITA Award),ECPA金獎。1997年,她入選美國愛情小說家名人堂(The Romance Writers of America's Hall of Fame)。她的小說已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暢銷全球。
《誰可以這樣愛我》出版至今銷售200萬冊,已經售出16種語言的版本,該書的西班牙版本於2009年榮獲“零售精品書獎”。
《講述“愛”的傑出作家》——弗蘭辛
作者:小s,文章轉載自基督徒閱讀空間
▼

在網路小說興起之前,我們這一代人是讀瓊瑤的小說、看瓊瑤劇長大的。《還珠格格》至今還是一個經常被拿出來討論的懷舊梗。
在美國,也有一位專門寫浪漫愛情小說的女作家。她的影響力就像瓊瑤在中國的影響力,作品常年登上《紐約時報》及其他暢銷書榜單,也被改編成影視劇作品。
她的名字叫弗蘭辛·瑞福爾(Francine Rivers)。
然而,會寫愛情小說,不見得會經營愛情和婚姻。和瓊瑤一樣,瑞福爾在走上創作巔峰的同時,婚姻卻觸了礁。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和丈夫接受救贖,重生歸主。
從那以後,瑞福爾對「愛」的理解完全被改變了。隨之而來的是,她的整個創作生涯都被改變了。
1.拿獎拿到手軟

弗蘭辛·瑞福爾小時候就夢想成為一名作家。
大學時,她讀的是新聞,畢業進了一家報社做新聞記者,負責寫訃告和大家感興趣的故事。
有意思的是,最後推動她成為一個愛情小說作家的,是她的婆婆——她從婆婆那裡借了幾本浪漫愛情小說,最終決定用這種體裁開始自己的寫作生涯。
1976年,她的第一部作品出版了。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弗蘭辛·瑞福爾踏上拿獎拿到手軟的日子。美國浪漫愛情小說領域的最高獎項RITA AWARD,她拿了三次。
第三次獲獎之後,她入選了美國浪漫愛情小說作家名人堂。
2.創作生涯冰凍期

就在她不斷用愛情小說塑造著讀者的愛情觀的同時,弗蘭辛·瑞福爾自己的婚姻卻瀕臨崩潰。
小說裡纏綿悱惻的愛情,在真實的婚姻生活裡顯得蒼白無力。
正當家庭生活弄得她焦頭爛額的時候,一個8歲的小男孩敲開了她的家門,對她說:“我準備邀請您去教堂。”

瑞福爾無奈地接受了這個邀請。她沒有想到的是,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正向她敞開。
其實,瑞福爾是在一個信仰家庭中長大的。但在此之前,她並沒有跟至高者建立關係。受到邀請之後,她和丈夫裡克一起加入學習小組,開始熱切地渴慕真理。
與此同時,她的創作生涯卻進入了冰凍期。她一個字都沒法寫出來。
那些曾經她手到擒來的浪漫故事,撩動人心的情節,打動人心的情話,似乎都枯乾了。不管她怎麼費力的組織語言,都無法再呈現出一個完整的、生動的故事來。
她創作靈感的泉源徹底枯竭了。
3.來自何西阿書的靈感

整整三年時間,弗蘭辛·瑞福爾都坐在創作的黑暗裡。
至高者開啟她的眼睛,讓她看見寫作變成她的偶像,她需要重新安排生命的中心和次序。她接受了光照,開始把獨一的至高者放在第一位,家庭排在第二位,寫作在第三位。
當她生命的次序被重整,所有的事情都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

有一天,當她研讀何西阿書,她看到至高的愛有多麼深刻、充滿了激情,且對他愛的兒女有無盡的耐心。那一刻,她的心被打開了,她感覺到上帝呼喚她重新開始寫作。
只是,她要寫的不再是人間有限的、屬血氣的情愛,而是那永恆的偉大的救贖之愛。
她開始以不朽的愛為中心,進行人生中最艱苦的一次創作。終於,《救贖之愛》這部小說誕生了。
她把這本書當作禮物,獻給之前喜愛她的讀者們。對此,她是這麼說的:「我非常想向他們展示情慾與真愛之間的區別。」

這本書一上市就成為信仰類小說的經典之作。無數人的心被故事中的主人公觸動,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被男主人公不離不棄的愛賺足了眼淚。這個故事也被稱為是“描述至高者不可動搖的愛的傑出作品”。
從1991年出版到今天,已經過了29年,本書依然位列CBA最暢銷書的排行榜之上。2012年,《救贖之愛》在國內翻譯出版,翻譯名為《誰可以這樣愛我》。
4.一個受傷的靈魂被愛醫治的故事

《誰可以這樣愛我》講述的不是一個從頭到尾都很美好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安吉爾從小被賣做童妓,她對男人的期望只有背叛,仇恨是她的生存之道。
她可以向一切男人敞開自己的身體,卻無人能走進她幽暗封閉的靈魂。
直到她遇見邁克爾,一個毫不起眼的農夫,這顆被仇恨凍結的心開始融化。但她選擇了退回黑暗,回到自我保護的殼裡。
邁克尓沒有放任她。儘管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他依然無條件地愛安吉爾。
在故事的結局中,安吉爾在一個更偉大的愛中得到了完全的康復——她再次擁有了愛人和被愛的能力。

很多人對弗蘭辛·瑞福爾在書中呈現的細節感到驚訝:她是如何瞭解一個從小被迫賣淫的女孩內心深處的世界?又是如何瞭解到那些充滿真實感的細節呢?
其實這一切,最初來自一個新聞報道。
弗蘭辛在一本女性雜誌上讀到一篇報道,講的是一個女孩子被綁架,最終被迫去拍色情電影。
雜誌上配有女孩的照片。第一張照片展示了一個美麗、天真的小女生;第二張照片讓人看到一個害怕的孩子,或許即將遭受性侵;在第三張照片中,那個女孩已經十幾歲了,她有著誘人的微笑和死去的眼睛。
弗蘭辛把這些照片釘在書桌前的牆上,想象著這個小女孩經歷的種種,寫下了《誰可以這樣愛我》。

寫作的經歷異常艱苦,她被至高者帶入那女孩的處境中,她看見並經歷女孩的感受。她的心在寫作的過程中一次次被傷透。
唯一能安慰她的是,她堅信至高者對這些孩子的愛,可以讓他們無論遭遇什麼,都能得到醫治和復原。
她把這個故事獻給那個孩子。她想要那女孩知道有一位救贖者愛她,祂知道她的痛苦,祂可以使她復活並開始新的生活,給她超越夢想的未來和希望。
她也想把這個故事送給成千上萬在性交易中被販賣和摧毀的女孩們。
5.沒有Jesus,我沒有故事可講

自從《誰可以這樣愛我》以來,弗蘭辛·瑞福爾已經出版了20多部同類小說。每本小說都以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開頭,每一個故事都寫給那些可能不會讀真理話語的人,讓他們開始渴望瞭解真理書中的真實故事。
在創作故事的過程中,至高 者親自提供結局和答案。她的小說中,虛構與現實融合在一起,讀者在被她卓越的故事技巧迷住的同時,也會對自己的信念進行反思。
弗蘭辛·瑞福爾說:
“我希望他們渴望Jesus,我祈求每個人都降服下來,並能體驗到我經歷過的自由。我想鼓勵、挑戰和安慰我的讀者。最重要的是,我想透過我的工作來敬拜。我是有信仰和良知作家,沒有Jesus,我就沒有故事可講。祂是我一切工作的中心。”

瑞福爾把自己的寫作看成敬拜。當她這樣獻上的時候,至高者靈透過她的故事進入許多人的心中,使他們更加親近祂。她向讀者發出挑戰,接受她挑戰的讀者將徹底改變自己的人生。
有意思的是,當她寫完《誰可以這樣愛我》後,她回頭買下了信主之前出版的10本書的版權,以保證那些書再也不會出現在市場上。
瑞福爾一直堅定依靠她的信條:你要全心信靠至高者,不可倚靠自己的悟性。凡事都要尋求祂,祂必指引你走正路。
而她所走的路,正印證了至高者的話一句也沒有落空。

